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2024-07-14 閱讀 6779

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一、為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促進我司黨風廉政建設和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

三、報告人應報告下列重大事項:

(一)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營建、買賣、出租私房和參加集資建房的情況;

(二)本人參與操辦的本人及近親屬婚喪喜慶事宜的辦理情況(不含僅在近親屬范圍內辦理的上述事宜);

(三)本人、子女與外國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國(境)定居的情況;

(四)本人因私出國(境)和在國(境)外活動的情況;

(五)配偶、子女受到執法執紀機關查處或涉嫌犯罪的情況;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寫作網更多資料

(六)配偶、子女經營個體、私營工商業,或承包、租賃國有、集體工商企業的情況,受聘于三資企業擔任企業主管人員或受聘于外國企業駐華、港澳臺企業駐境內代辦機構擔任主管人員的情況。本人認為應當向組織報告的其他重大事項,也可以報告。

四、報告的重大事項,應由報告人在事后一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報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報告的,應及時補報,并說明原因。按照有關規定需要事前請示批準的,應按規定辦理。本人認為需要事前請示的事項,也可以事前請示。

五、公司黨委組織部門負責受理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的報告。

六、對于需要答復的請示,受理報告的部門應認真研究,及時答復報告人。報告人應根據答復意見辦理。

七、對報告的內容,一般應保密。組織認為應公開或本人要求予以公開的,可采取適當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八、領導干部不按本規定報告或不如實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由公司黨委、行政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限期改正、責令作出檢查,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批評等處理。

九、公司黨委、行政及紀委要加強對本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組織部門要把領導干部執行本規定的情況作為考核干部的一項內容。負責受理領導干部報告的組織部門每年須將執行本規定的情況向公司黨委、紀委報告一次。

十、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建筑集團重大事項集體審議制度

zz集團重大事項集體審議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要求,規范集團公司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充分體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集團公司重大事項適用本制度。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重大事項決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集團公司決定重大事項,實行董事長負責制,采用集體議事,并以會議決定形式體現集體意志,不以傳閱、會簽或個別征求意見等形式代替集體議事和會議決定。

第四條集團公司決定的重大事項需要集團黨委審議的,按照集團黨委議事規則執行。

第二章重大事項的范圍

第五條集團公司決定的重大事項是指:

一、重大決策:

(一)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確定和調整;

(二)年度工作計劃的確定和調整;

(三)重要專項工作方案的確定和調整;

(四)重要活動方案的確定和調整;

(五)重要改革措施的確定和調整;

(六)企業設立、更名和撤消的審批;

(七)年度財務預算的確定和調整;

(八)員工工資福利方案的確定和調整;

(九)重要合同、協議的審批;

(十)各類獎勵、處罰、考核結果的審批;

二、重要干部任免:

(十一)企業領導班子的任免;

(十二)公司總部部門負責人的任免;

三、重大項目安排:

(十三)工程項目的立項和調整;

(十四)重大節慶活動方案的確定和調整;

四、大額度資金使用:

(十五)5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的使用;

(十六)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的使用。

第三章重大事項的決策形式

第六條集團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形式為領導班子會議。根據重大事項的相關內容,有些事項需經領導班子會議和集團黨委會議分別審議,按照領導班子會議和集團黨委會議的議事形式決策。

第七條決定集團公司重大事項的領導班子會議,須有法定參會人員的半數以上到會方可舉行。

第八條如遇重大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無法召開領導班子會議決定的,由董事長審核決定,但事后應及時召開領導班子會議予以確認。

第四章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

第九條集團公司重大事項決策的具體程序如下:

(一)提出事項。重大事項由分管領導提出,由責任部門擬定供領導班子會議決策的方案和說明,并附有關材料。如事項涉及法律事務的,應事先由集團公司法律顧問提出書面意見,意見隨上會材料一并上會審議。如事項需要在較大范圍內研究和征求意見的,應在提出事項前完成前期的研究和征求意見,并形成文字說明一并上會審議。

(二)列入議題。集團公司辦公室匯總重大事項及其相關材料后,交董事長審定,由董事長確認是否列入領導班子會議的議題。

(三)提前通知。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的通知(含議題及有關資料)須至少提前2個工作日送達與會人員。

(四)討論決定。領導班子會議由董事長或董事長委托副總經理主持。會議中先由事項提出部門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并作說明,由參會人員對議題進行充分討論,最后由主持會議的董事長或副總經理在聽取其他參會人員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會議討論中,每位參會人員應表明個人意見,董事長或副總經理應表明贊同或不贊同的意見。

(五)形成紀要。領導班子會議對重大事項作出決策后,由集團公司辦公室負責整理會議記錄,并形成“會議紀要”。“會議紀要”須寫明會議名稱、會議主持人、參會人員、會議記錄人員、事項提出部門負責人對方案的介紹和說明、分管領導的意見和主持會議的董事長或副總經理的決定等內容。“會議紀要”經董事長簽發后,由辦公室負責分送。

(六)正式行文。對集團公司決定的重大事項,需要行文的,經董事長簽發,由集團公司辦公室下文。

(七)企務公開。對集團公司決定的重大事項,除涉密事項外,都應采用適當的形式公布。

第五章附則

第十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十一條本制度解釋權屬集團公司。

篇3:附院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責任追究制度

附屬醫院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責任追究制度

1、為切實保證"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度"的有效貫徹執行,正確處理違反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的行為,特制定本制度。

2、凡屬"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度"適用范圍中的領導均適用本制度。

3、實施責任追究應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客觀公正、嚴肅紀律、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4、責任追究要分清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重在對領導干部個人責任的追究,不得以集體責任代替個人責任。

5、領導成員集體做出錯誤決定或采取錯誤行動的,追究領導班子的責任時,應根據各自所起的作用和應負的責任,對其主要負責人以及其他成員分別追究個人責任。其中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可不予追究。

6、對領導干部實施責任追究的方式有:批評教育、責令書面檢查、通報批評、待崗以及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對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領導干部,責令其予以經濟賠償,賠付金額按經濟損失10%~50%的范圍,由醫院黨委會集體研究決定。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于追究或從輕、減輕處理:

1)職責范圍內出現經濟問題,經查實不是領導干部失職造成的;

2)對職責范圍內出現的問題,敢于揭露,主動查處,認真整改的;

3)積極采取措施,減輕或挽回損失,或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或擴大的。

8、有下列情形之一,應從重或加重處理:

1)推卸、轉嫁責任的;

2)在職責范圍內出現問題后,采取掩蓋、袒護等做法或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致使危害結果擴大的;

3)職責范圍內多次發生重大經濟案件或受到追究仍拒不糾正的。

9、追究工作在院黨委和行政的統一領導下進行。

1)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書面檢查的處分,由上級負責人組織實施,必要時可請紀檢、監察部門和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參加;

2)給予通報批評、待崗等處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3)給予黨紀處分,由所在黨組織或紀檢部門按照黨紀處分條例的規定辦理;給予行政處分,由任免機關依法辦理。

10、本級查處的案件中涉及到上一級領導機關管轄和領導干部的責任時,應按照移送案件的有關規定提請上一級黨委或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11、領導干部責任追究的有關材料按照有關規定歸入干部的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