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爆炸事故預防應急處理方案
防止火災爆炸事故是工業安全技術的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在我們制氧部門,氧氣、氫氣都是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危險因素。為了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不受損失,保證國家各項計劃的順利完成,必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必須對全體職工包括我們的領導,進行防火、防爆知識教育,開展群眾性的防火、防爆工作。
第一節:制氧區域燃燒及爆炸類型
燃燒的條件
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下列三條件
1.有可燃物質,以及制氧區域內設備、建筑物。
2.有助燃物質,凡能幫助和支持燃燒的物質都稱為助燃物質。如空氣中氧氣、液氧、純氧等。
3.有能導致燃燒的能源,如明火、電火花、熾熱物體、自燃發熱的日光等。
上述燃燒的三要素,必須同時具備。即燃燒的發生,除必須有可燃物質與助燃物共同存在而構成燃燒體外,還必須有導致著火的著火源。因此一切防火措施都需設法防止燃燒的必要條件的同時具備和產生,而一切滅火措施就是消除已產生或形成的這些條件,都在于防止燃燒的必然條件的同時具備和產生。
燃燒類型
燃燒類型,根據本區域特點有閃燃、著火、受熱自燃(如
摩擦生熱、高壓壓縮、輻射熱等),本身自燃四種類型。
爆炸的概念及類型
3.1概念:物質自一種狀態迅速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氣體、蒸汽在瞬間發生劇烈膨脹等現象稱火爆炸。
3.2制氧區域內發生爆炸的類型
1.物理爆炸
?由于液體變成蒸汽或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劇增加,并大大超過容器所能承受的圾限壓力,因而發生爆炸。例如:低溫液體遇熱迅速膨脹,發生爆炸等。
2.化學爆炸
?爆炸性物質本身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出大量的氣體和較高溫度而形成爆炸。例如可燃的氣體與空所氣混合,發生爆炸等,這種爆炸能夠直接造成火災,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制氧區域內燃燒、爆炸場所及特點
4.1可能產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場所。
4.1.1氧氣透平壓縮機
?本區域使用氧氣透平壓縮機,機器摩損、軸承密封泄露等可能造成燃燒爆炸。
4.1.2分餾塔
分餾塔在正常運行時,塔內存在低溫液體。尤其在冷凝蒸發器位置,極易有碳氫化合物聚集,以固體漂浮在表面,長時期聚集,貼一容器壁表面,如壓力、液面波動大,易摩擦產生火花,發生爆炸。
?
第二節防火防爆措施及事故應急方案
消除火災與爆炸的基本措施
1.消除火災(爆炸)根源的措施
?合理安全的工條件,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和正確、熟練的操作技術水平,易燃昴爆物質的嚴格管理和科學的使用,嚴格控制火源和執行動火過程中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
2.限制火災蔓延的措施
?根據生產關別嚴格遵守國家建筑設計規范及防火防爆有關規定,正確設計阻火設備,防火帶等防火措施。
3.順利疏散人員、物質的措施
?正確設計一切通道、消防梯、安全出入口,留出一定防火間距,提出疏散方案。
4.順利撲滅火災的措施
?主要有危險部位事故報警聯鎖、消防通訊工具、消防通道的正確設計,消防器材的選擇和實施,分布合理的消防設施及供應充分的消防用水。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1.安全設計:要求符合安全、衛生,防火防爆要求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消除著火能源:例如明火、維修用火、煙頭、摩擦與撞擊、電氣火花、靜電火花等。
3.控制易燃物、助燃物,即在工藝過程中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質,加強設備的密閉,注意通風排氣,使用惰性介質保護。
4.工藝參數的安全控制
在機組操作、生產過程中,控制溫度、壓力、汽量、物料配比。例如分餾塔上塔壓力,塔內溫度等。在安全限制以內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防止超溫超壓和物料跑損,杜絕跑、冒、滴、漏是防止火災事故,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5.限制火災爆炸蔓延擴散的措施
5.1對空分生產操作中,對危險源點設備采取隔離操作法和防護屏的方法,使操作人員和生產設備隔離或采取遠程自動控制。
例如:安全阻火、泄爆裝置、阻火器、安全閥等。
5.2定期檢測空氣中氧、氮含量
在控制室、操作室及檢修現場,密封空間中,必須定期檢測空氣中含氧量,防止過低或超標。
6.消防措施
在發生火災后,利用窒息法、冷卻法,化學中斷法等基本方法滅火。還要配備相關滅火器,并掌握操作方法。電氣設備起火,要先斷電;氧氣設備起火要先斷氧;油類起火不能用水澆而應該用干粉滅火器。
篇2:火災爆炸預防應急管理辦法
為使嘉達項目部安全生產中的易燃、易爆品得到有效控制,保護職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管理辦法。
1、加強安全教育
做好全員的安全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單位配備適宜人力、物力資源,保證易燃、易爆品正常使用。
嚴格執行防火安全制度,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做好防火、防爆炸、滅火準備。
2、易燃、易爆品的儲存
易燃、易爆品(油脂、油漆、氧氣、乙炔)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并設專人管理。倉庫內應當配備消防設施,嚴禁在倉庫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倉庫要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物品之間通道要保證安全距離。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品應當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存放,氧氣、乙炔不得在同一倉庫內存放。
3、易燃、易爆品的運輸裝卸
在裝卸(油脂、油漆、氧氣、乙炔)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
在裝卸氧氣、乙炔瓶時,不得違反配裝限制和混合裝運。
4、易燃、易爆品的使用管理
使用氧氣、乙炔作業時,應按照有關操作規程執行,使用者必須持證上崗。氣焊作業時,氧氣、乙炔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10米,氧氣瓶減壓器上應有安全閥,嚴防沾染油脂,不得曝曬倒立。
5、緊急情況和響應
當出現緊急情況時,首先要盡可快而準的判斷出事故的情況及原因,啟動應急程序。
在室內作業時,發生乙炔泄露,要盡快排放室內泄露氣體,同時熄滅附近一切火種和關閉電源并準備滅火。
當大量泄露氣體時,要迅速撤離附近人員,封閉現場,用繩子等物圍住現場并掛醒目的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發現事故的同時要向有關部門報告說明情況,及時處理泄露事故,防止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
當現場不能有效應急時,要打120、119電話請求支援。
篇3: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路基高邊坡工程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等綜合作戰能力,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立即組織現場滅火、人員撲救和現場醫療救護。
〈2〉z1負責組織人員疏導、維護現場秩序,做好安全保衛。
〈3〉z2負責立即組織同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z3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等后勤保障。
3、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后,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
(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
撲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并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并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
(3)火災較大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部,指定滅火總指揮,下設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
①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
②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救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
③安全保衛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
④后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
(4)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
(5)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
(6)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4、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滅火器、防毒用具等。
5、通訊聯系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報警:110
項目部值班電話:********
6、注意事項
(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
(2)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
(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