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事故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一、發生著火事故處理:
1.搶救人員必須同指揮人員商量處理方案。
2.降低煤氣壓力,迅速用黃沙、濕淋袋、草墊隔絕空氣或通入氮氣使火熄滅。
3.嚴禁全部切斷煤氣源,<100mm的管道可以直接關閉閥門滅火。
二、大量煤氣泄漏事故處理
1.發生大量煤氣泄漏時,應立即將無關人員撤離危險區。
2.迅速找出泄漏原因,立即處理。
三、煤氣爆炸事故處理
1.立即把相關人員撤離爆炸區域。
2.與有關人員、單位聯系,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處理。
第五節氮氣使用、操作、檢修安全規程
1.使用氮氣時要檢查管道、法蘭、附件確認無泄漏方可使用。
2.使用氮氣場所,必須檢查含氧量不低于18%,否則要戴上氧氣呼吸器和強制通風換氣不得少于二人工作。
3.在氮氣管道上作業時,應先切斷氮氣源,堵好盲板,確認與氮氣源隔離后才能進行工作。
4.禁止向室內排放氮氣,不得用氮氣吹風降溫。
5.工作人員發生氮氣窒息時,應撤離含氮量較低的區域,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并立即做人工呼吸和吸氧氣。
6.用氮氣場所和管道要有警告標志牌。
篇2:壓力管道設施事故處理制度
1.對輸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質的壓力管道應建立巡線檢查制度,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根據需要建立搶險隊伍,并定期演練。
2.對事故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報告主管部門和安全監察部門。
3.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后還必須直接報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撿檢疫總局。
4.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2)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年、月、日、時、分);
(3)事故設備名稱;
(4)事故類別以及事故概況;
(5)人員傷亡、經濟損失。
5.事故發生部門及有關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地向事故調查組提供有關設備及事故的情況,如實回答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并對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負責。
6.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并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7.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到事故發生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有關人員沒有接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措施不放過,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篇3:特種設備事故處理工作制度(1)
一、工作依據:
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十三條:“特種設備發生事故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事故調查,追究責任。”
2、《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國家質檢總局令第2號。
二、工作要求:
1、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報告。
2、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3、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情況和鑒定結果,分析事故發生原因,依照《條例》或《規定》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
4、事故處理后,方可由具備修理資格的單位進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