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纜溝防水方案

電纜溝防水方案

2024-07-13 閱讀 8683

一、編制目的

為確保本工程的施工質量、進度、安全,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特編制奶茶廠房變電站、動力配電房電纜溝防水工程作業指導書。

二、編制依據

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2、《江蘇省建筑防水構造圖集》蘇J/T18-2006(一)

3、《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Q/CPZHB010-2006

三、作業準備

1、人力資源配備:

1.1參加施工的人員要求體質良好、年富力強。

1.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

1.3所有施工人員工作前必須經過技術交底,方可進入施工現場,應具有較強的質量意識。

1.4參加作業的人員應進行過職業道德教育,有較強的敬業精神。

1.5特殊工種工作人員均應持證上崗。

1.6施工班組長應能識圖,并有較強的施工組織能力。

1.7所有現場操作人員均應服從管理人員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2、主要機械及工、器、具

2.1工具、儀器的要求:各種儀器機具在施工前即應就位,并進行清點、檢修,可隨時投入使用,各種儀器、儀表必須經檢驗合格并有校驗證明。

2.2主要工機具

2.2.1基面清理工具:錘子、鑿子、鏟子、鋼絲刷、掃帚、抹布等;

2.2.2取料配料工具:水桶、攪料桶、攪拌器等;

2.2.3涂料涂覆工具:滾子、刮板、刷子。

3、技術準備

3.1施工圖紙已到位,施工人員對圖紙及相關資料有了一定的熟悉。

3.2已按照程序進行圖紙質量、技術、安全交底和會審工作。

3.3施工前,根據作業指導書對施工人員進行認真的施工技術、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交底,并做好記錄登記。

3.4原材料進行進廠證明材料應齊全,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作業條件

1、施工用水、電已預先引接到位,材料運輸道路通暢。

2、施工機械進入現場后,進行維護檢查,試運轉,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3、現場通訊

在現場利用移動電話,用于和業主、監理、外部及公司總部聯系,測量人員之間利用對講機進行聯系系。

4、材料儲存

4.1粉料應儲存于通風干燥處,避免暴曬雨淋。

4.2液料應儲存在5℃以上的陰涼處,避免尖銳品碰撞,防止刺破包裝桶,造成滲漏。

五、作業程序、方法及內容

1、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止水處理--基層清洗--管根、落水口等附加層--RG-21底涂--鋪筋布--RG-21中途層--RG-21面涂層--蓄水試驗--檢查驗收(無滲漏)--清理現場--竣工驗收。

2、基面處理:

基面必須要平整、牢固、干凈。凹凸不平及裂縫處需要砂漿找平,并無明顯滲漏,陰陽角應作成圓弧角。

3、配料:

防水層需要四次涂覆,涂覆的液料、粉料配合比(質量比):II型=1:2(注:底涂時應按液料5%左右的重量加水,便于與基面結合。)地面完工厚度為1.0mm。

4、涂覆:

必須先將粉料倒入容器內,然后再將1/2的液料倒入粉料之中,使用專用攪拌器慢速攪拌成無任何疙瘩的膏狀物,再加入余下的液料,繼續攪拌均勻,根據需要適量補加水。選擇適當的工具(滾子、刷子、刮板)按照底涂、中涂、面涂的次序逐層完成,各層之間的間隔時間以前一層涂膜干固不粘為準,重要的防水部位要在中涂和面涂之間敷一層加筋布。

5、清洗:

在施工間歇或施工結束時,應及時用清水清洗所有沾有涂料的工具和工作服,否則待涂料干固后很難清洗干凈。

六、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所有的防水材料的品種、牌號及配比,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每批產品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要求每批防水材料必須進行復試。

2、基本項目

2.1每層涂覆必須按工法規定的用量取料,不要過多或過少。

2.2涂覆要盡量均勻,不能有局部沉積,并要求多滾刷幾次使涂料與基面之間不留氣泡,粘結嚴實。

2.3在潮濕或者不吸水的基體上使用時,不需涂覆打底層

2.4各層之間的時間間隔以前一層涂膜干固不粘為準(一般需2-6小時,現場環境溫度低、濕度大、通風差,干固時間長些;反之短些。

2.5須先將粉料倒入容器內,然后再將液料倒入粉料之中,充分攪拌至無沉淀的乳膠狀為止。

2.6按照底涂、中涂、面涂的次序逐層完成。

3、注意事項:

3.1不應在結冰或上霜的表面施工。

3.2不應在雨天施工,新施工的表面不許被雨淋濕。

3.3該材料含有水泥、石灰、結晶硅砂等成份,施工時應戴手套。

4、防潮層施工完畢后,應認真檢查整個工程的各個部分,涂層不應有分層、翹邊、鼓泡、裂紋等現象。發現問題要查明原因,并及時修復。

七、成品保護

1、立面防水施工完畢后不能在上面鑿洞、眼,以防破壞防水層。

2、保護層施工,主體施工單位須在防水層施工完成2天后進行。保護層施工中,鐵鍬等工具不要破壞防水層,如有破壞,須馬上通知防水公司處理。

3、不能在0℃以下或雨中(如果遇到下雨天,雨后基層至少要干燥24小時)施工;不能在特別潮濕又不通風的環境中施工,否則影響成膜。如果施工變更或設計變更,管道變換位置必須通知防水公司及時處理。

八、安全文明施工

1、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53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群防群治的制度。

2、進場時必須進行安全交底,施工中一經發現安全隱患,立即糾正及整改,絕不留安全隱患。

3、現場施工安全防護措施:(1)施工作業時注意用電安全,不能亂搭亂接,電線要架空。(2)攀爬時使用專用梯子,注意安全,要注意落物,墜落、確保施工安全。(3)施工過程中對室內設備及光電纜線要進行遮護。

4、遵守施工現場的管理制度和社會治安管理條例,不吵架,不打架,不酗酒鬧事,尊重他人,虛心接受業主方和相關人員的指教和監督。

施工現場各種材料分類堆放,注意防潮,防盜。

5、施工人員團結協作,虛心接受現場業主方的安全監督。

6、把安全意識體到首位,把責人落實到人頭。

篇2:變電所電纜溝管理制度

1、凡屬地面站、所、電纜溝要保證無水、無油、無金屬絲和泥土雜物等,溝內經常保持清潔衛生,發現有積水,要及時排除,并注意阻塞水源。

2、變電所內嚴禁放置任何引誘老鼠等小動物入室的食物,要封堵小動物入室的所有進出口。

3、電纜溝要經常檢查,如有水必須及時排除。

4、電纜溝內不許有火種之物掉進去,避免引起火災。

5、接地線應牢固可靠,電纜地溝應蓋上蓋板。

篇3:電纜溝安全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1.電纜溝安全文明生產標準:

1)電纜溝要求地面平整,有坡度,無積水,無雜物。

2)電纜必須放在電纜支架上,要求排放整齊,綁扎固定,電纜表面清潔無積灰。

3)電纜溝封堵及防火隔墻,防火涂料等防火設施必須完善。

4)電纜溝要有充足的照明設施,照明電壓采用36V安全電壓。

5)電纜溝道,電纜支架完整、牢固。

6)電纜溝蓋板嚴密,以防塵土和雜物掉落。

7)電纜溝應有良好的通風,排水口設施,如積水難以排除的部位,打滲水坑。

8)電纜溝內必須設有所在位置及走向標志。

2.電纜溝管理責任制:

班組

電纜溝分管區域

變電班

⑴變電站內所有電纜溝;⑵6kV配電室內的所有電纜溝。

動力班

⑴鍋爐房內的所有電纜溝;⑵引風機室內的所有電纜溝;⑶連接6kV配電室與鍋爐房之間的電纜溝。

低壓班

⑴汽機房內的所有電纜溝;⑵鍋爐大墻外至燃料集控之間的主電纜溝;⑶各專用屏下側電纜溝;⑷380V配電室內電纜溝。

照明班

⑴所有電纜溝內的照明;⑵電纜夾層(不含燃料主管的電纜溝)。

保護班

⑴電纜夾層;⑵主控樓與汽機房之間的主溝。

儀表班

⑴循環泵房至6kV配電室之間的主溝;⑵化學水處理室主溝。

試驗班

⑴?高變底下的主電纜溝。

3.電纜溝巡回檢查項目:

1)檢查電纜溝溝墻是否完好,人孔井及豎井墻壁有無裂縫,滲漏水現象,井蓋是否完好。

2)電纜溝支架是否牢固。

3)電纜溝防火設施是否完善。

4)電纜溝蓋板是否完好無缺。

5)溝道內是否有雜物、垃圾、積灰、積水等現象。

6)構件是否有脫落,通風排水、照明是否完好。

7)電纜裝鎧、鉛皮外包是否完整,有無腐蝕損壞現象。

8)檢查電纜外皮溫度不超過規定值。

9)對電纜中間接頭加強巡查,接頭有無變形漏油,以防接觸不良燒壞,若有漏油現象及時處理。

10)巡查人員發現電纜溝有重要缺陷立即向專業匯報,專業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缺陷。

4.電纜溝檢查考核:

1)電氣專業每半月對電纜溝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檢查記錄。

2)分管電纜溝的檢修各班組,每月15日、30日對所管轄的電纜溝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清掃,并做好記錄簽名。

3)照明班每月15日、30日對專業所管轄的電纜溝、照明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確保照明完好。

4)上述規定的巡檢單位、檢修班組,未按規定檢查者,每次扣50元。

5)大雨過后,或大量水進入電纜溝,各班組要及時對電纜溝進行巡查,并匯報專業及生技部安監科,積極治理,消除漏源。

6)電纜溝內滲水坑每月清理一次。

7)電纜溝必須經常保持清潔,無積灰、積泥、積水,無雜物,電纜上無明顯積灰,照明充足齊全,每處達不到標準扣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