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焊接火焰切割個人防護裝備
1在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作業中,使用個人防護裝備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控制措施的輔助方法,為工人提供防護,避免受到熾熱物體及輻射所傷,及因吸入危害健康的煙霧致健康受損等風險。應因應可能遇到的危險而選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并應適當地使用及保養。選擇錯誤的個人防護裝備、不適當使用或保養個人防護裝備可能構成壞處多于好處,使用者會誤以為安全,以致其受傷或健康受損的風險比沒有使用個人防護裝備者更高。應于作業開始前,為工人提供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有關的訓練。
2眼部的防護
眼部防護設備保護眼睛免受輻射及外來物體所傷,如焊接或切割作業所產生的熔渣及火花。以氧炔火焰進行金屬焊接或切割為《工廠及工業經營(保護眼睛)規例》的指明工序,東主須為進行該工序及可能受到影響的工人適當地提供以下的眼部防護設備:
(a)認可護眼用具,如眼罩、面盔、眼鏡、面罩等;
(b)認可護盾,如手提護盾等;或
(c)認可固定護盾,如護屏等。
3皮膚及身體的防護
皮膚及身體的防護包括為面部、手、腳、身體及個人衣物提供防護,主要的目的是保護工人,免受吹管的火焰、熾熱的熔渣或工件所炙傷。適當的設備應以阻燃物料制成,并應依據該焊接或切割工作的性質、工作量及位置而選用適當的防護衣物,包括面罩、圍裙、手套、長手套、安全鞋、鞋罩等。
4呼吸的防護
呼吸器能為工人提供額外的防護,避免吸入有毒煙霧,但呼吸器只可作為輔助設備,而并非用以替代有效的通風系統。在密閉空間進行焊接或切割時,工人可能需要配戴供氣式呼吸器,在此情況下,該工人應具合適的體格,方可配戴呼吸器工作。
篇2:焊接切割作業中的安全規定和制度
在焊、割作業中,已經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成千上萬,總結了這些事故的教訓,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主要是:
·由公安消防、勞動等部門為各行業、各地區培訓出一批兼職的師資,經考試合格后擔任兼職教員(這批教員都是從各行業、各地區的焊工隊伍中選拔出來的,他們具有豐富的焊接專業技術和一定的文化水平及演講能力)。依靠這支師資隊伍在全市由區、縣公安消防和勞動部門組織焊工分期分批地進行培訓。
·確定比較合適的教育內容,重點圍繞焊接工藝的防火防爆知識,其中包括消防專業基本知識,如物質燃燒基本知識,滅火方法和各種滅火器的使用;化學危險品基礎知識,如化學危險品的分類,各種可燃液體、氣體的爆炸預防;焊、割設備的防火防爆和焊、割作業中的防火技術等。每期脫產學習不少于一星期,經應知應會考試,合格者發給特殊工程操作證,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復核。
·加強監督檢查,堅持持證上崗操作。各單位都應把對焊工必須進行消防知識專業培訓和持證上崗從事作業等管理的規定,作為一項嚴肅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嚴格遵守。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單位的焊工在進行無證操作,這除了要加強監督檢查外,還必須追查有關人員,特別要追查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
·同時要堅持實行三級動火審批制度。
篇3:拉矯切割工崗位安全規程
1送引錠時,須事前與主控室或與澆鋼工取得聯系,并喊開引錠桿運行線人員。
2鑄機澆鋼時,不準在切割槍前切斷鑄坯。
3吊運輥道內甩坯時必須用專用鐵鏈。
4送引錠遇到打滑或頂設備時,只能用撬棍,不能用手搬。
5處理某流鑄坯事故時,相鄰的流輸送引錠應密切聯系防止撞人。
6輸送鑄坯期間,冷床及輥道下不準有人員停留,清理雜物時必須斷電。
7人工進行切割鑄坯時,氣帶不準漏氣,接頭要緊牢,切口向外防止竄渣、噴渣傷人,發生回火時應立即關閉燃氣閥門。
8人員不準在步進式冷床上行走。
9人工進行割切鑄坯時,要注意相鄰輥道是否有鑄坯通過,防止燙傷。
10輥道上的蓋板要蓋齊蓋嚴、擺放平穩,以免人員滑跌或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