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涂料施工出現問題救治措施

涂料施工出現問題救治措施

2024-07-13 閱讀 6738

涂料施工出現的問題及救治措施

為什么會產生油漆流墜現象

油漆在基層表面出現下滴、下垂、漆膜不平的現象稱之為油漆流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配制的油漆太稀,附著力差,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產生流淌。

(2)涂刷或噴漆太厚,漆膜過重下墜。

(3)施工環(huán)境溫度過低,漆膜干得慢。

(4)油漆中含重質顏料過多,部分油漆下垂。

(5)物體基層表面不平,漆膜厚薄不均勻,干燥速度不同,漆膜過厚的部位容易流墜。

(6)物體基層表面有油、水等污物與油漆不相容,影響粘結,造成漆膜下垂。

防止油漆流墜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油漆和揮發(fā)速度適當的稀釋劑,并控制其摻入量。

(2)物體表面應處理平整、光潔,清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3)施工環(huán)境溫度應符合油漆種類的標準要求,如清漆宜在20~27度,并在3小時以內涂刷完成。

(4)涂漆時應按工藝程序進行:先豎向、橫向、斜向,最后再豎向將油漆理平,使油漆的涂膜厚度均勻一致。

(5)噴漆時的噴槍移動速度及距離物體的遠近要控制均勻,按規(guī)定工藝程序進行,先豎向噴,環(huán)向噴,再橫向噴,使漆膜形成均勻,厚薄一致。

怎樣防止漆膜表面粗糙

有很多用戶反映油漆成膜后,表面不平,有砂粒狀凸起或小氣泡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漆料內顏料過多或顆粒太粗。

(2)漆料本身不干凈,混有雜物,沒過篩就使用。

(3)調配油漆時的環(huán)境氣溫低,漆內的氣泡沒有完全散開排出。

(4)物體表面未清理干凈,有砂粒等雜物,涂刷時混入漆膜內。

(5)使用的盛具(刷子、漆桶、噴槍等)不潔凈,有殘留雜物帶入油漆中。

(6)施工環(huán)境清理及防護不夠,涂刷中有灰塵、風砂等雜物粘到刷子上或落在漆膜上。

要防止漆膜表面粗糙,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漆料,使用前必須過細篩,調和均勻,無氣泡后再使用。

(2)物體表面清理干凈,保持其平整、光潔、干燥。

(3)合理安排各工種施工順序,保證涂漆的施工環(huán)境無雜物、無灰塵。

(4)不準重復使用盛過不同型號、不同性能漆料的器具,需要時應將其殘留物清除干凈后再用。

為什么油漆表面會起皺

油漆成膜后有時會出現條紋和龜紋。其主要原因是:

(1)漆料質量不好,催干劑過多,溶劑揮發(fā)得太快。

(2)油漆調配不均勻或太稠。

(3)漆膜涂刷過厚,不均勻。

(4)在高溫或烈日曝曬環(huán)境下施工。

可采取以下幾項預防措施:

(1)選用質量好的漆料,不得隨意加入催干劑,嚴格控制漆料稠度。

(2)使用較硬的毛刷,涂劇應均勻,厚薄一致。

(3)避免在高溫或烈日下施工。

怎樣防止乳膠漆、丙烯酸脂涂料開裂、脫皮

涂料膜破碎成小片從物面上浮卷起來,逐漸掉落,這就叫開裂脫皮。主要原因是:

(1)物面不良,物面有油污類物質,底子清理不凈,結膜后附著力不好。

(2)涂料過度稀釋,物面過分光滑,涂刷后涂料膜太薄,附著力不好,產生開裂脫皮現象。

(3)在水泥抹灰面上末刷清油就嵌批膩子,刷涂料會使涂膜大片卷起掉落。因為未刷清油的底層吸油力較強,膩子和各層涂料本身油分被底層吸收而減少,使涂料成膜后容易變質發(fā)脆。

(4)底涂料未干透就涂刷面涂料,日久底花干燥而收縮,面涂料就會開裂。

(5)涂料質量不好,涂料內樹脂、膠質成份太多,成膜后易脆裂。

(6)基層不干燥。

可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基層油污雜質,基層要光潔、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須刷清油的基層不能忽略,尤其是在水泥抹面上,必須刷清油后再嵌批膩子。

(3)注意涂料內樹脂、膠質成份適當,待底涂料于透后,再刷面涂料。

如何防止涂劇清漆的木紋顯露不清

涂刷清漆是目前木門及細木制品裝修中較流行的,涂劇清漆最常見的質量通病是木紋色澤深淺不一,木紋模糊。造成這種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1)油漆存放時間太長,操作時沒有攪拌均勻,顏色沉淀,上部淺,下部深。

(2)木材的材質不同,著色深淺也不同,硬質木材不容易著色,軟質木材容易著色。

(3)使用的油漆刷毛太硬或太軟,重復涂刷處顏色深。

可采用以下預防措施:

(1)使用油漆時要經常攪拌,防止沉淀產生色澤不均勻。

(2)按材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涂刷方法,對深色木材表面要進行漂白,對淺色部分應染色,使其色調統一、均勻。

(3)使用合適的油漆刷進行涂刷,操作要準確迅速。

為什么涂料膜干后不光亮

正常涂料表面應該是光亮光滑的(亞光涂料除外),但有些涂料表面會出現倒光,即涂料膜干燥后表面無光澤,或者有一層橡霧狀物凝聚在涂料膜上(有時呈藍色光彩)。

其原因是:

(1)涂料質量不好或加入的稀釋劑太多,稠度大,使漆膜的光澤不持久。

(2)涂刷的時間掌握不好,底漆沒干透就涂刷油漆,使底漆回軟失去光澤。

(3)物體表面不平整、粗糙或表面吸油不一致,使涂料膜失去光澤。

(4)施工環(huán)境不好,溫度太低或受過煙熏使涂料膜失去光澤。

(5)施工環(huán)境濕度過大(相對濕度80%以上)揮發(fā)性漆膜吸收水分后泛白,失去光澤。

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涂料,并且不得任意加人稀釋劑。

(2)基層表面應批膩子,磨平磨光滑。

(3)必須在前遍油漆干透后再涂刷下遍油漆。

(4)選擇良好的施工環(huán)境,潮濕及煙霧大的情況下不宜施工。

(5)涂刷揮發(fā)性油漆時,宜在相對濕度60%~70%的環(huán)境下進行。

涂層顏色不均勻怎么辦

涂層顏色不均勻常見于涂刷106,改性106,803,838,CJ-2,8406等屬于聚乙烯醇類涂料的內墻或平頂上,表現為顏色不一致,遮蓋力差。

>其原因是:

(1)混凝土或砂漿基層養(yǎng)護的時間短,強度低,太潮濕。

(2)基層表面光滑度不一致,吸附力不同。

(3)基層施工接槎留的位置不統一,有明顯接搓,表面顏色深淺不一致。

(4)使用的不是同一批涂料,顏色摻入量有差異。

(5)涂料沒攪拌均勻或任意加水,使涂料顏色深淺不同。

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混凝土基層養(yǎng)護時間直在28天以上,砂漿宜在7天以上,砂漿補洞的宜在3天以上。含水率控制在10%以內,混凝土或砂漿的配合比應相同。

(2)混凝土或砂漿的基層施工縫應留在陰陽角處或分倉縫處。

(3)基層施工應平整,抹紋應通順一致,涂刷前將表面油污等清理干凈。

(4)每批涂料的顏色料和各種原材料的配合比必須一致。

(5)使用涂料時必須隨時攪拌均勻,不得任意加水。

什么涂料表面會起粉

涂料起粉常發(fā)生在聚乙烯醇類涂料的內墻或平頂上,涂膜表面呈粉狀易脫落。主要原因是:

(1)基層養(yǎng)護時間短,含水率高。

(2)涂料本身耐水性不合格。

(3)涂料使用時未攪拌均勻或加水稀釋,稀薄處易起粉。

(4)施工環(huán)境溫度低于涂料最低要求的成膜溫度。

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基層養(yǎng)護時間應符合要求,表面須干燥、干凈。

(2)按涂料出廠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稀釋,不得隨意加水。使用時應注意攪拌均勻,防止沉淀。

(3)選擇質量好的涂料。

(4)施工溫度應在10℃以上。

如何防止地面涂料起皮、涂膜開裂

常見于混凝土和抹灰基層地坪采用氧偏涂料時,表現為涂膜龜裂,與基層脫開。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與抹灰基層表面太光滑或有油污、塵土、隔離劑等沒清理干凈。

(2)基層起砂。

(3)涂層過厚或基層潮濕。

(4)選用的基層膩子粘性小,漆膜表面粘性大,遇到潮濕后漆膜開裂,與基層脫開起皮。

主要的預防措施:

(1)在涂層施工前,必須將混凝土或抹灰基層表面的油污、塵土、隔離劑等用堿溶液及清水清洗干凈。

(2)基層應保持干燥,含水率小于1O%,且不起砂。

(3)對基層表面光滑部位用銼毛或膠粘劑進行處理。

(4)選用合適的膩子和涂料,使之相匹配。

(5)涂膜層不宜太厚,涂膜應豐滿以蓋住基層即可。

篇2:附二醫(yī)院護理部傳染病救治應急預案

醫(yī)院護理部傳染病救治應急預案

一、就診病人一旦確診為傳染病,應根據傳染病的類型和傳染病防治法的規(guī)定立即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行救治。同時對診療用品進行消毒、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規(guī)定時限報預防保健科。傳染病暴發(fā)和流行時,立即報告當地衛(wèi)生防疫機構,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隔離和救治措施。

二、主班護士熱情接待病人,根據病種安排床位(同一病種住同一房間),立即通知包床護士,向病人介紹有關制度(如消毒隔離制度、限制人員探視制度、活動范圍規(guī)定等),并通知醫(yī)生。

三、病房應布局簡單、便于消毒,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四、根據不同的病種執(zhí)行不同的隔離措施,立即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病情危重時積極參加搶救,必要時由專人進行監(jiān)護。

五、遵醫(yī)囑執(zhí)行各種治療護理,對用過的物品嚴格進行消毒、清洗、滅菌,必要時進行焚燒。

六、急性期病人臥床休息,譫妄及有精神癥狀者,加床擋以防墜床。

七、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fā)現病情變化時,立即通知醫(yī)生,并協助處理。

八、觀察藥物療效和副作用。遵醫(y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

九、對家屬送來的食物經檢查后方可食用。

十、作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顧慮與急躁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十一、做好衛(wèi)生宣教,按不同病種,向病人講解預防傳染病的衛(wèi)生知識。

十二、認真及時的做好各種記錄,做好個人防護,預防交叉感染,防止病菌擴散。

十三、傳染病人治愈出院時,應對其衣物及生活用品進行消毒后方可帶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對床單進行終末處理。

十四、病人死亡后,應將尸體消毒后火化。甲類或乙類中的炭疽病人死亡后,必須將尸體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篇3:某學校食物中毒應急救治工作預案

為了保障我校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的發(fā)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以便及時、正確、高效地處置可能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校應急防治預案。

一、建立食物中毒預案報告

本校區(qū)內教職員工和學生如發(fā)現短時間內出現多例有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的病人時,立即向校值班室和醫(yī)務所(室)報告。值班人員、校醫(yī)務人員接報后立即匯報有關領導,并趕赴現場指揮、協調事件的處理。與此同時上報校長辦公室,按有關規(guī)定上報市衛(wèi)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關醫(yī)院進行緊急處置。

二、食物中毒人員的救治

對食物中毒人員,癥狀屬較輕微的,校醫(yī)務所(室)應就地組織力量及時對發(fā)病人員進行應急的對癥救治。做好病狀紀錄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瀉物。中毒嚴重者,應及時轉上級醫(yī)院,并攜帶詳細的病案記錄。校區(qū)應及時調配車輛,以最短時間送至醫(yī)院救治,必要時傳呼110警務車或120救護車將患者緊急運送醫(yī)院救治。

三、協助調查,采取相應措施

中毒事件發(fā)生后,校醫(yī)務所(室)要主動協助市衛(wèi)生防疫人員及時向中毒人員了解就餐場所、就餐人數、所食食品、發(fā)病人數及所出現的癥狀,現場檢查就餐場所的衛(wèi)生狀況,衛(wèi)生許可證及從業(yè)人員健康證的辦理情況,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現場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來源,追繳售出的可疑食品,對病人的吐瀉物及可疑食品進行采樣,送上級衛(wèi)生部門檢驗。

校保衛(wèi)處應立即派員進行現場秩序的維持和勘察,調查校食堂工作人員的平時情況,社會關系,糾紛情況等,對現場進行取樣、檢測,分析是否有人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報請公安部門介入并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同時嚴格審核進貨渠道,對可疑食品的供貨方、渠道縝密進行排查。

對不能排除飲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校總務處應立即停止供水,留樣等待檢測。

四、善后處理

校區(qū)各部門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工作,待上級部門的檢驗報告出來以后,確定責任。如事件涉及刑律,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五、總結報告

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部門應對事件的發(fā)生經過后果,自覺查找本部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強化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fā)生,同時向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六、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系統

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領導、協調各部門處理食物中毒事件,校區(qū)特成立食物中毒救治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及聯系電話如下:

七、對在應急工作中有積極突出表現貢獻的,予以表彰獎勵,并作為考核評先的重要依據;任何違背本應急預案的行為:屬領導責任的追究其所負責任,屬不服從領導小組和責任領導緊急調配工作或不積極配合工作的集體或個人,也按事件性質和后果予以追究責任,并作為今后考核的重要依據。

**大學

**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