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曲礦采空區管理辦法安全技術措施
為加強我礦回采過程中和回采后采空區管理工作,確保我礦煤炭生產長期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采空區管理辦法:
1、選擇合理的開拓系統和開采方法,完善和改進通風系統,降低礦井通風阻力。嚴格執行通風管理制度,合理選擇通風設施位置,避免人為增加采空區壓差,造成采空區漏風。
2、及時封閉采空區和廢棄巷道,回采結束的采煤面必須及時撤出所有設備,在45天內保質、保量完成封閉通往采空區的所有巷道。
3、通風隊負責對所有通往采空區的永久閉墻統一編號、建立臺帳,并注明封閉時間、閉墻材質、厚度、規格、施工負責人等內容。
4、通風隊負責在所有采空區閉前設置柵欄、揭示警標、懸掛牌板、檢查箱,閉墻上預留檢查孔、措施孔。
5、按時對采空閉墻進行檢查分析。通風隊隊干負責每旬對所有采空區永久閉以及綜采尾巷閉墻完好程度、瓦斯進行檢查;測風組負責每旬對閉墻內外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溫度等參數認真測定檢查;瓦斯隊每天安排人員對采空區閉前的瓦斯情況進行檢查,所有檢查人員將檢查結果填到檢查表及牌板,有異常情況及時按程序匯報。
6、做好采空區氣體成份化驗工作,每5天通風科測風組對采空區進行氣體采樣,送樣注明采樣地點、位置、時間等;監控隊負責進行化驗分析,并出據化驗單存檔留存。當發現采空區內溫度升高,檢測到一氧化碳超過規定時,立即匯報科調度、值班科長、礦總工程師,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將相關情況匯總。
7、加強正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區管理。回風橫貫不得有兩個同時敞開,只準留有一個橫貫作為唯一回風橫貫,其余橫貫必須采用永久密閉或羅克休閉封閉。"Y型"通風工作面加強沿空留巷閉墻壓管抽放,"U型"通風工作面加強落上埋管抽放,嚴防采空區漏風,導致沿空留巷或落山角瓦斯增大,并加強對落山角、回風橫貫支護及瓦斯的管理,瓦斯隊負責制定防止產生磨擦撞擊火花的措施并實施。
8、對出現異常采空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建立異常采空區管理卡片,卡片上要記錄異常日期、原因、位置、處理過程,以及原始通風系統圖,標明相關通風設施。加強對閉墻掛牌管理,牌板內容有閉墻內外瓦斯、一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測定日期、測定人員姓名等,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二、安全技術措施:
(一)、回采工作面采空區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我礦采用長壁式采煤法特點,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區;工作面在投產前制定詳細可行的《綜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術措施》和《綜采工作面初采期間瓦斯治理措施》。
2、回采過程中觀察采空區頂板的垮落情況,發現采空區懸頂嚴重時要制定專項措施,減慢工作面推進速度及拆卸工作面機頭、機尾錨桿、錨索,使采空區頂板緩慢下沉,避免頂板一次性大面積垮落對人員和設備造成損傷。
3、隨時監測采空區漏風情況,在工作面進風側吊掛風障導風減少采空區進風,降低采空區自然發火危險。
4、每七天檢查一次回采工作面與相鄰準備工作面或備用工作面間的密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維護,確保密閉不漏風。
5、工作面在回采期間,對采空區進行束管監測,每天測定一組數據,觀測采空區的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火災參數。
6、2#、3#、5#煤層回采工作面每割一刀煤對回采工作面機頭、機尾20米范圍及工作面切眼進行阻化劑噴灑。
7、在工作面回采期間根據工作面采空區自燃發火情況及束管監測數據情況對采空區進行黃泥灌漿,防止采空區著火。
8、對防滅火系統及設備要定期維護。日常應加強阻化劑泵和黃泥灌漿泵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各種防滅火手段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二)、已采工作面采空區安全管理措施:
1、采煤面停采、回撤期間,應及時減少工作面風量;停采后,利用束管對采空區氣體進行監測,每天至少測定一組數據;采煤面回采結束后,應在40天內回撤完畢。
2、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應在45天內完成采空區的封閉工作。在與采空區聯通的所有巷道內構筑永久密閉。采空區封閉是制定專項封閉措施及密閉構筑安全技術措施。
3、在采空區密閉內設置束管監測探頭,建立采空區密閉管理及檢查制度,每天對密閉內外溫度、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參數進行檢查,建立臺帳。
4、已封閉的采空區要進行埋管瓦斯抽放,在密閉下方設置返水池。
5、每五天檢查封閉工作面密閉內外溫度、一氧化碳濃度、瓦斯濃度等火災參數,及時發現采空區自燃情況,以便及時采取防滅火措施。
6、已封閉工作面發現發火時,采用黃泥灌漿的方法滅火,并根據采空區具體情況制定相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7、其它未涉及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及相關規定執行。
篇2:銅礦頂幫采空區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切實強化礦山對頂幫、采空區的管理,避免和減少片幫冒頂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及安全標準化規范的相關要求,結合大紅山銅礦實際和發展要求,在原《大紅山銅礦頂幫、采空區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此辦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管理大紅山銅礦的頂幫、采空區的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大紅山銅礦所轄區域內的作業面、采空區及所有從業人員均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頂幫、采空區管理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第四條?礦山負有安全生產管理責任的單位和從業人員必須遵守本辦法和其它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技術標準、條例,不斷加強管理,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第五條?分級管理,層層落實,切實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礦相關職能部門對全礦頂幫、采空區實施綜合監督管理,作業區域內直接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對頂幫、采空區管理全面負責。
第六條?頂幫、采空區實施分級管理,各單位應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頂板進行危險源、危險性分析,確定危險源等級,并以此不斷完善防范措施,加強落實。
第二章?頂幫、采空區管理安全檢查
第七條?大紅山銅礦頂幫、采空區管理安全檢查主要分為:(1)定期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2)經常性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3)季節性及節假日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4)頂幫、采空區專業安全檢查。
第八條?檢查周期要求:
1、定期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由礦安全生產部每月組織一次;各工區施工單位內部自檢每周組織一次。檢查范圍:全面檢查。
2、經常性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由工區、部門現場管理人員每日進行檢查,作業人員班前班中班后進行檢查。檢查范圍主要為現場作業面。
3、季節性及節假日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由安全生產部組織,組織周期根據節假日及不同季節的情況組織。檢查范圍:全面檢查。
4、頂幫、采空區專業安全檢查由技術業務部門每月組織一次。檢查范圍主要為采空區周邊巷道、淺采作業面、大規格巷道等達D級及其以上危險源的地點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第九條?檢查要求
1、安全檢查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進行確認,對于危險性較大、礦圍巖破碎、支護地段、暴露空間面大(淺采、大規格斷面巷道)等易發生事故的地方應加強檢查。
2、主要檢查內容:查思想、查意識、查制度、查管理、查順序、查整改、查質量、查隱患、查環境、查設備設施等。
3、檢查方法可用常規檢查法或安全檢查表法進行。
4、每次檢查必須有整改通知(整改項目、整改時間、整改措施、整改反饋等內容要求)。
5、頂幫、采空區安全檢查勞動紀律按礦安全生產部規定執行。
第三章?頂幫、采空區管理與施工作業管理要求
第十條?作業前必須首先進行現場安全確認,認真處理浮石,避免在同一工作面同時鑿巖和處理浮石。作業人員應堅持執行“五堅持管理規定”,浮石處理必須遵循“撬毛十撬十撬作業管理規定”。
第十一條?對頂板不穩固的采場或巷道必須有監控手段和處理措施。
第十二條?圍巖松軟不穩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準、切割巷道必須采取合適的支護措施,且支護質量符合設計技術要求。
第十三條?每個作業面必須配備有合格的撬毛工具。
第十四條?禁止單人作業,作業面必須達到現場標準化要求,尤其要確保現場照明度,大規格作業現場及淺采作業面須強制性推行強光照明,以便提高作業人員對現場頂幫、采空區危險性的識別,從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五條?各工區必須針對本區實際制定支護管理制度,要求對支護點認真進行風險識別,并制定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組織措施方案并進行備案(特項工程須報礦安全生產部獲準和備案)。
第十六條?現場安全確認必須遵行《大紅山銅礦頂板管理安全確認規定》、《大紅山銅礦現場管理問責制實施辦法》之規定。
第十七條?淺采盤區的設計必須經礦及公司審查通過,現場經生產技術部進行現場交底,下達回采通知,同時由安全生產部對作業現場進行安全確認,下達核準通知單后方可組織進入正式的回采作業。
第十八條?采空區必須及時進行充填,嚴格按充填密閉設計組織施工,嚴格遵守大紅山銅礦充填作業相關管理要求,加強現場巡檢工作,確保充填安全。
第十九條?進入采空區周邊、采空區內測量、檢查必須經礦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同意方可進行,否則按違章處理。
第二十條?盤區暴露面積,條柱、間壁柱的規格達到可研設計要求。
第二十一條?嚴格遵守回采順序,嚴禁打亂正常的回采順序組織生產,以確保正常的持續銜接和采區的安全。
第二十二條?加強采空區及地壓活動影響區域巖移觀測,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第二十三條?原則上巷道掘進采取一次成巷,盡可能采用光面爆破技術進行工程的施工。若因現場情況需采取二次成巷施工方法進巷道掘進時,作業迎頭只能超前壓頂一個循環,禁止迎頭鑿巖與壓頂作業同時進行。
第二十四條?支護措施必須充分體現及時性、有效性,支護方式合理可行,并根據礦安全生產費用投入相關規定及時審報計劃。
第二十五條?井巷及其支護方式應符合GB16423-2006的規定,實施支護作業過程中須做好相關隱蔽記錄。
第二十六條?作業人員應加強個體防護,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第二十七條?現場施工組織應遵行“四強”組織原則,盡量縮短頂板暴露時間。
第二十八條?嚴格控制施工順序,加強工程質量,避免超欠挖,確保工程質量達到驗收標準。
第二十九條?各工區、施工單位必須對通往塌陷區的井巷實施封閉,并掛設明顯的標志。
第三十條?報廢的井巷、長期不用的井巷必須進行封閉,并掛設明顯的標志。長期不用的巷道要恢復使用必須經礦安全、技術部門現場確認并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后方可恢復使用。
第三十一條?井巷報廢必須符合程序要求,即工區或相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技術部門核實認可,安全生產部門現場確認,報礦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核準,采取有效封閉等措施,做好隱蔽記錄等要求。
第四章?頂幫、采空區管理業務保安職責與要求
第三十二條?技術業務部門要高度重視頂幫、采空區管理工作,切實履行好業務保安職責。
第三十三條?井巷工程設計應充分考慮地質構造因素,主要坑道避開斷層帶和破碎帶。
第三十四條?嚴格檢查落實《大紅山銅礦開工通知單制度》,控制施工順序。
第三十五條?認真組織工程設計(包括支護設計)技術交底,交底內容符合《玉溪礦業公司技術條例》,交底有完整記錄并有參加人員的簽名,并隨圖件資料共同存檔。
第三十六條?加強回采順序研究與控制,確保合理的采掘供充順序。
第三十七條?加強回采工藝研究,不斷完善盤區結構尺寸參數,合理留設礦柱。
第三十八條?根據巷道用途、運行設備及安全系數等要求,結合施工設備狀況,嚴格控制設計斷面規格,盡可能保持合理的斷面尺寸。
第三十九條?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與推廣,不斷推進技術進步,提高本質化安全技術水平。
第四十條?加強頂板監測技術研究,及時預測和分析地壓活動情況,提出防范措施。
第四十一條?加強每季充一次的充填狀況評估,劃定危險區域,定期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第四十二條?安全生產部定期制定頂幫、采空區防范措施,并加強培訓工作,確保從業人員認知防范措施要求。
第四十一條?工區嚴格貫徹現場確認制、現場管理問責制,確保作業現場達到標準。
第四十四條?嚴格工程施工管理,貫徹執行《大紅山銅礦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及相關支護驗收標準,嚴格把關。
第四十五條?黨工團部門加強“三違”抽查力度,及時下發整改要求,并有記錄備案。
第五章?安全投入保障措施要求
第四十六條?礦山嚴格按規定和標準提取相關安全生產費用,并確保安全生產費用在頂幫、采空區管理方面的投入,用于改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質安全程度。
第四十七條?各工區、施工單位現場頂幫、采空區安全管理的投入必須及時、到位,主要包括支護投入、臨時性支撐的板子、園木等。
第四十八條?各單位負責人對因投入不足所導致的后查負責。
第四十九條?礦山鼓勵頂幫、采空區方面的科技項目研究、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創新創效工作,并給予適當的獎勵。
第五十條?各單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并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的由礦安委會分析處理,由此而造成事故的按事故分析處理意見及相關法律法規追究其責任。
第五十二條?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大紅山銅礦頂幫、采空區管理辦法》同步廢止。
(此頁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