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應急措施
(1)一旦發生人員操作失誤等原因造成人員由高處墜落或發生高空墜物傷人時,目擊者或現場安全巡視員發現后,立即大聲呼喊或用對講機報警,報告墜落地點、墜落人員數量、人員傷亡情況、現場險情狀況。
(2)項目經理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現場搶險隊和醫療救護隊就位,準備實施救護和搶險,同時下令所涉及的作業隊組暫停正常施工,附近作業人員應先行撤離施工危險區,封鎖施工區域,進入局部應急狀態。
(3)項目副經理立即組織12層施工作業停止,并清理人員及作業工具,防止出現再次傷害和墜物傷人。
(4)項目經理須根據現場鋼構件的空間位置立即確定構件臨時固定措施,項目副經理或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
①如鋼構件還未起吊,或起吊高度不高,應指揮將構件放置原地或落到附近不影響救援處臨時固定。具體由技術負責人現場確定并指揮底層吊裝人員實施。
②如鋼構件已經起吊到比較高位置,應指揮地面與高空配合,起重機控制高度,拉緊纜風繩,并在附近樓面臨時固定。具體由項目副經理現場確定并指揮12層吊裝人員實施。
③如鋼構件已經到達安裝位置或已經開始安裝,應指揮作業面立即使用高強螺栓對構件臨時固定。應保證每邊安裝三到四顆高強螺栓,并指揮起重機控制鋼構件高度及位置,不得松鉤,同時拉緊纜風繩并固定與建筑物上。具體由項目副經理現場確定并指揮12層吊裝人員實施。
(4)鋼構件臨時固定穩定后,高空作業層還應清理作業面,防止墜物傷人。相關措施實施經確認后,項目經理通知救護隊進入施工現場實施清理救援。
(5)醫療救護隊接到通知后,根據報告墜落人員數量,安排適宜的救護隊員(至少2人)及擔架隊員,帶上急救護藥品、器材進入事故現場,對傷員進行初步救助。
①當鋼構件采取臨時固定于空中時,救護負責人首先應對高空墜落人員進行觀察、檢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將傷員移出施工作業危險區進行救護。
②如經診斷,移動傷員有困難時,應立即報告現場總指揮,說明困難及可能需要的時間。
③項目經理及技術負責人要綜合考慮現場氣候、臨時固定措施及移動傷員需要的時間等的情況,確定是否加強臨時固定措施或將鋼構件落地后再采取進一步救援措施。
(6)對臨時固定措施進行進一步確認,確保不會有其它事故隱患后,項目經理組織出事地點的施工人員和搶險隊進行搶險。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對可能不穩定的構件組織適當加固。搶險時應注意先加固后清理,防止對傷員的二次傷害或對救援人員的傷害。輕的物件單人清理,重的物件多人共同清理,清理出受傷人員。
(7)在項目經理的統一調度指揮下,由救護隊實施搶救在采取有效救援措施的同時,救援人員應匯同現場醫生對傷者進行臨時處置,如對傷者身上特別是五官內的混凝土、灰塵及其它異物進行清理,對傷者傷口進行包扎,并對被埋、壓者進行心理安慰,使其心情平靜,便于救援者采取合理和有效的措施進行救援。
(8)當傷員已經移出作業危險區后,項目應指揮現場施工人員,將高空臨時固定的鋼構件落地(鋼構件位于附近樓面臨時固定狀態時)或按設計要求進行完全固定(鋼構件已經到達安裝位置或已經開始安裝時)。鋼構件固定穩固后,重新安排搶險隊員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準備開展相應的事故調查。
篇2: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預防控制措施
為了防止高空墜落或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我們根據施工現場的作業環境制定出預防控制措施:
1、現場開工之前,必須制定專項防護施工方案,并責成專人負責對高空作業前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需要臨時拆改或變動安全設施的經項目經理審批、簽字,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實施。
2、凡是進行高處作業施工作業使用的腳手架、平臺、梯子、防護圍欄、擋腳板、安全帶和安全網等,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
3、凡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教育。特殊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4、工長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須下達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
5、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
6、施工單位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
7、高處作業應設置可靠扶梯,作業人員應沿著扶梯上下,不得沿著立桿與欄桿攀登。
8、在雨雪天應采取防滑措施,當風速在10.8M//S以上和雷電、暴雨、大霧等氣候條件下,不得進行露天作業。
9、高處作業上下應設置聯系信號,并有專人負責。
10、高處作業所用工具、材料嚴禁投擲,應集中存放然后統一由物料提升機集中下運,放到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