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農村組織活動場所規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場所規范化管理應當堅持加強監督、嚴格管理的原則,確保場所集體資產的安全完整;堅持發揮功效、綜合利用的原則,做到“一室多用”、“一所多能”,切實把場所建設成為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陣地。
第二章基礎設施
第二條場所室內要整齊有序、簡潔明快,達到以下標準:門窗牢固完好,玻璃齊全、整潔,門楣有統一的標識牌;內外墻壁全部粉刷;辦公桌椅、活動室桌椅、文件資料柜、遠教設備、黨旗、黑板、工作制度欄、檔案資料及其它各項辦公設施和辦公用品齊備,擺放或懸掛整齊,外表干凈,無灰塵,無破損現象。
第三條場所院落應平整綠化,做到整潔、美觀、大方,達到以下標準:院落地面平整,無雜物、垃圾,無亂堆亂放現象;地面平整硬化或綠化;院落圍墻完整、粉刷美觀;黨務、村務公開欄要在場所醒目位置單獨設置,做到美觀實用。
第四條場所門前應開闊平坦,路面平整,無柴草、糞堆及其它雜物亂堆亂放現象。
第三章陣地使用
第五條決策議事中心。以場所為依托,定期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議事會,組織黨員群眾商討治村富民對策。
第六條黨員活動中心。充分利用場所,組織黨員進行交流和學習,讓黨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要在場所建立黨員服務站,為黨員提供黨務工作指導、咨詢、協調等服務;接納和管理、教育、服務流動黨員。
第七條教育培訓中心。充分利用遠教設備等現有資源,組織黨員群眾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能培訓和科技文化、政策法規、市場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第八條便民服務中心。建立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度或坐班制度,接待群眾來訪,接受村務、黨務咨詢;設立“為民辦事代理點”,開展以“便民、利民、樂民”為主要內容的“一站式”服務,定期在村務公開欄發布農產品購銷、致富、勞務等信息,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第九條文體活動中心。要利用場所向群眾傳播先進文化、開展健康活動。以場所為陣地,組織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樹文明新風。嚴禁在場所內以娛樂為名進行賭博、封建迷信等有悖于“三個文明”建設的行為。
第四章責任追究
第十條對因管理、使用不善或人為因素造成活動場所設施損壞的,以及利用活動場所開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活動及封建迷信等不健康活動的,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人及有關領導的責任。情節嚴重的,可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篇2:職工活動場所消防安全制度
(一)職工活動場所是指廠會議室、圖書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臺球室等其它具有開展活動功能的場所。
(二)職工活動場所必須設置“安全出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
(三)職工活動場所使用時,必須保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嚴禁堵塞和占用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
(四)職工活動場所禁止吸煙和動用明火。室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室內清潔干凈。
(五)職工活動場所所有電氣設備及照明,必須由持證電工負責安裝和檢查維修,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或電源。
(六)職工活動場所必須指定專人負責,每天下班或活動結束后要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確認無事故隱患,關好門窗,切斷電源后,方可離開。
(七)工作人員必須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掌握撲救火災的基本方法,對配備的消防器材和設施必須妥善保管,自覺維護和保養。
篇3:校內公共活動場所安全制度
1、學校餐廳、體育活動場所、大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均為公共活動場所,實行誰組織活動,誰負責安全工作的原則。
2、開展活動時應認真檢查電路安全,沒有電工在場不要私拉亂接電源。新增大功率電器,應征得總務部門同意。總務處應組織電工定期檢查電源開關,插座是否完好,有損壞的應及時修復。
3、開展活動要保持所有通道暢通無阻,開關靈活,便于隨時打開。
4、開展活動要適當控制人員,不要過分擁擠,要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出得去。
5、大型活動要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工作,突發事件有專人負責指揮疏散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