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初級中學校園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協調措施
初級中學校園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協調措施
學校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保持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基礎性工作,是關系到一方社會穩(wěn)定的大事。按照《*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和《*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議的若干意見》及全力構建和諧社會工作目標要求,為做好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證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可從以下11點著手:
一、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全面加強對教職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工作,強化師德教育,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法制意識和師德修養(yǎng)水平,提高防范能力。
二、扎實開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以提高青少年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制素質為重點,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發(fā)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不斷拓展學校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
三、加強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對本校的矛盾糾紛及突出問題,快速反應,正確疏導,認真調處,杜絕“三訪”(集體訪、越級訪、重復訪)現象。學校要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作為維護學校及周邊穩(wěn)定,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月報告”和“零報告”制度,把矛盾糾紛盡量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四、加強綜治宣傳工作,建立健全綜治工作檔案。學校要做好綜治宣傳工作,不定期的向上級有關單位和刊物報送本單位綜治工作的信息等。學校要建立健全綜治檔案(主要包括綜治組織、綜治宣傳、安全防范、檢查落實四類),做好檔案資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及時地收集與整理本佼的綜治活動資料,規(guī)范歸類。
五、加強與公安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做好校園周邊出租屋、流動人口和暫住人口管理,及時排查各類治安隱患;加強學校周邊的巡邏控制和治安管理,嚴厲打擊校園周邊存在的流氓團伙和黑惡勢力以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六、加強與交警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做好合理規(guī)劃,完善校園周邊交通信號燈、指示牌、斑馬線等交通安全設施,強化交通安全管理,維護好交通秩序。
七、加強與司法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規(guī)范法制副校長的選聘、培訓工作,及時為師生提供法律咨詢,并積極參與調解學校及周邊地區(qū)存在的矛盾糾紛。
八、加強與工商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做好校園周邊市場的監(jiān)督管理,查處取締學校及周邊的無照經營商販、攤點及“三無”商品。
九、加強與文化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做好校園周邊的文化、娛樂場所的監(jiān)督管理,取締各種涉*、淫穢、色情、暴力內容的文化經營活動;要加強對學校及周邊音像制品市場的清理整頓,依法取締非法經營,堅決杜絕學校200米以內有網吧出現。
十、加強與衛(wèi)生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做好校園周邊飲食店和攤點的監(jiān)督管理以及傳染病的監(jiān)控,做好對周邊小飯桌衛(wèi)生防疫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食品衛(wèi)生安全;要大力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預防各類傳染疾病進入校園。
十一、加強與城管部門的聯系與協調,責查處各種違法攤點,取締各種無證無照流動商販。
篇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職責
1.加強對村民的法制教育。
2.掌握本鄉(xiāng)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經常研究解決轄區(qū)內社會治安穩(wěn)定問題,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和領導責任制的落實。
3.認真接待和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定期開展矛盾調處工作,及時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維護農村的穩(wěn)定。
4.積極推進安全文明小區(qū)、安全村創(chuàng)建活動,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外來和外出務工人員的管理等工作,統籌協調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工商行政管理所、人民法庭等基層執(zhí)法機構開展聯合執(zhí)法,確保依法辦事。
5.指導村委會搞好治保、調解等群防群治組織建設,加強對村級治保、調解主任的政治和業(yè)務培訓。
篇3: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1.研究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工作部署,研究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政策以及需要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實施意見。
2.負責調查研究掌握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向綜合治理委員會報告。
3.負責指導、協調各縣(市、區(qū))、各部門落實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總結推廣經驗,督促發(fā)生重大治安問題的單位對責任者進行查處。
4.協調各縣(市、區(qū))政法部門落實“屬地管理”原則,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5.承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會議決策的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