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工作面回收設備列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事由:
1031綜采工作面即將進入回收階段,需將1031運輸順槽設備列車進行回收,為確該回收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組織措施:
1.為保證采煤機拆卸、運輸期間安全,特成立如下小組:
施工負責人:當班跟班隊長。
安全負責人:當班班長。
成員:技術員、施工人員、當班安檢員、瓦檢員等。
職責:施工負責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并進行協調指揮。
安全負責人負責采煤機拆卸及運輸期間的安全工作。
技術員負責本措施的編寫、報批及貫徹。
安檢員隊現場及沿途巷道內瓦斯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存檔。
3.施工日期:2013年10月15日到2013年10月17日。
三、技術要求:
1.設備列車回收路線:1031運輸順槽→1031綜采工作面→1031回風順槽→1580軌道石門→副斜井→地面。
2.回收設備列車工程量:共計14個車。
3.設備列車從皮帶機尾經機頭方向逐輛進行回收,從被回收點至采面下出口采用軌道運輸,采面上用焊船進行運輸。
4.利用絞車將設備列車拉至1031綜采工作面下出口,再利用焊船將設備列車運至綜采工作面上出口。
5.起吊大件時,必須檢查附近頂板情況,葫蘆必須拴掛在牢固可靠的錨桿或錨索上。
6.拴掛葫蘆時,必須牢固可靠,操作時有專人觀山。
7.搬運大件時,必須前后呼應,步調一致。
8.大件裝車不能超寬、超高,并且用鋼絲繩捆好,封車必須牢固,經現場負責人或安檢員確認安全方可外運。
9.運輸路線上,各部絞車使用必須按照其絞車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1)、電氣設備嚴禁有失爆現象,否則嚴禁使用絞車。
(2)、在提放車前,絞車司機必須用“手指口述法”對絞車及開關附近的支護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確認,有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的隱患時,必須進行處理,否則嚴禁提放車。
(3)、必須使用聲光雙向電鈴信號裝置(或者防爆對講機),信號要靈敏可靠,聽不清信號不準提放車,聯系信號規定如下:一次長鈴--停車;連續兩次鈴--提車;連續三次鈴--放車;連續四次鈴--慢提;連續五次鈴--慢放;連續亂鈴--掉道或其它事故。禁止用“口喊”、“晃燈”或其它方法代替信號。
(4)、每個小班的絞車司機在提放車前,必須檢查車輛是否掉道,絞車連接器是否插好,人員是否撤離到安全地點,絞車各連接部位螺栓是否緊固,只有在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才允許發出提放車信號,并且信號發令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打點。
(5)、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制度。
(6)、每次只能提放一個車,嚴禁多掛車;
(7)、嚴禁用其它物件代替絞車連接器或違章使用不合格的連接器。
(8)、每次提放車前,必須先對繩頭進行檢查,繩卡要齊全緊固,首尾繩頭不得顛倒使用,嚴禁不掛尾繩進行提放車。
(9)、每次提放車前,必須有專人檢查所提物件是否捆綁牢固可靠。
(10)、鋼絲繩繩頭采用插接型式時,其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30倍。
(11)、絞車運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處理時,必須將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鎖死,懸掛“正在檢修,嚴禁送電”警示牌。
(12)、絞車司機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五不開:絞車不完好不開;鋼絲繩磨損、斷絲超限及打結不開;安全設施和信號不全、不明不開;物件超重不開;巷道支護危及運行安全不開。
(13)、絞車提升鋼絲繩必須按規定使用,鋼絲繩在滾筒上排列整齊,不得有爬繩、咬繩、跳繩現象。
(14)、絞車運行前,必須對軌道進行檢查,軌道范圍內不得有雜物,軌道必須完好,不得有浮枕。
(15)、嚴禁不帶電提放車,嚴禁放飛車。
(16)、絞車司機每提放一次車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對絞車鋼絲繩檢查一次,檢查結果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簿,如果鋼絲繩的斷絲面積與合格鋼絲繩的總斷面面積之比達到10%時,必須停止使用絞車,更換合格的新繩后方可使用。
(17)、電氣設備周圍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提放車,應立即將控制開關停電閉鎖,并進行處理。
(18)、嚴禁在無風和微風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19)、必須設專人站崗截人,提放車前必須做好站崗截人工作,提放車期間嚴禁人員通行。每提一架都必須向調度匯報清楚并做好記錄。
(20)、絞車司機必須現場交接班,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10、運輸及行走路線上,必須有專人巡視巷道,排除隱患,如發現隱患應立即停止運輸工作。
11、本措施與《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作業規程》、《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安裝使用絞車安全技術措施(系列)》配合使用。
三、安全措施
1.設備列車回收前,必須將設備列車所有帶電設備電源及電纜拆除,嚴禁帶電拉運設備列車。
2.拆下的電纜必須整齊的盤放在電纜車上,必須保護好電纜車上的電纜,防止在拉運過程中被損壞。
3.電氣設備拆除電源及電纜后,必須將其設備恢復,防止缺件不完好。
4.所有設備列車設備拉運前,必須拆開其平板車間連接件,一次只允許拉運1個平板車,移變一次只允許拉運1臺。
5.拆運過程中,兩人或多人抬運時,必須保持步調一致,同起同落,防止傷人。
6.需要起吊時,必須檢查好起吊工具是否牢固可靠,檢查起吊點的牢固可靠性,起吊點周圍安全無隱患方可起吊。
7.起吊過程中,嚴禁將身體部位置于重物下方或重物傾斜方向,防止重物滑落傷人。
8.動用絞車時,嚴格按照該絞車專用措施執行。
9.整個作業過程,必須保證后路暢通,以便緊急情況下撤散人員。
10.作業地點巷道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0.8%,以及經安檢員、瓦檢員檢查該段巷道內無任何有害氣體后,人員才可進行作業。
篇2:拉移設備列車及電纜安全措施模版
1、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認真檢查單軌吊上的電線管線,是否活動自如,是否有刮卡現象,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2、拉移設備列車前,設備列車前后牽引大繩之間及兩側嚴禁有人。
3、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及時將設備列車前方巷道內的雜物處理干凈,軌道必須鋪設平直,軌枕必須和巷道底板嚴密接觸,嚴禁懸空。
4、拉移之前,必須及使用單體液壓支柱打好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不得小于四根/一組,必須打設牢固并系好安全帶繩。
5、在缷道卡子之前,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將防滑絞車大繩繃緊并扣好絞車閘把,在確認安全情況下,撤除列車道卡子,待道卡子全部拆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之后,開動拉移絞車,同時防滑絞車松繩,并隨時用閘把控制拉移速度,直至預定位置結束拉移工作。
6、在前后頂柱之間必須設專人監護頂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停機處理。
7、在拉移設備列車前,必須設置專人傳遞信號,信號必須及時并傳遞清楚,當信號不清時,嚴禁操作。
8、在拉移設備列車時,必須設專人看護大線的緊張程度,發現大線拉直時,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以免大線被拉壞。
9、待設備列車拉移到位之后,必須及時上好各設備列車的防滑固定卡子,在行人側每車上一組,前輪固定,以防止設備列車發生自滑現象。
10、在設備列車拉移過程中,當班班班長必須現場指揮。
11、拉移絞車和調度絞車大繩選用21.5-31.5的大繩,最小剩余圈數不得小于三圈。各絞車狀態必須完好,各控制按鈕和閘把必須靈敏可靠,絞車大繩嚴禁出現破絲斷股現象,并保證經常對大繩注油,以免銹蝕。
篇3:某某煤礦設備列車電氣設備撤除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伊馬煤礦3101工作面生產進度情況,定于2009年5月6號,由綜采隊負責撤除工作面順槽電氣設備,計劃5月20號3102工作面安裝完畢,現將工作面電氣設備撤除、安裝一般規定、方法、安全技術注意事項制定如下,在施工中,要求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安全措施認真傳達、并嚴格執行。
(一)一般規定
第1條所有電氣設備必須按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不升井檢修設備,必須進行繼電保護和絕緣電阻試驗,不合格者不能安裝。
第2條設備下井前,要根據有關設計和現場實際需要的安裝方向與順序事先排列好,并且在運輸、安裝過程中不得變動。
第3條電氣設備在井上、下運輸過程中,應有專人監護,防止顛簸或碰撞,防止零件丟失。
(二)安裝方法
第4條電氣設備裝在專用平板車上,運至安裝地點后,不卸車,從里向外依次安裝。
第5條用專用連桿將電氣設備車及其它有關的平板車連接起來。
第6條移動變電站列車的首尾各安裝一部車載絞車,并同整個列車連為一體,作為變電站的移動和固定裝置。
(三)電氣設備安裝質量要求
第7條設備安裝、排列整齊,其間距符合有關規程要求。設備與平板車間的固定要牢固可靠,設備車不得自行移動或滑動。
第8條各種電氣保護裝置齊全,整定準確,動作靈敏可靠。接地裝置應符合有關規程要求。
第9條各操作按鈕、手柄和機械閉鎖裝置齊全、完整,并靈活可靠。
第10條各種儀表和信號指示裝置完整無損,并指示準確、清晰。
第11條控制、監視系統完備可靠,通訊系統完備,通話清晰。
第12條設備內部腔室無灰塵、無積水、無潮氣(放硅膠除潮)。
第13條防爆面無銹蝕、無傷痕,并涂以適量的防銹油脂。防爆間隙符合廠家規定。
第14條所有緊固件齊全、完整、無松動。
第15條設備間聯絡電纜的規格、長度和壓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雞爪子、羊尾巴和明線接頭。所有電纜的懸掛和擺放應整齊,并符合有關規程的要求。
第16條設備上不用的電纜嗽叭嘴或插座應按防爆安全要求封閉。
第17條所有電氣設備,在需附加防淋水、防砸等防護設施的地方,均應有相應有效的防護設施。
第18條單機、聯合試運轉符合設計要求。
(四)撤除方法
第19條先撤電纜和小型、易丟失的零部件。
第20條大型和不易丟失的小型設備及零部件不卸車由外向里逐車撤除。
(五)安全技術操作規定
第21條安裝人員要認真學習并熟悉電氣設備的裝車、運輸、安裝和撤除方法,嚴格按安裝或撤除規程施工,嚴格執行工種崗位責任制。
第22條裝車前必須由熟悉設備結構的專業人員對所有設備進行外觀檢查,確保零部件齊全、完整、緊固,把各開關手把置于“斷開”位置并閉鎖。
第23條設備裝車時,要有專人指揮并檢查,保證設備排列順序和方向與現場實際需要相一致。
第24條設備的配線和電纜聯接要指定專人按設計圖表施工,并遵守先控制線后動力線,先低壓開關后高壓開關,最后搭接總饋電開關的作業程序。
第25條必須由熟悉設備結構和性能的第二人檢查配線和電纜連接情況,在符合設計圖表要求和本規程中的電氣設備安裝質量要求后方可試送電。
第26條試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并執行電氣設備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試送電時,各有關設備應設專人操作,專人監護,操作和監護人員要熟悉設備操作程序和性能。
第27條在符合本規程的程序操作、無異常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下述程序操作:
1、檢查各開關處于“斷開”位置;
2、采區變電所相應的高防開關試送電三次;
3、合上綜采面高壓隔離開關;
4、合上綜采面高壓負荷開關,試送三次;
5、逐條支路單機試送電,先點動,當電動機轉向正確后再試運轉;
6、聯合試運轉。
第28條撤除設備時,先停電、驗電,檢查確實停電后,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再將導體對地放電,所有開關手把在切斷電源時都應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才有權取下此牌。
第29條嚴禁帶電撤除。
第30條拆除電纜時,先拆高壓后拆低壓,先拆動力線后拆控制線。
(六)液壓泵站安裝程序
第31條液壓泵站及其附屬設備都是固定在專用的平板車上,在把所有能做的安裝工作(如檢查、加油試運轉等)全部做完后,按照設計要求與順槽其它移動設備編組后,順序進入軌道順槽鋪設的專用軌道上,在規定地段進行安裝。
第32條安裝方法及程序如下:
1、接通液壓泵和供液箱間的所有膠管。
2、把供回液膠管向工作面液壓支架和其它用液點輔設,并接好。
3、把供水管接到液箱的入水口上。
4、按照要求的比例配制乳化液。采用乳化液配比裝置的要安裝調試好。
5、將所需用的電纜、操作系統敷設吊掛安裝好,然后接通供電電纜和操作按紐。
6、對泵站和液壓系統進行全面檢查。
7、試運轉并檢查運行狀況。
(七)液壓泵站的撤除程序
第110條液壓泵站的撤除是和順槽內其它移動設備一起從軌道巷內順序撤出的,撤除程序如下:
1、拆除供電電纜和操作系統。
2、拆除供水管。
3、拆除各用液裝置的供回液膠管。
4、拆除泵與液箱之間所有連接膠管。
5、同順槽內的其它移動設備一起順序撤出運輸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