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監測采樣工操作規程
1.采集密閉內氣樣時,要首先檢查密閉外氣體是否超限(CH4不超過1%,CO2也不超過1.5%,CO不超過24×10-6,O2不低于20%,其他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方可進行操作。
2.采樣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附近的頂底板及通風情況,嚴禁在危險地區操作。
3.采樣中,要注意車輛和來往行人,以免被撞傷。
4.帶齊所用工具并進行詳細檢查,要求完整、齊全、準確、靈活好用:
(1)采樣泵要有足夠的排氣壓力,能迅速充起充足球膽,聲音正常,保證連續使用1小時以上。
(2)取樣桿、取樣球、膠皮管、球膽,要保證外觀無損傷、不漏氣。
(3)溫度計經過校驗,刻度清晰、準確。
(4)多種氣體檢定器和各種氣體檢定管:CO、CO2、O2、CH4等檢測范圍合適、不失效。
(5)備有微風管、筆記本、筆和其他工具,能保證正常使用,不發生安全事故。
5.在正式采樣之前,對球膽進行沖洗。
6.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
檢查儀器、工具、安全檢查、采樣送分析室整理儀器、工具。
7.采樣之前,首先對球膽進行沖洗。其方法步驟是:把預測地點的氣體通過采樣球或抽氣泵壓入球膽內,球膽中部膨脹厚度不小于5厘米。左手拿球膽底部,將球膽平放在大腿上,右手由上向下擠壓球膽,排出球膽內氣體,如此操作3次沖洗球膽。
8.采集密閉內氣樣:進入密閉前柵欄外,首先觀察密閉外U形壓差計,判斷密閉是進風還是出風,如果密閉前沒有U形壓差計,可用微風管或粉筆沫檢查該密閉是進風還是出風。
(1)密閉進風時的采樣:將取樣膠管通過測氣孔送入密閉內,或將膠管連接在留好的管子上,在膠管四周用黃泥或其他東西堵嚴實。不得使密閉外新鮮空氣混入氣樣中,用采樣泵連續取10分鐘以上,將采樣球膽沖洗以后,即可采樣,將球膽充足充飽后,用夾子夾緊球膽口,并填寫采樣記錄,將標簽貼在球膽上。
(2)密閉內出風時的采樣:將取樣膠管通過測氣孔送入密閉內,或將膠管直接連接在留好的管子上,在膠管四周用黃泥或其他東西堵嚴實,用采樣泵或取樣球采樣,將采樣球膽沖洗以后即可采樣,應將采樣球膽充足充飽,用夾子夾緊球膽口,并填寫采樣記錄等。
(3)取樣完畢后,要將柵欄打好,防止其他人員誤入。
(4)如密閉反水池出水時,必須在取樣的同時測量水溫。
9.在工作面隅角及巷道高冒處取樣:將取樣桿送至頂板10~20厘米處,用抽氣泵或取樣球取樣,視采樣空間大小、氣體來源等情況,具體決定對氣樣的置換時間和對球膽的沖洗次數,在取樣的同時測量溫度,應將球膽充足充飽后,用夾子夾緊球膽口,詳細觀察該地點有無積熱現象和自燃征兆,并作詳細記錄。
10.材料道、刮板輸送機道后部采空區取樣:將取樣桿送入后部采空區,用抽氣泵或取樣球取樣,抽氣時間不少于3分鐘,在取樣的同時測量溫度,將球膽沖洗后方可取樣,并仔細觀察有無自燃征兆和積熱現象,要作詳細記錄。
11.在材料道、刮板輸送機道風流及工作面架間取樣:
(1)在材料道、刮板輸送機道風流中取樣時,應將取樣桿置于巷道上方,取樣位置視現場情況而定,一般應設在停采線附近,在取樣的同時測量溫度。用取樣球取樣時,應將球膽按要求沖洗后,方可取樣。
(2)架間取樣,應將取樣桿置于工作面后部采空區或頂板上方。在取樣的同時測量溫度。將球膽按要求沖洗后再取樣,應對工作面進行觀察有無積熱、氣味異常等現象,并做認真記錄。
12.探氣孔取樣:
用細竿或其他東西將膠管送入探氣孔內(長度不少于1米),并用黃泥將膠管周圍堵嚴實。確保外部氣體不得進入,用采樣泵取樣抽氣時間不少于20分鐘,確保取到內部氣樣,將球膽按要求沖洗后方可取樣。取樣后要及時用棉紗等封實探氣孔。
13.采樣后,應將球膽口綁扎牢固,以免漏氣,應及時將氣樣送化驗室進行氣體分析。自采樣到氣體分析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
14.如果有炮煙,嚴禁采樣。
15.火區采樣工采樣時,要2人同行,進入采樣地點前,應先檢查甲烷、一氧化碳、氧氣等氣體,超限時禁止進入。
16.升井后及時將氣樣送化驗室。
17.向值班人員匯報現場情況,并認真填寫取樣時間、地點、對應球膽號,溫度等。
篇2:井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制度
為了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減少或杜絕職業中毒事故,特制定本檢查規定。
井下空氣及有毒有害氣體要求
井下空氣要求
井下采掘工作面進風流中的空氣成分(按體積計算),氧氣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高于0.5﹪
井下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
井下作業地點(無柴油設備的礦井),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一氧化碳Co:最大允許濃度30mg/m3;
氧化氮(換算成NO2)NO*最大允許濃度:5mg/m3;
二氧化硫SO2:最大允許濃度:15mg/m3;
硫化氫H2S:最大允許濃度:10mg/m3.
施工作業檢測
在有自燃傾向或火災危險(礦巖含硫量超過10~15%)的礦區施工作業前,各施工隊必須配齊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儀器。作業時每班至少應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濃度檢測一次。發現超標,人員應立即撤離危險區,并進行通風,直至達到上述允許濃度值以下,才能進行作業。
在已經發生自熱,且有自燃趨勢的礦區作業時,各施工隊必須用自備的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對相關的作業點,每班至少進行三次檢測,并保證通風狀況,達到上述規定要求。嚴禁冒險作業。
安全管理督察
安全環保部下屬安全科,有自燃趨勢的礦區作業點,每周至少應測定一次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其它礦區,每周至少應測定一次,并做好記錄。
安全環保部、安全科,應督促各作業點,通風設施設置安裝到位,特別是運行到位。
安全環保部、安全科應督促各施工隊,檢測、檢查到位;對有毒有害氣體超標的作業點,有權停止作業,并責令整改合格后方能作業。
篇3:礦山工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規定
礦山工程公司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規定
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建設規范》要求,結合公司礦山地下開采作業實際情況,為做好有害有毒氣體的監測工作,預防發生中毒、窒息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一、監測規定
1、標準:CO濃度不大于24PPM,NO2濃度不大于2.5PPM,O2濃度不小于18%。
2、井下所有班組長帶班進入作業場所前,必須開啟通風機進行通風或檢查通風情況,在確定通風符合標準后進行CO濃度測試。
3、班組長必須在進入作業場所前進行CO濃度測試,CO濃度小于24PPM時才準許進入,開始作業前準備工作。
4、班中班組長要對本班作業地點進行兩次CO濃度測試巡查,安全員、測風工要對所有當班作業場所進行兩次CO濃度巡回檢查測試。
5、安全科監測規定:
①每月對礦井空氣質量進行一次監測分析,測量CO、NO2、O2的含量,監測范圍為各中段主巷、作業穿巷、主進風巷及重點作業場所和崗位。
②對新開的通風不良或遠離主通風巷的掘進面、工作場所要在開工前進行一次空氣質量測試。
③井下每次大爆破之后,在經過通風后人員進入之前對井下空氣質量進行一次測試。
④對于封閉巷道、采空區和長期未作業場所在進入前必須進行空氣質量檢查測試。
⑤每兩天對井下作業面或作業場所進行一次空氣質量巡回測試。
6、安全部每月對各分公司井下空氣質量進行2次監督檢查測試,每季度對各分公司井下空氣質量進行一次分析。
二、監測管理規定:
1、所有井下班組長、測風工、安全員都必須配備CO濃度測試,其他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根據需要適當配備。
2、分公司安全科、公司安全部必須配備CO、NO2、O2測試儀。分公司安全科配備一臺NO2、O2二合一測試儀和CO測試儀,安全部配備一臺NO2、O2二合一測試儀和兩臺CO測試儀。
3、分公司安全科、公司安全部應建立監測儀器領取、更換臺賬,建立有毒有害氣體監督檢查測試記錄臺賬及空氣質量分析表。
4、CO濃度測試儀實行以舊換新,因人為造成的儀器損壞,要照價進行賠償。
5、NO2、O2二合一儀器必須由專人負責保管使用,不管什么原因造成儀器損壞不能使用,一律由分公司承擔賠償。到使用年限后(大于2年),由公司統一更換。
6、所有儀器損失賠償,由公司安全部開據證明,到財務部交付賠償金之后,安全部方可開單領取新儀器。
7、儀器在使用中如發現數據異常時,要及時進行調試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