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產管理制度范例
校產管理制度
學校財產屬國家所有,遵循勤儉節約原則,管好用好校產是后勤人員應盡的職責。為了充分利用發揮技產、僅具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特訂出如下管理制度:
一、對師生員工加強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樹立"學校是我家,愛護校產靠大家"的思想,形成愛護公物為榮,損壞公物為恥的好風尚,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二、所有校產、校具都要一一登記建帳.每年暑假學校組織人員作全面清檢校產一次,進一步了解校產產權具使用、管理情況,及時登好帳,釘好固定資產牌.并及時向校長匯報校產、校具管理使用情況,需添置維修的,應利用寒暑假進行,年終要對帳一次,做好帳物相符.
三、校產按類,按部門負責保管使用,凡借物者均要有借物登記手續,如有損壞,按價賠償。
四、實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班級和個人承包使用制度,期初由總務處將教學用具交給班主任,做到定位、定人管理,期末總務處檢查驗收.
值班人員每天放學后巡視檢查,如有未關門窗等現象,明天通知班級.教室及其門窗好由使用班級負責管理.各處室用具也實行包干使用,做好公物公用.教工住房,根據學校情況統一高度分配,居住期間應負有管理維護責任。
五、工作人員調離時,耍辦移交手續,所借公物如數收回.不得帶走,如有損失;作價賠償.
收銀制度
篇2:學校校產會計檔案管理制度(4)
學校校產、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五)
學校財務會計檔案和學校校舍財產檔案是學校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學校資產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制定本管理辦法。
1、學校檔案資料包括建筑、場地、綠地、消防等能反映校舍現狀的有關資料及相關文件。
2、校舍資料應隨學校建設的發展而變化,做到資料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凡是新建改擴建的項目必須對原資料進行補充或更改,如建筑平面圖、水電圖等。
3、建筑檔案必須有專人負責收集,做到內容齊全、不遺漏,并及時歸檔。
4、校舍資料屬學校永久性保存資料,應按制度借閱,不得隨意銷毀。5、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人員應對當月的會計憑證進行全面整理,記賬憑證按編號順序排列齊全,裝訂成冊,并填寫封面及背脊,說明年度、月份起訖日期,憑證種類,起訖號碼,并由裝訂人在裝訂線封簽處蓋章。對會計憑證類,會計賬簿類,會計報表類和其他會計資料類等,按時分類立卷歸檔。
6、歸檔案卷封面的各個項目均應填寫清楚,案卷標題確切簡明,卷內應有次序的編頁碼,歸檔案卷要編制案卷目錄一式數份,交接時雙方根據目錄清點核對并履行簽收手續。
7、認真做好校舍資料統計工作,對各種資料的改進、補充須附說明。
8、資料管理人員做到規范化整理立卷,由檔案部門集中統一管理,有關部門借閱須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發現短缺及時查找。
9、資料保管必須切實做好防盜、防潮、防蟲、防霉等保護工作,確保資料完好無損。
篇3:學院(學校)校產設施管理責任賠償制度
學院(校)校產設施管理責任及賠償制度
為加強學院校產校具和各類設施的管理,落實物資使用管理責任制,確保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一、學院校產校具和各類設施管理應落實管理責任人。各部門配置的各類設施、設備由各部門負責人落實管理責任人,未落實管理責任人的部門由該部門負責人負責。各固定教室所配置設施由各班級班主任負責,配置給各宿舍個人使用的設施由各使用人負責,公用設施由該宿舍室長負責管理(全體成員共同承擔責任)。流動教室所配置的設施由后勤基建處負責。公共設施由后勤基建處具體負責。
二、校產校具和各類設施的丟失或人為損壞,由當事人負責賠償,當事人未查實或無法查實,由使用責任人負責賠償;發現設施正常損壞由使用責任人或管理責任人及時報有關部門修理。未及時報失或報損,經查實后由使用及管理責任人負責賠償。
三、發現管理或使用設施(如家具)等丟失或人為損壞,若主動及時報失或報損,按設施原價并折舊后折價賠償。不及時報失或報損,經查實發現后,按原價并加收50%~100%管理費進行賠償。后勤設施賠償由后勤基建處負責核價,一般易損物資賠償標準如下:
序號物品單位賠償參數價(元)使用年限及說明
四、學院設備的賠償由后勤基建處出具賠償通知,憑賠償通知單到財務處繳款,賠償后,后勤基建處應及時補缺或安排維修。人為損壞的設施直接報后勤部門進行的維修,按有關部門核準的收費標準,由后勤基建處直接收取維修費用,并交學院財務處入帳。
五、學校設施自然損壞,由使用部門(人)報后勤基建處進行維修,后勤基建處服務范圍外的維修項目,由后勤基建處按規定程序報學校批準立項后實施。
六、當使用責任人和管理責任人對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的責任產生分歧,由后勤基建處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認定。
七、各部門、學生工作處、各系(部)、班主任必須教育師生愛護公物,對造成學校設施丟失和損壞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對故意損壞校產、校具和公共設施或無故不履行賠償責任者,報學院后,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
八、鼓勵師生對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設施的現象進行舉報。經查實后,對舉報人適當給予獎勵并予以保密。對舉報重大損壞事件的有功人員,報請學校另行嘉獎。
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