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塵肺病防治措施

塵肺病防治措施

2024-07-14 閱讀 1655

塵肺病是由于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滯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國,現有12種塵肺被定為職業病,它們是矽肺、煤工塵肺、石棉肺、水泥塵肺、陶瓷工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云母塵肺、滑石塵肺、炭黑塵肺、鋁塵肺、石墨塵肺。受塵肺危害的人群主要為煤炭、冶金、有色礦山、建材、鑄造、石粉加工、玻璃制造等工廠的粉塵作業工人。目前,塵肺病是我國最主要的職業病,不僅患病人數多,而且危害性大,是嚴重導致勞動能力降低、傷殘和影響壽命的疾病。

塵肺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只有當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人們發現。早期塵肺病人一般無體征,隨著病變的進展及合并癥的出現,才會有不同的體征。聽診發現有呼吸音改變是最常見的,合并慢性支氣管炎時可有呼吸音增粗、干性羅音或濕性羅音,有喘息性支氣管炎時可聽到喘鳴音。大塊狀纖維化多發生在兩肺上后部位,叩診時在胸部相應的病變部位呈濁音甚至實變音,聽診則語音變低,局部語顫可增強。晚期病人由于長期咳嗽可致肺氣腫,檢查可見桶狀胸,肋間隙變寬,叩診胸部呈鼓音,呼吸音變低,語音減弱。廣泛的胸膜增厚也是呼吸音減低的常見原因。合并肺心病心衰者可見心衰的各種臨床表現:缺氧、黏膜發紺、頸靜脈充盈怒張、下肢水腫、肝臟腫大等。

因粉塵的致病性及其濃度不同,從開始接塵到發現臨床塵肺。一般要數十年或更長的時間。臨床表現多以合并癥為主:

1.呼吸困難2.咳嗽3.咳痰4.胸痛5.咯血6.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統癥狀外,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常見的有消化功能減弱、胃納差、腹脹、大便秘結等。

防治措施:

目前,尚無根治塵肺的藥物,我國研制生產的漢防己甲素、羥基磷酸喹哌、克矽平、矽寧片等藥物可改善病人癥狀,延緩病變進展。治療方面一般采用對癥支持治療,如防治肺部感染,通過鍛煉增強病人體質和療養等措施。

在塵肺病的預防方面,國家提出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1.實行技術革新

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使生產中不產生或少產生粉塵,或以低毒粉塵代替高毒粉塵,這是防止粉塵危害的根本措施,如實現生產過程機械化、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及連續化等。

2.盡量采用濕式作業

凡是能用濕式生產或能用水抑制粉塵擴散的作業都應采用濕式作業法。如用水磨代替干磨、用水選代替干式篩、用水利清砂代替風動工具打砂,還有濕式風鉆鑿巖、爆破選后噴霧、裝巖前灑水等方法,均可減少矽肺危害。

3.密閉塵源

對無法采用濕式作業的場所,可采用密閉抽風除塵的辦法,使密閉系統內保持一定的負壓,即可有效防止粉塵外溢和飛揚。

4.通風除塵法

對井下作業通常可采用全面通風系統,并可同時采用局部送入式機械通風;或采用抽出式機械通風,均可起到除塵效果。在工廠的防塵工作中,通常可在密閉塵源的基礎上,安裝通風除塵器。在不易密閉排塵揚塵的地方,可采用局部抽出武除塵裝置。目前實際應用的除塵方式有干式除塵、濕式除塵和靜電除塵等。

5.加強個人防護

在密閉或通風防塵不能解決問題或在搶修維護等特殊環境條件下,就必須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如戴防塵口罩、送風頭盔或防護服等防塵器具,其防塵、防氣溶膠的效率較高,有的可達到99%。

6.加強督促檢查

要加強對生產環境粉塵濃度的監測與監督檢查,同時加強對粉塵作業工人的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防塵措施,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7.強化宣傳教育

加強對職工進行有關預防粉塵危害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普及塵肺防治基本常識,使職工了解粉塵的危害與防塵、降塵對預防塵肺的關鍵作用,并發動廣大職工做好各自崗位的防塵降塵工作,提高對塵肺病防治的自覺性。

此外,對于新參加粉塵作業的工人要做好就業前體格檢查。凡有活動性肺內外結核、各種呼吸道疾患(慢性鼻炎、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者,都不宜參加粉塵工作。作業工人應做定期體格檢查,包括×線胸片,檢查問隔時間宜一年至二、三年一次。如發現有疑似塵肺,應重點密切觀察和定期復查;如確診塵肺,應立即調離粉塵作業,根據勞動能力鑒定,安排適當工作,并做綜合治療。有粉塵的廠礦要做好預防結核工作,以降低塵肺合并結核的發病。

篇2:塵肺病職業危害防治實施規定

為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科技進步,實行科學管理。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術素質和健康保障群策群力,消除和制止危及勞動人身安全與健康的一切不良條件和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公司安全組織機構及工會組織應當加強對塵肺病防治工作的領導、督促、檢查。

第二條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嚴格執行國家防止粉塵危害的有關規定,錄取工藝改革,濕開式作業,密閉塵源,合理抽風等防塵措施,推廣使用無塵或者低塵的技術、設備,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禁止在沒有防塵設施的作業環境中進行敞開式干式粉塵作業

第三條安排防塵經費,專款專用,進行技術改造,改主設備必須編入設備臺帳,列入維修計劃,保持正常運轉。

第四條新建、改建、擴建、續建有粉塵作業的工程項目,防塵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

第五條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又沒有進行治理,嚴重影響職工安全健康的職工有權拒絕操作。

第六條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察,負責職工健康監護,塵肺病診斷、治療、療養的監督

第七條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所有關預防和治理粉塵危害的工程技術,組織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改進進行監察

第八條工會組織負責塵肺病防治工作的群眾性監督協助單位開展防塵工作,教育職工遵守防塵規章制度

第九條按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和防塵工程技術及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規定向主管部門和勞動、衛生和工會組織報告,并向職工公布。

第十條對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就業后定期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從事電焊作業、工程施工的接塵職工每兩年體檢一次,已經確診為塵肺病或者經體檢發現為可疑塵肺病的接塵職工,每年體檢一次

第十一條患有下列職業禁忌病的人員不得從事粉塵作業

1活動性肺結核病

2慢性肺部疾病,嚴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支氣管疾病

3顯著影響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4較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

5醫學上認為不宜從事粉塵作業的疾病

第十二條塵肺病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塵肺病診斷鑒定組集體診斷。確診為塵肺病的,按照國家有關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提出勞動能力鑒定意見,記入《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并根據塵肺病期和病情給予治療和療養

第十三條認真執行本辦法,在塵肺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四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扣發資金處罰

1未對粉塵作業職工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的

2安排職業禁忌癥人員從事粉塵作業的

3強令塵肺患者繼續從事粉塵作業的

4安排未成年人從事粉塵作業的

5擅自挪用防塵設施經費的

6任意拆毀防塵設施,致使粉塵危害加重的

篇3:塵肺病定期檢查制度規程

為了更好的維護我礦職工的切身利益,促進我礦的經濟發展,特對我礦在崗接觸粉塵作業的職工制定以下塵肺病定期檢查制度。

1、對在崗接觸粉塵作業工人、巖石掘進工種每2~3年拍片檢查1次;混合工種每3~4年拍片檢查1次;純采煤工種每4~5年拍片檢查1次。

2、對離崗工作必須進行離崗的職業性健康檢查。

3、Ⅱ期塵肺病患者每年復查1次,凝似塵肺都(0):巖石掘進工種每年拍片復查1次,混合工種每2年拍片檢查員次,純采煤工種每小時年拍片檢查1次。

4、檢查地點:①*光片___水礦礦職工醫院

②CT____水礦礦職工醫院

5參與單位:生、、工會

6、每次檢查情況報礦部研討審批后張榜公布。

7、普查及省鑒定建議復查者的費用均由礦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