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防機械傷害事故防范措施
礦山企業是大家公認的高危行業,作業環境艱苦,發生事故的幾率要比其他工作高出許多,雖然國家已經采取了十分嚴格的監管措施,礦山企業也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斷完善和優化作業環境條件,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推行規范化、標準化作業,但近年來礦山事故依然居高不下,重大事故接連發生,究其原因,有經濟利益驅動,更多的是投入不夠,設施不全,人員素質低下和"三違"所致。
一、什么是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二、礦山企業機械傷害事故的特點及性質:
?機械傷害事故的形式主要有咬入、擠傷、壓傷、碾傷、碰撞或撞擊、夾斷、剪切、割傷或擦傷、卡住或纏住、被彈出物體打傷、磨傷等。當發現有人被機械傷害的情況時,雖及時緊急停車,但因設備慣性作用,仍可將受害造成致使性傷害,乃至身亡。危害性。傷害事故的發生都將在人、財、物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損失,同時對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將造成一定的影響。了解了這一特點,將可以提高人們的安全社會責任感和安全經濟責任感。
危險性(即前兆性)。傷害事故發生之前,系統(人、機、環境)所處的狀態是不穩定的,也就是存在不安全狀態,即事故隱患。認識這一點,我們可防止麻痹松懈的思想和驕傲自滿的情緒,及早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杜絕事故的發生。
重復性。即傷害事故的發生具有重復的特點。掌握了這一特點,對正確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預防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要求人們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堅持"四不放過"原則。
規律性。傷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是偶然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事故統計資料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性,為制定正確的預防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據。
可預防性。任何事故只要我們正確及時地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傷害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認識這一點,為堅定信念,防止傷傷害事故發生具有促進作用。
三、常見傷害人體的機械設備有哪些
有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鉆機、壓路機、攪拌機、破碎機、卷揚機、皮帶運輸機、球磨機、行車、干燥車、氣錘、車床、輥筒機、混砂機、螺旋輸送機、泵、壓模機、灌腸機、、推焦機、榨油機、硫化機、卸車機、離心機、輪碾機、制氈撒料機、滾筒篩等。
四、機械對人體傷害最多的部位
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手、腳。因為手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五、人為本質因素造成機械傷害的關系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安全意識而做的有意的行為或錯誤行為;二是由于人的大腦對住處處理不當所做的無意行為。而引起行為失誤的原因有物的缺陷,人方面的缺陷和管理方面的缺陷等。詳因見下表:失誤類型失誤原因感覺、判斷過程失誤顯示不完善;輸入信息混亂;知覺能力缺陷;錯覺聯絡失誤,確認不充分聯絡信息的方式與判斷的方法不完全;聯絡信息的實施不徹底;聯絡信息的表達內容不全面;接受信息時,沒有充分確認,錯誤領會了所表達的內容由反射行為引起的失誤反射行為造成的危害很多,特別是在危險場所里,以不自然的姿勢作業等都會造成事故發生遺忘沒有想起來;暫時記憶消失;過程中斷的遺忘單調作業引起瞌睡、失神在簡單、重復、沒有什么變化和剌激的單調作業中,人的知識和思考力便會下降,出現回憶和發愣狀態,同時沖動性行為增多,此時極易出現失誤精神不集中信息處理時間間隔長,易使人思想開小差,結果忘記或影響了應當進行的信息處理;思想水平模糊,對信息難于處理不良習慣引起失誤習慣性違章作業;對作業厭煩、懶惰;隨大流、逞能好勝疲勞引起的失誤對信息的方向、選擇性能和過濾性能差;輸出時的程序混亂,行為缺乏準確性;帶病操作、連續加班作業操作方向引起失誤無操作方向顯示;與人體習慣方向相反操作調整失誤技能水平低,操作不熟練;操作繁瑣、;困難;教育、訓練不夠;意識水平低下操作工具的形狀、布置等缺陷引起失誤操作工具的形狀、布置不合理;記錯了操作對象的位置;產生方向性混亂;工具、用品等選擇錯誤異常狀態下產生錯誤行為在緊急狀態下,缺乏經驗;驚惶失措,草木皆兵;注意力集中于一點存在環境原因如光線、潮濕度、空氣質量、噪聲振動、色彩、作業場所布置等,都屬于環境方面的因素存在管理方面的原因制度不夠健全,工作安排不妥;安全教育不夠;安全意識、安全技能掌握不夠,班前5分鐘安全活動未交帶清楚。六、物態本質安全因素造成機械傷害的關系對現場物態本質安全因素的辨識也就是對事故發生的危險源進行的有效控制。危險源是指一個施工項目整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窨、設備及其位置。危險源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的危險性;存在的條件和觸發因素。現場物態本質安全因素的辨別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整個施工項目進行系統的分析,界定出系統中的哪些部分、區域是危險源,其危險性質、危害程度、存在狀況、危險源能量與物質轉化為事故的轉化過程規律,轉化的條件,觸發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質的轉化,使危險源不至于轉化為事故。它是利用科學方法對生產過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物質的性質、類型、構成要素、觸發因素或條件,以及后果進行分析與研究,做出科學判斷,為控制事故發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據。分析項目施工特點和施工階段性特點及部位,調查事故危險源:(1)了解施工工藝、設備、設施和使用的料材情況。現場所使用的生產材料、設備名稱、設備性能及所使用的材料種類、性質、危害、作用的能量類型及強度。(2)作業環境情況。安全通道情況,生產系統的結構、布局,作業窨的布置等。(3)操作情況。依據過去的事故及危害狀況來確定操作過程中的危險,工人接觸危險的程度,過去事故處理的應急方法,故障處理措施。(4)安全防護情況。危險部位是否有防護措施,安全標志的使用是否正確,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等。七、機械傷害事故的原因:1、機械設備在設計制造上存在缺陷;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檢修、檢查機械、處理隱患忽視安全措施。4、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臺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后果;5、是設備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機械設備帶病作業;6、從業人員個人操作錯誤、人為造成安全裝置失效、機械運轉時加油、維修、清掃,或者操作者進入危險區域進行檢查、安裝、調試;7、自制或任意改造機械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8、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其他人員亂動機械。9、生產作業環境缺陷,操作空間不符合安全要求。八、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1、在選擇機械設備時,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正規廠商生產的機械設備,防護罩、保險、限位、信號等裝置齊全,設備本身質量達到安全狀態;2、專用設備必須配備專用的工具,設備設施上的安全附件有缺陷時,一定應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及時更換設備,加工的零件等要裝卡牢固,不得松動。3、加強對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檢查等工作,建立完善點巡檢工作制,及早發現設備隱患并迅速處理,使機械設備不帶病作業;不準隨意拆除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4、以制度為切入點,規范員工操作行為,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的行為。狠抓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5、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入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6、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準:一是便于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7、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操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8、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再投入運行。9、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10、機械設備在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11、工作結束后,應檢查機械停放是否安全可靠,人走前關閉電源開關并清理好工作場地,隨時保持機械設備整潔衛生;12、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13、積極改善員工的生產作業環境,設備的改造應充分考慮到操作空間與周圍環境,必須能夠保證員工安全操作的需要。
篇2:工程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危險源控制預防措施(5)
五、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
1、砼攪拌機在運轉時不要進行擦拭、注油、緊固螺栓等作業。操作人員應穿三緊式工作服,女同志還應戴護發帽,這些要求都是為了防止操作人員在機械轉動中掛住衣服,頭發時把人帶進機械造成傷亡。
2、從攪拌機中往外倒砂漿或砼時,不要把鐵锨、灰扒等到伸入轉動的罐口或料斗與罐筒之間,防止頭和手被絞,被夾。清洗罐體時,人不能進入罐內,必須進罐內作業時,應先拉閘斷電,并設專人監護,防止有人開動機械絞傷罐內作業人員。
3、為攪拌機上料的工人,上完料后應立即離開機械,不要在提起的料斗下清理落地材料,必須到料斗下方去清理時,要把料斗提起后掛牢保險鉤,在進行作業,防止料斗突然下落砸傷人。
4、配合其他機械作業的人員,不能靠近機械,特別是機械的轉動部位,防止衣服被掛,帶入機械。
5、使用卷揚機作調直、冷拉小徑鋼筋時,首先要查看卷揚機尾部的地錨繩拴結及卷揚機前部的擋樁等部位,這些部位必須牢固可靠,才能防止機械工作時晃動、位移撞傷作業人員。作業場所的兩側要有擋板,防止鋼筋被拉斷崩傷人。鋼筋在卡鉗上必須卡牢,并慢慢起動卷揚機,帶卡鉗卡牢鋼筋后再進行正常運轉,以防止鋼筋脫卡打傷人。作業人員把鋼筋卡好后應退到安全地帶,不能站在被拉伸的鋼筋附近或在被拉伸的鋼筋上站立、行走,防止鋼筋被拉斷或脫卡打傷。作業場地應加以維護,防止他人進入。
6、在使用圓盤鋸作業時,要查看圓盤鋸鋸片有無保險、擋板和防護罩。手不能伸入轉動的刀刃鋸片區域內,木材有硬結、鐵釘時不能用鋸割,防止鋸片崩裂傷人。太短、太小的木材要用夾具或木方頂送,防止鋸片傷手。
7、使用鋼筋切斷機切斷鋼筋時,手要離開剪刀,短料切斷要用鉗子夾住,不要用手送料,防止傷手,或造成脫手,鋼筋頭蹦跳傷人。
六、中毒事故的預防
1、人工擴孔樁挖掘孔井時,孔內常有一氧化碳、硫化氰等毒氣溢出。特別是在舊河床,有腐質等地層挖孔,更易散發出有毒氣體,稍一疏忽即會造成作業人員中毒。在這種環境中作業要有防止中毒牟措施,下井前要向井下通風,保持井下空氣流通,并用毒氣檢測儀檢查孔內的氣體,待確認空氣內不存在有毒氣體后,才能下井。下井時,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繩,吊籠索具要安全可靠,井上井下要有聯絡信號,井上有人監護,一旦發生意外,應能立即將井下作業人員提升到地面進行急救,作業完畢井口鋼筋網片覆蓋或圍欄,以保持孔內空氣流通。
2、在地下室、水池、化糞池等部位作業時,作業人員也要注意有害氣體的傷害,這種作業環境也要保持通風良好。作業人員要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作業時有頭暈、嘔吐、胸悶等感覺時,要立即離開作業場所。在室內噴漆、刷油時,室內通風應良好。
七、工地動火安全保護措施
1、工地需生火時,必須通知項目部相關人員,待取得允許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交底后,才能動火。
為避免人為因素,對操作人員、入場工人時時做好安全教育。
每天停火,操作人員應及時將火中徹底撲滅,經檢查無火患后方可離開。
現場雜亂人員不準靠近火種,以防人為因素造成火災。
對此項工作,由本工程項目經理、安全員抽查及時的消除隱患。
對于以上5項安全措施,我工地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對不正確、不完善之處。請公司領導更正、補充并批示。
篇3:市政道路工程防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市政路工程防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工程概述
Z市市政道路工程是Z市為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城鄉統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而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是Z市規劃的交通性主干道。工程南起成灌高速公路,北至Z市壹街區,道路全長5026.75米,道路規劃紅線寬度為62米。設計路面結構為瀝青砼路面。工程內容為道路工程及道路范圍內的給排水、橋梁、涵洞、市政配套管網,綠化、交通、路燈等工程。
二、項目經理部應急與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1)事故現場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
(2)傷員營救組由工長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負責通知120和工地附近醫院;
組長:Z
組員:Z
(3)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4)消防滅火組由施工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5)保衛疏導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6)搶險物資供應組庫房管理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7)后勤供給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8)現場臨時醫療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項目應急與救援電話
(1)項目經理:**電話13*0
(2)技術負責人:Z電話1*6
(3)施工員:Z電話1*5
(4)質檢員:Z電話1*2
(5)安全監督員:Z電話1*7
(6)材料員:Z電話1*4
(7)水電工程師:Z電話13*3
外部應急與救援電話
(1)消防電話:119
(2)醫院急救電話:120
(3)報警電話:110
三、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
(1)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如受傷者自己能夠呼救,首先大聲呼叫電工迅速拉閘斷電;
(2)如受傷嚴重已不能呼救,最早發現者大聲呼叫電工迅速拉閘斷電,并立即向管理人員報告,管理人員理人員在接到報告后,應按以下救援方法和措施開展救援:
①管理人員必須立即撥打"120"報警,同時組織現場營救小組人員迅速對傷者施救。
②傷員有外傷、骨折,應按照《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對外傷、骨折處理,避免因不正確的方式給傷員造成二次傷害。
③在傷員已得到初步處理后,"120"仍未達到事故現場的情況下,后勤供給組應及時組織車輛直接送傷者醫院搶救;
(3)如發現傷者有斷指斷腿等,應立即將其找到,用醫用紗布將其包好,隨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救治。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經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