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分析化驗安全技術規程

分析化驗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4 閱讀 1442

一、防火規定

1.打火機必須指定專人放在指定地點保管,不準隨身攜帶。點燃煤氣燈應使用打火機,禁止使用紙捻引火。

2.處理超過一立升易燃液體時,應遠離火源(包括電爐)2米以外,處理沸點較低的乙醚等,即使少量也應遠離火源。

3.拆卸有壓力的可燃氣裝置前必須泄壓。在室外排放可燃氣體,必須注意附近無火源,并應設有專人監視。

4.一切要廢棄的易燃液體,金屬鈉等固體殘渣,不得倒人水池或下水道,必須集中收存在帶塞的瓶、帶蓋的鐵桶內。如不慎將油類等易燃液體灑于地面,應及時用砂土或鋸末等處理干凈。

5.帶油污的紙、布、棉花等不得隨意亂扔,更不準在暖氣上烘烤,就放置在金屬桶內,按時清除。

6.使用汽油洗涮裝置、設備、工具時,要建立制度,室內禁止點火,禁止開閉電氣開關和設備,汽油用量一般不超過200毫升。

7.蒸餾一立升以上易燃液體時,必須預先做好如下防火措施:

(1)檢查燒瓶是否容易燒破。

(2)燒瓶露出部分的保溫情況。

(3)裝置應嚴密不漏。

(4)在兩米以內不得存放易燃品。

(5)事先準備好砂箱、滅火器、石棉布等防火用具。

8.在蒸餾超過3立升易燃液體時,應該用金屬制成的釜,不得使用玻璃燒瓶。

9.在蒸餾易燃液體時,不得直接用火加熱(恩氏蒸餾除外),規定在100℃以下用水浴,100℃以上用沙浴,并在火源處加上檔風板;應使用封閉式電爐,或使紅熱的高溫電阻絲不露在外面。

1O.在進行易燃品加熱時(如蒸餾)嚴禁脫離崗位。

11.試驗室內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液體,剩余樣品必須送到室外安全地點,少量易燃品亦必須存放在安全可靠處妥善管理。

12.烘箱內不準烘烤紙張(分析用濾紙除外)手絹及其它可燃性物質。

13.較低沸點的易燃品(如:輕油樣品等)應貯存于冰箱內或溫度較低的專設地方,不得放在陽光直接照射處或暖器附近。

14.附近上空閃電打雷時,禁止人員登上油罐和可燃氣罐上采樣。

15.登上油槽、可燃汽罐、油罐車及進入輕油區、可燃氣體區時,嚴禁穿帶有釘子鞋。到可燃氣罐上或夜間到油罐上采樣,要站在上風側并須兩人進行。

16.在油罐、油槽車上工作或取樣時,嚴禁開閉手電筒,必須在油氣區域范圍外進行開閉。

17.電爐、煤氣燈使用完畢或室內無人時,必須及時關閉,下班時必須專人認真檢查。

18.發生火災時,首先關閉一切火源積極撲救,并立即向消防隊和調度報告火警。根據引火物的性質采取適當的滅火措施:

(1)油類、醚類、苯類等不溶于水的溶液引起火災,須用泡沫滅火器及防火砂、石棉布、二氧化碳進行滅火。

(2)金屬鈉、金屬鈣等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可燃物只能用石棉布、防火沙滅火,絕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

(3)丙酮、酒精、硫磺、黃磷、赤磷、硝化纖等引起火災,可用水撲滅。

(4)烷基鋁易于與水和氧發生化學反應而著火爆炸,在轉移和貯存時必須備用干沙及二氧化碳滅火器。

(5)如有大量添加劑著火時,要戴好防毒面罩,泡沫滅火器及水霧等進行撲滅。

19.各種防火用具和器材,要有專人負責妥善保管,嚴禁平時動用,每日要進行一次檢查,并做到人人會用。具體要求:

(1)防火沙定期翻動,保持干燥松散,防止凍結,嚴禁將油類及其它可燃物倒在防火砂堆上。

(2)泡沫滅火器放在O一37℃范圍的地方,冬季放在室內,夏季放置在陰涼處,嚴防凍結和高溫變質失效。經常通好噴嘴防止堵塞。

(3)四氯化碳主要用于撲滅電氣著火,泡沫滅火機用于撲滅油類著火。電氣著火,必須先切斷電源。

(4)試驗室內發生小的火警,應立即用濕布或石棉布隔絕空氣熄滅或砂土覆蓋。

20.點燃的煤氣燈及使用的電爐旁邊,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如:抹布、毛布、易燃物品及油樣等)。

21.高溫物體(灼熱的瓷舟、坩鍋、瓷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安全地方。

22.溫度高的廢油必須冷卻到室溫后,方可倒入廢油桶(瓶)內。

23.輕質油不許倒入溫度高的廢油桶(瓶)內。

24.檢查可燃氣體設備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涂于可燃處試驗,嚴禁用火焰試驗。

25.看到油氣蔓延,嗅到油氣味或接到跑、放油氣(包括可燃氣)通知時,應立即熄滅一切火源,并杜絕一切產生火花的因素,進行詳細檢查,以免引起火災。油氣到達后一切電氣開關嚴禁開閉。

26.于受壓容器或高溫設備,管線中以及裝置出口取油樣、氣樣、催化劑樣品時,必須找崗位上的操作人員或指定專人進行采樣。

二、防爆規定

1.常用易爆炸性藥品如下:

堿金屬及堿土金屬的氯酸鹽與過氯酸鹽(如氯酸鉀、過氯酸鎂等),過氯化物(過氯譬鈉、過氯化氫等),堿金屬及堿土金屬的硝酸鹽(如硝酸鈉、硝酸鈣),硝化甘油,硝化纖維,硝基苯及硝基酚類,重金屬的有機鹽等。

2.爆炸性物品都應貯存于陰涼、通風、干燥和不接近熱源及火源的場所,不得與酸、堿、油類及易燃物質一起存放。也不準猛力的沖擊和震動。

3.貯有油氣、煤氣、氫氣及其它可燃性氣體的氣瓶或氣罐附近不準點火。對于這類氣瓶及其氣體管路一般不許變更互串使用,如必須變更時須經班長(崗位負責人)批準,并進行排氣置換,經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4.不同種類氣體管路如有互通之處,應加盲板進行隔離。

5.凡可燃氣體必須經過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含氧量小于O.4%)。

6.裝有酒精的瓶子不經徹底洗凈,不得用來裝硝酸,避免生成雷酸引起爆炸。

7.禁止向裝可燃氣體的容器內通入氧氣或空氣。

8.使用干冰做冷卻劑時,應貯存在帶有外罩的保溫瓶中,不得貯存在沒有保溫的玻璃

容器內,以免因外溫影響激烈揮發引起爆炸。

9.貯存干冰的保溫瓶,應經常用木塞蓋好,不得將蓋完全敞開,不得過于塞緊,并在三米內不能有熱源及電爐。

10.使用液體空氣冷卻劑時,嚴禁將油類和其它可燃性液體與其接觸。操作地點3米以內禁止用火和電熱。

11.使用液體空氣、干冰等低溫冷卻劑應注意:

(1)搬運及傾倒時,應戴上帆布手套和防護鏡。

(2)保溫瓶內應先放入玻璃絲,然后把低溫冷卻劑慢慢倒入。使用液體空氣不許用棉

花或毛氈等代替玻璃絲。

(3)從保溫瓶中取干冰要用鋁勺。禁止用鐵器。

12.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裝置系統內不準形成密閉,以免壓力增大引起爆炸。

13.充滿水蒸汽或其它可凝縮氣體的容器,不得密閉,以免冷卻后形成真空爆炸。

14.一切受壓設備,使用前應試水壓。對高壓釜,應先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確認好用后再使用。奧氏氣體分析用的緩慢燃燒瓶,必須加鐵絲網罩。

15.濃的雙氧水(含過氧化氫30%)在一般室溫下,也容易分解,若瓶太緊,就會引起爆炸,必須存放于不受陽光照射,溫度較低的專設地方(如實驗室的水泥臺下等)。

16.酸、堿、強氧化劑、沸點較低的液體、輕金屬粉末等,均應分別放置,以免發生意外危險。

17.可燃氣的管道及設備必須保持正壓,壓力較低時(如低于50毫米水柱)應停止使用。

18.有機物容器,不要盛裝液體空氣。

三、防腐蝕及中毒,傷害規定

1.常用的腐蝕性及劇毒性藥品時必須搞好防腐蝕和防毒工作。腐蝕性藥品如下:濃鹽酸、濃硫酸、發煙硫酸、濃硝酸、發煙硝酸、冰醋酸、氟氫酸、碘氫酸、溴水、氫氧化鈉液、液氨水及濃雙氧水等。劇毒藥品如下:氰化物、硫氫化物、高價汞鹽、革酸、砷酸、二硫化碳、苯胺、蟻酸、重金屬鹽及有機腈化物。

2.使用腐蝕性及劇毒性藥品時,不可與皮膚接觸,以免引起傷害或中毒。在移取數量較多時,應戴膠皮手套和防毒面具。

3.一切藥品嚴禁放入口內嘗試,如須用鼻鑒別時,可將試瓶遠離鼻孔,用手輕輕煽動側方少聞其味,切不可用鼻子接近瓶口嗅之,以免中毒。

4.操作或使用下列氣體,均應在通風櫥內進行,嚴禁在室內散發,如氟、氯、溴、碘、氧化硫、氧化氮、二硫化碳、硫化氫、磷化氫、硫磷化合物、氰化氫、汞蒸汽、苯蒸汽、四乙基鉛及其它強腐蝕、惡毒味的氣體等。

5.在移動裝水銀的玻璃瓶時,應用手托瓶底。(其它應按照裝水銀工作安全技術規程進行)。

6.使用含鉛汽油要防止皮膚接觸和吸人體內引起中毒。

7.嚴禁將不知名的藥品、試劑互相混合到一起,以免激烈反應噴濺引起傷害。

8.不知名稱的藥品或溶液,不可隨便亂放及倒入水池中,必須與有關部研究做適當處理。

9.開啟帶有揮發性、刺激性、腐蝕性藥瓶塞及用試管和液體時,不得將瓶口或試管對向自己或他人。以免液體或氣體沖出,引起傷害。

10.處理容易飛濺的物品或帶有腐蝕性的藥品時應戴好防護鏡,萬一濺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長時間清洗后,再用以下溶液沖洗五分鐘以上;酸類用1一3%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堿類用1—3%的硼酸水沖洗。如無上述溶液時立即用清水沖洗,沖洗后在請醫生治療。

11.稀釋濃硫酸時,只許把濃硫酸慢慢加入到水中,決不許把水注入到濃硫酸中去,以免溶液飛濺,引起傷害。

12.濃硫酸觸及皮膚時,不可用水沖洗,須先用干布擦凈,再用水或稀堿液(須用碳酸氫鈉稀溶液,切勿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13.制備王水時,發生具有腐蝕性及毒性的氯氣,須注意避免吸入或觸及皮膚和眼睛。

14.皮膚有破口須立即到醫療部門消毒包扎,切不可在實驗室內接觸和涂沫其它分析藥品。

15.二氧化硫、液氨等腐蝕性氣體鋼瓶氣嘴銹壞需要進行修理時,應在室外空曠處操作,不得少于二人。

16.使用油氣爐后,必須將閥門關好。

17.連接油氣的膠管必須經常檢查有無漏裂,連接是否嚴密發現漏氣及時處理。

18.修理和檢查易中毒的氣體管路或閥門時,工作場所應加強通風,并要兩人以上在上風側進行操作,必要時應戴防毒面具。

19.用真空泵抽吸具有毒性或腐蝕性氣體,必須通過適當吸收劑吸收后再放入下水道內排出。

20.傾倒較多量溴水時,應在通風櫥內或室外空曠處進行,并戴好防毒面具及手套,在室外應站在上風側,同時須有二人。

21.倒取使用腐蝕性藥品時,應戴膠皮手套、防護鏡。

22.使用發煙硝酸或進行化學反應時,生成二氧化氮具有腐蝕性及毒性,應避免吸入。

2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及有麻醉性的乙醚等,要嚴防漏氣避免吸人體內。

24.苯胺、四乙基鉛等具有劇毒性,不可直接用嘴吸或接觸皮膚。

25.氰化物、砷化物和高價汞鹽等劇毒藥品使用管理時,應遵守防毒有關規定,并注意以下幾點:

(1)須放在陰涼、通風、干燥場所,并與其它試劑分別貯放。

(2)設專人負責保管,建立帳目嚴加管理。

(3)須經有關部門領導根據用途審核簽字后領用,用多少領多少,不準有剩余。

(4)使用時要設專人監護防止中毒。

(5)假期加強管理,統一集中上封上鎖,登記貯存數量。

(6)在管理中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領導。

26.使用吸液管吸取試藥溶液,一律使用橡皮球抽吸,不準用嘴吸

27.燒杯、燒瓶等玻璃儀器,如發現有微小的裂痕或其它弱點,則不得再裝盛溶液使

用,以免加熱或受壓破裂。

28.移動裝有較多量(2立升以上)藥品或溶液的玻璃容器時,必須先擦干外部,使其沒有光滑物質存在,并托著容器底部移動,不準提瓶頸移動。

29.使用分液漏斗或其它密閉玻璃容器來振搖揮發性液體時,應經常不斷地放出儀器中的氣體壓力,以免瓶塞沖出或爆裂。

30.帶有固體物質或較多沉淀加熱時須經常攪拌,不可隨意離開,以防儀器破裂造成危害。

31.向玻璃管、冷凝管、燒瓶支管或其它玻璃儀器插入木塞或橡皮塞時,手應握在距離插入處約3~5厘米處,不宜相距太遠。同時戴手套或在著力處用布包裹,以免折斷傷手。

32.從木塞、橡皮塞或膠皮管上取玻璃管時,應先在連接處設法加潤滑劑,然后慢慢取下,如實在困難,可將連接的橡皮管或塞子切開,萬不可強行用力。

33.在折斷玻璃管或玻璃棒時,必須戴上手套或用布包裹,以免劃破皮膚,切斷面須在火焰上灼燒光滑。

34.抽吸過濾及其它真空減壓裝置安全注意事項:

(1)不可使用薄壁或有裂痕的儀器,以免受壓發生爆炸。

(2)不可在真空狀態下拆卸裝置或突然改變壓力。

(3)玻璃儀器必須包裝好鐵絲網并進行真空實驗,合格后方準使用。

35.各種儀器支架及夾子必須放置在穩固的地方。夾子必須加以固定,避免滑動和傾倒。

36.真空蒸餾安全注意事項:

(1)玻璃裝置須經真空試驗,試壓合格后,方可使用。

(2)蒸餾完畢,冷卻到一定溫度后慢慢扭動活塞,放人空氣,避免壓力突然改變,對器壁撞擊而引起爆炸。

(3)操作人員要戴好防護鏡。

(4)表壓大于0.5公斤/厘米2時不準使用玻璃容器,可使用金屬制的容器。

37.將氣體通入液體發生反應時,在兩者之間必須安裝安全瓶,以免氣體發生器冷卻

后將液體逆向吸回發生危險。

38.在進行下列工作時“須戴防護鏡”。

(1)處理大量的有刺激性蒸汽的藥品如溴、氨、發煙硫酸、發煙硝酸,濃酸液、黃磷等。

(2)敲碎和研磨堅硬物質或腐蝕性物品。

(3)磨銼石英管,粉碎固堿等。

39.不可把腐蝕性、易燃性藥品與工具混放在一起,以免取放工具時不慎引起危害。

40.任何化學藥品或溶液防止從容器內溢出,如果發生溢出或濺到操作臺、地面、儀器上應立即清除干凈。

41.破碎的玻璃一律不得任意扔在地上,以免扎腳。

42.粉碎、過篩有各種細粉狀的物質操作時,要戴口罩。

43.一切藥品溶液的瓶上都必須貼有標簽注明名稱、規格、濃度及日期,劇毒性的藥品應有明顯的標志。

44.嚴禁將食具和試驗儀器互相代用。

篇2:氣體分析化驗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執行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加強業務學習和訓練,不斷提高自主保安能力,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

二、負責氣體分析工作,保證分析及時數據準確,對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負責,對由此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三、熟悉掌握色譜儀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四、操作時,出現誤差時要進行認真分析,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五、氣體分析要作好詳細記錄,分析結果要及時匯報上級領導。

六、嚴格按照電氣管理相關規定,管好用好機電設備,杜絕漏電現象發生,確保安全正常。

七、標準氣體要嚴格按規定擺放整齊,遠離熱源。

八、加強設備檢修保養,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九、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作好自主保安工作。

十、設備在運行時發生故障自身不能處理時及時向領導匯報反映。

篇3:分析化驗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對分析化驗工人經常進行安全生產思想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2化驗室所用的分析化驗儀器及設備必須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對危險藥品要妥善保管,并設專人負責。

3在進行分析、化驗、研究工作的同時,必須執行安全規定。

4有關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環境保護方面的分析化驗項目,應積極配合,并對分析數據應做到準確無誤。

5編制分析化驗工作的安全技術規程,并檢查貫徹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