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瓦斯爆炸措施

預防瓦斯爆炸措施

2024-07-15 閱讀 4702

?防止瓦斯爆炸的技術措施很多,但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防止瓦斯積聚、防止瓦斯被引燃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擴大。根本措施是前面兩個。

?1.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

1)加強通風

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根本措施:

(1)礦井必須根據規定配足風量。

(2)所有礦井都要采用機械通風,且礦井主通風機的安裝、運轉等均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35條的規定。

(3)每一個生產水平、每一個采區都要布置單獨的回風道,實行分區通風。

(4)在瓦斯礦井中,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都應采用獨立通風。

(5)采空區必須及時封閉。控制風流的設施如風門、風橋、擋風墻、調節風門、風窗等設施的設置、質量和管理制度由礦務局統一規定。

(6)瓦斯礦井的掘進工作面,禁止使用擴散通風。對于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工作面,要根據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確定風機能力和風簡口到工作面的距離。無論在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如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都要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及時處理局部積存瓦斯

井下易于積存瓦斯的地點有: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頂板冒落的空洞內、低風速巷道的頂板附近、停風的盲巷,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邊界處以及采煤機附近、煤壁炮窩、枝頭柱腳、煤巷掘進工作面的迎頭處。應向瓦斯積存地點加大風量或提高風速,將瓦斯沖淡排出;引風將盲巷和頂板空洞內積存的瓦斯排出;必要時要采取抽放瓦斯的措施。

3)抽放瓦斯

抽放瓦斯的方法一般是用在礦井瓦斯涌出量很大、用一般的技術措施效果不佳的情況下。

4)加強檢查

對于井下易于積聚瓦斯的地方,強化管理,要經常檢查其濃度,盡量使其通風狀況合理。若發現瓦斯超限及時處理。

?2.防止瓦斯燃燒的措施

如前所述,引火源有明火、放炮和電火花、摩擦火花、沖擊火花等,必須做到:

(1)禁止攜帶煙草及點火工具下井。

(2)井下禁止使用電爐,井下和井口房內不準從事電焊、氣焊和使用噴燈接焊等工作。如果必須使用,則須制定安全措施,并報上級批準。

(3)對電弧、火花也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在瓦斯礦井應選用礦用安全型、礦用防爆型或礦用安全火花型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應保持良好的防爆、防火花性能。電纜接頭不準有“羊尾巴”、“雞爪子”、明接頭。要注意金屬支柱在礦山壓力作用下產生的摩擦火花。對電氣設備的防爆措施,除廣泛采用的防爆外殼外,采用低電流、低電壓技術來限制火花強度。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與其他電氣設備間的閉鎖裝置。

(4)停電、停風時,要通知瓦斯檢查人員檢查瓦斯;恢復送電時,要經過瓦斯檢查人員檢查后,才準許恢復送電工作。

(5)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放炮工作的管理,封泥量一定要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要求,決不允許在炮泥充填不夠或混有可燃物及炸藥變質的情況下放炮。

(6)為防止機電設備防爆性能失效或工作時出現火花以及放炮產生火焰等引燃瓦斯,《煤礦安全規程》還就以下幾種情況作了瓦斯濃度界限的規定:

①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面個別地點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時,要立即進行處理,附近20m內,必須停止機器運轉,并切斷電源。只有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才許開動機器。

②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禁止放炮。

③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④礦井總回風或一翼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75%時,礦總工程師必須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并報告礦務局總工程師。

3.防止瓦斯災害事故擴大的措施

(1)通風系統力求簡單,實行分區通風,各水平、各采區和工作面應有獨立的進、回風巷,無用的巷道應及時封閉,特別是連通進、出風井和總進、回風流的巷道都必須砌筑兩道擋風墻,以防止瓦斯爆炸勸風流短路。

(2)主要局部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備,并應定期進行試驗。為了保證實現反風,連通主要進、回風流的巷道內要裝設兩道方向相反的風門(雙向風門)。

(3)要創造條件實現區域性反風。

(4)裝有局部通風機的井口,必須設置防爆門,以防止爆炸波沖毀局部通風機。

(5)采掘工作面不經批準,不許使用串聯通風。

(6)設置水棚或巖粉柵、巖粉帶,使瓦斯或煤塵爆炸的范圍減小。

(7)一旦發生瓦斯爆炸,局部通風機一定要保持正常運轉狀態,盡一切力量恢復由于爆炸而混亂的通風系統。

(8)發生瓦斯爆炸時,災區人員要鎮靜,應盡快地帶上自救器,無自救器的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逆著沖擊波的方向迅速進入就近的避難硐室等待搶救,在硐室中精神要放松。

篇2:預防瓦斯爆炸事故措施須知(2

預防瓦斯爆炸事故措施

要保持靈敏可靠。處理電氣設備時,必須先檢查作業地點瓦斯濃度,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收托盤等物品時,必須檢查作業地點瓦斯,確認無問題后,方可作業,并且作業時嚴禁產生火花。

3、嚴格執行“一炮四檢、四人連鎖”爆破制度,爆破應使用水炮泥,黃泥必須封嚴封實,杜絕爆破著火事故發生。

4、采煤工作面機尾支架上方必須墊圓木,圓木直徑超過外露錨桿長度50mm,并對錨索采取套膠管、剪斷等措施進行妥善處理,以防止移架時摩擦產生火花。采煤機(刨煤機)嚴禁割錨網、錨桿等鐵器,避免產生火花

篇3:預防瓦斯爆炸事故措施須知(1

預防瓦斯爆炸事故措施

認真貫徹執行2008年度《曉南礦安全生產管理獎懲規定》及集團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風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礦井生產的采掘動態,及時調整通風系統,使通風系統達到合理、穩定狀態。

2、通風設施設置必須合理,執行驗收移交制,加強日常維護,減少漏風,以提高有效風量。

3、加強對巷道的檢查維護,保證通風斷面,巷道失修嚴重、通風能力不足嚴禁生產。

4、礦井通風系統合理穩定、并實行分區通風。各用風地點按計劃配足風量。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及主要通風機調角前,要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并有礦分管領導統一指揮、區隊主管通風領導現場指揮。

5、礦井主要通風機每月、地面反風設施每季度由礦機電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檢查一次,井下反風設施由礦通風負責人每月組織檢查一次,并有記錄可查。礦井每年在冬季進行一次反風演習,反風效果符合《規程》規定。

6、局部通風機嚴禁循環風。無特殊情況不宜采用串聯通風,如采用串聯通風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杜絕不合理串聯風。

7、局部通風機嚴禁無計劃停風。因故障臨時停風時,當班工班組長按瓦檢員、安監員要求,負責立即撤人,并由瓦檢員設置柵欄、警標,禁止人員入內。開啟局部通風機前,必須依據掘進巷道內最高瓦斯濃度確定,恢復掘進巷道通風或進行排放瓦斯,如果進行掘進工作面瓦斯排放,必須按瓦斯排放措施執行,同時執行“四人聯鎖”及“五人同在”瓦斯排放制度。并由救護隊統一進行瓦斯排放,瓦斯排放結束后與保安區進行移交。

8、掘進工作面必須安設雙風機(且為同等能力)雙電源,并每旬由機電科組織進行一次自動切換試驗,同時有記錄可查,確保主風機與備用風機自動切換,局部通風機安裝實行“三專兩閉鎖”。

(二)、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對瓦斯涌出量較大和有異常的采、掘進工作面,實行干部跟班、現場安全把關。礦及時召開防治瓦斯專業會議制定瓦斯治理的技術措施,并以會議紀要的形式下發到有關單位,并認真貫徹落實。

2、根據采掘動態和瓦斯涌出情況安排組織瓦斯檢查工作。瓦檢員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必須專職、持證上崗。嚴禁空班、漏檢、假檢,認真填寫瓦斯檢查記錄,并現場交接班。

3、嚴格控制瓦斯濃度,作業地點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瓦檢員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及時向保安區調度匯報;其它人員發現作業地點瓦斯超限也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立即通知該區域瓦檢員和保安區調度。保安區調度接到瓦斯超限的通知后要立即向保安區主要領導匯報。

4、加強盲巷和密閉管理,出現的盲巷、廢巷要切斷電源、撤出電氣設備、拆除或斷開鐵道、管路,必須進行永久性封閉,對已封閉區域定期檢查瓦斯及取樣化驗分析氣體成分,密閉前不得積存瓦斯。嚴禁在停風或瓦斯超限區域進行任何工作。

5、井下放炮嚴格執行“一炮四檢”和“四人聯鎖”制度及曉南礦放炮聯鎖有關制度。

6、瓦斯監測系統要24小時連續監測。井下出現瓦斯超限時,操作員及時匯報礦、保安區調度及礦總工程師、通風副總工程師、保安區長等有關領導,并采取措施處理。同時上報通風處。

7、跟班干部、班組長、流動電鉗工入井必須攜帶呈檢查瓦斯狀態下的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工作面懸掛呈檢查瓦斯狀態下的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保安區按規定日期對光學瓦斯檢定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等儀器儀表進行標校、維修,確保準確。

8、一個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個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并且用通風方法不能解決時,必須實行瓦斯抽放。

9、加強瓦斯抽放工作,認真執行“多鉆孔、嚴封閉、綜合抽”的九字方針,提高抽放量,減少風排量,采場抽放率要保證在50%以上。

10、對瓦斯涌出量大、后隅角瓦斯積聚不易處理的采煤工作面,采用抽出式風機、采空區埋管等措施進行抽放。瓦斯涌出量大、通風距離長的掘進工作面,應加強風筒管理或使用大功率對旋軸流式局部通風機,通過隨時調整風量確保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符合集團公司規定。

11、采煤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間必須編制專門的通風瓦斯管理及防治自然發火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照措施執行。

(三)、杜絕火源防止瓦斯爆炸

1、加強井下電氣設備檢查和管理,嚴禁失爆。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不延燃橡膠電纜。電氣設備容量和電纜截面必須符合規定,過載、過熱等各種保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