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辦公大廈裝飾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辦公大廈裝飾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2024-07-13 閱讀 2611

辦公大廈裝飾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技術措施本工程以創優工程為目標,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認真做好施工前技術準備工作,認真領會設計意圖并做好圖紙會審工作。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現行施工、驗收規范,操作規程,以科學指導施工。

加強測量、定位放線的復核工作,確保軸線、構件幾何尺寸及建筑物的垂直度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由于裝飾安裝與水電設備等交叉搭接較多,此項工作尤其應予以重視。

第一節、內容

技術準備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圖紙會審;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與管理;技術核定與設計變更;技術交底和技術復核制度;科技推廣應用;施工技術總結;技術標準化。

第二節、圖紙會審

1、圖紙會審的目的:了解設計意圖,明確質量要求,將圖紙上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專業之間的矛盾等盡最大可能的在工程開工前解決。

2、圖紙會審的參加人員: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各專業施工員、質檢員及其它相關人員。

3、圖紙會審前的準備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各專業施工員全面熟悉圖紙,并進行自審,對圖紙上存在的問題、錯誤、矛盾等進行匯總,會審前提前交給設計師,以便會審時各專業設計人員在現場解答所提出的各種問題。

4、圖紙會審內容:

⑴圖紙會審時,先由設計師進行設計交底,交待設計意圖,關鍵部位的作法和要求以及要達到的質量標準,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等情況。

⑵查對施工圖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規定。

⑶查對建設項目座標、標高與總平面圖中標注是否一致,與相關建設項目之間的幾何尺寸關系以及軸線關系和方向等有無矛盾和差錯。

⑷查對圖紙及說明是否齊全、清楚明確,核對建筑、結構、上下水、暖通、電氣、設備安裝等圖紙是否相符,相互間的關系尺寸、標高是否一致。

⑸查對建筑平、立、剖面圖之間關系是否矛盾或標注是否遺漏,建筑圖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錯,各種標高是否符合要求,與結構圖的平面尺寸及標高是否一致。

⑹查對與構筑物、管線等之間有無矛盾。

(7)查對施工圖中特殊部位及難點,特殊材料的采用、構件與配件的采用,貨源的組織形式。

(8)對設計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可能性、應采用的必要措施等進行商討。

(9)設計的新技術、新結構限于施工條件和施工機械設備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設計師予以改變部分設計的,審查時必須提出,共同研討,求得圓滿的解決方案。

5、圖紙會審記錄的發放

⑴蓋章生效的圖紙會審記錄由內業技術人員移交給項目資料員,由資料員發放。

第三節、施工作業的編制

1、針對施工難度較大、技術復雜的分部分項工程或新技術,以組織設計中所確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作為編制依據,在施工過程中要進一步細化,編制施工作業設計。

2、分部分項工程作業設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經項目經理批準后執行。

3、分部分項工程作業設計的編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⑵施工進度計劃;⑶勞動力計劃及勞動組織;

⑷機具設備計劃,特別是主要施工機具;⑸主要材料需用量計劃;⑹技術管理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冬季及防災害施工技術措施及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

4、施工作業設計的發放范圍:質安部、項目技術負責人、有關施工員,資料員自留三份存檔。

第四節、技術核定和設計變更

1在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條件、材料規格、品種和質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議等原因,需要進行施工圖修改時,由施工單位出具技術核定單。

2技術核定單由有關專業施工員負責填寫,并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重大問題須報公司總工審核,核定單應正確、填寫清楚、繪圖清晰,變更內容要寫明變更部位、圖別、圖號、軸線位置、原設計內容和變更后的內容和要求等。

4、技術核定單由資料員負責送設計單位、建設單位辦理簽證,經認可后方生效。

第五節、技術交底

1、在分項或分部工程正式施工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施工員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任務的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工程難點及施工操作要點以及工程質量標準,做到心中有數。

2、項目技術交底分三級: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部內專業施工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必要時擴大到班組長);專業施工員向班組進行分部分項工程交底;班組長向工人交底。

3、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

⑴設計意圖、施工圖要求、構造特點、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技術安全措施、執行的規范、規程和標準、質量標準和材料要求等。

⑵對工程某些特殊部位、新結構、施工難度大的分項工程等以及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交底時更應全面、明確、具體詳細。

4、技術交底的要求

⑴除領會設計意圖外,必須滿足設計圖紙和變更的要求,執行和滿足施工規范、規程、工藝標準、質量評定標準和建設單位的合理要求。

⑵整個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均須作技術交底,對一些特殊的關鍵部位、技術難度大的和隱蔽工程,更應認真作技術交底。

⑶對易發生質量事故和工傷事故的工種和工程部位,在技術交底時,應著重強調各種事故的預防措施。

⑷技術交底必須以書面形式為準,交底內容必須經過檢查和審核,字跡要清楚、內容要完整,要有交底人、簽發審核人、接收人簽字。

⑸技術交底必須在工程施工前進行,作為整個工程和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的一部分。

⑹施工員對班(組)技術交底,是各級技術交底的關鍵,必須向班(組)長及全體人員和有關人員反復細致地進行,各專業施工員負責分部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

⑺班(組)長向工人技術交底;班(組)長應結合承擔的具體任務,組織班(組)人員討論,同時交待清楚施工任務、關鍵部位、質量要求、操作要點、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項。

5、技術交底記錄的歸檔,實行誰負責交底,誰就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負責將記錄移交給項目資料員存檔。

第六節、技術復核

1、在施工過程中,對重要的和影響全面的技術工作,必須在分部分項工程正式施工前進行復核,以免發生重大差錯,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當復核發現差錯應及時糾正,然后方可施工。

2、技術復核的主要內容有:

⑴建筑物的位置:測量定位的標準軸線的位置及其間距,水準點、軸線、標高等。(2)管道工程;各種管道的標高及其坡度;底標

高及各部分尺寸。(3)電氣工程:變、配電位置;電源進出口方向;電纜線的位置和方向;送電方向。(4)儀器儀表的完好程度、數量及規格,以及根據工程需要指定的復核項目。

3、技術復核記錄由負責所辦復核工程內容的施工員負責填寫,技術復核記錄應有施工員自復記錄,并經質檢人員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簽署復查意見和簽字。

4、技術復核記錄必須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辦理。

5、技術復核記錄由施工員負責交項目資料員,資料員收到后應進行造冊登記后歸檔。

第七節、施工技術總結

1、施工技術總結的編寫范圍:采用"四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項目;本公司首次施工的特殊工程,新穎的高級裝飾工程,引進新施工技術的工程以及認為有必要進行總結的項目。

2、編寫內容和要求

⑴簡明扼要地介紹工程概況,以圖、表形式為主,文字敘述為輔。

⑵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優化選擇,主要的技術措施和實施效果,采用的先進技術、工藝的經濟比較結果,技術性能,關鍵技術問題和對象,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相比達到的先進程度,質量要求和實際達到的情況,勞動力組織、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突出的經驗教訓和體會,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和防治對策,需要有待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要詳細敘述。

⑶施工中采用的標準、規范、規程、規定。

⑷施工中采用的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和實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護措施。

篇2:裝飾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

裝飾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

施工技術管理制度是技術管理工作經驗、教訓的總結。嚴格地貫徹各項技術管理制度是搞好技術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學地組織企業各項技術工作的保證;技術管理制度要貫徹在單位工程施工的全過程;我公司始終貫徹“維誠、維信、優質、高效”的宗旨,為發揮我們的技術優勢,認真執行國家和上級制定的技術規范、規程,按創全優工程的要求,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正常的技術工作秩序,提高技術管理水平,不斷革新原有技術和采用新技術,達到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勞動效率、實現安全生產、節約材料和能源、降低工程成本的上的。

一、圖紙的熟悉、審查和管理制度

熟悉圖紙是為了了解和掌握它的內容和要求,以便正確地指導施工。審查圖紙的目的,在于發現并更正圖紙中的差錯,對不明確的設計內容進行協商更正。管理圖紙則是為了施工時更好地應用及竣工后妥善歸檔備查。

二、技術交底制度

技術交底是在正式施工以前,對參與施工的有關人員講解工程對象的設計情況、建筑和結構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等,以便有關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詳細地了解工程,心中有數,掌握工程的重點和關鍵,防止發生指導錯誤和操作錯誤。

三、施工組織設計制度

每項工程開工之前,施工單位必須編制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施工必須按照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在施工過程中確需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重大修改的,必須報經原批準部門同意。

四、材料檢驗與施工試驗制度

材料檢驗與施工試驗是對施工用原材料、構件、成品與半成品以及設備的質量、性能進行試驗、檢驗,對有關設備進行調整和試運轉,以便正確、合理地使用,保證工程質量。

五、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

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規定,必須按照有關質量標準逐項檢查操作質量和產品質量,根據建筑安裝工程的特點分別對隱蔽工程、分項、分總工程的竣工工程進行驗收,從而逐環節地保證工程質量。

六、工程技術檔案制度

工程技術檔案,是指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技術狀況、質量狀況等有關的技術文件,這些資料都需要妥善保管,以備工程交工、維護管理、改建擴建使用,并對歷史資料進行保存和管理。

七、技術責任制度

技術責任制度規定了各級技術領導、技術管理機構、技術干部及工人的技術分工和配合要求。建立這項制度有利于加強技術領導,明確職責,從而保證配合有利,功過分明,充分調動有關人員搞好技術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八、技術復核及審批制度

該制度規定對重要的或影響全工程的技術對象進行復核,避免發發重大差錯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復核的內容視工程的情況而定,一般包括建筑物位置、標高和軸線、基礎、設備基礎、模板、鋼筋混凝土、磚砌體、大樣圖、主要管道、電氣等。審批內容為合理化、技術措施、技術革新方案,對其它工程內容也按質量標準規定進行有計劃的復查和檢查。

篇3:綜合樓室內裝飾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綜合樓室內裝飾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抹灰工程

1.要求各抹灰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接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2.要求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線角和灰線平直方正,清晰美觀。

*裱糊工程

1.壁紙、墻布必須粘接牢固,無空鼓、翹邊、皺折等缺陷。

2.裱糊表面應色澤一致,無斑污,無膠痕。

3.拼接應橫平豎直,圖案端正,拼縫處圖案、花紋吻合、距墻1.5m處正視,不顯拼縫。陰角處搭接順光,陽角處無接縫。

4.裱糊與掛鏡線、貼面板、踢腳線、電氣槽盒等交接應緊密,無縫隙,無漏貼和補貼,不覆蓋需拆御的活動件。

*飾面工程

1.飾面板(磚)的品種、規格、顏色盒圖案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板(磚)安裝(鑲貼)必須牢固,以水泥為主要粘結材料時,嚴禁空鼓,無歪斜,卻楞掉角和裂縫等缺陷。

3.飾面板(磚)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協調一致。

4.飾面板(磚)接縫應填嵌密實、平直、寬窄一致,顏色一致,陰陽角處的板(磚)壓向正確,非整磚的使用部位適宜。

5.飾面板(磚)安裝(鑲貼)的允許偏差:鏡面石材(表面平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