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范文

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范文

2024-07-15 閱讀 8082

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條規范化管理概念

我們所稱的規范化管理,是指根據本公司的章程的業務發展需要,合理地制定公司的組織規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類管理事務的作業流程(包括各類報表、圖表、公司的CI規范等等),以形成統一、規范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通過對該體系的實施和不斷完善,達成公司管理動作的井然有序、協調高效之目的。

第二條規范化管理意義

(一)逐步將公司的管理工作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隨意性";

(二)明確界定各管理層上下之間、橫向之間的責權關系,減少摩擦,提高工作效率;

(三)系統地開發和建立公司的"管理軟件",使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經驗的積累有一個基本生長點;

(四)為全面實施電腦化管理奠定基礎。

第三條規范化管理內容

(一)制定各類規范管理文件,包括:

1.基本制度;

2.作業程序;

3.圖表報表;

4.CI規范。

(二)對上述規范管理文件付諸實施并定期修改完善。

基本制度--是指在公司章程的規定范圍內,對公司的基本組織規程和各業務領域的管理制度所作的基本規定,如各機構分工規定、責權劃分、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業務管理制度、信息統計制度等等。

作業程序--是指在公司各類動態管理事務的工作流程所作的基本描述和規定,例如:公司投資立項程序、報關程序、新進人員試用程序等等。

圖表報表--是指對公司各類圖表、有的格式、內容、編號、流向、存檔、審核等進行規范化處理和運作。

CI規范--是指對公司外在形象的統一設計和規定,如信封、便箋、包裝袋、招牌、廣告等等。

第四條規范化管理組織

(一)由公司主要高層領導組成規范化管理委員會,其職責如下:

1.為公司的規范化管理提出指導性意見,確定基本原則,并確定規范化管理工作小組的人員的構成;

2.定期聽取規范化工作小組的工作進展匯報,提出指導意見;

3.討論通過各類規范管理文件,并簽發實施;

4.負責解釋和仲裁在執行規范管理文件時出現的糾紛沖突;

5.每年組織一次對規范管理文件的修訂,通過對規范管理文件的不斷修改補充,使本公司的各項管理工作日趨完善。

規范化管理委員會由下述人員構成:

A主任:由公司董事長兼任。

委員:由總裁、財務總監、執委主任、副總裁構成。

B主任:由公司總經理兼任。

委員:由副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各部門經理兼任。

C主任:由廠長兼任。

委員:由副廠長各部門負責人兼任。

(二)規范化管理委員會下設工作小組,具體完成規范管理文件的擬定、修改和監督執行,該小組以執委會人員為主,吸收職能部門經理和有關業務骨干參加人員構成如下:

組長由執委主任兼任。

組員由執委各室骨干、各職能部門經理和有關業務骨干構成。

第五條規范化管理文件的實施循環圖(見圖17.4.1)

所有的規范管理文件討論通過并付諸實施后并非一成不變,它必須根據實施效果以及公司的業務發展進行PDCA的循環。

篇2:公司規范化管理辦法

公司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條規范化管理概念

我們所稱的規范化管理,是指根據本公司的章程的業務發展需要,合理地制定公司的組織規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類管理事務的作業流程(包括各類報表、圖表、公司的CI規范等等),以形成統一、規范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通過對該體系的實施和不斷完善,達成公司管理動作的井然有序、協調高效之目的。

第二條規范化管理意義

(一)逐步將公司的管理工作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隨意性";

(二)明確界定各管理層上下之間、橫向之間的責權關系,減少摩擦,提高工作效率;

(三)系統地開發和建立公司的"管理軟件",使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經驗的積累有一個基本生長點;

(四)為全面實施電腦化管理奠定基礎。

第三條規范化管理內容

(一)制定各類規范管理文件,包括:

1.基本制度;

2.作業程序;

3.圖表報表;

4.CI規范。

(二)對上述規范管理文件付諸實施并定期修改完善。

基本制度--是指在公司章程的規定范圍內,對公司的基本組織規程和各業務領域的管理制度所作的基本規定,如各機構分工規定、責權劃分、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業務管理制度、信息統計制度等等。

作業程序--是指在公司各類動態管理事務的工作流程所作的基本描述和規定,例如:公司投資立項程序、報關程序、新進人員試用程序等等。

圖表報表--是指對公司各類圖表、有的格式、內容、編號、流向、存檔、審核等進行規范化處理和運作。

CI規范--是指對公司外在形象的統一設計和規定,如信封、便箋、包裝袋、招牌、廣告等等。

第四條規范化管理組織

(一)由公司主要高層領導組成規范化管理委員會,其職責如下:

1.為公司的規范化管理提出指導性意見,確定基本原則,并確定規范化管理工作小組的人員的構成;

2.定期聽取規范化工作小組的工作進展匯報,提出指導意見;

3.討論通過各類規范管理文件,并簽發實施;

4.負責解釋和仲裁在執行規范管理文件時出現的糾紛沖突;

5.每年組織一次對規范管理文件的修訂,通過對規范管理文件的不斷修改補充,使本公司的各項管理工作日趨完善。

規范化管理委員會由下述人員構成:

A主任:由公司董事長兼任。

委員:由總裁、財務總監、執委主任、副總裁構成。

B主任:由公司總經理兼任。

委員:由副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各部門經理兼任。

C主任:由廠長兼任。

委員:由副廠長各部門負責人兼任。

(二)規范化管理委員會下設工作小組,具體完成規范管理文件的擬定、修改和監督執行,該小組以執委會人員為主,吸收職能部門經理和有關業務骨干參加人員構成如下:

組長由執委主任兼任。

組員由執委各室骨干、各職能部門經理和有關業務骨干構成。

第五條規范化管理文件的實施循環圖(見圖17.4.1)

所有的規范管理文件討論通過并付諸實施后并非一成不變,它必須根據實施效果以及公司的業務發展進行PDCA的循環。

篇3: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

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三)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完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培養合格的臨床醫學人才,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批準認可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其任務是承擔本院和外單位選送的住院醫師崗位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我區醫師隊伍整體素質,建立結構合理的醫療技術人才梯隊,促進我區醫療技術水平發展?;貎炔孔≡横t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由醫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人事處、科研處協同完成。

第三條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遵循“差額吸收、競爭上崗;實行導師制、培訓對象與培訓導師獎懲制;二次分配,推薦使用;培訓與臨床學位相結合”的原則,通過3-5年對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使其達到《衛生技術人員職務實行條例》規定的主治醫師基本條件和以下要求: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貫徹執行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具有良好的醫德和醫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熟悉本學科、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并能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3)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臨床技能,能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及某些疑難病癥,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

(4)基本掌握臨床科研方法,能緊密結合臨床實踐,寫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包括病例分析、綜述等)。

(5)掌握一門外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第二章培訓對象

第四條本辦法的培訓對象是醫學本科畢業后從事臨床工作的住院醫師。

第五條參加規范培訓的住院醫師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轉變就業觀念,摒棄“一業終身”的思想,樹立競爭意識,勇于面對挑戰。醫院與住院醫師既是勞動用工聘用關系,又是培訓與被培訓的關系。雙方簽定合同,各享權利,互相履行義務,合同期為三年。

第六條培訓對象與培訓基地進行雙向選擇,實行新的分配、輪轉、工資制度?;卦谧≡横t師工作崗位上實行差額招聘,即醫院根據當年臨床科室用人計劃,實行大于實際需求人數的差額招聘考試,范圍為國家統招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被聘人員的人事關系實行人事代理制,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才交流中心代為托管。三年培訓期滿后,醫院組織專家督導團對培訓對象進行嚴格的專業理論、臨床技能操作、實踐能力、外語水平考試和思想表現、勞動紀律等全面的綜合素質考核,經考核、考試合格者基地將頒發合格證書,并根據崗位需要正式擇優錄用或聘用,未被聘用者可在區內外其它醫療機構自主擇業。

第七條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象分為A、B兩類

A類:指僅同基地簽定用人協議的醫師。

醫師與醫院簽定勞動聘用合同后,聘用人員的工資待遇包括如下內容:醫院發放標準不低于寧夏地區最低地市生活保障費的勞動報酬(每人1500元/月)。其它補助、津貼、獎金等暫不發放。三年后經考試考核被聘用者執行相應的獎金福利、津貼標準,工資按每人1500元/月繼續發放。所有培訓對象在三年崗位培訓期間,醫院將根據《寧夏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津貼標準》為聘用人員建立相應的工資檔案,存于本人人事檔案,但不作為工資發放依據。聘用人員享受醫院在職職工相同的休假待遇,參加培訓醫師在我院培訓期間,工齡連續計算。五年培訓結束后,醫院繼續聘用者,按醫院工資標準發放。

B類:指住院醫師與其它醫療機構簽定了用人合同,約定在我院完成培訓后,回原單位工作或另擇單位的醫師。住院醫師在我院培訓期間,其原單位應支付其基本工資、衛生津貼、加班費等相應補貼,我院不收培訓費,可免費提供住宿。

住院醫師在我院培訓期間,行政管理歸屬醫務處,輪轉期間待遇按醫院有關人事、獎金發放制度執行,工齡連續計算。

第三章導師

第八條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行導師制。

第九條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應為副主任(或)主任醫師職稱人員。每一位住院醫師進入科室后,均由導師負責其在該科期間的住院醫師培訓工作,包括根據學科專業和大綱要求為培訓對象制定詳細可行的本專業培訓計劃,指導培訓對象的臨床工作,組織、參加培訓對象的出科考核。

第十條基地對每一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進行資格評審和認定,并發給聘書。要求導師必須對住院醫師認真培訓,嚴格考核,醫務處、組織人事處組織專家督導團做不定期的抽查。

第十一條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的工作態度和技術水平將作為年度考核內容,每年由醫務處和組織人事處組織進行,并征求培訓對象的意見。導師應對所帶住院醫師的業務成長負責。

第四章培訓與考核

第十二條培訓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臨床實踐、專業理論知識和外語。業務培訓以臨床實踐為主,理論知識和外語以自學為主。

第十三條培訓時間和方式

培訓時間為五年,分兩段進行。

第一階段:三年,輪回參加二級學科內各主要科室和相關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嚴格的臨床基本功訓練,同時學習有關專業、理論知識。住院醫師完成第一階段培訓考核合格者,基地將發給“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第一階段合格證書”。

第二階段:兩年,進一步完成三級學科輪轉,強化三級學科專業培訓,深入學習和掌握三級學科專業的臨床技能和理論知識,達到能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及某些疑難病癥。最后一年安排半年至一年時間擔任總住院醫師或相應的組織管理工作。

臨床型、未經過住院醫師規范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可直接進入第二階段培訓,基礎型研究生應納入第一階段培訓。

第十四條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行學分制,按大綱要求由醫務處安排輪轉計劃,所得學分數為醫師在所轉科室圓滿完成工作及學習任務情況的月份數。醫師必須取得本專業所規定的學分,方可取得基地發給的規范化培訓合格證。如因本人不能按時修滿學分,則推遲取得合格證。

第十五條住院醫師參加培訓未滿一年,稱“見習醫師”。滿一年后,必須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并通過考試。如未通過考試,須延長見習期,并與下一年醫師一起參加考試,直至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所延誤時間不計入培訓學分。

第十六條各科室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管理實行科主任負責制,經醫院審定批準的副主任(或)主任醫師擔任導師,具體負責住院醫師培訓工作,包括根據學科專業和大綱要求為培訓對象制定詳細可行的培訓計劃,指導培訓對象的臨床工作,組織、參加培訓對象的出科考核。

第十七條基地須對所有參加規范化培

訓的住院醫師進行考核,根據政治思想、理論知識、臨床技能等不同內容,采用評分、學分積累制等多種形式。考核包括日??己?出科考核和專家考核。

第十八條住院醫師完成第二階段培訓后,由培訓基地進行全面考核,報自治區衛生廳復核合格者,發給國家衛生部統一印制的“住院醫師培訓合格證書”,按職稱評審的有關規定作為申報評聘主治醫師資格的依據之一,并可申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第十九條高學歷醫師的培養:

1、高學歷醫師行政管理歸屬專業科室,業務培養計劃由專業科室主任制定,醫務處負責協調、落實輪轉計劃。輪轉期間待遇按醫院有關人事、獎金發放制度執行。

2、由大學本科直接考取碩士學位的人員:采取“一一一制”,即畢業后的第一年,安排到相關臨床科室輪轉,使其對各學科知識以及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第二年,重點加強??浦R,特別是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奠定比較扎實的本學科臨床知識和實踐。第三年,做住院總醫師,使業務水平、服務態度、管理協調能力經受全面的考驗和鍛煉,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考研前已經有兩年(不含兩年)以上臨床實踐的人員:采取“一一”制,即第一年到相關科室,重點是急救醫學科輪轉,在搶救各類危重病人中應用本學科的專業知識。第二年做住院總醫師。

4、考研究生之前已經是中級職稱的,畢業后必須在臨床工作滿五年(累積)方具有申報副主任醫師的資格。

5、為督促高學歷人員打牢扎實的臨床基本功,對其每年書寫病歷的分數、診治病種及手術例次,做出明確的數量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