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泳池服務崗操作細則
會所泳池服務崗操作細則
1、準備工作
1.1儀表整潔,做好準備;
服務員工作前應按規定換好工作服,佩帶工號牌,檢查自身儀表儀容,準時到崗,通過班前會接受任務,服從工作安排,有責任感,到崗應及時查看交接班記錄,從思想上,精神上做好接待服務準備。
1.2做好水溫調節、水質處理工作;
檢查游泳池水溫(一般保持在26OC~28OC),化驗水質(余氯控制在0.4mg/L,PH值在6.5~8.5)做好記錄,并根據化驗情況,合理地投放藥品,分別開啟藥水循環過濾泵,消毒池水。約一小時左右,關閉藥泵。根據國家衛生部規定,定期檢測尿素含量(不得超過3.5mg/L)和大腸菌群(不得超過18個/L)。用水下吸塵器清除水底沉積物,保持水質的純凈、衛生。查看機房、泵房,保持機械設備無積塵,工具擺放整齊。沖洗消毒浸腳池,并換好藥水。
1.3做好服務準備工作;
用清洗消毒液按1:200兌水后對池邊的躺椅、座椅和圓桌以及更衣室椅子等進行消毒,按規定擺放煙灰缸、撐起太陽傘。
1.4做好衛生工作,檢查設施;
清理池邊衛生,清洗游泳池邊的瓷磚、跳臺等。清潔淋浴間的地面、鏡子和衛生間的潔具。同時檢查客人將使用的設施、設備是否完好,如淋浴的冷熱水開關、更衣柜的鎖等,有損壞及時修復。
1.5做好淋浴房準備工作;
清查核對更衣柜鑰匙,在登記冊上寫清場次、時間,并補充好更衣室里的棉織品、易耗品(沐浴液、洗發素等)。
2、接待服務
2.1熱情迎賓,規范服務;
迎賓時,服務人員應儀表整潔,精神飽滿,熱情、大方,面帶微笑。客人到來時,應表示歡迎,進行驗票。對帶小孩的客人應提醒注意照管好自己的小孩,根據具體情況,提供救生圈等服務。
2.2關心賓客,嚴格管理;
顧客進入游泳池前,服務員帶領客人到更衣室更衣。顧客的衣服用衣架托好掛在衣柜里,鞋襪放在衣柜下,貴重物品要客人自己保管好,需要加鎖的要為客人鎖好,鑰匙由客人自己保管。同時注意進入游泳池區域的客人,要求進游泳池前須先沖淋,并經過消毒浸腳池,對喝酒過量的客人,或患有皮膚病的客人則謝絕入游泳池。禁止客人帶入酒精飲料和玻璃瓶飲料。
2.3精神集中,注意安全;
客人游泳活動時,救生崗做到崗位始終有人,救生員應時刻注意水中的情況,精力集中,視線應有規律地巡視,特別是深水區,如是初學者要關照其注意安全,對帶小孩的客人要提醒他注意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小孩到深水區去。
2.4細心觀察,做好服務;
做好服務、衛生工作,及時更換煙缸,同時收回不用的浴巾、救生圈等物。
2.5做好客人離場服務;
客人離場時,收回更衣柜鑰匙,主動與客人道別。
3、結束工作
3.1結束工作一絲不茍;
客人離場后,應及時檢查、清潔更衣柜,查看有無客人遺忘的東西,以便及時歸還客人;同時清查核對鑰匙,做好游泳池安全清場工作。
3.2清理場地,做好檢查記錄;
對泳池周圍、過道、淋浴場地的地面進行沖洗。收起太陽傘,并放置于規定的地方,下班前,還要抽檢一次余氯量,并做好余氯量和游泳人數的記錄,以此作為凈化池水的依據。
3.3注意消除安全隱患;
停止機房一切機械運轉,安全檢查后,關好電源與門、窗。
篇2:醫學院游泳池衛生管理辦法
醫學院游泳池衛生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對游泳池的管理,保障游泳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疾病傳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嚴格施行游泳健康合格證制度,無當年《游泳健康合格證》者,一律不得入場游泳。
學校校醫院嚴格按照衛生部頒發《游泳場所衛生標準》(GB9667-1996)規定進行體檢并發放《游泳健康合格證》。
第三條游泳人員衛生要求:
(一)游泳者須憑市級醫院或校醫院核發的《游泳健康合格證》購票入場。
(二)游泳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進入游泳池:
1、肝炎、皮膚癬癥(包括腳癬)、重癥砂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性病等以及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易通過游泳交叉傳染擴散的傳染病患者。
2、精神病患者。
3、酗酒者。
4、高血壓、心臟病及其他疾病不宜參加游泳鍛煉者。
(三)游泳者應自備毛巾、拖鞋、浴巾等。
(四)入池前必須進行沖淋,可防止游泳者直接入池后因身體突然變冷而感覺不適或發生抽筋,洗凈身體,以減少或避免各類化妝品、護膚品、發膠以及體表的汗液、皮毛、頭發、頭屑等污染物進入池內,從而減輕池水污染負荷,以保證較好的水質。
(五)進入游泳池必須通過浸腳池消毒,工作人員必須保證消毒池水的消毒能力(保證其余氯含量保持50―100mg/L)余與流通性,定時換水,間隔時間不超過2小時。
(六)在池內必須帶泳帽,工作人員應及時發現和制止在池內不帶泳帽的現象,并對泳帽等正確佩戴方式給予指導。從而對游泳者起到護發和保護頭皮之功效,并可避免脫發與頭屑落入池內引起污染,禁止在池岸上進行搓身等不良行為。
(七)禁止在池邊及池內吸煙、吐痰、小便等。
(八)游泳之后,要點眼藥水,以預防傳染性眼病。
第四條游泳池經常性衛生要求:
(一)游泳場所的通道及衛生設施清潔無異味并應定期消毒。
(二)為防止人工游泳池聲場藻類,池水中加入0.25―0.5mg/L銅,發現藻類時的最大加藥量不應超過1mg/L。
(三)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中余氯濃度應保持在0.3―0.5mg/L。浸腳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應保持在50―100mg/L,須每2日更換一次。
(四)游泳池在開放時間內應每日定時補充新水。每日至少進行3次檢驗池水,適時投加消毒藥。做好池水消毒和消除水中污物的工作,保證池水水質有良好的衛生狀況,保證水質達到以下國家衛生部規定的公共場所衛生標準。
1、池水溫度:22―26℃;
2、PH值:6.8―8.5
3、渾濁度:尿素
篇3:校園游泳池保潔員職責
校園游泳池保潔員工作職責
一、經常清掃場內衛生,保證場內、廁所清潔、無異味。
二、安全操作循環、過濾、加氯機器等設備。
三、每日池水循環不得少于4小時,池水余氯含量保持0.3―0.5MG/L。
四、及時更換浸腳消毒水,各種用具經常消毒。
五、每兩日進行一次池底清潔。
六、協同救生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對患有心臟病、皮膚病、精神病和酗酒者的嚴禁其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