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2024-07-13 閱讀 6559

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1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

1.1把環保指標以責任書形式層層分解到有關單位和個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崗位責任制,建立一支懂得善管的環保自我控制體系。

1.2項目經理是環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自我監控體系。

2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

要加強檢查,加強對施工現場粉塵、噪聲、廢氣的監測工作。要與文明施工現場管理一起檢查、考核、獎罰。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粉塵、廢氣和污水的污染。

3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要進行綜合治理。

3.1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為噪聲、粉塵的污染和采取技術措施控制煙塵、污水、噪聲污染。

3.2甲方負責協調外部關系,同當地居委會、村委會、辦事處、派出所、居民、施工單位、環保部門加強聯系。

3.3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認真對待來信來防,凡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擾民問題,也要說明情況,求得諒解并限期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擾民問題,也要說明情況,求得諒解并限期解決。

4有技術措施,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

1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必須有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

2在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和組織施工過程中都要執行國家、地區、行業、和企業有防治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噪聲污染等環保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5采取措施防止大氣污染。

5.1施工現場垃圾渣土要及時清理出現場。高層要搭設封閉或專用垃圾道,嚴禁凌空隨意拋散。

5.2施工現場道路采用焦渣、級配沙石、粉煤灰級配沙石、瀝青混凝土等,要指定專人定期灑水清掃,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揚塵。

5.3袋裝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應庫內存放。室外臨時露天存放時,必須下墊上蓋,嚴密遮蓋防止揚塵。

5.4工地茶爐、大灶、鍋爐盡量采用消煙除塵型茶爐、鍋爐和消煙節能回風灶,煙塵降至允許排放為止。

5.5拆除舊有建筑物時,應適當灑水,防止揚塵。

6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6.1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6.2施工現場現制水磨石的污水,最好將沉淀水用于工地灑水降塵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上述污水未經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中去。

6.3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地面進行防滲處理。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

6.4化學藥品、外加劑等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防止污染環境。

7防止噪聲污染措施

7.1嚴格控制人為噪聲,經入施工現場不得高聲喊叫、無故甩打模板、吹口哨,限制高聲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7.2凡在人口稠密區進行強噪聲作業時,須嚴格控制作業時間,一般晚10點到次日早6點之間停止強噪聲作業。確系特殊情況必須晝夜施工時,盡量采取降低噪聲措施,并會同建設單位找當地居委會、村委會或法地居民協調,出安民告示,求得群眾諒解。

7.3從聲源上降低噪聲。這是防止噪聲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7.3.1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代替高噪聲設備和加工工藝。如低噪聲振搗器、風機、電動空壓機、電鋸等。

7.3.2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消聲。即在通風機、鼓風機、壓縮機各類排氣放空裝置等進出風管的適當位置設置消聲器。

7.3.3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噪聲。采取吸聲、隔聲、隔振和阻尼等聲學處理方法來降低噪聲。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技術、經濟條件限制,對環境的污染不能控制的規定范圍內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事先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7.3.4嚴格執行國家質檢局頒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10項有害物質限量》規定,凡是建筑材料中的甲醛、苯含量不過關的建筑材料,工程項目不許使用。

篇2:S礦鉆井生產現場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第一條鉆井隊現場要合理劃定生產區域,設立防治污染標識,做到文明生產。

第二條井場必須實現清污分流,搞好土方工程和防滲處理。要安裝好各項環保設施,防噴設施必須達到井控技術要求。

第三條鉆井生產施工必須做到泥漿入池、污水入罐,防止污染外溢。泥漿、巖屑和含油鉆井廢液要分別存放,嚴禁混排。井場占地面積、鉆井液儲備池(罐)以及泥漿池容積應符合SY/T5466—2004《鉆前工程及井場布置技術要求》的規定。嚴禁在井場開挖土油池,就地焚燒原油、廢油品或其它廢物。

第四條鉆井廢棄泥漿、巖屑及井筒替出物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雙方要明確環保責任,提出具體進度、質量、驗收等要求,治理結束后由環保部門組織驗收。

第五條強化油井的現場管理,提高油田采出汛水回注率。現場要保持夾帶規范,做到無污油、污水、固體廢物。要加大現場巡查力度,防止污染發生,生產設備設施要做到無泄漏、無污染。

第六條油水周圍不得設排污土油池,生產確需排污的必須設專用的、具有防滲功能的儲存池,池內油水要及時回收,油泥全部清運到指定地點處理,嚴禁用土掩埋或直接排放。

第七條嚴禁隨意排放污染物。污水、污油池應設液位標記,防止溢流污染。油水氣井作業全過程要嚴格按設計執行。

第八條推行清潔生產,節約資源,提高系統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設計源頭入手,優化施工工藝,強化生產過程管理,減少廢物排放。優先采用節能、節水、低毒或無毒等環保產品,逐步淘汰高能耗、低效率、污染嚴重的設備設施。禁止引進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技術和設備。

第九條建立污染匯報制度和信息公報制度。發生井噴、泄漏等重大污染重大污染事故或造成生態破壞的,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污染治理,并在24小時內上報安全環保處。建立污染治理臺帳,重大環境污染的治理,要向安全環保處提出申請,由安全環保處審查方案,并組織驗收;未經環保驗收的,各級財務結算部門不予結算。

第十條要做好污染應急防治工作。制度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儲備充足的污染治理物資,定期組織預案培訓與演練,提高應急能力,防止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發生。

第十一條鉆井生產廢液要統一集中回收處理,嚴禁現場直接排放。強化污染治理設施管理,確保污水、廢液處理達標。

第十二條臨時存放于油泥砂貯存場,在規定期限內拉運至無害化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作業及事故現場產生的油泥砂必須收集后就近拉運至無害化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嚴禁現場掩埋,杜絕二次污染。油泥砂的登記、貯存、運輸和處置等必須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危險廢物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提高污染治理時效。污染面積500平方米以內的,在24小時內治理完畢;污染面積500-1000平方米的,在48小時內治理完畢;污染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二級單位環保部門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治理期限。現場污染治理時間一般不得超過72小時。

篇3: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1目的

通過對生產、生活活動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生產、生活造成的環境影響,達到改善環境,保護人身健康的目的。

2.范圍

適用于公司項目部生產、辦公和生活活動中對環境污染的控制、防治和管理。

3.職責

3.1項目部:

3.1.1負責監督相關單位對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對施工現場各種污染進行控制。

3.1.2負責從技術上做好施工過程中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3.1.3負責施工現場、辦公和生活活動過程中用水、用電的節能降耗控制和有害廢舊物品的3.1.4負責汽車尾氣的污染控制,食堂及生活鍋爐的污染控制,生活區噪聲、生活污水的控制。

3.2項目專業公司負責對施工過程中大氣污染、揚塵、噪聲、廢渣的控制以及所用危險化學品進行管理和控制。

3.3資產管理部負責在新購機械設備選型時,考慮機械設備對環境的影響。

3.5機械化公司負責現場施工機械設施的維護和保養,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3.6物資公司負責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4管理制度

4.1化學品及油品的控制

4.1.1物資公司負責化學品及油品的接收及檢驗,在接收過程中保證外包裝無破損,發現泄漏應及時退還供貨方。

4.1.2施工單位在使用化學品及油品時,應保證無跑、冒、滴、漏現象,廢油應及時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后,交物資公司集中處理,嚴禁將廢油直接傾倒。

4.1.3鍋爐水壓及化學清洗后的排放,項目部要負責制定方案,并與業主方聯系排放到指定地。

4.2噪聲控制

4.2.1施工作業指導書要涵蓋施工活動、機械生產噪聲的控制措,施工單位按批準的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同時做好作業人員的防護工作,工程管理部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

4.2.2在聲源處利用隔音、吸音、消聲器等方法降低噪聲。

4.2.3現場作業人員佩戴防護用具降低噪聲的影響。

4.2.4增加綠化面積降低噪聲。

4.2.5進入生活區的車輛不準高音鳴笛。

4.2.6鍋爐吹管要編制吹管降噪措施,當地環保部門有要求時,方案和措施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

4.2.7加強宣傳教育,生活區內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自覺控制音響、音量、以免妨礙他人。

4.3大氣污染控制

4.3.1禁止焚燒瀝青、油氈、橡膠、皮革、塑料及其它能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4.3.2禁止在生活區、辦公區附近從事露天噴砂和散發粉塵惡臭及有害氣體作業。

4.3.3積極使用低污染滅火器材。

4.3.4生活鍋爐大氣污染的防治。

4.3.4.1使用燃煤鍋爐時燃煤選用含硫量低,發熱量高的煤種,以充分燃燒,降低排放,使用燃油鍋爐時,選用霧化燃燒裝置,充分燃燒。

4.3.4.2燃煤鍋爐煙氣應采用除塵裝置,并定期檢查除塵器的使用情況,保證除塵器的正常運行。

4.3.5路面揚塵大氣污染的控制

4.3.5.1車輛限速行駛。

4.3.5.2路面灑水。

4.3.5.3車輛上路要將車輪清理干凈。

4.3.5.4管溝開挖時要做好浮土的管理。

4.3.6各種車輛尾氣排放執行相關的國家法規。

4.3.7易揮發性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密封好,優先選用環保型化學品。

4.3.8砼的作業場所應做好防護措施;水泥和泥土運輸過程中采取封蓋措施,防止揚塵。

4.3.9施工單位負責施工中的廢棄物按要求進行分類,由責任單位統一處理。

4.4辦公區域環境保護

4.4.1辦公區域的垃圾要分類放置;

4.4.2更換下來的廢硒鼓、墨盒等廢舊辦公設施及配件統一交項目部,由供應商回收處理。

4.4.3一般文件要求雙面打印,如非保密文件不應將單面已用過的紙張扔進垃圾箱,此類紙張可用于非正式文件的再次利用。

4.4.4每天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應關閉辦公電源。

4.4.5用水完畢及時關閉水閥,節約水資源。

4.5廢水控制

4.5.1項目部負責對生活污水的控制管理制定相應的措施,并負責同地方環保部門保持聯系。

4.5.2食堂嚴禁將食物的加工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菜倒入下水道。下水道應經常清理,防止淤積堵塞。

4.5.3施工生產的污水應按照污染程度分別處理。

4.5.3.1鍋爐化學清洗產生的污水要根據業主的要求進行處理后排入指定區域,盡量減少對水或土壤的污染。

4.5.3.2對污染影響嚴重,排放時間較長的污水,要編制污水處理方案,經工程部批準后實施,有特殊要求的要經當地環保部門批準。

4.5.3.3施工過程中各種高濃度的有機溶劑,化學廢液和油類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用專門容器進行收集,統一處理。

4.5.4施工過程中應節約用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4.5.5工程管理部要加強對施工用水和污水處理的管理和監督。

4.6環境監控和檢查

4.6.1環境監督檢查執行《安全環境檢查制度》。

4.6.2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對現場周邊群眾的投訴及時溝通與處理。

4.6.3項目部進駐現場后要向業主索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4.6.4下列材料的分類、標簽、儲存和處理作為重點檢查對象:

●廢舊電池,電腦廢舊材料?

●廢油?

●廢涂料?

●廢溶劑

●焊接廢料

●油料?

●潤滑劑

●輻射性添加劑

●易燃氣體(如乙炔)

●氣霧劑罐?

●油漆

●溶劑(清潔劑脫脂劑稀釋劑)

●泥漿材料

●粘合劑

●氨水

●次氯酸鈉

●酸類物質

●腐蝕劑

●水處理化學品

●水處理聚合體

4.6.5現場環境的監控和檢查由項目部進行,發現問題時應由責任單位及時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