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運輸防塵鋼管安全措施
一、施工時間:
二、運輸物料名稱:2寸防塵鋼管,長度6m;1寸防塵鋼管,長度4m左右。
三、施工安全負責人:
四、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防塵鋼管轉運前要先對運輸線路詳細地進行檢查。
1、巷道支護完好,頂板無危巖活石,巷道斷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運輸途中無障礙物。
2、絞車的固定和鋼絲繩、滑頭、保安繩、信號及防跑車裝置等所有運輸安全設施齊全完好,符合有關規定。
3、對通風狀況進行檢查,確保通風良好。
五、其他安全技術要求:
1:裝車時,要將所有防塵鋼管排放整齊,兩端要對稱,重心集中到花車的中心位置。
2、對于彎曲變形嚴重的防塵鋼管嚴禁用花車運輸。
3、封車時要用足夠強度的鐵絲配合小桿、木楔固定封實,車輛封完后不得超高和超寬。
4、采用小絞車運輸,人員組織不少于3人,且要持證上崗,所有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力集中,正規操作。
5、斜巷行車要嚴格執行“行車不幸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當所有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后才能行車。
6、行車過程中,嚴禁一切人員在斜巷中逗留。
7、提升到上部車場后,要有專人站在安全的地點及時將車輛制動,以放行車傷人。
8、行車過后要及時恢復擋車棍等安全設施。
9、所有人員必須了解施工地點的避水災、火災路線。
10、所有人員嚴禁進入設有柵欄或狀況不明的巷道。
1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備查。
12、采用絞車運輸時,必須有司機、上、下把鉤工三人操作;下放車輛時,底車場不打回鈴,絞車司機不得開車。
13、封車時采用強度不低于8#的鐵絲或鋼絲繩配合小桿、木楔固定封實,車輛封完后不得超高和超寬。
14、在傾斜巷道中吊鉤裝卸車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吊鉤裝(卸)車時要在其5.0m范圍內裝有信號,并設有專人看管。
(2)絞車司機要持證上崗,裝(卸)車時要精力集中,手不離閘把,聽不清信號不準開車。
(3)裝(卸)車時,緊靠車的下側要及時在路擋中打上趄柱,趄柱要趄度適中,牢固有力。
(4)裝(卸)車時,所有人員只能在人行道一側工作,任何人不準在車的前方或后方工作或滯留。
(5)裝車時要將所有物料排放整齊、兩端要對稱、重心要集中到車的中心的位置。
(6)裝(卸)車完畢后,要及時清理、固定或碼放好所有物料。
(7)封車時,要有8#鐵絲或棕繩配合小桿將車封牢、封實后不得超寬或超高。
(8)車封好后,所有人員撤離該斜巷進入信號室等安全地點。
15、其它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
篇2: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防塵措施(7)
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防塵措施(七)
1、施工工地周圍設置不低于2米高的全封閉圍墻圍護。
2、在施工工地內,按標化工地要求設置車輛清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池;所有運輸車輛出工地時應當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工地。不得使用空氣壓縮機來清理車輛、設備和物料的塵埃。
3、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時內不能及時清運出工地的,在施工工地內指定地點集中臨時堆放,上用彩條布覆蓋嚴密,并定時澆水以防灰塵飛揚。
4、在建筑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時,應當采用密閉方式清運,如勞動力上蓋麻袋等,禁止高空拋物、揚撒。
5、建筑物外側按上海市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要求,采用密目網封閉保護。
6、若工地停工而閑置在6個月以上時,應要求建設單位對其裸露泥進行臨時綠化或者鋪裝。
7、場地內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物料的,應當在其周圍設置不低于堆放高度的封閉圍欄,圍欄采用鋼管支架密目網圍護。
8、施工現場應根據上海市標準化文明工地的要求,對施工地面采用地坪硬化處理。
9、在進行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作業時,應當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做到泥漿不外流,泥漿應當采用密封式罐車外運。
10、現場砼全部采用商品砼,以減少現場砼的攪拌量;若確須攪拌少量自拌砼時,應當在攪拌臺周圍搭設封閉圍欄及臨時棚,以減少攪拌時產生的灰塵飛揚。
篇3:建筑公司防火防爆防毒防塵管理安全責任制
建筑公司防火、防爆、防毒、防塵管理安全責任制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公安部有關防火、防爆、防毒、防塵的措施、規定、條例,保證安全生產無事故,公司根據有關規定,制訂了防火、防爆、防毒、防塵管理制。
首先,必須逐級執行管理制,確定各部門負責人管理制工作,各施工項目應將管理制工作納人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計劃中,使管理制工作與安全生產密切配合,以保證有效地貫徹管理制工作。其次,必須根據施工、生產操作的特點,制訂相適應的管理措施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規程,并應逐級地定期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塵的檢查,發現隱患,必須及時解決。第三,要發動和依靠職工做好管理制工作,經常向職工有計劃地進行管理教育,使其自覺地遵守管理制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生產。
1.一般要求
(1)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生活、倉庫等區域做出明確的平面布置規劃。各區域間在一般情況下,應保持15m一20m的防火間距。
(2)除專業的消防人員負責現場的防火及防爆宣傳、教育、組織、督促檢查等工作外,應設群眾性消防組織;在消防專職部門指導下,共同負責現場防火事宜。
(3)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應設置消防水道網,其管徑及揚程須滿足施工期最高消防點的需要。室外消火栓應根據建筑物及施工密集程度布置,一般每隔12Om應設置一具。消防系統應定期檢查、試驗,經常保持暢通。一切防火器材不準移作它用。
(4)施工現場、倉庫、加工廠、宿舍等處和重要機器設備旁邊均應安置適當數量的滅火器,并做好防雨、防凍措施,按月進行檢查。黃砂、鍬、斧等消防器材,應安放在易取處。
(5)在倉庫、器材堆置場、嚴禁明火場所,禁止吸煙。氧氣瓶、乙炔瓶應分別堆放,不準同庫。
(6)宿舍內吸煙應備有煙灰缸,不準隨便亂扔煙頭,嚴禁躺在床上吸煙。
(7)施工現場和生活區的電源,均應采取集中控制,分區管理的辦法,嚴禁私拉亂接,嚴禁使用電爐。
(8)進人廠礦油庫或易燃、易爆物品倉庫時,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引火物;在廠區內動火,應遵守各廠的動火和防火管理制度,發生火警時應立即報告消防和安全保衛等有關部門。
(9)臨時建筑工程防火要求,在設計與規劃時應按有關消防規定,結合具體情況適當考慮。
(10)嚴禁使用汽油、苯、丙酮等擦洗衣帽,穿有油污的衣服或有關帶油器具,不準接近用火地點,以防著火。
(11)鍋爐和各種受壓容器應具有合格證和設有安全閥、壓力表和水位表,應確保靈敏準確,經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水壓試驗。氧氣瓶嚴防粘染油脂,并應設瓶蓋和防震圈,乙炔發生器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2.施工動火與防火要求
(1)凡在生產廠區或不許動火的區域內動火,必須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并辦好動火手續后方可動火。動火前,要清理工作地點及四周的易燃、易爆物,嚴防引起火災。必要時要設專人看火,工作完畢要將火徹底熄滅,方準離開。
(2)在施工現場動火,必須離開易燃、易爆物10m以上,否則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在石油化上或危險區域動火時,必須由有關人員進行可燃氣體的含量分析,符合要求后力可動火。
(3)在易燃、易爆液體或氣體的設備和管道上動火時,要進行置換、清洗及切斷盲板等工作,并應事先制訂安全措施。
(4)在高空動火下方有易燃物品時,應清除或采取遮蓋措施,并設專人看火。各種高溫管道上不許放置腳手板和其他等可燃物品。
(5)不準在室內熬瀝青;室外熬瀝青時,應在建筑物的下風方向,距易燃物不少于10m,并備有必需的防火設施器材。
(6)室內粉刷一般不準采用明火烘干。
3.防毒、防塵
(l)禁止在散發粉塵或者有毒氣體的工作場所用膳和飲水。散發粉塵的作業,在生產條件許可下,應采用濕式作業。
(2)散發有毒健康的蒸汽、氣體和粉塵的設備要嚴加密閉,必要時應裝通風、吸塵和凈化設備裝置。有毒物品應貯藏在專設處,并嚴格管理。
(3)在接觸酸、堿等腐蝕性物質并且有燒傷危險的工作地點,應有沖洗設備。
(4)對經常接觸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應做好個人的勞動保護工作,工作完畢后應進行洗滌、漱口和洗澡。
(5)廢料和廢水應妥善處理,不要使它危害工人和附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