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火災逃生演練記錄范本
一、演練活動的目的
1.使全校學生熟悉我校的緊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線和消防設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及時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確使用各種消防設備的方法,學會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學生自護自救能力、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3.進一步發現我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尚存的問題以利整改。
二、時間
2014年9月1日下午2:30
三、組織機構及工作組職責:
總指揮:侯賀芳
副總指揮:袁振海
疏散分指揮:各班班主任
臨時搶救點:操場領操臺
疏散老師職責:
1.做好本班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學生的安全,防止擁擠現象發生。
2.檢查本班,看是否有受傷的學生或困在教室的學生,清場后向指揮部報告情況。
四、疏散負責人安排
1.后院東門口安全負責人員:劉麗君
2.教室指揮:各班班主任
3.操場指揮:賈秀麗
五、各班級疏散通道走向安排:
后院東門:2-4年級.
前院:一年級、學前班
各班級疏散集合點:操場就近站隊
六、緊急疏散原則及演練要求:
(一)原則
1.快慢結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進快。慢:拐彎要慢)
2.就近(靠門靠窗先撤,尤其注意后門要打開不按順序排隊,邊走邊排邊排邊走)
3.避讓(不擁擠,行進時不搶、推前面的同學。老師避讓學生,主動幫助維持秩序)。
4.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二)演練要求
1.疏散負責人各負其責
2.班主任必須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線。在演練前要安排好本班學生的疏散順序:從靠班級門口的小組開始有秩序疏散。
3.班主任聽到緊急疏散警報,第一時間內趕到指定位置,做好準備工作,組織學生按事先指定路線疏散,不得脫崗,不得在第一時間離崗。
七、疏散步驟
臨時指揮點:操場領操臺
1.煙起聽到警報后,各班同學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按事先指定路線疏散。
2.各班有序撤離,到廣場站隊集合。按就近原則,離火情最近處最先撤離。
3.學生在撤離疏散時所有師生的正確姿勢是彎腰,用濕毛巾堵住口鼻逃生。
4.學生在疏散撤離時,要有序進行,動作要迅速,始終要保持肅靜,途中切記不可擁擠,要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路線,安全撤離到廣場。
5.班主任緊跟在全班學生疏散隊伍之后,隨時處理偶發事故。
6.安全撤離到操場后,班主任立即清點人數清點后要把班級情況報告給總指揮。
八、活動程序
1.煙起鳴響警報,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至廣場。
2.消防隊員救援和滅火。
3.侯校長進行防火宣傳和火災自救教育。
4.消防員展示和講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各班主任今天中午組織學生進行演練方案的學習,全程預練過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隨,確保學生安全。注意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彎字形逃生。通知學生后天穿校服,每個同學帶一塊干凈的毛巾。
九、小結演練活動情況。
……應對突發事件已經上升為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命題。此次演習教給了我們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方法、提高了我們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的知識,愿我們大家,牢固樹立安全觀念,從人人自身做,時時規范行為方式,努力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通過這次演習,同學們對應急疏散的程序、逃生及滅火方法有了切身體會,積累了消防知識和經驗,對保障校園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十、繼續學習教育:
各班將學生帶回教室小結本次演練的情況,針對實際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并再次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注意安全,掌握一定的安全逃生本領。
篇2:單元式住宅火災逃生方法
單元式住宅火災的逃生方法
1.利用門窗逃生
大多數人在火場受困都采用這個辦法。利用門窗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同時,是在受困者較熟悉燃燒區內通道的情況下進行的。具體方法為: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低身沖出受困區。或者將繩索一端系于窗戶中橫框(或室內其它固定構件上,無繩索,可用床單和窗簾撕成布條代替),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層窗口,然后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其它人可沿繩索滑下。
2.利用陽臺逃生
在入場中由于火勢較大無法利用門窗逃生時,可利用陽臺逃生。
高層單元住宅建筑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臺相互連通,在此類樓層中受困,可拆破陽臺問的分隔物,從陽臺進入另一單元,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
建筑中無連通陽臺而陽臺相距較近時,可將室內的床板或門板置于陽臺之間搭橋通過。
如果樓道走廊已為濃煙所充滿無法通過時,可緊閉與陽臺相通的門窗,站在陽臺上避難。
3.利用空間逃生
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災占地不大時可利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室內(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部分可燃物,清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隊的救援。
4.利用時間差逃生
在火勢封閉了通道時,可利用時間差逃生。由于一般單元式住宅樓為一、二級防火建筑,耐火極限為2.5~2小時,只要不是建筑整體受火勢的威脅,局部火勢一般很難致使住房倒塌。利用時間差的具體逃生方法是:人員先疏散至離火勢最遠的房間內,在室內準備被子、毛毯等,將其淋濕,采取利用門窗逃生的方法,逃出起火房間。
5.利用管道逃生
房間外墻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入,可以利用管道逃生。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于婦女、老人和小孩。
6.注意事項
(1)在火場中或有煙室內行走,應盡量低身彎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2)在逃生途中盡量減少所攜帶物品的體積和重量。
(3)要正確估計火勢的發展和蔓延勢態,不得盲目采取行動。
(4)防止產生僥幸心理,先要考慮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實施。
(5)逃生、報警,呼救要結合進行,防止只顧逃生而不顧報警與呼救。
篇3:小學火災逃生演練記錄范本
一、演練活動的目的
1.使全校學生熟悉我校的緊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線和消防設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及時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確使用各種消防設備的方法,學會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學生自護自救能力、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3.進一步發現我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尚存的問題以利整改。
二、時間
2014年9月1日下午2:30
三、組織機構及工作組職責:
總指揮:侯賀芳
副總指揮:袁振海
疏散分指揮:各班班主任
臨時搶救點:操場領操臺
疏散老師職責:
1.做好本班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學生的安全,防止擁擠現象發生。
2.檢查本班,看是否有受傷的學生或困在教室的學生,清場后向指揮部報告情況。
四、疏散負責人安排
1.后院東門口安全負責人員:劉麗君
2.教室指揮:各班班主任
3.操場指揮:賈秀麗
五、各班級疏散通道走向安排:
后院東門:2-4年級.
前院:一年級、學前班
各班級疏散集合點:操場就近站隊
六、緊急疏散原則及演練要求:
(一)原則
1.快慢結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進快。慢:拐彎要慢)
2.就近(靠門靠窗先撤,尤其注意后門要打開不按順序排隊,邊走邊排邊排邊走)
3.避讓(不擁擠,行進時不搶、推前面的同學。老師避讓學生,主動幫助維持秩序)。
4.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二)演練要求
1.疏散負責人各負其責
2.班主任必須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線。在演練前要安排好本班學生的疏散順序:從靠班級門口的小組開始有秩序疏散。
3.班主任聽到緊急疏散警報,第一時間內趕到指定位置,做好準備工作,組織學生按事先指定路線疏散,不得脫崗,不得在第一時間離崗。
七、疏散步驟
臨時指揮點:操場領操臺
1.煙起聽到警報后,各班同學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按事先指定路線疏散。
2.各班有序撤離,到廣場站隊集合。按就近原則,離火情最近處最先撤離。
3.學生在撤離疏散時所有師生的正確姿勢是彎腰,用濕毛巾堵住口鼻逃生。
4.學生在疏散撤離時,要有序進行,動作要迅速,始終要保持肅靜,途中切記不可擁擠,要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路線,安全撤離到廣場。
5.班主任緊跟在全班學生疏散隊伍之后,隨時處理偶發事故。
6.安全撤離到操場后,班主任立即清點人數清點后要把班級情況報告給總指揮。
八、活動程序
1.煙起鳴響警報,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至廣場。
2.消防隊員救援和滅火。
3.侯校長進行防火宣傳和火災自救教育。
4.消防員展示和講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各班主任今天中午組織學生進行演練方案的學習,全程預練過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隨,確保學生安全。注意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彎字形逃生。通知學生后天穿校服,每個同學帶一塊干凈的毛巾。
九、小結演練活動情況。
……應對突發事件已經上升為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命題。此次演習教給了我們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方法、提高了我們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的知識,愿我們大家,牢固樹立安全觀念,從人人自身做,時時規范行為方式,努力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通過這次演習,同學們對應急疏散的程序、逃生及滅火方法有了切身體會,積累了消防知識和經驗,對保障校園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十、繼續學習教育:
各班將學生帶回教室小結本次演練的情況,針對實際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并再次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注意安全,掌握一定的安全逃生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