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公路施工期間保通方案范本
320國道萍鄉(xiāng)宣風至老關段一級公路工程項目,為現有公路改建項目,由于現有公路交通流量較大,所以要求該路段以“邊通車,邊施工”的方式實施路基施工,路基施工過程中既要確保原有公路營運的安全暢通,又要保證施工人員、機械的安全及工程質量,其危險性和難度是新建項目無法比擬的。因此,確保原有公路營運的暢通和安全問題是該項目重點環(huán)節(jié)。一、交通保暢組織措施1.1項目部成立交通保暢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行政辦公室主任任副組長,配備12名專職交通保暢員,統一計劃、協調、指揮、組織交通保暢工作。1.2開工前,報請業(yè)主邀請新聞媒體就施工路段施工的必要性以及因施工而帶來的行車干擾向社會予以公告,求得社會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提請過往施工路段的車輛,重視施工路段的行車安全和有關注意事項。1.3每處封閉施工路段在施工前,積極主動地與當地交通執(zhí)法隊取得聯系,按照業(yè)主單位和行業(yè)的規(guī)定、辦好各種施工許可手續(xù),同時還請上述部門負責人到項目部講解有關公路交通安全的強制性政策和有關注意事項。并請求調派清障車停駐在施工路段附近值守,以便及時排堵清障,保障雙通路段正常安全通行。1.4聯系地方交通執(zhí)法隊,請求調派交通執(zhí)法巡邏車加大對雙通路段的現場監(jiān)管,增強雙通路段的巡邏次數和停留時間,迅速處理在雙通路段發(fā)生的交通事故。1.5項目部設專職交通保暢員12名負責施工(雙通)路段的標志維護,實行24小時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及時對雙通路段的各種施工標志進行恢復、調整或增補,保證標志齊全有效,正確指示過往車輛安全通過施工路段。1.6落實施工部署,根據道路實際,分段施工、分幅安排,控制施工長度,防止全線鋪開;保持足夠寬度,確保車輛能順利交會;保持良好平整度,使車輛能平穩(wěn)通過;做到排水順暢,行車道無低洼積水;1.7在原公路上和公路范圍內,作業(yè)人員必須著標志服,夜間為反光標志服,作業(yè)機械按標準涂以桔黃色,且安裝黃色警示燈。施工作業(yè)區(qū)域與道路通行區(qū)域嚴格分離。1.8對可能影響到行車安全、暢通的工程施工,除事先取得監(jiān)理工程師、地方交通執(zhí)法隊等部門的批準外,為了使車輛順利通過作業(yè)區(qū),還按《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H30-2004)和《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的規(guī)定,設置有關標志,建立相應的交通管理組織,爭取執(zhí)法部門支持,配合執(zhí)法部門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確保工程施工和安全、暢通。1.9配備交通管理標志、頻閃燈、交通標志車等設施,指定專人維持車輛通行秩序;在交通控制區(qū)內,設置警告、限速、前方施工、前方車道變窄、禁止通行等標志,設置臨時路障、隔離裝置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要穿反光背心、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整個施工期間,要設立機動崗、了望哨、指揮車、巡邏車、清障車,機動崗要配好通訊工具,并保持通訊暢通,交通保暢管理領導小組要有人值班,以便應付突發(fā)事件。此外,標志、頻閃燈、標牌、錐形交通標、旗幟、防撞砂包等要設置得當。始終要保持各種標志的齊全、規(guī)范,不得缺漏、遺失,損壞的要及時補上。1.10加強夜間施工照明及現場交通管理,配備夜間交通管制設施,防止因照明干擾和安全設施不齊而發(fā)生安全事故,施工區(qū)照明和交通管制設施設置專人管理,并嚴格實行責任制,保證交通安全設施的按時開啟和足夠的亮度。二、施工車輛、人員管理措施2.1在進場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施工車駕駛員及與施工相關的人員,進行習交通安全知識和公路施工安全知識培訓,并統一組織考試,考試合格的方可進入施工現場。2.2交通管制標志,除JTGH30-2004和公路特殊要求使用的專用施工標志外,均采用GB5768—199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監(jiān)制的標志。夜間施工作業(yè)的還應設置照明燈和紅黃頻閃燈。2.3施工車輛進出施工區(qū)域,應注意觀察并主動避讓正常行駛的車輛。2.4在施工路段,施工車輛嚴禁不按規(guī)定倒車、逆行和停車。2.5施工作業(yè)人員必須著施工安全標志服。2.6施工單位、施工車輛及施工作業(yè)人員必須服從公路管理部門的管理,接受執(zhí)法人員的監(jiān)督檢查。對違反以上規(guī)定的,公路管理部門有權監(jiān)督和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有權責令其限期整改和停工,若因安全責任不落實和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法律責任。2.7施工作業(yè)不得妨礙交通安全和損壞路產,若有違反將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三、施工安全規(guī)章及措施3.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經過項目部舉辦的《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H30-2004)以及其他有關安全施工的培訓學習和考試。3.2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遵守320國道萍鄉(xiāng)宣風至老關一級公路有關施工規(guī)定、操作規(guī)程。3.3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按時進入工作崗位,未經同意不得擅自離開。非施工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游玩、參觀和進行其他活動。3.4施工工具應妥善放置,嚴禁在公路范圍內傾倒棄物,嚴禁墜物傷人及對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構成威脅。3.5施工區(qū)域遵守公路管理部門有關要求,在需要臨時分隔車流、引導交通、指引車輛繞過危險路段,保護施工設施和人員的適當地點設立告示牌、交通導向和限速等安全標志,同時派專職交通保暢員指揮,保暢人員穿反光紅色背心,用指揮棒進行指揮;道路施工安全標志齊全,每5米距離設置錐形交通標,前后視距不宜少于500米,漸變段200-300米,確保交通暢通和行車安全。3.6夜間施工作業(yè)必須設置照明燈和紅黃頻閃燈示警,確保車輛晝夜安全通行。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本工程采用的是邊通車邊施工的交通管制,車輛通行采取單幅雙通形式。為防止在施工過程中社會車輛通行出現重大交通事故而中斷交通的現象,減少或消除險情對公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快速恢復交通并保障行車和施工安全,對相應險情提出的緊急處理臨時措施(包括安全布控、現場清理),保證救援搶險工作的順利實施,做到及時、有效地排除事故隱患,保證安全。擬定的交通應急方案如下:4.1設置應急救援機構4.1.1安全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相關安全責任人:總工程師、行政辦公室主任、安全工程師、專職交通保暢員;應急救援機構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行政辦公室,聯系人:行政辦公室主任。4.1.2保障措施:A、物資保障:確保相關裝備齊全有效。根據預案工作配備相應的設備設施,配套車輛、搶險、勘查器材、防護服等物資。為確保處置設備、物資的及時、快捷,各相關部門應提前與社會相關單位或個人取得聯系,確保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根據事件處置需要,可以租用社會交通工具進行統一使用。B、人力資源保障:做好人員培訓工作和人員備勤保障,加強應急處置技能鍛煉,提高臨危處置能力。C、信息保障,建立相應的聯系機制,確保信息暢通。4.1.3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A、事故報告程序:a.報告的形式:先口頭,后書面。對事件過程有持續(xù)的監(jiān)控和反饋制度及規(guī)范的書面記錄。b.報告的內容:時間、地點、樁號位置、險情狀況、對公路使用功能的影響程度、預計修復的時間、已采取的措施和擬采取的措施。4.2應急救援機構的實施原則:4.2.1安全第一的原則:在公路的搶險救災現場,應采取有力的措施確保各項搶險工作和來往車輛的安全。4.2.2快速、準確、果斷的原則:通過完善、高效的工作程序使現場的處理做到:A、情況匯報準確、及時;B、組織工作果斷、高效。4.2.3先通后暢的原則:公路發(fā)生交通中斷或部分影響交通時,首先應確保盡快恢復交通,以引導堵塞車輛通過故障路段。在確認后續(xù)搶險工作或修復工程不再直接影響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完全恢復公路的使用功能。4.3工作要求4.3.1在施工區(qū)域內進行病害處治時,專職交通保暢員組織施工人員在車道與施工區(qū)域間擺放錐標和相關標志牌;負責協助執(zhí)法大隊在施工區(qū)域內疏導交通,指揮社會車輛通行;并始終在此區(qū)域內保證有一臺小型應急車輛,以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4.3.2如遇發(fā)生交通事故,有人員傷亡的情況,項目部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將積極組織應急車輛及相關人員搶救傷員,同時電話通知120或就近的醫(yī)院組織搶救或作好搶救準備,在第一時間內送入就近的醫(yī)院。4.3.3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上報,并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4.3.4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后,安全管理和應急救援機構相關人員(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到場)應立即趕到現場,組織有關人員會同執(zhí)法隊有關人員一起確定安全處置措施,并向業(yè)主單位電話報告處置方案(書面材料后補),同時進行應急救援、安全疏導工作。及時組織應急救援預備人員,保證30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4.3.5根據現場情況,規(guī)范設置交通標志,保證車輛的行車安全及應急救援工作的施工安全;4.3.6應急救援工作最緊要的任務是保證道路通行,應全力保暢通;對路障不能完全清除的,應規(guī)范設置標志,保證行車安全;4.3.7應急救援工作應遵循相關安全作業(yè)規(guī)定,確保應急救援工作及作業(yè)人員的安全;4.3.8及時反饋應急救援情況,采取誰通知,向誰反饋的原則,保證應急救援工作不脫節(jié),信息不斷鏈。4.3.9待事故處置完畢恢復施工。4.4具體措施:4.4.1行駛車輛在雙通路段發(fā)生故障或交通事故而影響通行時,交通保暢員根據現場情況,一是首先保護現場和疏散人員;二是通知轄區(qū)交通執(zhí)法隊或有關救援部門;三是實施臨時的搶險救援工作;四是設立施工安全標志;五是在執(zhí)法中隊未到之前疏導交通。4.4.2在施工作業(yè)人員中預備20人成立應急救援搶險隊,負責施工路段發(fā)生的一切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及時維護交通秩序,排除路面障礙物,清掃路面垃圾,處理路面油污及各項防滑措施。4.4.3預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和交通標志,供雙通路段安全應急方案使用。詳見下表:施工及應急方案救援車輛、設備、標志儲備表序號名稱及規(guī)格單位數量備注1前方施工2KM塊42前方施工500M塊43前方施工300M塊44前方施工150M塊65向左改道塊66向右改道塊67左道封閉塊68右道封閉塊69禁超塊101060限速塊61130限速塊612向左導向標塊1013向右導向標塊1014雙通標志塊615禁止通行塊616單幅雙通、嚴禁超車塊617交通標志車臺418頻閃燈個10019施工告示塊220錐形標塊100021雙通結束塊422“讓”字牌塊823慢!車輛緩行塊424反光標志服件10025交通安全值班車臺126工程管理車臺227裝載機臺228破碎機臺129運輸車輛臺10~154.4.4單向雙通路段若發(fā)生嚴重的交通事故,不能及時排除路障,采取以下措施:A、在施工路段前后設置交通標志,并引導車輛繞道行駛。B、用裝載機上料回填施工路段中坑涵,搶一個臨時車道,并用施工標志分隔開,在最短的時間里組織實施開放施工的封閉路段,并派安全人員指揮車輛慢速通行。
篇2:公路養(yǎng)護施工安全管理及保通辦法
第一條為維持高速公路養(yǎng)護作業(yè)現場秩序,規(guī)范高速公路養(yǎng)護作業(yè)安全管理,正確引導駕乘人員按規(guī)定線路有序通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路政管理規(guī)定》、《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道路作業(yè)交通安全標志GA182-1998》等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結合南華路政中隊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高速公路養(yǎng)護作業(yè)安全管理包括:
(1)、作業(yè)(施工)單位、作業(yè)人員管理;
(2)、作業(yè)車輛、機械管理;
(3)、作業(yè)現場管理;
(4)、作業(yè)區(qū)通行(保通)管理。
南華路政中隊與楚雄管理處、交警搞好協調配合,對公路養(yǎng)護施工作業(yè)進行規(guī)范管理。
第三條公路需要養(yǎng)護施工作業(yè)時,由省公路投資公司楚雄管理處向中隊報送《公路養(yǎng)護施工作業(yè)情況工作函》。明確施工時間(期限)、施工路段、施工單位、施工對象(對公路特定病害情況采用對應的養(yǎng)護措施)、影響交通的情況下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四條由作業(yè)(施工)單位向中隊報送:
(1)、經楚雄管理處審核同意的《公路養(yǎng)護施工作業(yè)表》;
(2)、《施工組織計劃》。主要包括:
①工程概況、工程特點和難點、施工目標;
②管理模式、質量體系、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
③施工組織及進度、安全保障措施;
④主要車輛機具使用計劃、勞動力安排計劃;
⑤現場文明施工措施;
路政中隊對工程概況、工程特點和難點、施工組織及進度進行重點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安全保障措施》(施工保通方案),施工保通人員名單,通訊錄,施工保通人員值班表。
第五條由施工單位報送的材料經中隊與楚雄管理處,交警共同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yè)。對未經路政審核同意的施工堅決取締,責令施工方迅速恢復交通。
第六條中隊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作業(yè)安全管理及保通協議》,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必要時,收取路政保通服務費。
第七條對施工單位占用、拆除、移動、涂改、損壞公路附屬設施的行為收取施工保證金。施工結束后,經路政、管理處檢查恢復原狀后全額退還施工單位,未恢復原狀的,由中隊收取公路路產損失賠償費、清理費等。
第八條中隊擬定《施工作業(yè)管理及保通方案》,進行施工作業(yè)管理及保通工作,實施對施工作業(yè)人員(保通人員)、車輛機械、施工作業(yè)現場、作業(yè)區(qū)通行(保通)的管理和監(jiān)督,中隊對路巡班組進行監(jiān)督考核。
第九條路巡班組的職責是:
(1)、配合、指導施工單位按國家規(guī)范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2)、對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必須穿著統一的反光安全標志服。無反光條的標志服需及時更換。要求施工保通人員在崗,及時引導交通,看守施工標志、標牌。禁止施工作業(yè)人員穿著拖鞋工作,禁止在工地飲酒、打鬧、隨意穿越高速公路。
(3)、對作業(yè)車輛,機械進行檢查。
①作業(yè)車輛,機械必須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噴涂反光油漆或粘貼反光膜,并保持表面清潔。
②作業(yè)車輛必須在頂部配置黃色閃光警示燈。
③作業(yè)車輛應當停放在作業(yè)區(qū)內。
④盡量避免作業(yè)車輛在社會車輛通行路段調頭。
⑤車輛,機械須審驗合格,技術狀況完好,并配備素質相當的駕駛員、操作員。
(4)、對施工作業(yè)現場進行監(jiān)督檢查。
①施工單位必須按國家規(guī)范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②夜間及雨雪霧天氣施工單位必須設置紅色警示信號。
③施工單位應按照公路施工養(yǎng)護規(guī)范堆放材料,并設置安全標志,并及時清除施工路段路面雜物。
④施工單位無擅自占用、拆除、移動、涂改、損壞公路附屬設施的行為。
(5)、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保通工作。
①引導通過施工現場的車輛按照設置的標志有序通行,服從路政員、施工保通人員的指揮。
②配合施工單位進行公路施工作業(yè)交通管制,為公路養(yǎng)護作業(yè)提供交通安全服務。
③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yè)路段,加強交通安全檢查。發(fā)生交通阻塞時,配合交警、管理處、施工單位做好分流、疏導工作。必要時,在施工路段入口定點值勤。
第十條路巡班組對檢查內容填寫《公路施工管理、檢查記錄表》,并要求施工現場負責人簽字。對存在的問題要當場要求施工單位,施工作業(yè)人員在規(guī)定時限內整改,不及時整改的,上報中隊,由中隊通報楚雄管理處、交警、并向路政大隊及公路所在縣市安監(jiān)局匯報。
第十一條除昆瑞路政支隊的路政員依法在中隊轄區(qū)公路上履行公路作業(yè)管理及保通勤務外,其他單位不得使用路政車,路政員在中隊轄區(qū)公路上進行路政管理職務活動。
第十二條除公路防護、養(yǎng)護外,占用、利用或者挖掘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qū),以及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樹木,應當事先報經路政許可。并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篇3:公路工程道路保通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為了維護道路施工現場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事故發(fā)生,保護人身安全,提高工程施工進度與效益,根據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特點,制定以下專項方案。
一、相關工程的交通安全目標:杜絕交通安全責任事故,杜絕重傷以及人身傷害事故。
二、制度保證
1、貫徹執(zhí)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是安全第一負責人,主管施工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是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項目主抓安全的副經理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工作負責。經理部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并設專職安全檢查安全員,工區(qū)設專(兼)職安全員。
①根據施工組和工程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細則、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分發(fā)至工班,組織逐條學習、落實,抓好“安全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和“三級安全教育”。
②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堅持工前講安全、工中檢查安全、工后評安全的“三工制”活動。堅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動日活動。
③每一工序開工前,做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和實施措施及時做好施工技術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督促檢查,嚴格執(zhí)行。
④堅持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⑤堅持定期安全檢查制度。項目部每月檢查一次,工區(qū)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班組每天檢查一次,發(fā)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專人限期整改。
⑥設立安全專項基金,對安全生產好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忽視安全的行為給予重罰,對造成安全事故者視其情節(jié)嚴肅處理。
⑦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養(yǎng)安全生產所必須具備的操作技能。
⑧做好職工的定期教育及新工人、變換工種工人、特種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教育,新進場工人(包括民工)未經三級教育不得上崗。新工法、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及技術難度復雜的作業(yè)和危險較大的作業(yè),要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采取可靠的保證措施。堅持每個安全活動日的安全學習活動。規(guī)范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項目經理部保證檢查制度的落實,規(guī)定檢查時間和參加檢查的人員。經理部每月檢查一次,作業(yè)班組每天檢查一次,非定期檢查視工程情況進行,在施工準備前、危險性大、季節(jié)變化、節(jié)假日前后等情況下必須進行安全檢查。
⑨對檢查發(fā)現的安全隱患,進行登記、整改、消項制度。定措施、定經費、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仿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立即停止施工,處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三、安全防范與保護措施
為了確保工程安全順利,保障職工和沿線村民生命安全,及過往車輛的行車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邊通車邊施工路段安全措施
交叉口根據《施工區(qū)域外各類交叉通道口標志標牌設置辦法》在
施工點300米處設置“前方施工300米”標志,距離施工點50米處設置“道路施工”、“車輛慢行”標志,在距離施工點30米處設置“限速10碼”。
路線與城區(qū)及村道相交共計24處(含左右幅,詳見附表),在施工點50米處設置道路施工、車輛慢行標志,允許通行的交叉口在距離施工點10米設置“停車讓行標志”。
對于穿越集鎮(zhèn)或村莊等人員集中和車輛交密集路段設置1.2米高硬隔離設施,其中外側設置0.2米高的護腳條形基礎,面向通車路段一側隔離版面設置安全標語、文明施工用語。
由于本施工段車流量大,因此交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及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嚴格按照GB5768-1999的標準設立交通安全標志,在施工車輛通行各路口、交叉口、人員密集地段設置交通安全警示標牌,必要時在施工期間每天安排專人員在各主要道口、交叉口及交通繁忙人員密集地段進行車輛的通行指揮,以確保行車及人員安全。另外要對路面進行清掃檢查防治土石傷人。
2、半幅通車路段保證措施
在路面施工及附屬工程施工期間,實行半幅通車半幅封閉施工,始終保證36米路基有半幅保證通行,主車道12雙向通行,兩側有分隔帶側石隔離,6米處設置黃色臨時車道分隔線,禁止超車,限速通行輔車道2.5米雙向通行。
改建工程中,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安全生產除應遵守相應的規(guī)定外,還必須加強對通行車輛和施工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交
通安全。在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兩端及中途出入口處,應設專職人員指揮交通。
在施工路段的兩端設置“道路封閉”、“向左改道”及其延伸一定安全距離外,應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道路施工”“限速40碼”警告標志。標志應鮮明、醒目。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線等級、交通流量等情況確定。改建施工作業(yè)范圍的邊緣,在夜間應懸掛紅燈示警標志。
在拓寬地段,如需在原有道路上運送土石方或工程材料時,宜采用機動車輛運輸。應設置專職的清潔人員,對通車路段的路面進行經常性的清掃工作,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雨后泥濘影響通車,防止環(huán)境遭到揚塵的破壞道路,清潔人員必須穿帶有反光條紋的,具有警示標志作用的工作背心等,方可上路作業(yè)。
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入(出)前方應設置“向左行駛”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的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yè)區(qū)的兩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離外,設置明顯的路欄、隔離墩等,夜間要在路欄上加設施工標志燈。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過長,一般以不超過300~500米為宜。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應實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專職人員和通訊設備,指揮交通,疏導車輛。
在居民點或公共場所附近開挖溝槽時,應按公共場所設施的標準設置牢固護欄和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應設置照明燈和紅燈。在舊橋的兩端應設置路欄,夜間應在路欄上懸掛警示燈。
3、機械及人員保證措施
(1)運輸車輛駕駛員與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有關法規(guī),積極配合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門,服從指揮。認真貫徹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駕駛運輸車輛駕駛員及現場作業(yè)人員的法規(guī)意識。必要設置現場交通指揮人員,嚴禁施工車輛及人員跨越或超出安全施工區(qū)域規(guī)定的范圍,并不得隨意在車輛通行的車道上停留。
(2)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必須“三證”齊全,并確保其安全性能。現場施工車輛必須按規(guī)定裝載,嚴禁超載、超速,行車途中不得有拋、灑、滴、漏等現象。施工現場實施機械安全管理及安裝驗收制度,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按照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經驗收確認狀況良好后方可運行。各運輸車輛駕駛員與機械操作手,認真做好車輛機械的保養(yǎng)工作,確保車況良好。車輛必須做到轉向、燈光設施良好,整車性能良好,帶病的車輛不得上路作業(yè),車輛標志標牌等必須清晰醒目并具有反光能力。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自行式機械設備,必須經過安全性能的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yè)。駕駛員、操作手,必須隨身攜帶有效證書,不得無證上崗。
施工運輸車輛必須懸掛統一的施工標志,干燥季節(jié)運輸粉狀或有揮發(fā)性村料時必須覆蓋蓬布。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禁止在暴雨、大霧、強風、昏暗等不安全因素的條件下施工。各交叉路面及現場施工路段,必須設立明顯的警示標牌,作業(yè)班組應在施工前將有前情況報項目安全科審批,經驗收后方可作業(yè)。
(3)運輸車輛進入15省道或地方道路平交叉口時,限速40公里/小時,嚴禁超速、超載,嚴格酒后駕駛、疲勞駕駛。施工車輛途經狹窄及情況復雜路段時駕駛人員應注意觀察周邊情況,及時行車讓道,途經道口、交叉口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車輛機械進入施工區(qū)域時,要觀察路面情況,注意來往車輛與行人,進入視角盲區(qū),要鳴喇叭禁示,確認安全后方可行駛。
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集中停放。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檢修、保養(yǎng)。機械作業(yè)的指揮人員,指揮信號必須準確,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違令作業(yè)。對機械設備、各種車輛定期檢查,對查出的隱患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發(fā)生機械傷害事故。全部機械均應分別制定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掛牌上墻。
(4)做好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與運輸車輛駕駛員和機械操作手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以明確責任。
4、發(fā)生事故的現場處置程序
(1)當發(fā)生交通安全事故時,現場作業(yè)人員與駕駛員應立即報告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同時撥打110或交警隊電話報警,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必須立即趕到現場,組織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
(2)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查明現場有沒有傷亡人員,并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救離事故現場,交由急救中心的醫(yī)務人員或急送醫(yī)院進行救治。
(3)積極配合交警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查清事故原因,不得以各種理由干擾或阻撓交警辦案。
(4)事故處理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檢修,及早恢復生產,減少損失。
四、文明施工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環(huán)保工作“三同時”的制度,執(zhí)行環(huán)保工作法規(guī)規(guī)定,并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抓好建設中環(huán)保工作,確保當地人民的身心健康。
2、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提倡入鄉(xiāng)隨俗,公司要求員工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主動和群眾搞好關系,增進團結。
3、要求職工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紀律,樹立文明施工的良好企業(yè)形象。
4、做好工地管理,開展健康的文體活動和勞動競賽,最后做到獎懲分明。
5、確保施工范圍內場地整潔,對廢棄的材料及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時運往有關部門指定的地點位置。
6、施工現場封閉交通的標志、欄桿、彩旗等擺放整齊,前后場設警示牌派專人指揮,疏導車輛。現場設備在指定位置擺放整齊。
7、施工時注意沿線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及環(huán)境污染,施工現場生產、生活垃圾的丟棄應統一放置指定地點、集中清運。
五、環(huán)境保護措施
環(huán)境保護是生態(tài)平衡的保證,是我國重要國策,為了減少或避免施工對環(huán)境的破壞,杜絕污水、粉塵污染,減少噪音污染,嚴格控制水土流失,扎扎實實抓好環(huán)保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1、督促全體職工自覺做好環(huán)境保護工作,并認真接受建設單位和環(huán)保部門的監(jiān)督指導。
2、加強施工管理,實行文明施工,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廢棄物,需排放時,必須經過處理,并經有關部門同意后送到指定地點掩埋或銷
毀,施工的工程廢料、垃圾及時清理,并運棄于規(guī)定地點進行處理。
3、不亂挖亂棄,夏季天氣干燥,注重施工道路灑水養(yǎng)護,降低粉塵對環(huán)境的污染,雨季做好溝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剝離造成污染。
4、為減少粉塵對周圍居民及農作物的影響,對施工運輸道路及便道每天要定時進行3-5次灑水以減少粉塵污染。
5、對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經常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使其噪音降低到低限度,施工現場要科學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作業(yè)時間,盡量減少夜間作業(yè),如確需夜間施工的,將施工方案報監(jiān)理工程師,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6、對路基清基表土的堆放,首先調查選擇合理的場地,做好排水及防護措施,合理堆放,需回填耕植土的相關工程完成后及時回填,減少堆放面積,防止污染河流渠道。
7、施工時注意做好排水系統,棄碴場加設擋碴墻,防止雨季水土流失,污染環(huán)境或河流;在工程竣工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綠化或還田于民,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
8、工程竣工后,認真清理沿線雜物,拆除臨建,并將上述垃圾棄至監(jiān)理工程師指定地點。
9、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對施工現場的生活區(qū),設置足夠的臨時衛(wèi)生設施,經常進行衛(wèi)生處理,同時在生活區(qū)內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