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編制要點范例

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編制要點范例

2024-07-14 閱讀 1816

1、編制要點

(1)明確崗位及性質。

(2)明確各崗位存在職業危害場所的危害因素、產生原因、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本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維護注意事項。

(3)編寫時參考以下資料:

一、單位購買的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設備中,應有中文說明書,在醒目位置設置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警示說明應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危害防護措施等內容。

二、單位購買的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化學品等材料中,應有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危害防護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

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化學品等材料的產品包裝應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涉及職業危害的崗位均應編制相關操作規程)

2、范例

液氨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1、加氨操作工必須經過特殊工種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2、加氨操作工必須牢固樹立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觀念,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防范措施;

3、操作工必須了解氨的性狀,毒性作用,中毒癥狀,掌握防治要點(摘錄氨氣特性表);

4、操作工必須站在上風位置作業,如感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工作,離開現場;

5、氨瓶必須妥善安置,嚴禁暴曬,安置氨瓶的場地必須通風,道路保持暢通;

6、氨瓶的閥門必須裝上防護帽,以防碰撞損壞,引起泄漏;

7、加氨現場必須備有化救防護、搶險用品和水源;

8、加氨系統進行停役檢修時,必須先把系統沖洗干凈、穿著好防護用品后方可開始檢修;

9、應急電話。

篇2: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范本

一、總則

1、為保障職工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防治職業危害,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職業健康監督檢查職責調整的規定,特制訂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2、在安全生產中凡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和工作地點必須嚴格執行本規程。

3、本規程適用于興文縣利群招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所屬車間、科室、班組。

二、名詞解釋

1、粉塵是指能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粉塵叫做工業粉塵。對工業粉塵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將破壞作業環境,危害工人身體健康和損壞機器設備,還會污染大氣環境。

2、噪聲:是給聽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帶來煩惱的、不受歡迎的聲音。影響人們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都稱為噪聲。對噪聲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覺、習慣等而不同,因此噪聲有時是一個主觀的感受。一般來說人們將影響人的交談或思考的環境聲音稱為噪聲。

3、有毒有害氣體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氫、二氧化硫、瓦斯及二氧化碳等,這些氣體對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很大危害。

三、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1、所有上崗工作前職工必須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公司綜合辦公室、職衛辦主任確認未有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崗工作。

2、所有入井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帶好防塵口罩;噪聲源崗位帶好耳塞。

3、帶有職業危害的崗位,注意勞逸結合,工作二小時到進風流中休息15-20分鐘。

4、采掘工作面在采掘作業前裝煤點、轉載點等位置必須打開防塵系統灑水噴霧。

5、采掘作業時必須采用濕式打眼,降低粉塵濃度。

6、采掘工作面放炮后必須等炮煙吹散后,才能進入工作面作業。工作面的風量及風速嚴格控制在〈安全規程〉要求范圍內執行。

7、工作完畢后,班組長將一天工作職業健康情況填入交接本上。

篇3:崗位職業健康通用操作規程

1、生產作業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2、作業時按規定正確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隨意取下不用。

3、在作業過程中要愛護勞動防護用品和防護設施及各種危害標識,不得故意損壞。

4、作業人員要按規定要求及時更換防護用品,不得使用損壞、到期和不能起到防護作用的防護用品。

5、作業人員要經常對作業場所進行灑水,加強通風,保持作業地點清潔干凈。

6、不定期檢查除塵設施使用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保證設施正常使用。

7、作業中要嚴格執行灑水防塵及機械除塵規定,經常對除塵管道、除塵器進行清理,檢查及維修。

8、不準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場所,上班不準穿拖鞋、赤膊、敞衣,上班前不準飲酒。工作時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打鬧不睡覺。

9、調溫工、操作工必須熟悉設備性能、工藝要求和設備操作規程。

10、檢查檢修設備時,必須先停電后檢修,專人負責停電送電。

11、定期檢測作業場所粉塵濃度、噪聲強度,定期公布檢測結果。

12、發生事故,要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