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X小學數學作業管理辦法

ZX小學數學作業管理辦法

2024-07-15 閱讀 9237

中心小學數學作業管理辦法

一、作業布置

l、.課堂作業內容要精選。教師要按照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分層布置作業,提高作業針對性,不布置或少布置機械重復性作業,更不能把做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

2、課堂書面作業要有統一的作業本,作業本封面一律由任課教師用鋼筆清晰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亂涂亂寫,保持整潔。一本作業本一定要用一種色筆書寫;、每次均寫上批改日期。三~六年級學生畫好等第格。格式為: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例圖:每次作業與上次作業中間空2行,同一次作業中的兩題之間空1行。

3、作業難易要適度。要根據學生實際能力選取作業題,合理搭配,由易到難,難易適度。對作業規范、完成時間等要提出明確要求,對作業中的難點和疑點要進行必要的提示。控制作業量,平衡作業負擔。布置作業要有全局觀念,

.4、作業總量要適當。要控制課堂作業總量,突出重點,精選精練,課堂作業盡量當堂完成,時間安排在8-10分鐘,每次作業的量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少,要能起到鞏固和檢測的作用。

二、學生作業要求

1、每次作業中的書寫力求端正,字跡清楚:每題前都應寫上該題的題號。每次作業應書寫清楚,字體規范,大小勻稱。一般數學要寫在橫格三分之二位置上(偏向下方,上面空出三分之一)。漢字或數字均應靠近下邊的橫線。高年級進行分數四則計算時,分數應占兩格(即分數線在橫線上),同時等號、運算符號也相應移動;但在其它情況中出現分數的書寫(如填空)與一般的數字相同,只占一格即可。

2、在進行脫式計算時,算式不要頂格寫,等號要頂格寫并且上下對齊,不要出現同一行中有兩個或以上的等號的現象;在解方程時,要先寫“解”字,再求解,不要出現連等的現象。豎式題,橫式抄題一般前空兩個字位置,如算式較長需換行時必須把整個數字連同運算符號一起換行,不能將數字分開寫;豎式計算一般列在橫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驗算可將豎式位置適當移向左邊,驗算豎式必須并列在算式豎式的右邊,豎式中的較長橫線要求用直尺劃。作圖必須使用工具,作線段也應用直尺。

3、應用題的單位名稱、最后答語要書寫完整。

4、有錯題需訂正:若在面批時有錯,則只要將原題擦去后訂正在原處即可;若在其它情況下需訂正,在教師批語下一行寫上“訂正”

,另起一行訂正。

5、關于作業本中有錯時,可以將原來的錯題擦去后訂正在原處;也可以在教師規定的地方訂正,但一定要寫上題號。

三、作業批改

1、作業批改必須認真、規范,批改符號要規范美觀,要用紅筆逐道批改,不要打大而長的對和錯號。

2、評定等級“甲、乙、丙、”和“優秀、良好”及鼓勵性的批語一定要寫規范字。

3、批改日期,當天作業,當天批改。每次均寫上批改日期。低年級作業批改日期寫在作業等第的右下方。中、高年級將等第寫入等第格。

4、訂正要求

當學生作業有錯誤時,應換行頂格寫上“訂正:”,提醒并督促學

生及時訂正。再次批改時,如訂正正確,要在正確的解法上打上“√”;

若訂正后仍舊錯,則請學生在剛才訂正的地方重新訂正。對學生作業要有規范化要求,嚴格訓練。書寫要工整,作業要整潔,格式要規范。不合規范的要求重做,未做的要求補做、補交。

5、作業必須教師親自批改,不能讓學生代教師批改,不能聘請

別人代批。學生數學課堂作業次數不少于所上課時數的80%,補充習題全批全改,《與課堂同行》或《練習與測試》不少于所做作業的60%,

例:練習×

1、解方程

一個數的4.6倍比9與0.3的積多4.2,求這個數?

解:設這個數為*

4.6*-9×0.3=4.2

4.6*-2.7=4.2

4.6*=2.7+4.2

4.6*=6.9

*=1.5

2、脫式計算

[0.84+(3.8-7.7÷2.5)]×4.512.56-7.8+8.44-2.2

=[0.84+(3.8-3.08)]×4.5=(12.56+8.44)-(7.8+2.2)

=(0.84+0.72)×4.5=21-10

=1.56×4.5=11

=7.02

3、.問題解決。(題目省略)

解C=(a+b)×2解S=ab

=(4.4+2.5)×2=4.4×2.5

=6.9×2=11(cm2)

=13.8(cm)

答:長方形的周長是13.8厘米,面積是11平方厘米。

篇2:船貨主自裝卸作業管理辦法

6.1、為了維護港口安全生產秩序、保證外來作業單位在港作業安全、規范船、貨主自裝卸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此管理辦法。

6.2、船、貨主如有自裝卸作業計劃,應提前將下列項目報于生產管理部調度:⑴所要裝卸貨物種類、數量;⑵船名、船舶規范、抵港日期;⑶《作業組織方案》、計劃作業時間;⑷參加

作業人數、人員名單;⑸作業機械、車輛臺數、車牌號及相關作業資質材料。

6.3、接到船、貨主自裝卸作業計劃后,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首先與作業單位簽訂《委托作業安全管理協議》,并按

協議規定審核作業單位下列資質材料復印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企業法人和安全員培訓證書》、《安全規章制度》、《特種人員作業證》、《所用人員保險證》、《員工名單及身份證》,以及現場負責人聯系電話。

6.4、生產管理部調度接到船、貨主自裝卸作業計劃后,應及時向大連交管、旅順西站調度室提報船舶靠泊計劃,并向船東、

代理、貨主做出如下提示:1)船東或代理應及時向大連交管提報《24小時抵港報》;

2)作業船舶在沒接到生產管理部調度明確指令前,不得擅自靠、離泊;3)作業船舶靠、離泊時由港方人員系解纜,其它人員不得靠近碼頭(站位應距碼頭前沿15米以外)

6.5、作業前: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核對參加作業人員人數、姓名、人員操作資質證,及作業機械、車輛臺數、車牌號等。規定車輛走行路線,以防車輛交叉作業。檢查作業人員勞保護具是否穿戴整齊,

向作業人員提出作業現場嚴禁吸煙等安全管理要求。

要求作業單位需動用明火作業時,應向旅順海事處提出動用明火申請,得到批復同意后,方可實施。

6.6、作業中: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專人全時跟蹤作業過程,重點監督檢查作業人員有無違章作業行為;

檢查作業車輛是否按規定路線走行;

檢查大件貨物是否對碼頭及設施構成損壞。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作業現場。發現違章作業及安全事故隱患,應及時予以制止,必要時有權停止其作業,令其做出整改措施,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作業。

篇3: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監督管理,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和我國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管轄水域內進行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設施、有關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及所屬海事機構是實施本辦法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主管機關)。

第四條船舶從事殘余油類物質作業,船舶、作業單位或其代理人必須事先向主管機關提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第五條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

用于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和車輛應持有有效的證書、文書,按規定配置相應的防污設備,并與所接收裝運的殘余油類物質相適應。

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人員應通過相應的安全和防污染培訓,掌握有關知識,遵守有關規定。

第六條主管機關可對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進行有關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現場監督檢查。對存在安全和污染危害隱患的,主管機關可依照有關法律責令其整改或停止作業。

第七條在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過程中,船方與作業單位均應指派專人負責,明確各自責任。

作業雙方負責人應嚴格按照《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格式見附件一)進行檢查核實,落實各項安全與防污染措施,防止作業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一式二份。作業雙方簽字確認后各保留一份,以備主管機關核查。

第八條作業結束后,作業雙方應認真清理現場,及時妥善處理含油廢棄物和油污,嚴禁棄置入海。

第九條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生安全或污染事故,作業雙方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擴大,同時向主管機關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十條作業單位應于作業完畢后向船方出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格式見附件二)。

作業單位應如實填寫《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載明所接收處理的殘余油類物質種類、數量、接收方式、作業日期和地點等。

第十一條船方應按規定將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情況記入《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

第十二條作業完畢,船方申領《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應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申請,提交《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以及由作業單位出具的《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

主管機關核查后,應向船舶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船舶、單位及人員,主管機關依照國家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污染管理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本辦法所稱“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系指由作業單位清洗船舶油艙,清除殘油、油泥(油渣)及含油污水等有關作業。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原《寧波港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監督管理辦法》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