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維護老系統臨時通風安全措施模版

維護老系統臨時通風安全措施模版

2024-07-13 閱讀 5919

我礦9萬噸/年的老系統,現主要用于維護巷道排水用,為確保維護巷道施工安全,確保通風系統運轉正常,特編制本維護老系統臨時通風安全措施。

一、成立老系統臨時通風領導小組

組長:王榮甫

副組長:易民族楊再健

成員:劉玉才、葉貽飛、張德周、周國發、蔡澤林、羅慶瑞、陸國金、楊進連、宋聚堯

二、通風瓦斯管理制度

1、地面主要通風機必須保持24小時運轉,不得停風和微風作業嚴禁隨意開停風機。

2、局部通風機必須專人管理,風筒有破漏現象必須及時修補和更換,風筒口距迎頭距離不得超過5米。

3、任何人不得破壞通風設施,除該地點瓦檢員以外,其他任何人不得開停局扇。

4、局扇因產生故障停止運轉后,故障修復好后,經瓦檢員檢測局扇安裝地點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允許開啟局扇進行作業。

5、修復或者進入舊井巷,必須首先恢復該巷道的通風,并檢查該巷道的瓦斯情況,當瓦斯積聚時,必須按規定排放,只有在回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不超過1.5%、空氣成分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才能作業。

6、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四人聯鎖放炮”制度,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7、臨時停工時,嚴禁停風,由于特殊原因停風時,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上柵欄,揭示警標,并向調度室匯報。等排放瓦斯后方可恢復作業。

8、使用水炮泥和黃土炮泥,做好防塵工作和個體防護。

三、舊巷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方法:局部通風機進行排放;撤人地區:被排瓦斯巷道至總回風巷至地面;斷電范圍:切斷被排瓦斯巷道至總回風巷至地面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源。

2、在排放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安設一臺瓦斯便攜式報警儀,以便有效控制瓦斯排放濃度。嚴禁人員進入回風流檢測瓦斯。

3、地面監控室設置專人對排放地點回風,總回風的監控系統進行監測,發現瓦斯超過規定,立即電話通知排放人員減少排放量。總回風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75%。

4、排放瓦斯時,要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一節一節地向前排,先接一節或半節風筒,待所接風筒范圍內的瓦斯濃度降至1%以下時,再接第二節風筒,循環往復,直至把整個巷道內的瓦斯排至1%以下。嚴禁利用密閉巷道內原有風筒直接接上“一風吹”。

5、在排放瓦斯的同時,安全員要由外向里逐個檢查支護和頂板情況,發現問題,要在瓦斯濃度降低到1%以下時,再及時進行處理。

待瓦斯濃度降低至1%以下后,再對巷道進行維修或拆除里面材料;對局部冒頂處瓦斯超限的地方,要加強通風,只有降至1%以下時才能對冒頂處進行處理。

6、瓦斯檢查內容:恢復送風排放瓦斯時由瓦斯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或根據調度室指揮人員安排進行瓦斯檢查(有監控數據的可使用監控數據)和停送風作業;排放結束后由瓦檢員對巷道瓦斯全面檢查一次。

7、排放瓦斯時,嚴禁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

8、組織和參加排放瓦斯人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隨時觀測風流中瓦斯情況。

9、排放巷道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并穩定30分鐘后,經安全員、瓦斯員或排放瓦斯人員檢查排放瓦斯巷道無瓦斯積聚,通風設施完好后,方可完成瓦斯排放工作,現場負責人可向調度室匯報排放瓦斯完畢,調度室安排作業人員恢復正常作業。

10、排放瓦斯完畢后,瓦斯員應對排放區域的瓦斯傳感器進行對比監測,并及時匯報通風調度,防止由于高濃度瓦斯沖擊瓦斯傳感器產生誤差。

四、維護老系統巷道安全措施

(一)、巷道頂板維修安全措施

1、撬落活石應從頂板完整的地方開始,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在撬落活石時,由一人操作,另一人在后面當好安全監視哨,禁止行人通過才撬頂危險區。

2、拆換支架一定要從頂板好的地方開始,不得大拆大換,翻棚前要加固工作地點的支架,遇到頂板破碎,應超前挑頂,事后翻棚。

3、獨頭巷道拆換支架時,必須從外向里拆換,不得由里向外進行,貫通巷道要順風逐架拆換。

4、拆頂棚時,在一架未完成之前,不得終止工作,應連續進行,如不能連續進行施工時,每次工作結束后,必須接頂封幫。

(二)頂板管理及支護撤換安全措施

1、工作面作業地點嚴禁空頂作業,控頂距必須小于作業規程中的要求。

2、撤換支架必須從頂板好的地點開始,不得大撤大換。翻棚前要加固工作地點的支架;遇有頂板破碎應采用超前挑頂,事后翻棚。

3、巷道在撤換支架時,要由外向里地進行拆換,在撤換前必須增加下面支架勁木和打好頂柱,防止支架推倒。

4、撤換棚架時,在一架未完成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應連續進行,如果不能連續進行,每次工作結束必須接頂封幫。

5、撤換支架時,施工前應將電器設備、電纜、管路移到可靠的安全地點處。

6、撤換支架遇有碰頂有木垛時,要先用長桿托好木垛在翻棚。

(三)防止后路被堵塞的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開工前,當班安全員必須對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若出現頂板脫層、片幫及斷梁折柱等到嚴重問題時,必須先進行處理,后路隱患未處理好之前不得進入迎頭作業。

2、處理后路隱患時,只能由外往里單組進行,且處理點以里嚴禁有人。工作面迎頭有人作業時,嚴禁任何人處理后路,若必須處理時,必須先將迎頭所有人員撤出后,方可進行處理。

3、被堵塞地點以外的人員,一旦發現巷道被堵塞,除安排人員及時處理外,必須立即向安全員和值班領導匯報。

篇2:通風科科長防突安全生產責任制

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積極協助總工程師抓好“一通三防”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2、負責制定本單位的年度、季度、月的防突計劃,并組織實施。

3、優化礦井通風系統,按照防突要求建造通風設施。

4、搞好本系統的防突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

5、經常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生產現狀,強化現場管理,落實“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

6、加強防突設施的檢查維修,保證防突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7、積極參加防突辦公會議,認真落實、整改本系統的防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8、強化技術管理,把好規程、措施審批關。

9、加強通風安全調度工作,及時掌握全礦瓦斯、煤塵、火災等事故隱患,迅速組織制訂落實措施,并及時通報。

10、協調全科的技術業務管理工作,對旬、月、季報表按預定時間向礦長呈報及局匯報。

篇3:公司通風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設立專門安全管理機構,定期對通風路線風門及通風設備進行檢查、檢修,其他人員一律不準動風門、風機等通風設備,對通風設備的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留有記錄。

2、設專人對井下通風量進行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風量不符合規定要求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滿足井下通風要求。

3、搞好通風巷道文明施工和巷道維護,保持巷道斷面以減少局部風阻。

4、采空區要及時密閉,以防漏風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