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車臺裝卸槽車操作規程
一、熟練掌握工藝流程、設備結構、原理及調壓系統性質。
二、調壓區域(卸車臺及調壓間)杜絕一切明火,嚴禁開對講機、手機等易產生火花的電器設備,嚴禁穿帶釘鞋,以免產生靜電。
三、當槽車內氣體壓力低于7公斤時,需更換槽車時,先關閉槽車出口閥,再關閉卸車臺手操閥,打開放散閥,將管段內余氣放散,當放散壓力降到零時,卸下高壓對接軟管,并放在安全清潔的位置,關閉放散閥,拆下接地電纜。注意嚴禁帶壓拆卸。
四、槽車進站后,先負責指揮槽車停靠所需位置,接好防靜電接地線。
五、檢查槽車各閥門開關情況,檢查槽車高壓接口,高壓軟管接口處是否有損壞。
六、捋直高壓軟管接口,對接后檢查是否牢固,保持槽車與高壓管道的距離、角度合適,使高壓軟管襯墊支撐平穩。
七、檢查卸車臺手操閥、放散閥、旁通閥,確保其處于關閉狀態。然后緩開槽車出口閥,觀察壓力表變化。檢查無誤后,再緩開手操閥并觀察壓力表變化。卸氣時應逐個車進行,如用氣量較大時,可適當開啟并聯供氣。
八、在輸氣時密切注意各級閥門狀態,保持循環水溫60℃-75℃。
九、要嚴格按設計壓力運行,對調壓系統每半小時巡查一次,應依據調度指揮進行調壓平穩供氣。
十、槽車輸氣系統、調壓裝置嚴禁跑、冒、滴、漏,發現及時處理,嚴禁高壓設備帶電作業,以保證安全運行。
篇2:中餐擺臺裝飾主題設計大賽方案
二、比賽時間:2008年5月9日下午
三、比賽地點:南校區校園
四、比賽形式:
比賽中進行中餐擺臺、主題現場解說和知識問答。
五、比賽內容和要求:
(一)總體要求
1、宴會根據主題分為四大類:
(1)慶賀宴(婚宴、壽宴、節日宴、滿月宴等)
(2)商務宴
(3)迎送宴
(4)風味宴(地方風味、民族特色等)
參賽選手也可另創其他類臺型。
2、通過餐臺布置中所使用的餐酒具、裝飾物品、餐巾花等,充分烘托出中餐擺臺主題應有的文化和氛圍。
3、餐臺裝飾設計與布置鼓勵創新,餐臺整體設計有一定的文化性、藝術性、觀賞性、整體性和實用性。
4、以10人臺為準,餐具擺放合理、衛生,餐桌直徑2.2米,高78厘米,中央不設轉盤。
5、桌面中央必須有鮮花等裝飾布置,需與宴會整體氛圍相一致,與臺面布置相協調,能很好地體現出宴會的主題。桌面中央裝飾材料比賽時當場完成裝飾的全部制作過程。
6、餐巾花種類為動植物各5種,須突出主位花型,整體美觀、花型挺括、和諧。選擇與宴會主題相符的花型與顏色。
7、參賽選手在比賽規定操作完成后對臺面設計進行說明。
8、比賽操作順序:鋪臺—裝飾—拉椅定位—餐具擺放—口布折花—斟酒。
9、該項比賽側重考核餐飲裝飾擺臺的立意、整體設計與文化性、實用性的結合。
(二)儀容、儀表要求
1、精神飽滿,儀態規范,動作優美,步態雅致。
2、面容整潔,容光煥發;女士化妝淡雅、大方;男士胡子刮干凈,修飾得當、得體。
3、發型大方美觀、適當,不怪異;頭發干凈、整齊,無染色;男士頭發后不蓋領、側不蓋耳;女士頭發不過肩、前不蓋眼。
4、手指甲:干凈,指甲不長,不涂指甲油。
5、服裝:佩戴參賽證;服飾整潔,款式簡練,線條流暢,熨燙挺括,鈕扣齊全,無破損、無污跡。不得將衣袖、褲腳卷起。
6、鞋:穿便于工作的黑色鞋子。布鞋要干凈,皮鞋要光亮,無破損。
7、襪子:男士穿深色襪子,女士穿肉色絲襪,干凈無綻線。
8、首飾:不得佩戴任何飾物。
9、禮節、禮貌:選手尊重裁判、司儀。
(三)操作內容及標準
1、操作要左手托盤,右手擺餐具,從主人位開始,站在椅子右邊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擺件前后順序不作統一規定,但要合理便捷、衛生。動作要求快而不亂,步伐要穩。
2、選手進入賽場準備就緒后,面對裁判舉手示意,用普通話通報賽號、桌號及“準備完畢”。
3、各位選手準備完畢后,大賽主持人統一號令開始后選手操作,違規者酌情扣除總分1—3分。
4、操作時間規定40分鐘(從大賽司儀發令開始至托盤放回備餐臺選手舉手示意,主題解釋和報菜名結束止)。提前不加分,每超時滿30秒扣1分,依次類推。選手舉手示意止后,由裁判提請,選手口頭報菜名。
主題解釋和報菜名時間規定4分鐘,提前不加分,每超時滿30秒扣1分。
5、折花要求:
(1)種類為動植物各5種。
(2)操作衛生,在平瓷盤內折疊,不允許用牙叼咬。
(3)一次折成,捏褶均勻,形象逼真,有真實感。
(4)口布花擺放合理整齊,高矮有序,突出主人的位置。有動物造型的要求頭朝右。
6、餐飲基本擺放用具及要求:
(1)臺布定位準確,中心居中,正面朝上,反面朝下。臺布凸縫正對正、副主人位,下垂部分四周均勻。
(2)餐具不倒下、不落地。各類用品從離開備餐臺后直到擺臺結束,若發生倒下或落地現象,需更換用品后繼續比賽。
(3)杯子:水杯拿下半部,白酒杯、葡萄酒杯拿細柄部分。
(4)碗盤、湯匙:餐盤和口湯碗均需拿邊,逐個放置;所有湯匙均需拿柄。
(5)輕聲放置:要求所有物品在托盤內和放置時均輕聲操作。
(6)餐盤:十個餐盤的間隔距離相等;餐盤離桌邊一指寬(約1.5厘米);相對的兩個餐盤與餐臺中心基本成一線。
(7)筷架:筷架位于餐盤右側,近餐盤一側放長柄湯匙,外側放筷子,筷子在筷架位置約2/5處。筷尾距桌邊一指(約1.5厘米)。筷子必須現場裝入筷袋中。
(8)湯匙:放入湯碗中,匙柄向左,方向一致,十個湯匙放置后基本呈圓形。
(9)湯碗:位于餐盤左上方,碗的上邊沿與餐盤上邊沿成一直線。
(10)公筷、公匙:每桌兩副,在正、副主位正上方各呈橫“一”字擺放。
(11)三杯:位于餐盤上方,葡萄酒杯對準餐盤正中,葡萄酒杯底距餐盤3厘米,白酒杯與葡萄酒杯杯腹間距為1厘米,葡萄酒杯與水杯杯腹間距為1.5厘米,三杯杯底圓心成一直線。
(12)煙缸、火柴:4個煙缸擺在正副主人位左右上方各45度位置,成正四方型,和公筷、公匙在一同心圓上。火柴放置在煙缸右上方,火柴正面朝客人。
篇3:卸車臺裝卸槽車操作規程
一、熟練掌握工藝流程、設備結構、原理及調壓系統性質。
二、調壓區域(卸車臺及調壓間)杜絕一切明火,嚴禁開對講機、手機等易產生火花的電器設備,嚴禁穿帶釘鞋,以免產生靜電。
三、當槽車內氣體壓力低于7公斤時,需更換槽車時,先關閉槽車出口閥,再關閉卸車臺手操閥,打開放散閥,將管段內余氣放散,當放散壓力降到零時,卸下高壓對接軟管,并放在安全清潔的位置,關閉放散閥,拆下接地電纜。注意嚴禁帶壓拆卸。
四、槽車進站后,先負責指揮槽車停靠所需位置,接好防靜電接地線。
五、檢查槽車各閥門開關情況,檢查槽車高壓接口,高壓軟管接口處是否有損壞。
六、捋直高壓軟管接口,對接后檢查是否牢固,保持槽車與高壓管道的距離、角度合適,使高壓軟管襯墊支撐平穩。
七、檢查卸車臺手操閥、放散閥、旁通閥,確保其處于關閉狀態。然后緩開槽車出口閥,觀察壓力表變化。檢查無誤后,再緩開手操閥并觀察壓力表變化。卸氣時應逐個車進行,如用氣量較大時,可適當開啟并聯供氣。
八、在輸氣時密切注意各級閥門狀態,保持循環水溫60℃-75℃。
九、要嚴格按設計壓力運行,對調壓系統每半小時巡查一次,應依據調度指揮進行調壓平穩供氣。
十、槽車輸氣系統、調壓裝置嚴禁跑、冒、滴、漏,發現及時處理,嚴禁高壓設備帶電作業,以保證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