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制造加工業主要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機械制造加工業主要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2024-07-14 閱讀 1417

(一)機械制造加工業主要職業危害因素:

機械制造加工企業危害因素主要有:鑄造車間的生產性粉塵;高溫及熱輻射;有害氣體,如熔煉金屬與澆鑄時可產生一氧化碳;以及噪聲、振動等。鍛造車間的高溫及熱輻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害氣體;以及噪聲、振動等。熱處理車間的加熱爐、鹽浴槽可造成高溫及熱輻射,高頻電爐可造成高頻電磁場危害。機加工車間在加工過程中會有金屬和礦物性粉塵產生。裝配車間一般有焊接、電鍍及噴漆涂裝等作業,長期吸入高濃度的電焊粉塵,可發生焊工塵肺;此外,電焊時如不注意眼部防護,可發生電光性眼炎;噴漆時可發生苯、甲苯、二甲苯中毒。

(二)機械制造加工業預防職業危害的主要措施:

預防措施主要有:一是廠房車間的設計布局應符合GBZ1-2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防止各工序、工種之間的職業病危害交叉污染。如鑄造工序中的熔煉爐應放在室外或遠離人員集中的場所;鉚工和電焊、噴漆涂裝工序應分開布置等。二是鑄造應選用低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減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業;清砂應采用水爆清砂和水力清砂,安裝大功率的通風除塵系統,實行噴霧濕式作業,以降低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工人要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防塵口罩。三是對熱處理和金屬熔煉過程中產生化學毒物的設備,要采取密閉措施或安裝局部通風排毒裝置;對某些淬火、電鍍及噴漆涂裝或使用膠粘劑等易產生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的工作場所,應制定急性職業中毒應急救援預案,設置警示標識,有關作業人員作業時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四是要做好鑄造、鍛造中的氣錘、空壓機,機械加工中的打磨、拋光、沖壓、剪板、切割等高強度噪聲設備的治理。對高強度噪聲源可采取集中布置的防噪聲措施,并設置隔聲屏蔽;對空氣動力性噪聲源應在進氣或排氣口采取消聲處理措施;對集中控制室和崗位操作室應采取隔聲和吸聲處理措施;作業人員進入噪聲強度超過85dB(A)的工作場所,應佩戴防噪聲耳塞或耳罩。五是對鉚接、鍛壓機、型砂搗固機、落砂、清砂等振動設備,應對設備采取減振措施或對作業人員實行輪換操作。六是對產生高頻、微波等射頻輻射的設備可采取屏蔽措施以隔離磁場和屏蔽電場;對微波在工作地點的輻射,可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兩種屏蔽方法進行屏蔽。此外還可采取距離隔離防護措施,對作業人員采取時間防護措施等。七是要預防高溫作業人員中暑。對鑄造、鍛造、熱處理等高溫作業人員,要從工程技術、職業衛生保健、勞動組織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布置與控制熱源、供應防暑降溫飲料、輪換作業,以及采取在集中控制室和操作室設置空調等一系列綜合性預防措施,做好預防工作。

篇2:焦化廠的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一)生產過程

由于煉焦副產品煤焦油中含有極豐富的化學原料,故大型煉焦廠往往和化工廠同時設置,簡稱為焦化廠。

煉焦是在煉焦爐中把煉焦煤通過干餾煉成焦炭。在煉焦以前,煤要經過一定的處理。處理過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即破碎、篩分與選煤、配煤。

現代化煉焦爐由連接一體的50~70個狹長的煉焦室組成。煤從室頂的小孔裝入,裝滿后密閉,并在與該室相鄰的燃燒室中燃燒煤氣,燃燒室的溫度約為1100℃。煉焦時,產生的煤氣被引至焦爐煤氣總管,以便進一步處理。煉焦過程終結后,打開焦爐的側門,用推焦機把赤熱的焦炭從煉焦室推到焦車上,送入熄焦塔噴水冷卻。

(二)職業危害

⒈高溫、熱輻射。爐頂操作工人經常受到強熱輻射、高氣溫、日光照射影響可發生中暑。

⒉在輕油和粗苯蒸餾時,如密閉與通風等措施效果不好,車間空氣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濃度可超過國家規定的職業容許限值,長期接觸可導致白細胞減少,甚至發生慢性苯中毒。

⒊在焦爐爐旁及爐頂均可檢出3,4—苯并[a]吡,據調查,北京、東北等地焦化廠工人肺癌死亡率高于當地居民到4~9倍;焦爐工肺癌已列入職業病名單。

⒋蒽醌、焦油、瀝青和蒽油等均可引起各種皮膚病,如急性皮炎、痤瘡、毛囊炎、黑頭粉刺、膚色黑變癥及粗粒革樣皮膚。有報道,瀝青可致皮膚癌發生。

⒌檢修設備時煤氣中毒。

⒍接觸煤塵、外傷、燒傷等。

(三)預防措施

預防煉焦生產中職業危害的重點是解決煉爐逸散物對工人健康的危害,以及高溫、輻射熱、各種焦化產物的危害。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對策是進一步實現焦化生產的自動化,以減少操作者與有害因素的接觸機會。同時也應采取一些保護性措施,如防暑降溫、個人防護器、定期檢查、皮膚防護劑等。

篇3:鎂冶煉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1.職業危害

氯化鎂融鹽電解煉鎂,從菱鎂礦石進廠到精鎂錠包裝出廠,要經過破碎、配料、氯化、電解、精煉、鑄造、酸洗鍍膜等過程。工序多,工藝復雜,生產中的危害較多。具體如下:

(1)生產過程使用和產生劇毒的氯氣,容易發生操作人員急性氯氣中毒。

(2)從氯化、電解到精煉、鑄造,操作處理熔融金屬和鹽類,容易發生燒燙灼傷。

(3)電解使用強直流電,系列電壓高,場地又遭氯化物污染,容易發生人員觸電。

(4)熔鎂外溢,容易燃燒甚至發生爆炸。吊運料塊多,容易掉落造成砸傷。

(5)氯鹽粉塵垃圾,有吸水潮解特性,容易腐蝕建筑物與設備。

2.預防措施

(1)氯化鎂融鹽電解生產,由于腐蝕性大,因此在廠房建筑及設備上,要有嚴格的防腐措施。廠房的屋架金屬構件,以及設備金屬殼體和管道等,都要定期檢修并進行防腐處理。特別是隱蔽構件連接部分,更要特別加以注意。

(2)為防止觸電,電解廠房地坪要鋪設瓷磚,以達到絕緣、防水、防酸、防火的要求。地坪清掃時使用鋸木粉等吸濕劑。電解槽上支持導、母線的瓷件要定期清擦;瓷件鐵桿要外加絕緣套保護。電解槽多處聯接點,要加不易受潮便于工作于清潔的絕緣墊。所有絕緣電阻,必須達到規定標準要求。廠房內吊車,從鉤頭到大車體,要有三道絕緣。吊車軌道采取自動撒沙以防滑。電解地下室地面,要在地下水最高水位以上。經常檢查清理槽體地下部分,以保證對地絕緣。

(3)個人防護用品以防燒燙與觸電為主。鎂生產工人發給耐腐蝕防熱的呢料工作服、工作帽和手段,并加絲綢襯衣。發給氈鞋,在電解崗位并應備有高壓絕緣靴。同時發給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并及時更換濾毒活性炭,以保證功效。

(4)根據工作崗位不同,制訂不同的安全操作規程。

(5)在生產管理中,要把控制、平衡氯氣作為突出重點,納入日常生產調度管理。要使電解槽副產氯氣量保持小于氯化爐使用氯氣量,防止出現多余氯氣,給生產和操作人員造成危害。一旦出現氯氣多余時,要有緊急處理措施,以保證安全。

(6)由于有氯氣和氯鹽的污染腐蝕,氯化與電解廠房內的吊車,不能用明滑線送電,要改用膠皮軟電纜。吊車與拉運臺包小車,容易發生控制失靈、軌道和路面打滑等情況,必須特別加強維修和清掃管理,以保證吊車安全行駛。

(7)要使氯化爐保持負壓狀態,減少氯氣跑冒,必須改善氯化生產排煙設施,提高排煙機排放能力,并保證經常運行良好。

(8)對供運貯存液氯的槽車、貯罐以及加熱輸送氯氣的設備和管道,要有押運、檢修維護、輸送聯系等各項制度,嚴格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