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隧道爆破安全警戒工作方案范本

隧道爆破安全警戒工作方案范本

2024-07-13 閱讀 6115

第1章編制說明1.1編制目的火工品(爆炸物品)是隧道開挖中常用鉆爆特種物資,因為其本身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均有專項的法律、法規及條文、制度等一系列嚴厲的管理辦法及措施。火工品(爆炸物品)爆炸一般是指火工品在搬運、貯放、運輸、加工、裝藥等過程中未嚴格按照“火工品貯運及使用管理辦法”中的相關安全規定進行作業,從而導致發生的意外爆炸。由于火工品具有瞬間極強的破壞力,當發生爆炸時,極易對人員生命及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壞后果,必須對其實行嚴格的管理,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嚴格按照火工品管理辦法,安全、正確地使用火工品,以防止其爆炸等意外事故的發生。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溪北洋隧道工程B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溪北洋隧道工程B標段爆破設計方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1.3編制原則(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把保障人員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重大事故和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爆破安全工作由項目經理統一領導,項目部各部門按照職責具體負責,部門之間協同合作。(3)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發現生產安全重大事故后,立即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請示啟動生產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預案。1.4使用范圍適用于溪北洋隧道工程B標項目部第2章爆破危險性分析2.1爆破地震控制為了避免炸藥能量集中,采用毫秒延時爆破技術,將炸藥爆炸產生的爆破地震能量分散。嚴格控制起爆藥量,同時起爆的安全藥量按下式計算。Q=R3(k/v)3/aR—需保護的建、構造物離爆破點距離,mV—爆破地震安全振速,cm/s,按土坯房,v=1cm/sK—系數,根據該處的巖性,地形等。按經驗選取K=220A—指數,根據該處的巖性,爆破類型等,按經驗選取a=1.8計算結果列示下2-01:表2-01建、構造物與安全起爆藥量的關系R(m)Q(kg)1.003.377.9815.5926.9442.7863.8690.93124.73爆破地震安全距離R=(K/V)1/A*Q1/3=78.1m式中:Q—同段最大一起爆藥量,本工程Q=59.4kg。2.2爆破個別飛石的控制爆破產生的個別飛石飛散的距離,與爆破參數、地形、地質、構造、堵塞、氣象(風向和飛速)等因素有關。目前工程界常用下述經驗公式估算拋擲爆破個別飛石的安全距離R.。R飛=20Kη2W=20*1.5*12*2=60m式中K――系數,一般系數K=1.0~1.5,本設計取1.5η――爆破作用指數,本設計數1。根據計算,R飛小于300m,根據《爆破安全規程》規定,爆破個別飛石對人員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300m,所以本設計取300m,爆破時,人員必須撤離到300m以外。第3章爆破警戒方案3.1組織機構1、成立爆破臨時指揮部因本工程采用規模較大的中深孔爆破技術,使用炸藥量較大,為確保爆破工作的安全、有序的實施,順利完成該爆破工程,擬成立爆破指揮部。總指揮:柴富奇副總指揮:刁志剛劉志濤史功軍成員:田成佘建陶世界段向偉2、安全警戒組負責爆破工作的安全警戒協調組織和具體爆破時的警戒工作及爆破通告、告示張帖工作。組長:段向偉組員:劉長虹田旭芬張巧巧邱鵬勤3、爆破施工組負責解決爆破施工技術問題及現場的安全管理,裝藥、起爆網絡聯線、檢查和起爆站的工作。施工總負責:陶世界專職安全員:姜巍裝藥操作人員:暫定現場保管員:暫定起爆站:暫定4、現場清查及群眾撤離政策處理組負責爆破前群眾撤離工作及爆破期間有關政策處理工作。組長:田成組員:毛占勇楊務軍李敏盤3.2作業現場安全保衛責任單位:安全環保部責任人:史功軍裝藥前在作業現場設置警戒線,用紅旗標志警戒圈;作業區用警繩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3.3日常爆破施工控制措施(1)爆破工程,必須嚴格按照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或主管部門批準后的單項安全技術方案施工。(2)爆破作業人員(包括爆破員、爆破器材保管員、安全員和爆破器材押運員)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公安部門發給的有效安全作業證后,持證上崗操作。(3)電力爆破應遵守電源專人嚴格控制,放炮器應有專人保管,閘刀箱要上鎖。不到放炮對間,不準將把手或鑰匙插入放炮器或接線盒內。(4)同一路電炮應使用同廠、同批、同牌號的雷管,各雷管的電阻誤差,應控制在±02n以內。(5)接線前先將電雷管的腳線聯戒短路,待接母線時解開,連接母線應從藥包開始向電源方向敷設。(6)主線末端未接電源前應先用膠布包好,防止誤觸電振裝藥要用術竹棒輕塞,嚴禁用力抵人和使用金屬棒搗實。禁止使用凍結、半凍結或半熔化的硝化甘油炸藥。(7)聯線時,必須將手提燈撤出工作面3m以外。用手電照明時,應離聯線地點15m以外。(8)在電爆網路敷設后,待人員撤至安全地區,然后用歐姆表或電橋檢查網路導電是否良好,測量出來的電阻與計算電阻相差不得超過10%。(9)放炮必須有專人指揮,事先設立警戒范圍,規定警戒時間、信號標志,并派出警戒人員,起爆前要進行檢查,必須待施工人員、過路行人、船只、車輛全部避人安全地點后方準起爆,警報解除后方可放行;炮工的掩蔽所必須堅固,道路必須暢通。3.4警戒方案根據爆破設計,以及爆區周邊環境及爆破安全規程的要求并標識警戒點,為確保爆破安全,制定警戒方案:1、設置警戒區域,位于警戒范圍內的人員在爆破前須撤離至安全區外。警戒范圍為起爆點周圍300m范圍內。2、警戒要求:(1)成立警戒小組,每組設組長一名,由組長負責警戒點的工作安排;各小組成員于起爆前30分鐘進入警戒點,聽從指揮部命令開始警戒、樹立警戒標志,阻止警戒區外的閑雜人員進入警戒區;警戒結束時,聽從指揮部命令解除警戒、撤除警戒標志。(2)為確保安全,清場小組于爆破前1小時對警戒范圍內進行清場工作,撤離警戒范圍內的閑雜人員,特別是警戒范圍內房屋里的村民。在確保警戒區內無閑雜人員的情況下向指揮部匯報,聽從指揮部的命令,協助警戒小組做好安全警戒工作。(3)交通管制人員于爆破前1小時進入警戒點,進行交通管制。(4)警戒人員應佩帶警戒人員標志,做到文明警戒,不得污言穢語傷人、不得與被警戒人員發生矛盾,如遇到突發情況應及時向指揮部匯報,以及時得到妥善的處理和解決。(5)警戒前應做好與警戒范圍內村民的溝通協調工作,做好安全宣傳工作,以盡量得到其理解和協助。(6)警戒前,由指揮部召開警戒動員會,明確警戒責任,布置警戒任務,將安全警戒方案發放到人。做好統一思想、統一部署,要求警戒人員嚴格按照警戒方案進行警戒工作。3、爆破程序及警戒信號爆破前30分鐘,警戒人員進入警戒點進行警戒。各工作組向指揮部匯報工作情況,達到工作要求后由總指揮發布第一次信號(預告信號)。爆破前2分鐘,現場指揮小組向各組詢問各組的工作情況,達到工作要求后,向總指揮報告,具備起爆條件,由總指揮發布第二次信號(起爆信號)并下達進入起爆程序。爆破現場程序如下:1)總指揮下達指令:“起爆站連線充電”2)待起爆站匯報:“起爆站充電完畢,請指示”后,由總指揮下達起爆命令:“起爆進入倒計時,5、4、3、2、1、起爆!”起爆后5分鐘,由爆破技術組檢查爆破情況,確定爆破安全后,由技術組向總指揮報告爆破情況,由總指揮發布第三次信號(解除警戒信號)。各警戒點在聽到解除警戒信號后方能解除警戒。建立爆破信號系統將爆破信號掛牌,讓全體員工及附近居民了解爆破信號:第一次信號:預告信號(警報長嗚三分鐘)第二次信號:起爆信號(急促警報一分鐘)第三次信號:解除警戒信號(警報長嗚,再次警報長嗚)3.5爆破施工安全措施3.5.1鉆眼施工過程控制(1)操作中必須精力集中,發現不正常的聲音或震動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并及時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2)換釬、檢查風鉆和加油時,應先關閉風門,方準進行;在進行中不得碰觸風門以免發生傷亡事故。(3)鉆眼時機具要扶穩,鉆桿與鉆孔中心必須垂直。鉆機運轉過程中,嚴禁用身體支承風鉆的轉動部分。(4)應經常檢查鉆孔機有無裂紋,螺栓有無松動,卡套和彈簧是否完整,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5)工作時必須戴好風鏡、口罩和安全帽。3.5.2瞎炮處理措施(1)發現炮孔外的電線和電阻、導火索或電爆網(線)路不符合要求,經糾正檢查無誤后,可重新接通電源起爆。(2)當炮孔深在500mm以內時,可用裸露爆破引爆;炮孔較深時,可用竹木工具小心將炮眼上部堵塞物掏出,用水浸泡并沖洗出整個藥包,并將拒爆的雷管銷毀,也可將上部炸藥掏出部分后,再重新裝入起爆藥包起爆。(3)距炮孔近旁600ram處,重新鉆一與之平衡的炮眼然后裝藥起爆以銷毀原有瞎炮。但新鉆與原瞎炮眼一定要平行。(4)深孔瞎炮可采用再次爆破,但應考慮相鄰已爆破藥包后最小抵抗線的改變,以防飛石傷人。峒室瞎炮處理與深孔瞎炮相同,同未爆炸藥包與埋下的巖石混合時,必須將未爆炸藥包浸濕后再進行清除。(5)處理瞎炮過程中,嚴禁將帶有雷管的藥包從炮孔內拉出來,也不準拉住電雷管上的導線,把電雷管從炸藥內拔出來。(6)瞎炮應由原裝炮人員當班處理,如不能當班處理,應設置標志,并將包裝情況、位置、方向、藥量等詳細介紹給處理人員,以達到妥善安全處理的目的。(7)所有人員撤出坍塌危險區域后,現場安全員在安全位置負責觀察圍巖變化情況,同時設置安全警戒線,防止其他人員進出危險區域。(8)立即通知項目部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及相關人員立即赴現場處理,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防止坍塌,確保施工人員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施工順利進行。3.5.3隧道爆破管理措施1、石方開挖爆破,必須按國家《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爆物品管理條例》、《省民用爆破物品管理實施細則》及市公安局的有關規定執行,設立爆破安全小組,負責爆破作業安全工作;2、爆破作業必須統一指揮,統一布置;3、火工品由專人現場保管,專人負責領取,當天沒有用完的火工品必須登記入庫;4、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沒有戴安全帽的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施工現場;5、對在坡度較陡或危險的工作面進行鉆孔裝藥或危巖的處理等作業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6、爆破作業不準在夜間、暴雨天、大霧天進行,同一爆區爆破作業不準邊鉆孔、邊裝藥聯網絡作業;7、爆破時,在爆破安全區外設置警戒人員,以防飛石擊傷過往行人和車輛;8、爆破前,必須由爆破專職技術人員對使用引爆器材進行檢查,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9、爆破前,必須對危險位置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確保爆破范圍周邊有關設施和建筑物的安全;10、起爆5分鐘后,經爆破專職人員對爆破現場安全檢查,確認無拒爆、盲炮現象時,方可解除警戒。第4章應急響應及應急處理措施4.1快速上報及應對施工場地內一旦發生隧道爆破造成坍塌:(1)發現人員立即向所在工區應急救援隊隊長報告事發地點、范圍,等相關情況。(2)工區救援隊隊長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工區救援隊人員保護好施工現場,并同時安排工區救援隊應作相應的救助工作,對有生命安全的,應在進行搶險同時,注意施工搶險人員的安全。同時,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進行匯報、同時向領導小組其它成員進行通報。(3)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到事發地點,并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對事態的發展做出反應,組織工區救助隊的隊員根據現場狀況進行搶險,按照規定的時間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有人員傷亡時并需向距項目部最近的醫院求助。4.2隧道爆破坍塌應急措施發生事故后,應第一時間組織現場施工人員撤離施工現場,組織人員搶救。(1)第一到達現場的任何一位負責人應承擔臨時指揮責任,發現人應及時發出警告信號,在危險區域的人員立即撤離,同時禁止其他工作人員接近或進入危險區域。使相應人力、物力等資源在第一時間配送到事故現場。(2)工作人員撤離至安全位置后,及時清點現場施工人員數量,查看有無人員傷亡情況。同時項目部立即調動備足有效的支撐等搶險材料,以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擴展;(3)對其需要加固的物體及結構立即組織搶險人員進行加固,必要時向上級部門及地方請求支援。(4)當發生人員傷亡時,立即采取緊急救援工作,救援時必須2人以上進行防護,在確保救援人員無生命安全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搶救工作;若坍塌繼續無法救援時,則在安全位置守侯待命,以便及時進行搶救,搶救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防止坍塌損害進一步擴大。(5)當搶救出傷員時,根據傷員人數、受傷程度,由醫務人員在現場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輕”的原則及時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6)對需要斷電的地方立即啟動應急電源,并要求每個搶險人員進行必要的個人防護。(7)所有應急材料及搶險人員的安排及調配均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工區救援隊隊長進行安排及調配。(8)在事故發生時,項目部的一切人員、物資和車輛聽憑項目部救助應急領導小組的調遣進行撲救,盡可能的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若坍塌特別嚴重,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時,應立即上報地方政府或相關救助部門,請求緊急救援,同時做好相關配合救援工作。(9)在事故平息后,項目部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項目部組織人員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科學的原則進行事故調查處理。

篇2:井下爆破警戒制度

總則為保證井下爆破作業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加強爆破作業管理,在遵守國家安全規程規范的前提下,對井下爆破作業作出如下規定:

一、在井下實施爆破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爆破安全規程》,在所有通往爆破危險區域的通道上設置警戒崗哨和警戒標志。

二、警戒距離:淺孔爆破,直線巷道50米,轉彎巷道30米。淺孔爆破的警戒距離由生產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確定。

三、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包括喊話、鳴笛哨等)和視覺信號(制作專門警示牌在各地點懸掛),使危險區域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

四、每次爆破必須發三次爆破信號。第一次為預告信號,要求所有與爆破作業無關人員立即撤到危險區域以外,或撤至指定的安全地點,爆破人員向危險區域邊界派出警戒人員。第二次為起爆信號,在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危險區域,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爆破員方可起爆。第三次為解除警戒信號,未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前,崗哨應堅守警戒崗位。全部炮響后,須經過15分鐘后方能解除警戒,若炮響數量與點炮數量不符,須經過20分鐘后方能發出警戒信號。

五、施工單位實施中深孔爆破,必須提前一天通知總調、生產部、安環部及采場附近作業單位,并在副井口及所在中段告示牌上寫明爆破時間、地點及安全注意事項。

六、需二次爆破的大塊,應在每天下午3點實施集中爆破,并在通往爆破地點的每一個入口設置警戒,并按要求必須發出二次爆破信號。

七、巷道貫通應有準確的測量圖,每班都要在圖上填明進度。當兩工作面相距15米時,地質測量人員應事先下達貫通通知書,此后,只準一個工作面向前掘進,并應在雙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點派出警戒。

八、間距小于20米的兩平行巷道工作面需進行爆破時,必須通知相鄰工作面的作業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九、距離炸藥庫30米以內的區域禁止爆破。在距離炸藥庫30-100米區域內進行爆破時,禁止任何人員留在庫內。

(補充規定)

一、井下爆破,無論是掘進(含掘進爆破),二次解炮、爆漏斗、淺采及中深孔落礦,對于作業面有兩個(含兩個)以上爆破點的,均必須利用導爆管,實現一次點火(即一次只能利用一根導火線引爆多個導爆管,通過多個導爆管去引爆各個爆破點,也就是說一次爆破只能點一次火)。

二、每次爆破作業不少于2人共同進行,且嚴格執行“誰爆破誰警戒”的原則。

1、每次爆破之前,爆破人員必須提前確定警戒范圍,提前做好警戒工作,確認安全可靠之后才能點火。點火之后點火人員迅速離開作業面,并撤離至安全地點等候,在此期點,爆破人員一方面必須繼續對警戒范圍進行嚴格警戒,另一方面必須密切注意聽取爆破聲響。

2、若點火之后,聽到爆破聲響并分析確認爆破聲響次數相符時,自最后一聲炮響后,經過半小時以上后爆破人員的警戒才能撤除。

3、若從點火開始在半小時之內未聽到爆破聲響或爆破聲響次數不符時,爆破人員必須繼續保持爆破警戒的同時,立即向所在的工段長(隊長)及車間領導(經理)報告,工段及車間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加派人員保持對此爆破點的警戒達到8小時以上(自點火開始計算時間),在此之后再由工段及車間管理及技術人員對爆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4、自開始爆破警戒時起直至警戒撤除之前,從事警戒工作的人員不得離開警戒線,并且在此期間警戒人員必須嚴禁包括本人在內任何人員進入警戒范圍之內,與此同時,任何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爆破警戒人員的指揮。

5、只有當爆破警戒解除之后,并分析確認作業面炮煙吹散、空氣合格且不存在冒頂片幫及其它危險危害因素之后才能進入該作業面。

篇3:爆破警戒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警戒是爆破作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有效地防止其他人員誤入放炮地點、保證爆破作業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具體規定如下:

1、爆破前,礦區隊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爆破區域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

2、必須指定責任心強的人當警戒員,不能由未經培訓的工人擔任,也不準許由爆破員兼任。

3、警戒員不準兼做其它工作,不準打盹睡覺、打鬧、閑談,更不準脫崗。

4、一名警戒員不準同時警戒兩個通路。

5、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等標志。

6、警戒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

7、警戒人員有權禁止其他人員進入爆破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