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檢查技術要點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檢查技術要點

2024-07-14 閱讀 4872

一、適用范圍適用于我省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等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使用、維修保養、監理等安全檢查監督工作。二、檢查依據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2、《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3、《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4、《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5、《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住房城鄉建設部建質〔2008〕75號)6、《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住房城鄉建設部建質〔2008〕76號)7、《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8、《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10055-2007)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10、《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215-2010)11、《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2010)1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評估技術規程》(JGJ/T189-2009)三、檢查要點(一)建筑起重機械的購置和租賃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從具有設備制造許可的生產廠家購置或從合法的租賃公司租賃有制造許可的合格產品和配件。1、施工現場使用本企業自購建筑起重機械,企業工程項目部應當要求設備管理部門提供該建筑起重機械的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自檢合格證明、安裝使用說明書等材料。2、施工現場租賃建筑起重機械,承租單位(使用單位)與租賃公司(出租單位)簽訂的租賃合同中,應當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出租單位向施工單位提交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自檢合格證明、安裝使用說明書等材料,并對此真實性、合法性負責。3、出租單位、自購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資料:(1)購銷合同、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包括出廠日期)、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安裝使用說明書、備案證明等原始資料;(2)定期檢驗報告、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定期維護保養記錄、維修和技術改造記錄、運行故障和生產安全事故記錄、累計運轉記錄等運行資料;(3)歷次安裝驗收資料。(二)基礎施工1、安裝單位應當按照安裝使用說明書所規定的要求施工,無法滿足規定的要求時,應當進行基礎設計。基礎設計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并結合設備制造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的要求確定。2、安裝單位應當與使用單位辦理基礎交接驗收手續。基礎應當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混凝土強度報告、接地電阻檢測記錄以及接地裝置的設置方式(獨立設置或與建筑物接地連通)。(三)安裝、拆卸1、安裝單位與使用單位簽訂的安裝、拆卸合同中,應當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2、安裝單位應當具有相應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在其資質許可范圍內承攬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3、安裝單位應當編制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報使用單位、監理單位審查。4、從事安裝、拆卸作業的安裝拆卸工、起重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建筑電工等作業人員,應當持有相應的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并與安裝單位簽訂有效的勞動合同。5、安裝單位應當對進入施工現場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技術人員應當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施工技術交底。6、安裝、加節、拆卸作業,安裝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應當在現場帶班指揮、檢查。7、安裝完畢后,安裝單位應當進行調試和試運轉,應當向使用單位出具自檢合格證明,并提交安全使用說明。8、安裝單位應當建立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檔案。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檔案應當包括以下資料:

(1)安裝、拆卸合同及安全協議書;(2)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3)安全施工技術交底的有關資料;(4)安裝工程驗收資料;(5)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四)檢測1、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等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具有特種設備檢驗合法資質并經當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安裝檢測申請。2、從事檢驗檢測工作的人員應當持有有效的檢驗資格證書,并與檢驗檢測機構簽訂有效的勞動合同。3、建筑起重機械使用前應當經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驗合格,取得安裝檢測合格報告后方可使用。(五)驗收、登記1、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完畢并經檢驗檢測合格后,使用單位應當組織出租、安裝、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驗收中各方提出的安全問題,各責任方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完畢。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驗收。2、使用單位應當自建筑起重機械安裝驗收合格之日起30日內,將建筑起重機械安裝驗收資料、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名單等,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建筑起重機械使用登記。登記標志置于或者附著于該設備的顯著位置。(六)使用1、使用單位應當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起重機司機、施工升降機司機、卷揚機司機,以及指揮人員(司索信號工)應當持有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并與使用單位簽訂有效的勞動合同。2、使用單位應當對起重機司機、施工升降機司機、卷揚機司機,以及指揮人員(司索信號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3、使用單位應當選擇具有資質并經當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維修保養單位負責在用建筑起重機械的維護保養工作。維修保養單位應按照使用說明書及合同的規定,對承攬維護保養的建筑起重機械進行保養、維修。維修、保養應做記錄,維保人員應當簽字,使用單位項目部應當留存一份,4、使用單位應當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頻率,組織安裝和維修保養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的主要受力結構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運行機構、控制系統等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并做記錄。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保證索具、吊具安全使用。經常性檢查的主要內容:(1)高強螺栓的連接是否有效、是否有損壞,銷軸連接是否有效、連接鍵之間的間隙是否增大;結構是否有明顯變形和嚴重腐蝕(是否超過原厚度的10%);(2)主要受力位置的焊縫是否有裂紋(包括標準節與回轉的連接位置、塔機根部、有斜撐的在斜撐支點上部位置);(3)安全裝置,重點檢查起重量限制器及力矩限制器的有效性試驗檢查,并做好記錄。帶有鉛封的,檢查鉛封的完好性,未經管理部門認可不得拆除和破壞;(4)電氣設備和用電布設是否符合規范要求。5、多臺塔式起重機在同一施工現場交叉作業時,應當有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使用單位須將安全措施報監理單位審核,并報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依法發包給兩個及兩個以上施工單位的工程,不同施工單位在同一施工現場使用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時,建設單位應當協調組織制定防碰撞的安全措施。6、升高加節時,每一次加節完畢后,安裝單位應當進行自檢并做好記錄,使用單位應當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安裝前安裝單位應對所用的螺栓和銷軸進行檢查:(1)選用符合使用說明書及相關標準要求的螺栓和銷軸;(2)高強螺栓使用次數不得超過兩次,不得嚴重銹蝕;(3)銷軸及銷軸孔不得有磨損變形等缺陷;(4)嚴格控制塔機和施工升降機的自由端高度,嚴禁超出規定要求。7、施工升降機和物料提升機在地面通道口應當按照規定搭設防護棚。8、施工升降機和物料提升機的停層平臺應當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設置樓層編號、聯絡信號裝置、限載標志、照明燈。安全防護設施應當符合要求,施工升降機(含鋼絲繩式)防墜裝置應選用可進行現場做防墜試驗的產品,并在有效標定期內。(七)監理1、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和使用登記等文件。2、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3、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4、審核使用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審核使用單位起重機司機、施工升降機司機、卷揚機司機,以及指揮人員等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6、在監理實施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使用建筑起重機械時,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應當要求安裝單位或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應當及時向建設單位和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篇2:起重機械定期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一、起重機械的檢測機構應當依法經國家質量監督驗檢疫局核準,方可在本市開展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檢測工作。檢測機構對其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驗檢結果,鑒定結論,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應該檢驗檢測人員簽字,由檢驗檢測機構負責人簽署。

三、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時發現安全隱患應該及時告知施工單位。

四、發現有違反安全技術規范及檢驗檢測后存在的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期限整改消除隱患,對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叢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或暫時停止施工。

篇3:施工起重機械檢查維護保養運行安全管理制度

(一)、一般規定

1、起重作業時,必須對工作現場工作環境、行使路線、建筑物以及物件重量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

2、操作人員在進行起重回轉、變幅、行走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鳴聲示意,嚴格執行指揮人員信號,特種操作人員必須有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

3、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露天作業。

4、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

5、起重機械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載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在特殊情況下需超負荷使用時,必須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有專人監護,方可起吊。

6、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位、斜吊和起重地下埋設或凝結在地面上的重物,現場澆筑的砼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

7、起吊重物時應綁扎平穩、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起重機在起吊滿荷載或接近滿荷載時,應先將重物吊起離地面20-50cm停止提升,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性的牢固性,無誤后方可提升,晃動的重物,須栓拉繩。

8、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

9、起重機卷筒上鋼絲繩應連接牢固、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至少要保留三圈以上,防止鋼絲繩打環、紐結、彎折和亂繩,采用繩卡固接時,數量不得少于3個,繩卡滑鞍應在鋼絲繩工作時受力一側,不得正反交錯。

10、起重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發證持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

(二)、塔式起重機

1、軌道行走式塔式起重機的路基和軌道的鋪設,必須嚴格按照原廠使用規定和技術標準施工。

2、起重機的安裝、頂升、拆卸必須按著原廠規定進行,并制定安全作業措施,由專業隊(組)長負責統一指揮下進行并要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

3、起重機必須安裝行走、變幅、吊鉤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裝置。

4、起重機安裝后,在無負荷情況下,塔身與地面的垂直度偏差值不得超過3‰。

5、起重機專用臨時配電箱,宜設置在軌道中部附近,電源開關應合乎規定要求,電纜卷筒必須運轉靈活,安全可靠,不得拖繩。

6、起重機的塔身上,不得懸掛標語牌。

7、作業前需檢查軌道應平直、無沉陷,軌道螺栓無松動,排除軌道上的障礙物,松開夾軌器并固定好,同時檢查行走、回轉、起重、變幅等各機構的制動器、安全限位,防護裝置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8、操縱各控制器時,應依次逐級操作,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轉到零位,待電機停轉后,再轉向另一方向,操作力求平穩,嚴禁急開急停。

9、吊鉤提升接近臂桿頂部、小車行至端點或起重機行走接近軌道端部時,應減速緩行至停止位置,吊鉤距臂桿頂部不得小于1m,起重機距軌道端部不得小于2m。

10、提升重物后,嚴禁自由下落,提升的重物平移時,應高出其跨越的障礙物0.5m以上。

11、主卷揚機不安裝在平衡臂上的上旋式起重機作業時,不得順一個方向連續回轉。

12、裝有機械式力矩限位器的起重機,在每次變幅時,必須根據回轉半徑和該半徑的允許載荷,超載和限位裝置的噸位指示盤進行調整。

13、嚴禁在彎路上進行吊裝作業或吊重物轉彎。

14、作業后應做到:

①、起重機應停放在軌道中間位置,臂桿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放松回轉制動器,小車及平衡重應移到非工作狀態位置,吊鉤提升到離臂桿頂端2-3m處。

②、將每個控制開關撥到零位,依次斷開各路開關,關閉操作室內窗,下機后切斷總電源開關,打開高空指示燈。

③、鎖緊夾軌器,使起重機與軌道位置固定,如遇八級大風時,應另拉纜風繩與地錨或建筑物固定。

15、自升塔式起重機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吊運物件時,平衡重必須移動至規定位置;

②、專用電梯每次限乘3人,當臂桿回轉或起重作業時,嚴禁開動電梯;

③、在頂升中,必須有專人指揮看管電源,操縱液壓系統和緊固螺栓,頂升時必須放松電纜,放松長度應略大于頂升高度,并固定好電纜卷筒。

④、頂升時應把起重小車和平衡重移近塔帽,并將旋轉部分剎住,嚴禁塔帽移動。

16、附著式、內爬式塔式起重機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起重機的基礎和附著的建筑物其受力強度必須滿足塔式起重機的安裝和工作要求。

②、附著式應用經緯儀檢查塔身的垂直度情況,并用撐桿調整直度。

③、每道附著裝置撐桿布置方式,互相間隔和附墻距離應按原廠規定。④、附著裝置在塔身和建筑物上的框架,必須固定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動。

⑤、軌道式起重機作附著式使用時,必須提高軌道基礎的承載能力和切斷行走機構的電源。

⑥、起重機載人專用電梯斷繩保護裝置必須可靠,嚴禁超員乘人,當臂桿回轉起重或作業時嚴禁開動電梯,電梯使用時,應降至塔身底部位置,不得長期懸掛在空中。

⑦、風力達到4級以上時,不得進行提升安裝、拆卸作業,作業時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立刻停止作業,并將塔身固定。

⑧、提升前必須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的連接情況,并調整爬升架滾輪與塔身的間隙,然后,放松電纜,其長度略大于頂升高,并緊固好電纜卷筒。

⑨、頂升作業,必須有專人指揮,操縱液壓系統,看管電源和緊固螺栓,操作室內只準一人操作,嚴格聽從信號指揮。

⑩、頂升時,必須使吊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部分剎住,嚴禁回轉臂桿及其他作業。頂升中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頂升,進行檢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頂升。

頂升到規定高度時,必須先將塔身附著在建筑上后,方可繼續頂升,塔身高出固定裝置的自由端高度應各個地方合原廠規定。

頂升完成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的力矩緊固,爬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應吻合良好,左右操縱桿應在中間位置,并且斷開液壓頂升機構電源。

(三)建筑施工電梯

1、地基應澆制砼基礎,其承載能力大于15T/m2,找平后其表面不平度不大于10mm,并有排水措施。

2、導軌架安裝時,應用經緯儀對電梯在兩個方向進行測量校準,其垂直度不得超過其高度的萬分之五。

3、導軌架頂端自由高度、導軌架與附臂距離,導軌架的兩附臂連接點間距和最低附望點高度均不得超過原廠規定。

4、電梯底籠周圍5m范圍內必須設置穩固的防護欄桿,各層站過橋和運輸通道應平整穩固,出入口欄桿應安全可靠。

5、作業前應重點檢查:各部結構應無變形,連接螺栓無松動,各部鋼絲繩固定良好,運行范圍內無障礙等。

6、啟動前,檢查控制開關應在零位,電源連通后檢查電壓正常,實驗限位裝置、梯籠門、維護門等處電氣連鎖裝置良好,電氣儀表靈敏有效,經啟動正常后,可空車升降實驗,即可使用。

7、電梯在每班首次載重運行時,必須從最低層上升,嚴禁自上而下,當梯籠升離地面1-2m時要停車實驗制動器的可靠性,如發現制動器不正常經檢修后方可運行。

8、梯籠內乘人或載物時,應使荷載均勻分布,防止偏重,嚴禁超載荷運行。

9、操作人員應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根據指揮信號操作,作業前,必須鳴聲示意,在未切斷總電源前,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崗位。

10、電梯運行中如發現機械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運行。

11、電梯在大雨、大霧和六級以上的大風時,應停止運行,并將梯籠降至底層。

12、電梯運行到最上層和最下層時,嚴禁以行程開關自動停車來代替按鈕的使用。

13、作業后,將梯籠降至底層,各控制開關撥至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閉鎖梯籠門和圍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