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企業應急救援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應急救援管理

2024-07-15 閱讀 5060

一、建筑施工企業的應急救援管理應包括建立組織機構,預案編制、審批、演練、評價、完善和應急救援響應工作程序及記錄等內容。

二、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明確領導小組,設立專家庫,組建救援隊伍,并進行日常管理。

三、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明確應急設備和器材儲存、配備的場所、數量,并定期對應急設備和器材進行檢查、維護、保養。

四、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施工管理和環境特征,組織各管理層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內容應包括:

1緊急情況、事故類型及特征分析;

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與人員職責分工;

3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的調用程序;

4與企業內部相關職能部門和外部政府、消防、救險、醫療等相關單位與部門的信息報告、聯系方法;

5搶險急救的組織、現場保護、人員撤離及疏散等活動的具體安排。

五、建筑施工企業各管理層應針對應急救援預案,開展下列工作:

1對全體從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交底;

2定期組織組織專項應急演練;

3接到相關報告后,及時啟動預案。

六、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實戰的結果,對事故應急預案的適宜性和可操作性組織評價,必要時進行修改和完善。

篇2:建筑施工應急救援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保證施工生產發生各類事故后能有效得到控制,傷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努力將事故損失和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條:建立各職能部門的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設指揮中心和搶險救災前線指揮及救援隊伍。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和分頭負責的原則,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第三條:做好應急救援裝備、器材、設施及維修保養。

項目部在施工前應備齊救援物資:草袋、鉛絲、鍬、鎬、滅火器材、急救箱、擔架等,由現場總指揮統一調動。

救援物資能夠滿足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且其性能處于良好狀態。

每年定期對救援物資中的年檢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檢測,由項目部負責組織,安全設備科負責實施。

第四條:制定事故的報告程序及報警系統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總公司安全處及本公司安全科的主管領導,由總公司迅速分別轉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安監站、安監局、建設局、工會、消防機關、勞動部門、公安機關、檢察院)。

事故報告包括的內容: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

第五條:做好事故搶險救災緊急處理措施

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立即電話通知本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及總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簡明敘述事故發生的項目名稱、地點、時間、事故情況(傷亡人員及財產物資)、事故類別,并派人保護事故現場,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或蔓延。

總公司及發生事故單位所屬公司的安全主管部門根據事故的性質、嚴重等級采取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封鎖事故現場,疏散現場作業人員,調動搶險救援的器材、設施,首先搶救傷員,了解傷員情況,原則上是就地搶救,傷勢較重或不能就地搶救,立即與社會救援醫療部門取得聯系,同時,與社會救援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得到有效控制。

為了適應建筑業的特殊性,應對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事故、起重機械發生折臂、倒塔、墜落等事故、坍塌事故、中暑事故、中毒事故、火災、爆炸事故等各類事故的發生,采取事故應急救援處置措施。

第六條:潛在危險性與危險目標的確定

在工程施工中,事故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必須準確的將潛在危險性的危險目標確定出來,加以有效的預防,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第七條:應急救援組織或人員的培訓和演練

加強對應急救援組織或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工作。應急救援人員應了解和掌握如何識別危險,如何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如何啟動緊急報警系統,如何使用救援設備,增強專業技能的操作規程知識,正確掌握和懂得應急救援操作規程和報警程序。

前線救災領導和救援隊伍應掌握專業應急救援常識,包括如何安全疏散人群,控制事故擴大發展,實施堵源技術及搶運物資,并正確給受傷人員清洗消毒、急救等基本知識。

提高應急救援專業技能,隨時隨地實施應急救援。總公司安全處及其他主管部門要抓好演練培訓工作,演練培訓工作重點放在施工現場,由項目部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演練,主要是增強報告程序、救援專業技術、方法的掌握和安全疏散人群、控制事故擴大發展的能力及對傷者的醫療急救基本知識。

第八條:明確經費保障系統的落實。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涉及到搶險所需的經費必須要有所保障,做到款項到位,專款專用。總公司、分公司財務部門、經營部門應在工程進場前將此項工作納入工程或成本預算當中。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各級指揮中心在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救災過程中有權支配一定數額的搶險救災經費。

第九條:事故后的恢復程序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在恢復過程中,發生事故的項目部及所屬單位的相關部門對上級主管部門或總公司成立的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負責實施處理和落實,達到安全要求時,宣布恢復生產。

事故調查組將依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對事故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發生事故的項目部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恢復,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不重復發生類似事故。

篇3:建筑施工應急救援制度

1、開工前,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施工、安全、財務等相關人員根據公司(或分公司)預案制定施工現場的應急救援預案。

2、施工現場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根據項目部危險源辨識情況來制定,要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3、應急救援預案應報公司(或分公司)相關部門審核后報主要負責人批準。

4、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確定組織成員和分工職責,登記聯系方法。

5、確定所需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配備,明確專人負責。

6、確定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資金來源,明確專人負責。

7、確定救護單位的聯系電話和行駛路線。

8、組織1-2次預案演練,對演練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及時對預案進行完善和改進。

9、應急救援預案應報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監督機構備案。

10、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立“應急預案公示牌”,將主要內容向現場人員進行公示。

11、補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