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區二小學校園安全事故行政問責試行辦法

區二小學校園安全事故行政問責試行辦法

2024-07-15 閱讀 2599

第二小學校園安全事故行政問責試行辦法

第一條為了有效地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嚴肅追究校園安全事故的行政責任,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教育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學校主要負責人或相關負責人、直接負責人對下列安全事故的防范發生有失職或負有領導、管理責任的,依照本辦法給予行政處分,對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校園內發生火災安全事故。

(二)學校的校舍、場地、其它公關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發生的安全事故。

(三)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采取措施發生的安全事故。

(四)校園內發生擁擠、踩踏、車輛肇事傷人、校園暴力等安全事故。

(五)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導致的安全事故。

(六)學校違反有關規定,擅自停課休息或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活動,導致的安全事故。

(七)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或教師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發生的安全事故。

(八)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而導致的安全事故。

(九)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藥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行業的有關標準、要求的,發生的安全事故。

(十)校園內其它安全事故。

第三條校園內發生安全事故的局屬各單位、民辦教育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相關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等問責主體都將視責任大小、安全事故大小、社會影響情況等,受到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停職檢查、勸其引咎辭職、免職、撤職等處理。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相關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將被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一)未按上級規定每學期召開兩次校園安全工作會議。

(二)為制定校園安全責任追究制、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相應的安全制度。

(三)安全職責不明確,安全制度形同虛設,措施不得力,落實不到位。

(四)學校食堂、公寓、重點設施設備、重點部門等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方無專人負責、專人管理。

(五)不按規定配備專兼職安全保衛人員,或安排了但為落實到位。

(六)學校門衛管理不善,形同虛設,門衛制度和職責不“上墻”,未制定來客登記、盤查準入制度的。

(七)對上級相關部門督辦的校園安全隱患不按時整改、整改不力或整改不及時的。

(八)寄宿制學校為落實夜間值班、巡查制度,未對在外租房學生建立臺帳,未建立家校管理i協定,未簽訂房租協議等(家長與房主簽訂租房協議)。

(九)出租校園場地停放社會車輛或出租場地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生產經營活動的。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相關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將被誡勉談話并通報批評。

(一)學校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發生暴力事件或干群之間發生暴力事件導致*或集體*。

(二)因管理不善導致學校發生火災事故(無人員傷亡)。

(三)學校違反有關規定停課、休息或私自組織學生參與商業活動,發生的安全事故。

(四)未實行校園24小時值班,無專人在上學前或放學后進行安全巡視,出現被盜、漏水、電線起火等安全事故。

(五)體罰或變相體罰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無人員傷亡)。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相關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將被停職檢查。

(一)凡發生一般性安全事故(有人員受傷),無論任何原因將給予問責主體停職檢查處理。

(二)學校出現安全事故,不按規定及時上報,出現瞞報、謊報、拖延不報現象的。

(三)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校外活動,因教師脫崗或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及時、措施不得力而導致的安全事故你(1―3人受傷)。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將被勸其引咎辭職。

(一)一年內連續發生兩起一般性安全事故(無人員死亡,但社會影響較大)。

(二)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食堂、公寓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采取措施,發生較大安全事故。

(三)學校管理混亂,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發現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未做到必要的管理、告誡、制止而發生的安全事故(有5人以下受傷或有1人死亡)。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將受到免職處理。

(一)發生較大安全事故(社會影響大、有人員傷亡)。

(二)發生踩踏、擁擠等安全事故(有人員傷亡)。

(三)學校提供的飲用水、食品、藥品等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出現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5人以下中毒、無人員死亡)。

(四)發現但未及時采取措施控制校內發生的流行病、傳染病,而導致大面積發病(5人以上10人以下發病,無人員死亡)。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問責主體將受到撤職處理。

(一)學校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會影響極大(死亡數人)。

(二)因學校管理不善,出現學生群毆事件,致人死亡。

(三)因門衛管理不嚴,外來社會人員私闖學校,發生師生傷亡事件。

(四)因學校管理漏洞,導致學生私自離校,出現意外身亡。

第十條校園安全事故行政問責應制定問責方案予以立項,然后組織實施。根據問責調查結果向局務會提出建議,作出處理決定。

第十一條凡重大問責事項的立項應向區委、區政府報告。

第十二條校園安全事故的行政問責的實施,主要有學校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并由調查組出具調查報告,提交校委會會討論通過。對有關責任人按管理權限作出處理意見。

本辦法從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校園安全事故處理辦法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強全體教職工對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責任,防患于未然,做到責任事故處理有章可循,根據有關制度和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事故責任人的確定

依據“誰當班誰負責;誰值日誰負責”的原則。事故責任人的對象為:

1、課堂

科任老師為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第二責任人。

2、課間

值日老師為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第二責任人。

3、*

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相關人員為第二責任人。

4、餐廳、宿舍,每日值班定人定崗為責任人。

二、責任事故的防范和處理方法

1、學校各班級、各任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班主任為各班安全教育主要負責人要將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2、每位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對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發現安全隱患,能處理的要立即排除,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學校安全主任應經常性地開展安全工作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3、校園內外,所有教師發現學生有危險行為,都應及時制止、教育,并反映給學生的班主任,繼續加強教育。若視而不見,造成后果的,應追究相應責任。

4、值日教師要切實加強課間巡視,排查一切不安全因素并及時消除隱患。

5、校內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第一責任人應及時果斷采取措施先救助受傷害學生,及時和校醫取得聯系,同時,聯系班主任。班主任接到通知后積極參與救治,并及時與學生家長、安全主任取得聯系。需要送醫院的要及時送醫院救治。情況嚴重的,要迅速直接上報校長。

三、責任事故的追究制度

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確定,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

1、校內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第一責任人須寫300字以上的情況說明,經第二責任人(班主任、級組長或值日組長)簽字確認后,一式三份,分別交給班主任、德育主任。該情況說明作為今后辦理保險賠付、追究相關責任的第一依據,務必實事求是。

2、需要送往醫院救治或面見家長的,第一責任人要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參與。

3、因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以及其他故意行為直接造成學生傷害的,由當事教師完全負責(包括經濟賠償責任),學校對此公開批評并給予相應處罰。

4、因教師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職業道德或其他有關規定造成學生傷害的,根據事故的性質、輕重,劃分相關人員責任,并給予責任人相應的處罰。

廟下二中

2012年9月

篇3:校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處理辦法制度

為強化學校安全工作,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做到責任事故處理有制可循,有章可依,根據有《長春市教育系統安全責任事前追究暫行規定》和《長春市實行安全工作責任制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辦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責任追究原則:

1、領導:誰主管誰負責;

2、班主任:誰當班誰負責

3、教職工:有工作崗位就有安全責任;

4、上課:誰上課誰負責;

5、活動:誰組織誰負責;

6、值周領導及教師責任區:屬地管理,全面負責。

?二、責任事故處理程序:

1、同班內學生一般學生傷害事故,由班主任會同少先隊協調處理;

2、異班(級)間一般學生傷害事故,由各部負責人會同少先隊、教務處協調處理;

3、學生傷害事故,影響大、矛盾尖銳或學生群傷、死亡或學校財物丟失等重大安全事故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由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協調處理;重特大事故移交司法部門,學校配合處理;

4、行風責任由學校行政處理。

三、責任追究制:

校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處理辦法

?1、行風責任追究制:

(1)私自向學生和家長代購、推銷學習用具、教輔資料或其他生活用品、保險等或向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

(2)私自收費辦班、補課;隨意調課、提前或滯后放學、私自放假等造成傷害事故或不良影響。

(3)在對學生管理中,有過激言行,影響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有家長反映。

(4)在與家長交換意見時,語言過激,與家長發生爭執,反映到學校,給學校造成不良影響。

(5)在與同事交往、共事中,因工作關系發生口角或動手,造成不良影響。

(6)酒后上課,上課期間隨意接聽電話。

(7)煽動、鼓惑他人、聚眾滋事。

凡違反上述規定而造成學校聲譽和經濟損失,視其情節輕重,經學校研究,給予通報批評,承擔經濟責任或經濟處罰,年內不評優選先,實行工作崗位調整;報上級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安全責任追究制:

?(1)全體教職工應自覺保護自己和學生的人身安全,維護學校安全穩定,發現有損害學校或師生人身財物行為而不及時報告、制止或逃離現場,造成或擴大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

?(2)崗位責任人(班主任、上課教師、值日教師等)擅離崗位、私自調課、私自放假、提前或延后放學等或由于管理不善,導致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等責任事件。

?(3)教職工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造成學生傷害的。

?(4)沒有嚴格執行學生課前出勤清查制度。任課教師應及時發現缺課、逃課學生,沒有及時通知班主任或教務處,班主任沒有及時告知學生家長,教務處沒有采取及時有效措施,導致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的。

?(5)后勤、各辦公室、功能室負責人應及時檢查電路、水電設施等安全,對有安全隱患的設備、線路、電器沒有及時維修或沒被檢查到造成安全事故的。

?(6)實驗室的危險物品,保管人員沒有妥善保管,丟失或被盜而造成傷害事故的。

?(7)教職工,尤其是班主任應隨時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如遇學生中出現各類傳染病,集體發熱等病癥,沒有及時報告和采取控制措施導致事態擴大的。

?(8)體育課、課外活動、學生實驗操作等實踐性較強的各類活動,有關老師沒有事先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活動中不注意學生動向而引發人身傷害的。校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處理辦法。

(9)教師在保管、使用學校物品、設備(如圖書、音像設備、教學用具、體音美器材、影音設備等)時均應確保財產安全,因疏忽大意或操作失敗而引起財產設備的遺失、損壞的。

凡違反上述規定而由此造成學校聲譽、財物和師生人身經濟損失的,視其情節輕重,經學校研究,給予通報批評、按責任劃分追究相關責任人相應比例的經濟責任、年內不評優選先、實行工作崗位調整;情節嚴重的年內不予考核,并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