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隧道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1?火災事故簡要情況描述本次演練是模擬2010年?月?日時后角隧道右幅出口處正在施工二襯鋼筋的工人發現防水板起火,并由于隧道已貫通,洞內風較大,火勢迅速擴大,工人立即通知施工隊長,施工隊長立即通知隧道技術主管董磊,董磊在了解情況后又立即電話上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雷建國,雷建國接到電話后立即通知命令副總指揮王剛馬上組織相關救援組對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啟動應急預案,并進行救護和滅火。2?目的為在最短時間內對火災事故進行應急處置,根據有關要求,制定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3編制依據3.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3.2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3.3本工程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4適用范圍適用于中鐵十七局集團一公司莆永高速公路A2合同段的施工現場范圍。5職責5.1安全部負責擬定編寫防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督促各部門、各單位組織實施。5.2項目部成立防火災領導小組,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并結合工地情況配備必要的器材,組織演練。6應急救援預案6.1組織為加強火災事故突發事件的領導,項目部成立處置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部經理擔任,組員由項目各部室負責人組成,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搶險滅火組、警戒組、醫療組、后勤組、聯絡組。6.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雷建國(聯系電話:)副組長:王剛(聯系電話:)、王智杰(聯系電話:)成員:徐磊、劉箭、張玉林、曹榮、王紅潤、王妮、宋雅麗、張元生、楊洪焦、高偉、張正良、董磊、李曉明工作職責(1)對火災事故的預防實行統一領導,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處置得當”的原則。防范工作立足現場、落實措施,處置突發性事故要把握時機、果斷決策、防止事態的擴大和蔓延,在最短時間內搶救傷員。(2)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定期分析,研究工地容易造成火災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發現火災事故隱患,采取果斷措施,及時予以整改,消除各類安全隱患。(3)掌握現場消防動態,熟悉消防業務知識及處置已發事故的業務知識;負責日常與業主、監理安全部門及公司安全部門聯系,及時傳遞、反饋信息;發生事故后就迅速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助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質,預測事態的發展趨勢,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對突發性事件可能危及的重點,要害部位和設施應當采取果斷的防范、補救措施,防止損失和影響的擴展。(4)領導小組應對組建的搶險組隊員進行訓練和模擬演示,并將組建演練情況報業主代表處、總監辦、公司安質部。6.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各職能組成員和職責6.3.1搶險組成員及工作職責組長:徐磊?聯系電話:成員:張玉林、楊洪焦、高偉、李曉明、付軍、李林、各施工隊班組長職責:負責現場搶險方案的制定及實施,對搶險人員進行調配。6.3.2、醫療組成員及工作職責組長:張正良聯系電話:成員:宋雅麗、李潔、朱小鳳、劉東、賀俊付職責:負責對傷亡人員的醫療救護和聯系就近醫院(華亭華僑醫院救護車及時到達事故現場)醫院救護電話0594-76931556.3.3、警戒組成員及工作職責組長:張元生聯系電話:成員:于常宏、馬躍、何強、董磊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及現場安全秩序的維護。6.3.4、后勤組成員及工作職責組長:曹榮?聯系電話:組員:王妮、徐勇、張可、李俊峰、歐陽琪、楊永正職責:負責搶險救護物資的供應,確保救援物資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救援現場。6.3.5、聯絡組成員及工作職責組長:王智杰?聯系電話:成員:劉箭、胡強、楊洪、張憶、張雷職責:負責與地方政府、業主、監理管理人員的協調及善后處理。7突發事故的類型因火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8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快速、準確地傳遞、掌握各類事故信息,是處置突發性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和影響,項目部建立健全信息網絡,以保證信息正常運轉和渠道暢通。搶險組電話:醫療組電話:華亭華僑醫院電話:0594-76931559值班和報告制度(1)項目部認真落實逐級值班制度,做到職能小組成員在突發性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參與處置。(2)嚴格按照省指揮部下發的《安全管理辦法》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中規定,凡發生突發性安全事故或由此造成的人員傷亡,除立即報華亭華僑醫院進行搶救外,在最短時間內首先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雷建國(聯系電話:),副組長王剛(聯系電話:)、王智杰(聯系電話:)不得遲報,誤報和瞞報。凡因報告不及時或壓制不報而造成嚴重后果和影響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突發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起因、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已采取的措施,發展的趨勢以及要求幫助解決的問題等。突發性事故處理過程中應每小時報告一次,如遇重大情況隨時報告。(3)事故緊急處置告一段落后,要及時作出事故綜合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的簡況、處置或搶救經過,應吸取的教訓,擬對責任人的處理和整改措施等情況。10應急響應為控制事故的發展,把損失和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項目部要做到以下幾點:10.1后勤組曹榮聯系電話負責及時給搶險組安排搶險車輛,做到車輛能夠快速到達救援現場。10.2搶險組長徐磊聯系電話接到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雷建國通知后立即組織小組成員趕到現場馬上根據現場火勢情況制定滅火方案。10.3警戒組張元生聯系電話及成員應和搶險組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負責現場秩序的維護和救援現場警戒線的布置。10.4醫療組長張正良聯系電話負責立即趕赴現場,如有人員受傷及時進行救護。10.5后勤組曹榮聯系電話備齊搶救物資,需配備各種消防器具。10.6聯絡組王智杰聯系電話對已發生的突發性事故的信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對重大事故信息,應及時啟動預案程序,妥善處置。對突發性事故的處置,凡屬重大事故,各有關部門和人員須及時趕到現場。要堅持統一領導,嚴格依法辦事,講究策略方法、快速處置,切忌隨意表態,以防事態擴大;對已發生的突發性事故,聯絡組接到報告后,根據事故的類型、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向有關部門報告。
篇2:隧道火災報警系統安裝辦法
隧道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由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和手動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組成。具有實時顯示檢測區域最高溫度、溫度超限報警、差定溫報警、標準信號輸出和運行自檢等功能,自檢功能可實時監測自身運行情況并輸出故障報警聲光信號。同時將報警信號傳入消防報警控制系統,并與消防主控室計算機系統聯網,由中心計算機進行顯示、并根據情況控制各相應系統的動作。
該產品的安裝工作主要包括隧道頂鋼絞線的安裝、火災探測器的安裝、光纜敷設、火災探測信號處理器的安裝和儀表調試等工作。現將隧道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的安裝細則介紹如下:
1.隧道頂鋼絞線的安裝
1.1支架固定:沿隧道中軸線采用膨脹螺栓將多個專用支架固定在隧道頂部,支架間距視鋼絞線重量而定,以保證鋼絞線垂度(小于10CM)為原則,一般說來支架間距為30M。在隧道轉彎處須加密安裝支架。
1.2鋼絞線固定:施工人員在移動升降平臺上作業,將鋼絞線沿隧道中軸線安裝在支架上,張緊并逐段固定。
1.3鋼絞線的安裝后的檢驗:在支架上吊100千克重物不松動;在鋼絞線最低點10千克重物后最大垂度(小于10CM)。
2.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2.1探測器的檢查
將裝有探測器光纜的轉盤打開外包裝板,取出探測器光纜引線端頭,與信號處理器相連接;將信號處理器接上24V直流電源;將信號處理器外接顯示器,通過用顯示器可查看探測器四個分區內每個分區光柵探頭的最大波長值及最尾部自檢探頭的波長值。如果上述參數完整說明該段探測器是完好的。
2.2展開探測器光纜
將檢查后的探測器光纜轉盤放置在施放電纜的專用轉輪上,該轉輪固定在工程車上。從隧道口算起,第一個支架后布置第一個探頭,由此來確定探測器施放的起始位置。然后沿著隧道前進方向緩慢開動工程車,同時用專人緩慢轉動探測器光纜轉盤,按原成盤方向反向盤旋展開,不得造成光纜扭曲和探測器受扭力。展開后的探測器光纜放在隧道路面上。整個展開過程須用信號處理器全程觀察。
2.3固定探測器
施工人員分成三組:牽引組;吊裝組和觀測組。牽引組負責在隧道路面牽引探測器光纜;吊裝組負責在移動升降平臺上作業,將探測器光纜用線夾固定在鋼索上;觀測組負責觀測信號處理器和顯示器上的信號。
線夾間距約30CM。在固定探測器和光纜時,不能使勁拉扯,固定后的探測器光纜不能繃緊,應處于松弛狀態。
探測器光纜在隧道頂部安裝完畢后,將探測器尾部連接光纜沿隧道壁穿預埋護管敷設至隧道側面底部光纖接續盒,與傳輸光纖進行焊接后保護。
將探測器的多余光纜盤好,扎牢,放在隧道電纜溝內。
3.傳輸光纜敷設
3.1傳輸光纜選型:按設計選型。
3.2傳輸光纜敷設:傳輸光纜敷設前后都應做性能測試,只有測試合格的光纜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根據實際走向測量探測器引下線到配電控制室之間的距離,將光纜按所測量長度加上25米的余量裁切,光纜切斷使用專用割刀。
傳輸光纜在隧道電纜溝內直接敷設;從隧道至配電控制室穿預埋管敷設。敷設時應做到避免撞擊和損傷光纜,光纜彎曲半徑應大于20厘米。
3.3傳輸光纜的接續與保護:在傳輸光纜敷設完畢后,將光纜在隧道電纜溝內的一端穿進光纜保護盒,與探測器光纜對接后做好保護。
將傳輸光纜經控制室電纜溝穿入儀表柜,并將多余的光纜盤扎好放在控制室電纜溝內,通過室內光纖接續盒與跳線相連。
4.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信號處理器的安裝
4.1根據合同要求,核對信號處理器的型號規格,對多臺信號處理器要編寫地址號,并弄清信號對應關系。
4.2根據設計圖紙,檢查儀表柜內布線,確保布線正確無誤。
4.3信號處理器安裝方式為架裝式。將信號處理器裝入儀表柜固定,按使用說明書要求接線并嚴格檢查。
4.4檢查無誤后合上電源開關,觀察系統是否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如正常,將聯接光纜上的跳線接頭接入信號處理器對應的檢測端口。
5.儀表調試
5.1.按光纖光柵火災探測系統使用說明書,對儀表各參數進行設定,根據客戶要求設定差溫報警值和定溫報警值。
5.2按《隧道光纖光柵火災探測器現場調試方法》進行調試。
5.3在隧道內每個報警分區選擇一定數量的感溫探頭采用電吹風加熱模擬現場火災狀況,觀測信號處理器和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報警狀況和報警記錄。
5.4做好安裝調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