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電梯墜落事故應急預案
中學(校)電梯墜落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電梯管理工作,提升本單位應對電梯運行使用中各類意外事件造成的傷人和困人事件的能力,規范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實施,建立健全電梯乘客事故應急體系,規范本單位對傷人和困人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電電梯傷人和困人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電電梯發生運行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工作。適用于本單位內的電電梯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
二、應急預案的組織措施和技術保障
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組長職責:負責本單位應急救預案的啟動,對電梯事故全權組織進行應急救援。發生電梯傷亡事故后,啟動單位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的同時負責向教育局報告。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進行電梯事故調查處理。
3.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對電梯事故組織應急救援。負責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方案。組長不在現場或不便履行職責時,行使組長職責。
4.其他成員職責:配合組長和副組長工作,實施應急救援工作。
5.應急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電梯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改和電梯應急準備工作的組織和檢查。
發生電梯傷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有關情況,及時啟動應急救援工作,實施應急救援方案,救援受傷和被困人員。負責現場組織、協調應急救援、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行動。負責現場的防護。負責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
6.協作組:德育處、保衛處、消防監控中心、校醫務室等相關部門。
三、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
1.當電梯發生電氣及機械故障時要避免事故的延伸、發展和擴大,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及時通知維保單位盡快排除故障,恢復電梯正常運行。減少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使用電梯正常運轉的影響。
2.事故發生后及時正確判定事故性質,正確快速地做好事故的先期處理,解救被困乘客組織人員進行救援。并就事故情況通知本部負責人。
3.在事故處理過程中要保持冷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發生誤操作事故造成二次事故和傷害。
4.在維保人員到來之前,將故障電梯的急停開關打開,并手動將電梯廳門關好。必要時切斷故障電梯的電源,在故障層廳門處放置警示牌。
5.事故處理完成后認真做好事故記錄。
四、可能發生事件或事故,以及定級
1.使用的電梯可能發生的事件或事故有:
(1)電梯轎廂困人。例如停電,電梯沖頂、蹲底,安全鉗意外動作,曳引機制動器失效等。
(2)門區剪切,人員傷亡。
(3)大面積停電
(4)電梯井道進水、火災。
(5)自然災害(地震、雷擊、暴風雨/雪等)
(6)其它突發性事件。
2.事件等級
任何時電梯事件的發生都是重大緊急事件。事故發生后需上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按有關規定定級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上報。
五、事故應急處理
1.預警和預防機制
為防止發生意外事故,需加強對維保單位的管理。確保電梯的維保周期、項目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在運行中發現的小問題,值班人員也必須立即通知維保單位進行修復,嚴禁帶病運行。
保證電梯與動力中心的通信暢通。當動力中心接到乘客報警后,立即通知維保單位人員。
2.啟動應急程序
當電梯發生突發事件后,接報人員應盡可能詳細地了解下列信息,并做好記錄:發生故障的電梯編號、停駛的樓層、轎廂內人員情況、可能發生的事件嚴重情況。并且立即報告組長啟動本預案。
啟動本預案后,應急小組向電梯維保單位發出應急求救信息。同時安排人員與受困人員取得聯系,在可能的情況下參照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進行初級救援工作。
如果需要采取醫療措施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聯系醫療救助。
如果發生火災,撥打火警電話119
發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后,由校方指派部門向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上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逐級上報,直至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需要記錄的報警信息一般包括:
報警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
受困人員所在具體位置:地址、層站、電(貨)梯編號。
受困人員的身體狀況,是否需要醫療救助。
3.應急援救過程的通訊
保證應急援救過程中的通訊暢通。保證轎廂與動力中心的通訊暢通。
4.緊急處置
(1)針對電梯轎廂內受困人員:應急救援人員與電梯轎廂內人員保持聯系,對受困人員進行安撫,提示電梯轎廂內人員保持安靜,盡可能遠離電梯轎門,配合救援活動。
(2)針對傷員:采取必要的扶助措施。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在120醫護人員指導下,配合120醫護人員進行必要的救護工作。
六、應急救援方案
(一)發生火災時。應以立即終止電梯運行為原則,并應采取如下措施:
(1)接到電話后立即帶好電梯的鑰匙到達指定地點,聽從消防人員指揮。
(2)發生火災時,對于有消防運行功能的電梯應立即按動消防按鈕,使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供消防人員使用。對于無此功能的電梯應立即將電梯直駛到首層,并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于火災尚未蔓延的樓層關閉。
(3)使師生保持鎮靜組織疏導師生離開轎廂,從樓梯撤走.將電梯置于“停止運行”狀態。用手關閉廳門并切斷總電源。
(4)井道內或轎廂發生火災時,應即刻疏導師生撤離,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干粉和1211滅火器滅火。
(二)電梯故障等原因突然停駛―師生客被困時
(1)電梯維修人員應及時趕到現場了解轎廂所停層站位置轎廂內被困人數轎內照明情況。
(2)安慰師生,使其保持鎮靜告知師生客盡量遠離轎門,更不要倚靠轎門,不要在轎內吸煙、打鬧、安靜等待。不要擅自行動,以免發生剪切、墜井等事故。必須聽從操作人員指揮。
(3)到上一層站打開外廳門查看轎廂平層情況,如轎坎與廳坎上下差30cm以內時操作如下:
首先壓下急停開關(RUN―S
TOP),通知師生即將開門,然后手動慢速盤開門機,請按順序走出轎廂,不要擁擠奔跑。轎門口應派專人迎候。提醒師生注意安全。盤開轎門使師生迅速離開轎廂。
(4)如轎坎與廳坎距離較大時應將轎廂手動盤車至接近平層位置。
(5)在機房盤車時必須首先拉掉故障電梯的電源開關。
(6)按操作規程用開閘扳手打開制動器盤車,當轎廂行至接近樓層時(以繩標為準)應停止盤車,使制動器復位。
(7)盤車時必須兩人操作,打抱閘的人必須聽盤車人的指揮盤車時應緩慢進行防止電梯失控。
(8)用廳門鑰匙打開緊急門鎖。協助師生迅速離開轎廂
(9)關閉電梯門,通知維保單位急修。
(10)電梯在非正常運行走車時,走車必須聽一人指揮,但是不論誰叫停都必須立即停止。查清情況后才允許再次走車。
(三)電梯進水時
電梯機房處于建筑最高層,底坑處于建筑物最底層。井道通過層站與樓道相連。機房會因屋頂或門窗漏雨進水底坑除因建筑物防水不好而滲水外,上下水管道消防栓等泄漏使水從樓層經井道流入底坑。當發生進水時除從建筑設施上采取堵漏措施外,還應采取應急措施。
1.當底坑內出現少量進水時,應將電梯停在二層以上,停止運行斷開電源。
2.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將轎廂停于進水樓層的上二層。停梯斷電,以防轎廂進水。但應特別注意的是,如轎頂或轎內操縱盤已被水濕時,嚴禁再啟動電梯。應立即拉閘斷電。
3.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很多時,應立即停梯,斷開總電源開關,防止發生短路、觸電等事故。
4.做好應急處理后,立即向領導匯報。并通知維保單位采取措施,盡快恢復運行。
七、應急處理結束
1.受困人員全部救出轎廂或脫離險境,死亡和失蹤人員已查清,受傷人員得到基本救治。事故危害得到控制、緊急疏散的人員得到安置或恢復正常生活,由應急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宣布應急救援結束。事故等級嚴重以上的事故,應取得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同意后,方可宣布應急救援結束。
2.后續總結與改進措施。事故處理完成后要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維保單位進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且參照此次事故原因對相關的設備進行檢修,以杜絕類似的事故發生。
八、事故預案演練及滾動修編管理
1.演練的目的:開展演練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演練檢驗、評價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發現《預案》本身及執行過程中的缺陷,改善各部門、人員之間的協調配合。
2.演練的基本類型:(1)口述或文字形式假設故障現象,由專業人員口述或書面形式描述處理全過程。(2)現場實際操作,設定故障,由專業人員按規程要求實際操作完成處理過程。
3.演練周期:演練周期為每年至少一次事故預案演練。遇有重大停電活動時,應提前安排專項演練。
4.演練評價:要做好演練結果的評價工作。通過演練,發現《預案》本身及執行過程中的缺陷,統計分析不足項、整改項和改進項,對《預案》本身及演練工作采取切實措施予以完善,加強各部門、人員之間的協調配合。
5.預案修編:應保持定期或在應急演練、應急救援后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針對實際情況以及預案中所暴露出來的缺陷,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確保《預案》的實效性。
九、附則
突發電梯墜落事件發生后,學校應急領導機構要依法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本應急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定與解釋,上交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管2)、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施工現場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組織各車間班組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相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2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2.3應急物資的準備:簡單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砂布。
2.4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3.防墜落措施
3.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機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二、應急響應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由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專員組織搶救傷員,并負責打事故搶救電話"120",由車間主管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做好現場搶救工作,班組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專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損失降到最小。
2.事故后處理工作
2.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各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2.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2.4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2.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匯
篇3: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為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一、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zz
成員:zz
具體分工如下:
1、zz負責現場,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zz負責聯絡,其任務是根據指揮部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的溝通,并及時通知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
3、zz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
4、zz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二、事故處理程序:
1、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及時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
2、項目管理人員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應:
①立即組織項目職工自我救護隊伍進行施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安全綜合辦公室;
②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情況并尋求支持;
③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120)、公安部門(110)電話報告;
④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項目部指揮部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以后,指揮部即指令善后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①做好與當事人家屬的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②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