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危害粉塵危害控制措施

職業危害粉塵危害控制措施

2024-07-14 閱讀 1790

(一)工廠防塵措施

工廠防塵有兩套措施,即以濕式作業為主的防塵措施辦法和在干法生產條件下采取的密閉通風、除塵措施。

1.濕式作業

濕式作業防塵的特點是,防塵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資經營,已為廠礦廣泛應用,如石粉廠的水磨石英,陶瓷廠、玻璃廠的原料水碾,濕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2.密閉、通風、除塵系統

干法生產(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塵飛揚,可采取密閉、通風、除塵的辦法,但首先必須對生產過程進行改革,理順生產流程。實現機械化生產的條件下,才能使密閉、通風、除塵的措施有了基礎;在手工生產、流程紊亂的情況下,密閉、通風、除塵設備是無法奏效的。

密閉、通風、除塵系統可分為密閉設備、吸塵罩、通風管、除塵器等幾個部分。

1)密閉設備

密閉設備的功能是將發生粉塵的生產設備密閉起來,防止粉塵外溢,并為吸塵、通風打下基礎,密閉體積盡量要小,應便于檢修、拆卸、安裝、嚴密。留有觀察口和操作口,操作口和觀察口必須達到一定的控制風速(1m/s一2m/s),以防止粉塵從操作口溢出。根據設備和現場的特點,可以選擇局部密閉(只密閉設備的發塵部位),整體密閉(密閉整臺發塵設備),大密閉(將幾臺發塵設備密閉在一起)。密閉設備和防塵罩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也可稱為密閉防塵罩。其設計的關鍵參數是密閉罩的排氣量,可按控制速度法、小時換氣次數法、經驗排氣量三種方法設計,從設計手冊上可以查到設計的參數,要點是使密閉罩內呈負壓狀態。

2)通風管

通風管是連接密閉設備和除塵設備的通道,是輸送含塵空氣的設施,合理地布置和設計通風管,是通風、除塵系統的關鍵。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一個系統內抽塵點不宜太多(5—6個為佳,應保證最不利點的通風量),做好壓力平衡,保證排塵效果。

(2)管道應注意平直、圓滑,盡力減少不必要附件,以減少阻力,保證風量。

(3)管道內風速應合理、經濟,過低會使管道內粉塵沉積,過高增加管道磨損,損失粉狀原料,增加除塵負擔,一般可參考經濟風速10m/s~25m/s。

(4)為防止粉塵在通風管內沉降,盡量采用垂直式或傾斜式管道,用水平管道,必要時可設清掃口。

3)除塵器

從密閉設備內吸出的含塵空氣,在排出之前,必須通過凈化裝置,即除塵器,以免污染環境,并且回收有用的原料。除塵器按工作方式可分為干式、濕式兩大類;按工作原理可分為沉降式、離心式、過濾式、文丘里管和經典除塵幾類。正確地選用除塵器,是設計通風除塵系統的重要環節,因此選用除塵器時應弄清以下各項:①除塵氣體的特性和粉塵特性,如粉塵的比重、粒度分布、化學成分、荷電性、電阻、親水性、爆炸性、氣體溫度和濕度等;②粉塵發生量、處理量;③凈化要求程度及回收利用方向;④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特點,對除塵設備的要求條件;⑤本地區的自然條件。

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對除塵器的技術性能進行選擇。

?(二)礦山防塵

礦山防塵不同于工廠防塵,露天礦與井下開采作業也不相同。

1.井下防塵

井下的防塵措施是由井下采礦生產過程及生產環境的特點所決定的。我國已積累了豐富的井下防塵經驗,即以濕式作業,加強通風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防塵措施:

(1)濕式鑿巖是關鍵性措施,嚴格禁止無防護設備的干式鑿巖。

(2)放炮后噴霧降塵,放炮后立即向掌子面噴霧10min。

(3)運礦過程濕式作業,裝礦前向礦(巖)石灑水,卸礦點安設噴霧裝置。

(4)加強通風,24h連續作業的礦井,全面通風的主通風機連續運轉,并保證作業面有足夠的通風量。獨頭作業面和全面通風達不到的作業面,要安設局部通風設備。

此外,還有一些輔助性防塵措施,人風巷道、回風巷道設水幕、凈化風源和已被粉塵污染的空氣;沖洗巷道壁、通風筒保持清潔,防止二次揚塵。在采取防塵技術措施的同時,仍不可忽視井下接塵工人必須配用防塵口罩。

2.露天礦防塵

露天礦的防塵措施主要有:

(1)控制主要發塵源。①鉆孔作業是露天礦主要塵源,可采取濕式鉆孔或干式捕塵的辦法。②礦區的碎礦作業可使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達到每立方米幾百毫克以上,可以采取密閉、通風除塵的辦法。由于流程較短,僅有破碎設備,多無分級設備,機械化程度較高,可以采用遠距離控制,進一步減少和杜絕作業工人接觸粉塵的機會。含有肋%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的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宜不超過0.3mg/m3。其他粉塵其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質的礦物性和動植物性粉塵,如煤塵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m3。

(2)司機室(鉆機、電鏟、汽車均有司機室)的防塵。由于受鉆孔運輸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的影響,司機室內的粉塵濃度也很高,因此應加強對司機室的防護,這是露天礦防塵中一個重要內容。

(3)運輸過程中的防塵。①電鏟裝車前,向礦(巖)石灑水,卸礦時設噴霧裝置。②運輸路面,經常灑水,維護路面保持平整,減少發塵。為使路面不產生粉塵,有條件的可使用不易產生粉塵的材料(如乳膠化瀝青)維護路面。

3.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衛生標準

防塵措施的目標是使粉塵濃度降至衛生標準以下,應按《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附錄的粉塵標準執行。

篇2:煤礦預防粉塵危害操作制度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巨大,長期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因長期吸入粉塵,使肺內粉塵積累逐漸增多,當達到一定數量時即可引發塵肺病。長期接觸產生粉塵作業地點的人員必須加強防護。

一、上崗條件

第一條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必須了解粉塵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上崗必須經過不少于6個小時的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二、安全規定

第二條上崗人員必須配帶防塵口罩。

第三條必須實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防塵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正規操作

第四條進入作業地點必須帶好防塵口罩。

1、采掘作業

⑴打眼時必須實施濕式打眼,同時開啟防塵水幕。

⑵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時開啟防塵水幕,放炮后及時沖刷煤壁、巖幫和爆落的煤矸。

⑶裝煤、矸石時必須灑水。

2、其他作業

各轉載點、溜煤眼運煤、放煤時必須開啟噴霧。

四、其他規定

第五條各工作地點工作結束時方可關閉水幕或噴霧,離開產生粉塵地點,進入新鮮風流中,方可摘掉防塵口罩。

篇3:煤礦粉塵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在煤礦生產和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巖礦微粒統稱為煤礦粉塵,主要上煤巖和煤塵,它是在礦井生產如鉆眼、爆破、切割、裝載、落煤及運輸和提升過程中,因煤巖被破碎而產生的。不同的礦井由于煤、巖地質條件和物理性及采掘方法、作業方式。通風狀況和機械程度和不同,粉塵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礦井里,產塵的多少也因地因時發生著不同的變化。一般來說,在現在防塵措施的條件下,各生產環節產生的浮游粉塵比例大致為:采煤工作面產塵量占45%-80%;掘進工作面產塵量占20%-38%;錨噴作業點產塵量占5%-10%;其它作業點占2%-5%,各作業點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礦塵的生成量也將增大。為了保障煤礦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制定本制度。

一、依法搞好煤礦粉塵危害防治工作,企業主要負責人對粉塵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企業必須設置粉塵危害防治機構,配備專職防塵人員和防塵裝備,使煤礦作業場所粉塵危害防治工作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

二、制定防治管理技術措施。粉塵危害防治年度計劃,落實粉塵危害防治費用。

三、制定防塵作業規劃及措施,防塵措施檢查驗收制度及實施記錄,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及管理制度、礦井定期沖刷粉塵向度、粉塵測定制度及各項管理制度,且應做到現場落實。

四、采用先進的采掘技術和有效的治理措施,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場所空氣中粉塵標準如下:

粉塵中游離Si02含量(%)最高允許濃度(mg/m3)

總粉塵呼吸性粉塵

<1010~<80≥80102223.510.50.3

五、采煤、掘進工作面及其它作用場的粉塵危害因素進行預測且落實好防治粉塵措施,具體要求如下:

1、采掘工作面等有粉塵危害的作業場所要落實好綜合的防塵措施。

2、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礦井主要運輸巷、帶式輸送機斜井與平巷、上山與下山、采區運輸巷與回風巷、采煤工作面運輸巷與回風巷、掘進巷道、煤倉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載點等地點都必須整設防塵供水管路,并按規定設置水管和閥門。

3、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采掘工作面進、回風巷必須按規定設置凈化水幕。

4、進下煤倉放煤口、溜眼放煤口、輸送機轉載點等必須按規定安設噴霧裝置并要保證噴霧裝置能正常使用。

5、礦井巷道要及時清掃、沖洗沉積的煤塵,及時清除浮煤,定期撒布巖粉,大巷要定期刷漿。

六、采煤工作面防塵措施

1、采煤工作面進行煤層注水。有下列情況的除外:

(1)圍巖有嚴重吸水膨脹性質、注水后易造成頂板垮塌或底板變形,或者地質情況復雜、頂板破壞嚴重,注水后影響采煤的煤層;

(2)注水后會影響采煤安全或造成勞動惡化的薄煤層:

(3)原有自然水分或防滅火灌漿后水分大于4%的煤層;

(4)孔隙率小于4%的煤層;

(5)煤層很松軟、破碎、打鉆時易塌孔、難成孔的煤層;

2、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定期沖刷煤塵。

3、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距安全出口50米處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并保證凈化水幕正常使用。

4、采煤機安裝內、外噴霧裝置。截煤時必須噴霧降塵。內外噴霧壓力要符合煤礦安全規則的規定。

5、炮采工作面采取濕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沖洗煤壁,爆破時噴霧降塵及出煤時灑水等綜合防治措施。

七、圍巖有嚴重吸水膨脹性質、掘進工作面防塵措施:

1、掘進機作業時使用內、外噴霧,內、外噴霧的壓力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2、炮掘工作面采取濕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沖洗煤壁,爆破時噴霧降塵及出煤時灑水等綜合防治措施。

3、距工作面50米左右處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并保證凈化水幕正常使用。

八、加強個體防護,錨噴工人要佩戴送風口罩或壓風呼吸器,機級司機、鉆眼工、放炮員、移支架工、回柱放頂工、皮帶司機等要佩帶防塵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