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配電站安全技術檢查要點
環境要求
1.與其它建筑物間有足夠的消防通道(消防車可通行、轉彎、調頭)。
2.與爆炸危險場所或腐蝕性場所有足夠的間距(30m)。
3.地勢不應低洼,防止雨后積水(或有防護堤)。
4.應設100%變壓器油量的貯油池或排油設施。
5.變配電間門應向外開,高低壓室間門應向低壓間開,相鄰配電室門應雙向開(一旦發生事故易于避險)。
6.門、窗孔應裝設網孔小于10×10mm的金屬窗網(防止小動物竄入引起短路)。
7.電纜溝、遂道、進戶套管應有防小動物和防水措施(查溝遂道內有無積水、潮濕)。
變壓器
1.油標、油位指示清晰,油色透明無雜質。變壓器有定期絕緣測試化驗報告。不漏油;
2.油溫指示清晰,溫度應低于85℃,冷卻設備完。
3.絕緣和接地完好可靠,有定期檢測資料。
4.瓷瓶、套管清潔,無裂紋或放電痕跡。
5.變壓器內部無異常響聲和放電聲。
6.應用規定的警示標志和遮欄。
高、低壓配電間,電容器間
1.所有瓷瓶、套管、絕緣子應清潔無裂紋。
2.所有母線應整潔,接點接觸良好,母線溫度應低于70℃,漆包鮮明,連接牢固。
3.電纜頭外表清潔、無漏油,接地可靠。
4.油斷路器應為國家許可生產廠的合格產品,有定期維修檢驗記錄。油位正常,油色透明無雜質,無漏油、滲油現象。
5.操縱機構,應為國家許可生產廠的合格產品,有定期維修檢測記錄。操縱靈活,連接可靠,脫扣保護合理可靠。
6.操縱機構──是操縱油斷路器的關鍵部位。
高、低壓配電間,電容器間
7.所有空氣開關滅弧罩應完好、觸頭平整。
8.電力電容器外殼無澎脹、漏油現象。
9.接地可靠并有定期檢測記錄(變配電間網狀接地,各電氣設備、設施外殼接地。電阻<4歐母)。
10.應有規定的警示標志及操作標志。
11.各種安全用具完好,有定期檢測資料,存放合理。
12.變配電間內各種通道符合安全要求(板后維護通道凈寬不小于0.8m,單排柜板前通道寬度不小于1m,雙排對向柜間通道寬度不小于1.5m)。
篇2:變電站巡回檢查制度
巡視檢查制度是保證設備正常安全運行的有效制度。應按設備的實際位置確定科學的,合理的巡視檢查路線,巡視應按規定的時間、路線流程進行,認真地巡視設備、以便及時發現缺陷和異常情況。為保證運行和備用設備的完好,定期進行有關設備的試驗、切換,是監視設備是否正常的一項行之有效措施,必須按期、按規定要求進行。
一、巡視檢查根據范圍、重點和周期的不同可分為:交接班巡視;特殊巡視;夜間熄燈巡視;全站值班員巡視。
1.交接班巡視:是在交接班時,對上一班變動、操作、工作過的一、二次設備、自動化設備等新發現的設備缺陷及帶嚴重缺陷運行的設備的現場進行核對性巡視檢查。
2.正常巡視:正常巡視每班至少一次,時間宜在日班14:00左右,夜班的20:00左右。正常巡視檢查應按變電站現場運行規程中制定的檢查項目(內容)進行。設備巡視后,應將巡視情況記入運行日志。
3.特殊巡視:遇有下列情況,應進行特殊巡視:
1)過負荷時;
2)有重要缺陷設備的;
3)新安裝投運和大修后投運的設備;
4)惡劣氣候情況是時,如大風、大霧、雷雨、冰雪、高溫等;
5)事故跳閘后。
4.夜間熄燈巡視:每周至少一次,重點檢查各電氣連接點的發熱情況和電氣設備外絕緣的放電情況。
二、全站巡視由在地站長帶領,每月巡視一次,主要是對全站運行設備狀況進行全面巡視和對現存缺陷進行會診性巡視檢查。
三、巡視檢查應遵守的規定:
1.巡視高壓設備的人員應經考試合格后,由單位領導批準;
2.巡視高壓設備時,人體與帶電導體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規程規定;
3.必須戴安全帽,必要時帶護目鏡按設備巡視路線進行巡視。防止漏巡;
4.進出高壓室內巡視時,應隨手將門關好,以防小動物進入室內。
5.每次巡視后,應將查得的缺陷立即記錄在設備缺陷記錄薄中,并按要求上報。
6.單人巡視時,必須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7.巡視檢查時,應按“巡視路線圖”進行。
篇3:某變電站設備巡視檢查制度
1、值班人員應根據變電站設備狀況,制定并在站內建立專用設備巡視記錄簿,在變電站建立日常設備巡視卡,巡視一次登記一次
2、設備的巡視一般應有兩個或以上共同執行
3、變電站應標注醒目的設備巡視路線及重點巡視部位標記
4、巡視設備發現異常或設備事故應按,的規定匯報處理,發現的設備缺陷應及時向管理部門匯報,并登記,嚴重缺陷或發展中的缺陷應立即向調度檢查部門匯報,并在未消除或未得到調度答復前,巡視人員不得離開變電站現場
5、巡視周期
各變電站每周巡視一次,每半月夜間巡視一次,節假日或惡劣氣候時,應進行特殊巡視,在巡視中如遇緊急情況應立即停止巡視,參加事故處理,事畢后及時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