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衛生學校日常工作內容
申報“衛生學校”的日常工作內容
一所學校要想順利申報“衛生學校”,其衛生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貫徹、落實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為目標。結合學校實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等法規,創新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成效,切實抓好學校的衛生工作,搞好環境衛生和學生個人衛生,把衛生保健工作納入學校的各項規范化管理之中,進一步提高學校衛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不斷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其具體工作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衛生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學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創衛”工作,要專門成立了以校長或分管校長為組長的衛生監督自查小組,實行校長親自抓,各條線負責人分頭抓,全體教師一齊抓的管理模式。實行環境衛生、健康教育、食品衛生工作的分塊負責制度,進行自查考核,確保學校衛生工作達標。并努力加強全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校園內及周邊環境的衛生工作,切實抓好健康教育,搞好校區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樹立“健康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真正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二、明確目標,健全制度,增強衛生工作的針對性
為了確保衛生工作順利實施和確保目標的實現,保證衛生工作的細致化、持久化、制度化、科學化、人性化。學校需制訂詳細的《膳食管理制度》、《餐具消毒制度》、《環境衛生制度》、《衛生工作檢查和獎懲制度》、《突發疾病預防和管理制度》、《突發疾病應急預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學校環境衛生、飲食衛生、生理衛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約。
三、多措并舉,廣泛宣傳,提高健康教育管理水平。
學校可通過不定期舉辦各類教育講座、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社會實踐等形式促進衛生教育工作的開展。常規性地邀請衛生防疫站同志對食堂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學生進行了流行性疾病防治等方面專項教育。根據學生和季節特點,學校的衛生健康教育除認真開展日常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外,還把工作重點放在常見性傳染病知識的宣傳和預防教育,通過家訪、給家長發宣傳材料、致家長一封信信等形式,根據社會發病特點:比如“甲型H1N1”、“禽流感”、“豬鏈球菌”、“腦膜炎”、紅眼病、急性腸炎等傳染病知識宣傳和預防教育,在學生和家長中大力開展了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宣傳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預防措施。通過宣傳、教育,讓家長、教師、學生都懂得傳染病的危害及如何預防等知識,提高了對此類疾病的防范能力。同時,還可以設立衛生健康教育黑板報、畫廊,家長園地,定期傳授季節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使健康教育活動深得人心。
四、加強管理,規范行為,創設良好育人環境。
在校園環境的管理上,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在管理中,要設立衛生標準,對環境衛生高標準、高起點要求:即要求全校師生責任區內無衛生死角,無各類暴露性垃圾,無紙屑、無瓜皮果殼、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無污水漬(池);廁所做到無臭味、無蚊蠅蛆滋生、無亂寫亂畫。校園內的每一處墻壁無亂涂亂畫亂張貼現象,無足跡及其它臟痕。室內物品擺放整齊、無蜘蛛網、電燈吊扇無積塵,窗明幾凈。
食堂工作關系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學校一定要把它列為學校管理的重要部分,不斷完善食堂管理體制,健全食堂管理網絡,加強食堂衛生工作的檢查,設立了相關的獎懲制度。同時根據有關規定,定期組織人員參加了衛生知識學習和體檢,健全了食堂衛生消毒,食物保管、驗收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學校的食堂在布局上能做到功能區作用清晰,需有消毒、冷藏、貯存等設備。食堂有由學校領導、食堂主管、家長代表、學生會、教職工代表組成的“食堂衛生監督小組”負責對食堂的檢查,監督并不定期的召開監督小組成員會議,聽取師生的意見,改進食堂的工作。根據《食品衛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和國衛生部會”公布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需制訂符合衛生要求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制度”,需每周一次對食堂進行檢查、監管,發現問題及時提出,限期改正,杜*物中毒事故的發生。食堂的標準符合操作流程,并嚴格把好了食物采購關,主要食品實行定點采購,專人登記驗收,并認真填寫驗收清單,責任到人。餐具、用具需天天進行高溫消毒,同時經常保持食堂環境的整潔,勤除“四害”,食堂真正做到“三防四隔離”,確保師生飲食安全,為教育教學工作保駕護航。
創建“衛生學校”,既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衡量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標志。學校應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反思,總結經驗,提高創衛實效,為全體師生創設一個整潔、優美的校園工作、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地成長。
篇2:某衛生學校學生實驗室守則
衛生學校學生實驗室守則
實驗室是開展教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為加強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學生進入實驗室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一、進入實驗室必須穿白大衣(護士著護士服)。
二、創建安靜、安全、整潔的實驗環境:
1、禁止在實驗樓內打鬧、高聲喧嘩。
2、禁止在實驗室樓內吸煙、隨地吐痰、吃零食、亂丟紙屑等;
3、臨床和護理實驗室如同病房,學生禁止坐在床上。
4、不得缺課、遲到、早退,途中離開,如有特殊情況需向教師請假并獲準許。
三、實驗前應預習實驗內容,提高實驗效率;實驗中服從授課教師和實驗指導教師的指導,嚴格按實驗操作規程進行實驗,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授課教師和實驗指導教師。
四、愛惜實驗儀器和物品:下列情況須按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賠償:因違反操作規程而損壞儀器、模型等物品者,在上面亂寫亂畫者;私自將其帶出實驗室者。
五、節約水電和實驗材料。
六、實驗結束后,各組將實驗器具歸放原位,擦拭或清洗干凈,清點實驗器材和物品數量并記錄。值日生做好實驗室清潔工作,關好門窗、水電,經指導教師檢查合格后方能離開。
z衛生學校
篇3:某衛生學校總值班工作制度
衛生學校總值班工作制度
為加強學校管理,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秩序穩定,建設安全、文明、和諧校園,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經校領導研究,特制定本制度。
一、總值班職責范圍
1、值班期間對行政樓、實驗樓、教學區、宿舍區、圖書館、信息中心等重要地區進行安全檢查。
2、維護校園秩序、處理突發事件。緊急情況下有權召集公寓、保衛等值班人員,分配值班任務、協調處理各方面工作。
3、遇打架斗毆、尋恤滋事、偷盜、火災等重大事項要及時與相關處室溝通,并在第一時間向帶班校領導報告。
二、總值班工作要求
1、地點設在德育工作處一樓值班室。值班人員必須按時到崗,不準遲到、早退。(值班時間為早8點次日8點接班,值班為24小時)
2、認真落實各值班人員簽字要求,如實填寫值班日記,不準瞞報謊報。
3、值班期間24小時保障通訊渠道暢通,不準拒接電話。
4、突發問題實行首接負責制,值班人員不得推諉。
5、每天上班后,與次日值班人員做好交接班。
6、絕對禁止酒后上崗或聚眾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