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裝備維護檢修制度
1、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必須通過三同時驗收。
2、生產單位要定期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運行。
3、任何人不得隨意拆卸、毀壞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標志。
4、如在維修設備時需要拆除防護設施,在維修安裝完成后應該將防護設施恢復原狀。
5、生產單位要妥善保護公司配備的應急救援設備(醫療箱、氧氣袋、擔架、隔離式呼吸器等),不得隨意損壞。
6、公司要定期對應急裝備設施進行監測,分公司要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養,保證應急設備裝置處于良好狀態。
7、對配備的救援裝備應登記建檔,專人管理,不能隨便領取,私自損壞。
篇2: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1、為加強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的維護和檢修,避免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包括:
2.1個體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包括頭部,面部,視覺、呼吸、聽覺器官,四肢,軀干防火、防毒、防灼燙、防腐蝕、防噪聲、防光射、防高處墜落、防砸擊、防刺傷等免受作業場所物理、化學因素傷害的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如:過濾式防毒面具、長管式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帶、防塵口罩、耳塞(耳罩)、防酸堿手套、帆布手套、護目鏡、焊工帽、絕緣鞋等
2.2現場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有:洗眼器、噴淋器、除塵器、消音器、隔音室、防塵墻、防塵網等設施。
3、應急救援設施
3.1堵漏、工程搶險裝備
3.2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
4、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配置要求
4.1有可燃易爆氣體、有毒有害氣體逸出的生產崗位,應有完善的通風排風裝置。作業崗位需配置相應的電扇、排風扇、空調等通風、降溫設施。
4.2各車間有毒有害崗位必須配備足夠氣體濃度檢測儀和分析儀,保持檢測運行記錄,檢測設施要按期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校驗。
4.3在易燃、易爆、有毒區域應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檢測報警設施,報警信號應發送至工藝裝置、儲運設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4.4個體防護設施按配置要求進行配置,并保證完好、便用。
5、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維護、檢修要求:
5.1各車間負責本車間所屬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安全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及安全運行
5.2分廠安環處負責本分廠所屬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安全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及安全運行。
5.3各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各單位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建立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管理臺帳,按要求維護保養并保持記錄。
5.4需要進行檢測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各職能部門按要求聯系國家有資質機構對其進行檢驗檢測,并將檢查、校驗情況如實記入臺帳。
1、為了如實、及時申報職業危害因素,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生產管理部安全組對本單位存在法定職業病目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所列的職業危害因素,每年在網上向安監局進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同時將紙質表格送交當地安監局備案,并保存備案回執。
3、生產管理部安全組每年聯系有資質單位對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后,及時、如實將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申報,并接受其監督檢查。
4、申報時應當提交《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申報內容包括:
4.1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4.2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
4.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
4.4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4.5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4.6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的管理人員情況;
4.7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5、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在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聯系有資質的單位對建設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編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后,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取得審核決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應當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工作場所和勞動者健康的影響作出評價,確定危害類別和職業病防護措施。
6、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7、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防護設施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產和使用。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驗收批復文件應當報送建設項目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8、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時,要向原申報機關申請變更:
8.1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變更申報。
8.2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變更申報。
8.3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變更申報。
9、單位終止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在生產經營活動終止之日起,15日內向原申報機關報告并辦理相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