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打發票管理規定
機打發票管理制度
發票是企業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依據,為加強發票的管理,根據稅務局的有關規定,現印制及使用機打發票,特制定本制度。
一、發票領用的管理
1.公司所屬各門店使用的發票,均由公司財務部根據稅務局對發票的管理規定,統一印制和購買,實行統一管理。
2.各門店使用的發票,由門店店長或店長指定的專人統一到財務部領取。
3.財務部和各門店均設“發票使用登記本”,領取時要記載領用日期、數量、發票起止號、經手人。
4.發票只限在本部門合法經營范圍內使用,不得向外轉借、轉售。
二、發票開具的管理
1.發票項目開具齊全、購貨人為全名或全稱,一式三聯打印不得缺聯,開具日期順序,并加蓋公司指定的專用章。
2.開錯的發票不得撕毀,應在全部聯次上注明“作廢”字樣,與存根聯順序上交財務部。
3.客戶需退貨時,應持原發票開具紅字發票,并將原發票附在紅字發票存根后。
4.已開具的發票及時交與財務部驗舊發新,如發現未按規定開具及管理發票等問題,將嚴格按稅務局發票管理規定罰款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三、發票的保管
1.各門店用完的發票第一聯存根,在交財務部核對前,按發票的順
序號整理好,并附作廢發票的張數及號碼。財務部檢查領用數量是否相符,是否缺號,是否按規定開據發票,如發現問題按稅務局發票管理規定罰款并追究當事人及門店經理的責任。
2.發票第三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憑據隨門店當月銷售匯總表自行留存,不得丟失。開發票則不開小票,當日開發票金額加開小票金額等于當日銷售額。
3.設專人負責管理發票,依據稅務局的規定存放和保管(包括發票登記本),上交存根聯到財務部保存七年,保存期滿,報稅務機關查驗,批準后銷毀。本制度自本日起開始執行。
2014年2月18日
篇2:篦冷機打球操作規程
1、目的
1.1、保證打球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1.2、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2、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處理窯下球時在篦冷機工作的燒成車間人員。
3、內容
3.1、中控人員根據窯電流、篦冷機壓力、風機電流、篦冷機鏡頭等相關數據判斷下球,及時通知現場巡檢人員準備好相關清理工具(風鎬、釬子(多備)、冷卻水等)并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
3.2、除正常的勞保用品外,還必須佩帶面罩、加長手套、防燙服、安全帶等特殊保護用品。直接處理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
3.3、處理前巡檢工必須與中控操作員進行聯系,并報告當班值班長,在當班值班長的指揮下進行作業,處理人員必須保證三人以上方可處理。
3.4、應注意觀察,(N#k5i6F:S觀察作業環境是否處于安全狀態,如有安全隱患,應立即處理。清楚在打球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危險,并作好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被濺出的紅料燙傷、崩傷。
3.5、當監護人員要求離開時應立即離開,無監護人時必須停止工作。監護人要觀察、分析周圍環境及打球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安全隱患,做好預防措施。提醒作業者注意安全,有安全危險時,立即通知作業者停止作業,并作好保護措施。堅守崗位,要始終保持與作業者的聯系。
3.6、禁止預熱器清堵和打球同時進行。
3.7、確定篦冷機的溫度已降下來不致于傷人,如溫度過高,必須采取通風等安全措施。
3.8、打球之前必須周圍要保證有充足安全照明,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安全。
3.9、在打球過程中如遇到料層厚度太厚時,操作人員應停止處理,并通知中控室啟動篦冷機,待料層厚度變薄后在繼續打球。
3.10、由當班值班長提前觀察好下料口卡球位置,制定最佳打球方案。
3.11、用風鎬由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清理,打大球時要站穩,要防止大球突然破裂時擊傷、燙傷作業人員。風鎬釬子及時用水冷卻,防止變形。
3.12、如果釬子深入球內抽不出時,必須用鐵絲系實,重新接風鎬釬子,防止釬子掉入破碎機內。
3.13、作業結束后,必須將所有工具、用具整理好,然后通知中控室人員。
(3)窯頭巡檢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1.1、保證窯系統的平穩運轉,保證巡檢及檢修人員的安全,防止設備安全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1.2、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2、工作職責
2.1、負責所轄區域內所有設備的管理,熟悉本區域設備性能。
2.2、負責本區域所有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正常運轉。
2.3、發現有危及設備及人身安全的征兆,應立即報告主管領導并及時處理。
2.4、有權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
2.5、認真分析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對本崗位的安全隱患及時做出判斷并匯報當班車間領導,安排處理。
3、內容
3.1、勞保用品穿戴整齊,,禁止穿大衣進入現場巡檢工作區域。
3.2、接中控通知,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各轉動部位及周圍是否有人,確認安全后方可通知中空開啟該臺設備。
3.3、設備運轉時,檢查設備時不準將手或工具伸進運轉部位,并防止衣物和人體卷入。
3.4、設備的安全裝置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及時巡檢檢查系統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聯系中控室,并督促維修人員及時處理。當班處理不好的話,在記錄本上記錄清楚,與下班交接好,并通知車間。
3.5、在檢查篦冷機時,應站在上風口,避免噴出的窯灰或高溫氣體傷人。
3.6、在停窯檢查或臨時處理設備故障時,必須嚴格遵守“停電掛牌上鎖”制度,進入有限空間(地坑、篦冷機)作業時,必須保證先申請后作業原則,應有充足的照明并使用36伏的安全燈,電線無裸露。
3.7、保持地面、樓梯清潔,料灰及地面的油污等必須及時清除,以防滑倒。
3.8、在打球過程中如遇到料層厚度太厚時,操作人員應停止處理,并通知中控室啟動篦冷機,待料層厚度變薄后在繼續打球。
3.9、用風鎬由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清理,打大球時要站穩,做好安全防護措施,要防止大球突然破裂時擊傷、燙傷作業人員。風鎬釬子及時用水冷卻,防止變形。
3.10、作業結束后,必須將所有工具、用具整理好,然后通知中控室人員。
3.11、巡檢時注意不能碰到急停拉繩開關;
3.12、運行過程中,不可將手放在軌道上,不能碰到運轉部件,嚴禁在運轉部位旁休息。
3.13、檢修時嚴禁站在或坐在輸送機上面作業。
3.14、不可在設備運行時,進行旋轉部位衛生清理工作.
3.15、嚴密監視各設備軸承溫度及潤滑狀況,同時監控好熟料庫位,防止漲庫。
篇3:柴油打樁機打樁錘安全操作規程
1.打樁機作業區應無高壓線路。作業區內有明顯標志或圍欄,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樁錘在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在距離樁錘中心5m以外監視。
2.機組人員作登高檢查或維修時,必須系安全帶;工具和其他物件應放在工具包內,高空人員不得向下隨意拋物。
3.柴油打樁機應使用規定配合比的燃油,作業前,應將燃油箱注滿,并將出油閥門打開。
4.作業前,應打開放氣螺塞,排出油路中的空氣,并應檢查和試驗燃油泵,從清掃孔中觀察噴油情況;發現不正常時,應予調整。
5.作業前,應使用起落架將上活塞提起稍高于汽缸,打開貯油室油塞,按規定加滿潤滑油。對自動潤滑的樁錘,應采用專用油泵向潤滑油管路加入潤滑油,并應排除管路中的空氣。
6.對新啟用的樁錘,應預先沿上活塞一周澆入0.5L潤滑油,并應用油槍對下活塞加注一定量的潤滑油。
7.應檢查所有緊固螺栓,并應重點檢查導向板的固定螺栓,不得在松動及缺件的情況下作業。
8.應檢查并確認起落架各工作機構安全可靠,起動鉤與上活塞接觸線在5~10mm之間。
9.提起樁錘脫出砧座后,其下滑長度不宜超過200mm。超過時應調整樁帽繩扣。
10.應檢查導向板磨損間隙,當間隙超過7mm時,應予更換。
11.應檢查緩沖膠墊,當砧座和橡膠墊的接觸面小于原面積的三分之二時,或下汽缸法蘭與砧座間小于7mm時,均應更換橡膠墊。
12.對冷水式樁錘,應將水箱內的水加滿。冷卻水必須使用飲水。冬季應加溫水。
13.樁錘啟動前,應使樁錘、樁帽和樁在同一軸上,不得偏心打樁。
14在樁貫入度較大的軟土層啟動樁錘時,應先關閉油門冷打,待每擊貫入度小于100mm時,再開啟油門啟動樁錘。
15.錘擊中,上活塞最大起跳高度不得超過出廠說明書規定。目視測定高度宜符合出廠說明書上的目測表或計算公式。當超過規定高度時,應減少油門,控制落距。
16.當上活塞下落而柴油錘未燃爆時,上活塞了發生短時間的起伏,此時起落架不得落下,應防撞擊碰塊。
17.打樁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拉好曲臂上的控制繩;當意外情況下,可使用控制繩緊急停捶。
18.當上活塞與起動鉤脫離后,應將起落架繼續提起,宜使它與上汽缸達到或超過2m的距離。
19.作業中,應重點觀察上活塞的潤滑油是否從油孔中泄出。當下汽缸為自動加油泵潤滑時,應經常打開油管頭,檢查有無油噴出;當無自動加油泵時,應每隔15min向下活塞潤滑點注入潤滑油。當一根樁打進時間超過15min時,則應在打完后立即加注潤滑油。
20.作業中,當樁錘沖擊能量達到最大能量時,其最后10錘的貫入值不得小于5mm。
21.樁帽的填料不得偏斜,作業中應保持錘擊樁帽中心。
22.作業中,當水套的水由于蒸發而低于下汽缸吸排氣口時,應即使補充,嚴禁無水作業。
23.作業中,當停機時間較長時,應將樁錘落下墊好,檢修時不得懸吊樁錘。
24.嚴禁吊樁、吊錘、回轉或行走等動作同時進行。打樁機在吊有樁和錘的情況下,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25.遇有雷雨、大霧、和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時,應停止一切作業。當風力超過七級或有風暴警報時,應將打樁機順風向停置,并應增加纜風繩,或將樁立柱放倒地面上。立柱長度在27m及以上時,應提前放倒。
26.作業后,應將打樁機停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將樁錘落下墊實,并切斷動力電源。
27.停機后,應將樁錘放到最低位置,蓋上汽缸蓋和吸排氣孔塞子,關閉燃料閥,將操作桿置于停機位置,起落架升至高于樁錘1m處,鎖住安全限位裝置。
28.長期停用的樁錘,應從樁機下卸下,放掉冷卻水,燃油及潤滑油,將燃燒室及上、下活塞打擊面清洗干凈,并應做好防腐措施,蓋上保護套,入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