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胺氣體發生器安全操作規范
1、按要求穿戴好勞保用品,班前應查閱交接班記錄,了解設備安全情況。
2、首班開動設備前,必須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不得未檢查就開動設備,應先啟動三乙胺氣體處理器,再啟動設備。
3、加注或抽取三乙胺或樹脂時,必須戴防毒面罩,有邊框的防護眼鏡,膠手套,打開附近窗戶,風扇等保證空氣流通,并放置滅火器備用。
4、每班對三乙胺處理器進行維護,檢查引風機、管道接口處的密封度,貯液槽是否完好,輸送管是否暢通,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5、三乙胺處理器補充磷酸液時,其濃度要保持在規定范圍,在運行過程中若有三乙胺味,必須對三乙胺處理器進行檢修或加磷酸液,確保其正常工作。
6、必須保證工作區域的整潔干凈,如發現油、樹脂等液體滲漏在平臺面、樓梯,必須馬上清理清理干凈,防止意外滑倒。
7、發生故障或發現隱患時,應停機請修,嚴禁使設備帶病作業。
8、班后必須清理工作場地,關斷水、電、氣源,先關生產設備,再關停三乙胺氣體發生器。
收貨部制度
篇2:蒸氣發生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杜絕人為操作事故的發生,確保設備按預期使用。二、適用范圍蒸汽發生器系統。三、職責1.操作人員按本規程使用和衛生清潔。2.維修人員按本規程維修和保養。3.生產部負責監督本規程的執行。四、內容1.使用1)檢查設備標識牌為“正常”。檢查有無漏汽。2)試運行開機前打開冷凝水排放閥、排空閥、濃縮閥的閥把開啟45。其余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將蒸汽管路內的沉積物及冷凝水排凈后,先打開電源開關,然后緩緩打開蒸汽閥,壓力表壓力控制在0.3-0.35MPa之間。觀察水泵壓力表,表值應在0.3-0.5MPa之間,.可通過料水控制閥調節。根據性能參數表調定流量,然后觀察水位視鏡水位保持在視鏡1/2處下方穩定不動,當純蒸汽出口處溫度在120~C以上,機器進入正常運行。3)正常運行每天開機前檢查一下工作條件,蒸汽、純化水條件具備時開機。操作過程與4.1.2試運行過程相同。4)停機停機時先關閉蒸汽閥、待純蒸汽出口處溫度下降至100~C以下,最后關閉電源開關,其余閥門不動。5)大負荷運行當蒸汽壓力達到0.4MPa時,為大負荷運行,這時進料水量按性能參數表中值給水(料水閥),安全閥開啟壓力調整到0.4MPa蒸汽閥門適當關小些。6)小負荷運行當蒸汽壓力低于0.3MPa時為小負荷運行,進料水量按性能參數表中標值給水。并隨時觀察水位,蒸汽閥門適當開大。7)填寫相關記錄。2.清洗1)取下‘‘正在運行’,’標識牌進行清洗。2)使用數年后,蒸發器、預熱器及冷凝器的換熱面有可能形成垢層,使傳熱系數降低,蒸餾水產量下降,可用藥液進行清洗。清洗溶液:在純化水中加入2%鹽酸和氫氟酸,使用溫度為60℃清洗l小時即可。3.注意事項1)蒸汽與純蒸汽管等是高溫管道,外表應包復絕熱材料防止灼傷。2)電器線路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防止漏電傷人。3)操作前應了解設備性能,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嚴禁違章操作。4)純蒸汽的質量,關系到生命安全,因此原料水必須經過嚴格處理。如果水質不合格,務必查明原因。5)蒸汽管道的安全閥必須調整好,并應定期檢查,防止超壓。6)純蒸汽發生器冬季貯存庫房溫度不得低于0℃。7)如果進料不泵輸出流體壓力很低時,請將上方排空方螺釘擰下排空。8)操作壓力不得超過0.3MPa。五、相關文件與記錄。1.設備管理規程。2.蒸汽發生器運行記錄表。
篇3:濕蒸汽發生器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的檢查
水處理運行正常,增壓泵啟動,注塞泵入口壓力正常,供給鍋爐足夠水量。
1、檢查各閥位置
水汽系統
(1)打開泵入口閥門,對流段入口閥門,出口排放閥門。(2)各壓力表閥門開啟。(3)各流量表、記錄表、控制器一次均開啟。(4)注塞泵入口壓力表閥門開啟;(5)給水流量變送器閥門開后;(6)蒸汽流量、溫度、壓力記錄儀一次閥門開啟;(7)控制盤主蒸汽壓力控制器閥門開啟;(8)控制盤主蒸汽壓力表閥門開啟。
燃油系統
(1)電加熱器出口閥開啟。(2)燃油流量計進出口閥開啟。(3)回油閥開啟。(4)燃油系統泵出口、蒸汽加熱罐、爐前油嘴處壓力表閥開啟。
霧化系統
空氣霧化,打開空氣霧化入口閥、霧化壓力表閥。
儀用空氣系統
打開空壓機出口閥門;打開儀用空氣過濾器出口閥門;打開空氣干燥器,濾清器出口閥門;打開儀用空氣閥門;蔬水閥開啟;空壓機蔬水閥;燃油蒸汽加熱器蔬水閥;霧化汽水分離器蔬水閥;排污閥關閉;輻射段爐管排污閥;輻射段排污閥;對流段排污閥;爐膛微壓表開啟,前后觀火鏡清潔。
2、檢查動力開關位置
打開動力柜門,空壓機、注塞泵、鼓風機、電加熱器、變壓器和變頻器的空氣開關處于“合”位置,再合上電源總開關,關好動力柜門。
控制盤上開關位置
控制電源開關——暫時斷開;空壓機開關——自動;點火程序開關——暫時斷開;油氣選擇開關——油;蒸汽壓力開低旁通——合;調火開關——小火;延長引燃開關——延長;霧化選擇開關——空氣;電加熱器開關——合;照明開關——關——根據需要;油嘴加熱——溫度顯示儀一臺;指示燈,合上控制電源開關,報警試驗,報警燈指示正常。
檢查前吹掃繼電器在起始位置5分鐘,后吹掃繼電器應停止在終點。
3、檢查燃料供給情況
啟動油泵組,油壓調整至1.0MPa左右,油溫80-90℃,爐前壓力0.65-0.75MPa之間,油溫90-100℃。
二、運行操作
1、啟運點火
合上控制電源,電源指示燈亮,溫度顯示儀讀書正確,空壓機啟動升壓;按下檢查連鎖系統,報警燈恢復,注塞泵手動運行成功后撥至自動;一切條件正常后,合上點火開關,按下按鈕鍋爐各機構逐次進行工作。注意點火過程;火焰引燃正常后,延長引燃開關斷開,調火開關轉至自動,火量自動跟蹤水量,保持壓力平穩升高;待鍋爐啟運平穩后,與配汽隊聯系注汽,半小時內監控運行,直至壓力穩定后方可離開。
2、向除氧器供汽及霧化切換
鍋爐啟動正常后檢查蒸汽干度在40%以上,打開除氧器供汽閥調壓至,是除氧器升溫;燃油投霧化前對霧化預熱管線系統,進行以下操作;打開爐出口汽水分離器霧化一次截至閥扣,調節一次減壓閥將壓力控制在1.0MPa以內,拉啟爐前蒸汽霧化汽水分離器安全閥排汽;排水完畢,打開蒸汽霧化分離器手動閥;將霧化選擇開關轉向混合,這時觀察火焰,馬上將霧化選擇開關轉至空氣反復次,火焰穩定后將選擇開關轉至蒸汽,觀察火焰和霧化壓力有無變化,待正常后轉投蒸汽霧化結束。
三、濕蒸汽發生器的停運
1、在運行工接到停運命令后,霧化選擇轉至空氣,關閉霧化蒸汽截止閥。2、將火量降至零,調火開關轉至小火。3、斷開點火開關,關閉油嘴手動閥,滅火后吹掃20分鐘。4、打開排放閥,關閉注汽閥。5、空壓機、燃油機加熱器根據需要開關自行選擇,其它控制開關在吹掃后均應在停運位置。6、關閉泵入口閥門。7、如長時間停爐,需對濕蒸汽發生器采取干式或濕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