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危險廢物安全操作規程
一、基本要求
1、現場應統一指揮,以防作業混亂發生事故。作業現場危險廢物裝卸搬運人員和機具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服從指揮。
2、對危險廢物的收集設備,必須制定具體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由經過操作訓練的專職人員操作,以防事故發生。
3、人力收集時,應量力而行,配合協調,不可冒險違章操作。
4、操作人員不準穿帶釘子的鞋。應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具。對有毒的腐蝕性物質更要注意,在操作一段時間后,應適當呼吸新鮮空氣,避免發生中毒事故。操作完畢后,應對防護用具進行清洗或消毒,保證人身安全。
5、裝卸危險廢物應輕搬輕放,防止撞擊、摩擦、震動、摔碰。液體鐵桶包裝卸垛,不宜用快速溜放辦法,防止包裝破損。對破損包裝可以修理的,必須移至安全地點,整修后再搬運,整修時不得使用可能發生火花的工具。
6、散落在地面上的危險物品,應及時清除干凈。對于掃起來的危險廢物專門收集,采用合適的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置,以確保安全。
7、收集、搬運作業完畢后,應及時洗手、洗臉、漱口、淋浴。中途不得飲食、吸煙,并且必須保持現場空氣流通,防止沾染皮膚,黏膜等。
二、危險廢物裝卸安全注意事項
1、易燃液體:其閃點低、汽化快、蒸氣壓力大,又容易和空氣混合成爆炸性的混合氣,在空氣中濃度達到一定范圍時,不僅火焰能導致起火燃燒或蒸汽爆炸,其他如火花、火星或發熱表面都能使其燃燒或爆炸。
2、氧化劑:注意防水、防潮,雨雪天沒有防雨設施不準作業;若有汗水應及時擦干,絕對不能直接接觸氧化劑物質;在裝卸搬運中不得翻滾、撞擊、摩擦、傾倒,必須做到輕拿輕放;嚴禁滾桶、重放、撞擊、摩擦,防止引起火花;應單獨裝運,不得與酸類、有機物及自燃、易燃、遇濕易燃的物品混裝混運。
3、腐蝕物品:腐蝕物品具有強烈腐蝕性,除對人體,動、植物體,纖維制品,金屬等能造成破壞外,甚至會引起燃燒、爆炸。裝卸搬運時必須執行以下要點:要嚴格檢查包裝容器是否符合規定,包裝必須完好;作業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膠手套、膠圍裙、膠靴、等;裝卸要平穩,輕拿輕放,嚴禁肩扛、背負、沖撞、摔碰,以防止包裝破損;嚴禁作業過程中飲食;作業完畢后必須更衣洗澡;防護用具必須清洗干凈后方能再用;皮膚接觸使用應急噴淋設施沖洗;腐蝕物品裝載不宜過高;嚴禁架空堆放。
4、企業及時聯系危廢處理單位回收,填寫危險廢物產生情況一覽表。在未回收期間暫時倉庫專門區域內,該區域地面設置硬化防滲,并掛有專門的危險廢物標志、名稱、性質和應急措施等。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
5、危險廢棄物收集暫存入庫,并填寫危險廢物入庫交接表。危險廢物的轉移和運輸時填寫(庫存危險廢物提供/委托外單位利用/處置交接表)。
6、危險廢棄物收集及時得到危廢處理單位回收的填寫(危險廢物直接提供/委托外單位利用)
7.危險廢物的轉移和運輸應按《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的規定報批危廢物轉移計劃,填寫好轉運聯單,并必須交由資質的單位承運。做好外運處置廢棄物的運輸登記,認真填寫危險廢物網上轉移電子聯單。
8、危險廢物處理單位的運輸人員必須掌握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安全知識,了解所運載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意外是的應急措施。運輸車輛必須具有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駕駛人員必須由取得駕駛執照的熟練人員擔任。
9、處理單位在運輸危險廢物是必須配備押運人員,并隨時處于押運人員的監管之下,不得超裝,超載,嚴格按照所在城市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行車路線行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的區域。
10、危險廢棄物在運輸途中若發生被盜、丟失、流散、泄漏等情況時、公司及押運人員必須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篇2:危險廢物處置安全操作規程
文件名稱危險廢物處置安全操作規程起草人文件編號DPZQ-AGC-23版本/狀態A/0審核人發布日期2007/08/15第1頁共1頁批準人作業流程一、危險廢物與一般固體廢棄物和可回收廢物應分類投入和存放,嚴禁混放混存。二、液體危險廢物(廢油漆、廢溶劑)等應存放于專用的桶裝容器中,貯存、運送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泄漏和火災事故。三、固體危險廢物(如電池、汞燈管、空容器罐、沾化學品抹布等)應分類、集中存放于專用包裝容器內,并密閉。以防貯存、運送時泄漏、擴散、污染。四、危險廢物出廠時需標明名稱、編號、類別、數量、日期及需要特別說明的內容。五、長期存放危險廢物的容器必須加蓋,并密閉蓋好。六、盛裝危險廢物時,不得超過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七、危險廢物收集人員每天從各危險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好的危險廢物按照規定的要求送至公司指定的暫存地點。八、危險廢物存放點、危險廢物暫存處要有相關標識及嚴密的封閉措施,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危險廢物。九、一旦發生危險廢物流失、泄漏、火災等意外事故時,及時采取緊急措施,并啟動應急方案,實施救援處理工作,同時上報相關負責人。,登記內容為日期、產生部門、危險廢物種類、數量或重量,處置情況及相關人員簽名,并保持記錄備查。十一、危險廢物必須由具有資質的機構或環保部門指定單位接受,公司行政部與之簽訂危廢轉移協議,并依照有關規定填寫和保存廢物轉移聯單。嚴禁有關人員私自轉讓、買賣危險廢物。產生廢物者按要求對危險廢物進行分類投放↓廢物收集人員定期將部門內廢物集中收存↓廢物收集人員出廠前在包裝物上填寫標簽內容↓填好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運送到指定處置場所并繳納危廢處理費↓統計上報政府機構廢物管理部門↓妥善保管第一聯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修改日期修改人批準人
篇3:危險廢物進入料坑操作規程
1、料坑內存在的揮發性可燃氣體集聚,任何人員不得在料坑邊上打手機。
2、不得在料坑邊上開啟電動工具。
3、不得在料坑邊上做可能產生靜電火花與摩擦火花的工作。
4、任何人員不得在料坑周圍做動火作業的工作。
5、任何車輛進入料坑周圍必須使用阻火器。
6、入坑操作機械叉車、攪拌挖掘機等要有防靜電措施,保證車輛要有防靜電的導地設置。
7、任何人員在料坑周圍作業必須配備安全帽、安全鞋、眼罩、口罩、防腐蝕手套、純棉布工作服。
8、物料入坑前要都做相融性試驗。禁止強酸與強堿進入料坑,防止強酸遇強堿在料坑內發生放熱反應,強酸遇強堿反應放熱時如果遇朔料及木屑在空氣作用下會引起自燃問題。
9、嚴格禁止袋裝或者桶裝的流動性差的高硫固液物料在沒破袋的情況下就直接投入料坑內。
10、入坑物料要充分混合,防止硫、氯集中這會影響焚燒運行突然高硫或者高氯煙氣直線飆升。
11、禁止低粘度、低閃點的廢液倒入料坑內,液體太多會造成料坑物料分層,可燃性液體比重輕會浮在上層,不可燃液體就會將包裝物料泡在低熱值的液體中。經過浸泡后的物料就會很難著火直接影響燃燒效率。
12、高揮發性低閃點的液體與固體不能投入料坑。如果附在上面的是高熱值液體在抓送過程有滴漏,很可能在進入投料口時會產生引火爆燃發生火災。
13、嚴格禁止可燃性粉料直接投入料坑內:特別是樹脂粉、制藥廠報廢藥粉、硅膠朔料粉、膠木粉、干活性炭粉。注意:制藥廠報廢藥粉實際上也是可燃性很高的淀粉為主要原料。細粉狀物料在拌料翻騰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到一個濃度點時,有可能在料坑內的可燃氣體作用下有摩擦火花或其它引火熱源,可燃氣體就會引爆或者自燃。如果遇有高揮發性類象醇、苯類氣體濃度高時。危險性就更大。
14、嚴格禁止冒白色煙霧的物料進入料坑內,因為冒白色煙霧的物料大多都會是強酸或有過量氨或者磷與濕度過大的空氣中的水形成的放熱反應。只有待他們完全反應完成后才可以進入料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