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設施消防方案
一、指導思想
消防工作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為指導方針,從思想上、組織上、裝備上做好火災的預防工作,建立防火責任制,將防火安全的責任落實到每個施工人員,明確分工,不留防火死角,真正落實防火責任。并且立足于自防自救,將各項防火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二、消防目標
消除火災事故,避免火災發生。
三、消防工作重點及措施
1、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副經理為組長的消防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的消防。成員有:施工技術部、安全質量部、物資設備部、綜合辦公室各部門負責人,并制定專項用火管理制度。每天派人巡視工地,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對重點部位加強防范。并且經理部與當地公安機關合作,工地建立消防保衛責任制,設專、兼職消防和保衛干事,培訓上崗。
2、組織管理機構框圖
3、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臨時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及防火器材合理配置,在現場設消防通道。
4、邀請所在地消防部門對職工進行治安、消防知識教育,并培訓消防人員;經理部也定期對職工進行關于防火知識教育和消防演練。
5、施工現場禁止吸煙,現場及生活區不得亂拉電線、亂接、亂用電熱器具。
6、實行逐級消防責任制,并檢查執行、處理隱患、獎懲分明。對施工班組嚴格管理,并簽訂消防協議書。
7、建立消防檢查制度。
(1)對辦公用電、宿舍用電及生產用電的線路和街頭派專職電工進行定期檢查,發現接頭脫落、包裹不嚴以及接地保護松脫等現象立即處理或更換,所有用電設備配置漏保開關。
(2)安全員負責檢查火險隱患的整改情況。
(3)定期檢查消防突擊隊的組織及活動情況。
(4)不定期檢查各級防火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和各項防火安全制度的執行情況。
(5)經常檢查防火安全宣傳教育及施工班組的管理情況。
8、安全管理人員每天巡視工地,檢查落實發現的問題。經理部每旬組織進行一次大的消防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由安全員負責落實。
四、防火重點
確定防火重點部位為辦公樓、材料庫、木工房、配電房、盾構機內。
五、消防器材配置
(1)門衛設一臺手提式滅火器
(2)現場辦公樓設十四臺手提式滅火器
(3)餐廳、廚房設兩臺手提式滅火器
(4)實驗室設兩臺手提式滅火器
(5)料庫、木工房設十臺手提式滅火器
(6)配電房、發電機房設四臺干粉手提式滅火器
(7)龍門吊設四臺手提式滅火器
(8)施工現場設八臺手提式滅火器
(9)盾構機內兩臺盾構機內各設八臺手提式滅火器
以上八處各配備足夠消防專用工具如防火鏟、鐵鍬、水桶等并備不少于1m3?砂子,同時在重點區設置水源龍頭。
成立以共青團書記為隊長的搶險救火隊,以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干,充分發揮青年突擊軍的作用。并加強平時消防訓練,必要時及時報火警119救援。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市軌道交通二、八號線延長線工程盾構1標段
【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構區間】項目經理部
2005年11月
篇2:學校基建處消防設施及器材管理規定
學校基建處消防設施、器材管理規定
1、能夠掛放的滅火器材,一定要符合規定要求,從頂部至地面距離不得超過1.5米。
2、對于不能掛放的滅火器材,應裝在器材箱內擺放,如因資金較為困難,不能解決器材箱時,也可制作鐵架、木箱并添刷紅漆擺放。
滅火器材的設置位置與所防護物品的距離,手提式滅火器不得大于20米,手推式滅火器不得大于40米。
3、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必須指定專人并掛牌管理,不能有積塵、銹蝕、損壞等現象,確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
4、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屬于特種裝備,嚴禁挪作他用。
篇3:化工企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公司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有關消防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建筑自動消防設施(二氧化碳、干粉等固定滅火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等)的維護管理:
1、建筑自動消防設施投入運行后,公司應及時選擇維修保養公司,與之簽訂維修保養合同,對系統進行定期的維修保養。
2、應將建筑自動消防設施列入防火檢查、巡查的內容。
3、負責運行和維護的部門每日應對建筑自動消防設施進行巡查,同時做好記錄。
4、消防歸口管理部門應定期對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各項功能進行檢查試驗,并填寫記錄。
5、點型感溫、感煙探測器投入運行二年后,應每隔三年對探測器進行清洗。
三、小型滅火器材(主要指滅火器、消火栓、消防桶、消防斧、消防锨等器材)的維護管理:
1、嚴禁購置不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滅火器材。對購置的器材應建立詳細的器材臺帳,并報歸口部門備案。
2、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根據有關消防規范要求對滅火器材進行合理布置,并登記造冊。
3、各部門應指定專人管理轄區內的滅火器材,滅火器材管理應做到“三定”(定位、定人、定責)。
4、各部門滅火器材管理人每周檢查一次滅火器材的數量和定位情況,每月檢查一次滅火器壓力表指針是否在正常區域。在寒冷、炎熱、潮濕季節,要對消火栓、滅火器采取防凍、防曬、防潮措施。
5、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每半年對所有的小型滅火器材進行一次檢查,對缺少的滅火器材進行補充,對銹蝕嚴重、壓力不足、干粉結塊的滅火器送具備法定資質的滅火器維修廠家進行維修。
6、因管理不善,造成滅火器材丟失、損壞的,管理人應賠償損失,并根據情況對聯責部門進行經濟考核。
7、因撲救本公司或友鄰公司火災而使用了滅火器,有關部門應及時報告消防工作歸口職能部門,補充滅火器材。
浙江巨化錦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