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污水泵站泵室清淤施工方案

污水泵站泵室清淤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8687

污水的流動帶來大量的污物、污泥及其它雜質流入污水泵室內,造成污物淤積嚴重,影響污水泵的正常運行。為了確保污水管道暢通流入泵室,使得污水泵正常有序的工作,組織半年一次的泵室清淤工作。清淤方案如下:

一、施工前的人員組織

清淤人員組織共9人,進入施工現場戴好安全帽,下井人員戴好安全帶和其他防護用具。

1、指揮:1人,領導負責現場組織人員分工、調配、施工安全;

2、安全員:1人,負責硫化氫有毒有害氣體的井下現場測試及下井作業人員的安全監護;

3、行車起重:1人,負責行車起吊作業;

4、井下作業:3人,負責井下污物、污泥的清理、裝載,1人下井作業1小時后上來休息,3人輪轉工作;

5、污物裝袋清運:2人;

6、現場電工:1人,負責現場臨時用電接線及安全用電監護;

7、工作中必須聽從指揮,有序工作,做到井然有序。

二、施工前的清淤器具、設備準備:

1、泵室排空污水,并備移動潛水泵1臺,泵室抽水時備用。

2、現場施工圍欄:用紅白帶標示工作區域。

3、安全繩60米、通風機1臺,下井前必須通風20分鐘以上,并進行硫化氫檢測,合格后方可下井作業。

4、起吊污物的行車起重機現場安裝經指揮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裝載工具:鐵鍬3把。

6、臨時用電:三相拖線盤1個,單相照明燈2盞,單相拖線盤1個,現場電工檢查安全后方可使用。

三、作業前的安全教育、安全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

1、施工前開會布置工作任務,明確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2、檢查、戴好安全帽、安全帶及其它勞防用品。

3、檢測井下作業環境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并加強通風。

4、檢查用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情況。

5、檢查紅白帶標示劃分的工作區域合理后方可作業。

四、作業中的安全防護

1、下井作業人員需要有專人進行監護,監護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2、起吊作業須專人負責,并有專人現場指揮,確保安全。

3、監護人員專職監護,不得從事其他工作。

五、清淤工作結束后的現場清理

1、清點人數是否到齊。

2、清點器材設備是否有遺漏缺少。

3、清理現場,不留污物,切斷電源。

4、報有關領導,清淤結束。

篇2:基坑清淤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并認真按照本交底內容和各工種的施工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杜絕“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

一、水槍操作人員安全規程:

1、進行清洗作業前應搭設好跳板,確保跳板穩固后,水槍手方能站在跳板上進行沖洗作業;

2、施工人員在進行清洗作業之前首先應檢查水泵、軟管和水槍的情況是否完好,確保無泄露后,再進行清洗作業;

3、水槍開啟時纏繞的軟管附近不能站人,以防止軟管瞬間充壓翻騰造成安全事故;

4、水槍使用時不可對人射擊,水槍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服、防護鞋、安全帽等防護用品,水槍移動及轉向時確保近距離無人;

5、水槍在進行遠距離移動時,應先將水泵停止后再移動,之后再啟動水泵。多人進行清洗作業近距離移動水槍時,槍的前端不能對準人;

6、清洗作業完成后應立即切斷水泵電源。

二、用電安全規程:

1、整個清除淤泥過程中必須設有專人在現場管理指揮,發現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配電箱必須保證接地、漏保等重要裝置良好;

2、相關的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3、水泵移位時,必須設專人執行,調整電纜(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絕緣手套)嚴禁電纜浸水。

4、需要移動潛水泵時,不準利用電纜替代繩索提升潛水泵。

三、成品保護:

1、筏基上有三個集水坑,施工時人員及設備應避開集水坑進行施工,防止人員及設備陷入集水坑內,造成安全事故;

2、現場指揮人員應提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指出預埋管線、預埋套管、預埋自流管及方木堆位置,施工時應避開其進行施工,避免對其造成破壞;

3、挖掘機施工到鋼筋周圍時應緩慢進行,避免損壞鋼筋、止水鋼板等預埋件;

4、挖掘機在清淤時,要時刻注意淤泥深度,避免挖斗挖深,破壞筏基;

四、機械設備及操作人員安全規程:

1、挖掘機在工作時,要防止下陷,必要時在履帶下墊鋼板,枕木等,確保施工安全;

2、現場挖掘機司機必須聽從現場管理指揮人員安排調度,不可隨意操作;

3、水泵

篇3:水塘清淤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施工準備:界定土質,了解清淤深度,明確施工范圍,污水泥漿泵(NL76A-9),發電機,人員進場,組裝施工設備.

2.施工工序:圍堰→排水→清淤→分層回填→分層碾壓→回填至塘埂設計標高.

3.圍堰施工:用素土在離路基坡腳2米處填筑帶圍堰,圍堰高度H大于等于2m時,頂寬度為1.5米,H小于2m,頂寬度為1m,填筑高度與塘埂平,浸水坡為1/1.5,非浸水坡為1/1.

4.溝塘排水:先用潛水泵把溝塘里的水抽干,通過臨時排水溝排入站場路基以外.

5.清淤采用泥漿泵水力沖挖的方法清除溝塘淤泥,利用水力沖挖機組形成的高壓水流沖刷淤泥,用污水泥漿泵(NL76A-9)便能將淤泥與塘水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起,通過泥水泵上的管道輸送至淤泥收集區.在清理時嚴格控制施工,清淤到硬質原狀土,不得出現殘留淤泥層.

6.溝塘回填時采用全斷面水平分層填筑,由最低處起填.填筑每層壓實度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機進行攤平.先用壓路機預壓一遍,以提高壓實層上部的壓實度,然后用平地機平整后再碾壓,以防止高低不平影響碾壓效果.為保證碾壓的均勻性,碾壓速度行駛速度控制在2KM/h以內.

7.碾壓時,采用12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從低到高,從邊到中,碾壓時輪跡重疊寬度不小于30c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壓實度寬度不小于1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m.碾壓遍數根據壓實度要求,分層厚度,回填土的土質含水量,碾壓機械等情況來確定,一般為6遍為宜.每層壓實面要有排水橫坡且平整,無積水,無明顯碾壓輪跡,無明顯局部凹凸等現象.填筑頂面高度控制在高出溝塘埂原地面以上50cm左右,具體頂部標高由現場技術員測量后進行交底.

8.碾壓時施工人員隨時觀察碾壓情況,若在碾壓過程中局部出現”彈簧”現象,停止碾壓,把”彈簧”現象處理后再重新碾壓.作業隊在一層碾壓完成后,經現場技術員檢驗合格,質檢人員報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層施工。

9.為確保壓實質量,必須經常檢查填土含水量及壓實度,始終保持在最佳含水量-3%~+2%范圍下碾壓(嚴禁雨天施工),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測,確保填筑層壓實質量,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壓實過程中的檢測方法和頻率按<>規定的試驗方法檢驗.

10.施工環保:不得隨意堆放淤泥,棄土,如清淤量較大時,可臨時存放一固定場所,過后需及時進行清理.

11.施工安全:特別注意行車交通,機械車輛安全,人員及機械證件必須齊全,確保文明有序施工.

12.作業隊先清除淤泥20m作為試驗段,回填土方,進行碾壓,如果達不到壓實度要求,再做另行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