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清理副井底雜物安全技術措施

清理副井底雜物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8648

因我礦在井筒裝備期間,造成副井底淤泥雜物堆積,加之巷道積水,巷道斷面已不能滿足通風、行人要求,影響正常安全,經礦研究決定,需對副井底淤泥進行清理,為確保淤泥清理工作能安全、有效、順利進行,特編制此措施。

一、組織措施

組長:張成武

副組長:趙保忠王鳳龍代斌侯靖文

成員:各區隊相關負責人

組長:負責清理期間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并負責安排專人進行安全監督工作。

副組長:在組長的領導下組織開展自己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工作,保證淤泥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調度:負責組織、協調淤泥清理期間的各項工作,統籌安排,統一指揮。

機運:負責清理期間運輸設備、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

通風工區:負責淤泥清理、瓦斯檢查。

二、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清理前先將巷內的積水排干,盡可能減少淤泥中的含水量;

2、事先準備好清理使用的工器具、堵排水物資及材料;

3、人員配備:作好相關管理人員、通風瓦檢和安全員組織安排,并貫徹傳達相關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4、開工前必須作好通風設施恢復,確保工作地點正常通風;

5、作好供電、提升運輸相關設備設施的維護準備工作;

6、巷道內運輸路線的雜物必須清理,必須確?!耙黄氯龘酢笨煽?以防止清淤期間人員和運輸的安全。

三、整改及清理方法

1、清理順序按“從上往下,從外向內”的順序進行,清理斜巷時必須將上部軌道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以防大塊矸石傷人;

2、巷道內淤泥雜物全部清理干凈,排水暢通;

3、清理前,對被損壞的軌道進行恢復維修處理,保證運輸暢通;

4、清理過程中,盡可能邊疏通邊清理,先處理水后處理淤泥,達到水泥分開的高效清理效果。

四、工程質量標準

1、巷道:副井底的淤泥必須全部清理干凈,恢復巷道達到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無工程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

4、軌道:按標準維修好,按軌道中心線鋪設平直,能確保運輸正常暢通;

5、巷內輔助設施:巷道內電纜、管線及相關設施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布置。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必須是先檢查后工作,時刻加強瓦斯檢查工作。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禁冒險蠻干,杜絕“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

2、巷內禁止堆放雜物,存放在巷道內的材料及設備必須規范碼放或安置,且占用巷道斷面不得大于該巷斷面1/3。

3、清理出的雜物及車輛必須及時送走,時刻保持運輸線和安全通道退路的暢通;

4、施工期間井口及井筒附近內停止一切作業。

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好勞動保護用品,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靠清撒斜巷側或出口側的安全地點進行,以用長柄工具進行清淤,防止井口雜物掉下傷人;

6、加強通風管理,保證風流風量,保證瓦斯超限不作業(<0.5%)。

7、瓦斯檢查員必須跟班到點,嚴格檢查,隨時將檢查結果通知相關作業人員,嚴禁無風、微風和瓦斯超限作業;

8、跟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必須時刻堅守工作崗位,隨時掌握工作場所工程進度和安全情況;

9、巷道清理完畢后,必須達到清潔、符合質量要求,并進行、合格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

10、跟班班隊長必須攜帶便攜儀。

11、每班由通風工區瓦斯檢員檢測3次施工地點瓦斯、二氧化碳的濃度。

12、每班開工前檢查電氣設備(絞車)情況,杜絕電器設備失爆,確認無問題后送電。

13、清淤期間,絞車司機必須經專門技術培訓,持證上崗。無證人員嚴禁使用小絞車。小絞車必須由司機、信號工操作,下放車輛時,坡地不打回鈴,司機不得開車。

14、清淤期間,必須有可靠的信號聯系,不得用口令傳遞信號,待人員全部躲到附近安全地點后,方可發出開車信號。

15、掛車前,要先檢查滑頭連接裝置、防脫裝置是否可靠,無問題后方可進入信號室通知信號工打點行車,必須使用標準插銷,并設專人摘掛鉤,責任落實到人。

16、清淤期間,小絞車一次只準掛一個車,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放車時方準打開,不得在能自動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車輛,確需停放時,必須用可靠的制動器將車輛穩住。

17、清理淤泥時,礦車下方嚴禁有人,并在礦車下方支設兩棵戧柱頂牢礦車,在礦車底部安設可靠的擋車裝置。

18、信號采用聲光信號,按“1”停、“2”提、“3”放、“4”慢提、“5”慢放的信號點數傳送準確的信號。

19、人力推車時一般一人只能推一輛車,推車時應在車輛后方推車,不準在車前拉車,嚴禁站在礦車兩旁推車,尤其是在雙股道和離幫交近的地方。推車時兩手要緊握車輛,不要將手放在車沿及車角上,防止被擠在礦車車幫與物料之間。礦車掉道時,應迅速復軌。復軌時盡量不要用肩扛、手抬,應使用撬杠,避免發生危險。在坡度較大的地段推車,尤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發生頂撞、掉道等事故。

20、推車時應勻速前進,并注意防止巷道兩幫或風門等物體傷人,必須設專人進行開啟風門。

21、在巷道內推車時,嚴禁用肩扛車。

22、推車工必須頭戴礦燈,集中精力,注意前方,嚴禁低頭推車。

23、在彎道推車時,用力要里帶外推,以防掉道。

24、推車過道岔時,要在減速停車后,再扳道岔,過道岔后應將道岔扳回原位。

25、嚴格執行“一坡三擋”制度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并堅持使用跑車阻車器和保險繩,嚴禁放飛車,嚴禁跟車或蹬鉤上下車。若有人上、下時,應提前與信號工聯系,并打停車信號,推到位置的礦車,應掛好鉤或用木楔穩住。

26、未提之處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軌道運輸》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一二年八月十二日

篇2:清理副井底雜物安全技術措施

因我礦在井筒裝備期間,造成副井底淤泥雜物堆積,加之巷道積水,巷道斷面已不能滿足通風、行人要求,影響正常安全,經礦研究決定,需對副井底淤泥進行清理,為確保淤泥清理工作能安全、有效、順利進行,特編制此措施。

一、組織措施

組長:張成武

副組長:趙保忠王鳳龍代斌侯靖文

成員:各區隊相關負責人

組長:負責清理期間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并負責安排專人進行安全監督工作。

副組長:在組長的領導下組織開展自己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工作,保證淤泥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調度:負責組織、協調淤泥清理期間的各項工作,統籌安排,統一指揮。

機運:負責清理期間運輸設備、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

通風工區:負責淤泥清理、瓦斯檢查。

二、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清理前先將巷內的積水排干,盡可能減少淤泥中的含水量;

2、事先準備好清理使用的工器具、堵排水物資及材料;

3、人員配備:作好相關管理人員、通風瓦檢和安全員組織安排,并貫徹傳達相關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4、開工前必須作好通風設施恢復,確保工作地點正常通風;

5、作好供電、提升運輸相關設備設施的維護準備工作;

6、巷道內運輸路線的雜物必須清理,必須確?!耙黄氯龘酢笨煽?以防止清淤期間人員和運輸的安全。

三、整改及清理方法

1、清理順序按“從上往下,從外向內”的順序進行,清理斜巷時必須將上部軌道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以防大塊矸石傷人;

2、巷道內淤泥雜物全部清理干凈,排水暢通;

3、清理前,對被損壞的軌道進行恢復維修處理,保證運輸暢通;

4、清理過程中,盡可能邊疏通邊清理,先處理水后處理淤泥,達到水泥分開的高效清理效果。

四、工程質量標準

1、巷道:副井底的淤泥必須全部清理干凈,恢復巷道達到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無工程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

4、軌道:按標準維修好,按軌道中心線鋪設平直,能確保運輸正常暢通;

5、巷內輔助設施:巷道內電纜、管線及相關設施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布置。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必須是先檢查后工作,時刻加強瓦斯檢查工作。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禁冒險蠻干,杜絕“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

2、巷內禁止堆放雜物,存放在巷道內的材料及設備必須規范碼放或安置,且占用巷道斷面不得大于該巷斷面1/3。

3、清理出的雜物及車輛必須及時送走,時刻保持運輸線和安全通道退路的暢通;

4、施工期間井口及井筒附近內停止一切作業。

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好勞動保護用品,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靠清撒斜巷側或出口側的安全地點進行,以用長柄工具進行清淤,防止井口雜物掉下傷人;

6、加強通風管理,保證風流風量,保證瓦斯超限不作業(<0.5%)。

7、瓦斯檢查員必須跟班到點,嚴格檢查,隨時將檢查結果通知相關作業人員,嚴禁無風、微風和瓦斯超限作業;

8、跟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必須時刻堅守工作崗位,隨時掌握工作場所工程進度和安全情況;

9、巷道清理完畢后,必須達到清潔、符合質量要求,并進行、合格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

10、跟班班隊長必須攜帶便攜儀。

11、每班由通風工區瓦斯檢員檢測3次施工地點瓦斯、二氧化碳的濃度。

12、每班開工前檢查電氣設備(絞車)情況,杜絕電器設備失爆,確認無問題后送電。

13、清淤期間,絞車司機必須經專門技術培訓,持證上崗。無證人員嚴禁使用小絞車。小絞車必須由司機、信號工操作,下放車輛時,坡地不打回鈴,司機不得開車。

14、清淤期間,必須有可靠的信號聯系,不得用口令傳遞信號,待人員全部躲到附近安全地點后,方可發出開車信號。

15、掛車前,要先檢查滑頭連接裝置、防脫裝置是否可靠,無問題后方可進入信號室通知信號工打點行車,必須使用標準插銷,并設專人摘掛鉤,責任落實到人。

16、清淤期間,小絞車一次只準掛一個車,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放車時方準打開,不得在能自動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車輛,確需停放時,必須用可靠的制動器將車輛穩住。

17、清理淤泥時,礦車下方嚴禁有人,并在礦車下方支設兩棵戧柱頂牢礦車,在礦車底部安設可靠的擋車裝置。

18、信號采用聲光信號,按“1”停、“2”提、“3”放、“4”慢提、“5”慢放的信號點數傳送準確的信號。

19、人力推車時一般一人只能推一輛車,推車時應在車輛后方推車,不準在車前拉車,嚴禁站在礦車兩旁推車,尤其是在雙股道和離幫交近的地方。推車時兩手要緊握車輛,不要將手放在車沿及車角上,防止被擠在礦車車幫與物料之間。礦車掉道時,應迅速復軌。復軌時盡量不要用肩扛、手抬,應使用撬杠,避免發生危險。在坡度較大的地段推車,尤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發生頂撞、掉道等事故。

20、推車時應勻速前進,并注意防止巷道兩幫或風門等物體傷人,必須設專人進行開啟風門。

21、在巷道內推車時,嚴禁用肩扛車。

22、推車工必須頭戴礦燈,集中精力,注意前方,嚴禁低頭推車。

23、在彎道推車時,用力要里帶外推,以防掉道。

24、推車過道岔時,要在減速停車后,再扳道岔,過道岔后應將道岔扳回原位。

25、嚴格執行“一坡三擋”制度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并堅持使用跑車阻車器和保險繩,嚴禁放飛車,嚴禁跟車或蹬鉤上下車。若有人上、下時,應提前與信號工聯系,并打停車信號,推到位置的礦車,應掛好鉤或用木楔穩住。

26、未提之處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軌道運輸》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一二年八月十二日

篇3:清理副井底雜物安全技術措施

因我礦在井筒裝備期間,造成副井底淤泥雜物堆積,加之巷道積水,巷道斷面已不能滿足通風、行人要求,影響正常安全,經礦研究決定,需對副井底淤泥進行清理,為確保淤泥清理工作能安全、有效、順利進行,特編制此措施。

一、組織措施

組長:張成武

副組長:趙保忠王鳳龍代斌侯靖文

成員:各區隊相關負責人

組長:負責清理期間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并負責安排專人進行安全監督工作。

副組長:在組長的領導下組織開展自己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工作,保證淤泥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調度:負責組織、協調淤泥清理期間的各項工作,統籌安排,統一指揮。

機運:負責清理期間運輸設備、機電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

通風工區:負責淤泥清理、瓦斯檢查。

二、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清理前先將巷內的積水排干,盡可能減少淤泥中的含水量;

2、事先準備好清理使用的工器具、堵排水物資及材料;

3、人員配備:作好相關管理人員、通風瓦檢和安全員組織安排,并貫徹傳達相關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4、開工前必須作好通風設施恢復,確保工作地點正常通風;

5、作好供電、提升運輸相關設備設施的維護準備工作;

6、巷道內運輸路線的雜物必須清理,必須確?!耙黄氯龘酢笨煽?以防止清淤期間人員和運輸的安全。

三、整改及清理方法

1、清理順序按“從上往下,從外向內”的順序進行,清理斜巷時必須將上部軌道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以防大塊矸石傷人;

2、巷道內淤泥雜物全部清理干凈,排水暢通;

3、清理前,對被損壞的軌道進行恢復維修處理,保證運輸暢通;

4、清理過程中,盡可能邊疏通邊清理,先處理水后處理淤泥,達到水泥分開的高效清理效果。

四、工程質量標準

1、巷道:副井底的淤泥必須全部清理干凈,恢復巷道達到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無工程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

4、軌道:按標準維修好,按軌道中心線鋪設平直,能確保運輸正常暢通;

5、巷內輔助設施:巷道內電纜、管線及相關設施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布置。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必須是先檢查后工作,時刻加強瓦斯檢查工作。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禁冒險蠻干,杜絕“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

2、巷內禁止堆放雜物,存放在巷道內的材料及設備必須規范碼放或安置,且占用巷道斷面不得大于該巷斷面1/3。

3、清理出的雜物及車輛必須及時送走,時刻保持運輸線和安全通道退路的暢通;

4、施工期間井口及井筒附近內停止一切作業。

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好勞動保護用品,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靠清撒斜巷側或出口側的安全地點進行,以用長柄工具進行清淤,防止井口雜物掉下傷人;

6、加強通風管理,保證風流風量,保證瓦斯超限不作業(<0.5%)。

7、瓦斯檢查員必須跟班到點,嚴格檢查,隨時將檢查結果通知相關作業人員,嚴禁無風、微風和瓦斯超限作業;

8、跟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必須時刻堅守工作崗位,隨時掌握工作場所工程進度和安全情況;

9、巷道清理完畢后,必須達到清潔、符合質量要求,并進行、合格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

10、跟班班隊長必須攜帶便攜儀。

11、每班由通風工區瓦斯檢員檢測3次施工地點瓦斯、二氧化碳的濃度。

12、每班開工前檢查電氣設備(絞車)情況,杜絕電器設備失爆,確認無問題后送電。

13、清淤期間,絞車司機必須經專門技術培訓,持證上崗。無證人員嚴禁使用小絞車。小絞車必須由司機、信號工操作,下放車輛時,坡地不打回鈴,司機不得開車。

14、清淤期間,必須有可靠的信號聯系,不得用口令傳遞信號,待人員全部躲到附近安全地點后,方可發出開車信號。

15、掛車前,要先檢查滑頭連接裝置、防脫裝置是否可靠,無問題后方可進入信號室通知信號工打點行車,必須使用標準插銷,并設專人摘掛鉤,責任落實到人。

16、清淤期間,小絞車一次只準掛一個車,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放車時方準打開,不得在能自動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車輛,確需停放時,必須用可靠的制動器將車輛穩住。

17、清理淤泥時,礦車下方嚴禁有人,并在礦車下方支設兩棵戧柱頂牢礦車,在礦車底部安設可靠的擋車裝置。

18、信號采用聲光信號,按“1”停、“2”提、“3”放、“4”慢提、“5”慢放的信號點數傳送準確的信號。

19、人力推車時一般一人只能推一輛車,推車時應在車輛后方推車,不準在車前拉車,嚴禁站在礦車兩旁推車,尤其是在雙股道和離幫交近的地方。推車時兩手要緊握車輛,不要將手放在車沿及車角上,防止被擠在礦車車幫與物料之間。礦車掉道時,應迅速復軌。復軌時盡量不要用肩扛、手抬,應使用撬杠,避免發生危險。在坡度較大的地段推車,尤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發生頂撞、掉道等事故。

20、推車時應勻速前進,并注意防止巷道兩幫或風門等物體傷人,必須設專人進行開啟風門。

21、在巷道內推車時,嚴禁用肩扛車。

22、推車工必須頭戴礦燈,集中精力,注意前方,嚴禁低頭推車。

23、在彎道推車時,用力要里帶外推,以防掉道。

24、推車過道岔時,要在減速停車后,再扳道岔,過道岔后應將道岔扳回原位。

25、嚴格執行“一坡三擋”制度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并堅持使用跑車阻車器和保險繩,嚴禁放飛車,嚴禁跟車或蹬鉤上下車。若有人上、下時,應提前與信號工聯系,并打停車信號,推到位置的礦車,應掛好鉤或用木楔穩住。

26、未提之處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軌道運輸》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一二年八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