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懸移支架防倒防滑安全措施
一、懸移支架防滑措施
1、排頭支架的防滑裝置:(1)底座前部防滑,用移步橫梁將排頭支架組成整體,相領兩架間設雙作用防滑千斤頂,支架與輸送機直接用推移裝置連接,互相錨固;(2)底座后部防滑,采用后部千斤頂加錨鏈的軟連接裝置與上部支架連接,達到牽拉防滑。支架移架時,牽拉裝置暫時放松,到位后,先拉緊調正支架,再升架支撐頂板;(3)排頭支架下打防滑柱,排頭支架為躲開輸送機機頭,支護滯后,為加強端頭處的頂板支護,可在梁前加打臨時支柱,增加支架的防滑能力。
2、中部支架的防滑裝置:(1)底座前部防滑,相鄰兩支架的底座前部,可按隔一設一或隔數設一的方式,加設雙作用防滑千斤頂;(2)底座后部防滑,相鄰兩支架的底座后部,設置由千斤頂控制的側推裝置,下方支架對上方支架起穩固作用;(3)導向調架裝置防滑,相鄰兩支架的底座間設置由彈簧套筒和千斤頂控制的導向調架裝置,用以防滑。
3、排尾支架的防滑,可采取中部支架防滑裝置,必要時采用排頭支架防滑裝置。加長頂梁,且在梁下打柱,既利于支護頂板,又利于支架防滑。
二、懸移支架防倒措施
1、排頭支架的防倒:(1)硬連接防倒裝置,在相鄰兩支架的頂梁上設置雙作用防倒千斤頂,其可推可拉調節性能好;(2)軟連接防倒裝置,在相鄰兩支架間,設置由千斤頂錨鏈連接斜拉防倒裝置,即一端連上方支架的底座,另一端連下方支架的頂梁。
2、中部支架的防倒裝置:隔架在兩支架間的頂梁上設置雙作用防倒千斤頂,隔架數目依實際情況而定,傾角越大,隔架越少。
3、排尾支架的防倒,可采用排頭支架相應的防倒裝置。液壓支架的防倒、防滑措施多種多樣,在實際礦井生產中,必須根據煤層頂、底板等地質條件而定,加強端頭處的頂板支護,嚴防發生頂板事故,以防支架傾倒。
三、工藝措施
1、調整工作面的偽斜角度,將機頭超前機尾距離控制在17-18m范圍。
2、移架過程中嚴格堅持“一步三調”:即在移架過程中隨時調整支架平衡千斤頂,保證支架頂梁與頂板平面接觸;及時調整支架前后側護板,保證支架不歪倒、不咬架、不擠架;及時調整支架與輸送機角度,防止因輸送機下滑而導致支架下滑。
3、打逼架板,在工作面下端頭,為防止支架下滑和傾倒,緊貼第一組支架下側側護板用一塊0.14×0.16×3.0m方木配合dz系列單體液壓支柱逼牢第一組支架。
4、端頭支架移架順序及方法,移下端頭支架時,先移第二組支架,再移第一組支架,防止支架下滑傾倒。為防止支架尾部下甩,移下端頭第一組支架時,在該支架下側打好一棵戧柱。
5、支架防倒大板必須緊靠端頭支架下側護板,大板下不少于一梁三柱,柱子迎山有勁,柱頭與板梁拴牢,大板隨工作面推進前竄或向前加補。
6、支架下降拉移支架時,降架高度不得低于相鄰下方支架側護板,防止拉移支架時發生倒架,移架過程中隨時調整支架架向。工作面傾角達到30°以上時,在必要情況下架間增設防倒千斤頂或斜拉裝置。
7、架向不正或有向上、向下傾倒趨勢時,要通過支架側護板來實現支架方向的調整,或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調架,調架時必須采用遠距離供液。
四、運輸設備防倒防滑措施
1、輸送機的推移要從工作面下端開始,在推移時,不能同時松開機頭和機尾的錨固裝置,移完后應立即錨固,并且要在機頭(尾)與支架底座用單體液壓支柱加強錨固。
2、緊刮板輸送機鏈條時,應盡量在機尾,這時機尾應打壓柱。
3、必須保證工作面機頭或機尾有合適的超前量,保證機組液壓閘的完好,如有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好,否則不準正式采煤。
篇2:綜采隊液壓支架工崗位責任制
1、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不準擅離職守,嚴格執行“三大規程”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
2、支架工要熟練掌握支架的液壓系統及工作原理,精心操作支架,做到操作不失誤,保證支架支護效果。
3、搞好各工種間的配合和協作,操作支架時,檢查好周圍環境安全,及時移架,控制好頂板,嚴防移架時擠壞液壓膠管、電纜和水管,支架應保證平、直、齊,杜絕擠架、咬架、歪架現象。
4、對支架各部位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支架處于完好狀態。
5、及時清理架內的浮煤、矸、雜物,保證支架內外整潔衛生。
6、對支架精心維護,拆卸下來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不許亂扔、亂放和丟失。
7、積極參加礦、區、隊組織的技術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業務素質和操作水平。
8、認真填寫運行日志和各種記錄。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綜采隊綜放支架工
1、本崗位的安全工作,嚴格執行“三大規程”,對本崗位安全負責,持證上崗。
2、認真檢查支架各種部位情況及時處理損壞的部件,確保支架完好。
3、集中精力、認真操作,并與采煤司機、出口工保持密切配合,保證移架質量。
4、加強頂板和煤壁的管理,保證工作面工程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5、注意觀察工作面溜子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發出停機信號,并協助處理。
6、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