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采煤機更換滑靴使用電焊氣割安全作業措施

工作面采煤機更換滑靴使用電焊氣割安全作業措施

2024-07-13 閱讀 9054

一、概述:

根據停產期間的檢修計劃,我區采煤機更換滑靴需進行電氣焊作業,為安全起見,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二、現場狀況:

有面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支護。

三、危險因素:

1、瓦檢員未按規定進行檢查,瓦斯濃度超限作業,有發生瓦斯爆炸危險。(六——6)

2、放置乙炔瓶與氧氣瓶放置不當,造成火災。(六——4)

3、現場沒有配置消防設施和滅火器具,發生火災后,不能及時控制火災。(六——8)

以上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已全部納入本安全技術措施中

四、作業組織:

1、作業負責人:王洪慶

2、跟班班長:倪錫法

3、作業時間:3月中旬

4、作業地點:+750m工作面

五、作業方案:

1、由于現機組滑靴已老化不能用,需更換。螺絲卸不動需用氣焊將其割除。

2、更換滑靴時,人員必須配合作業,截割部處提前用板枇墊好,此時面運輸機和采煤機開關必須停電閉鎖,嚴禁運轉。然后方可進行電焊、氣割作業。

六、安全作業措施:

1、作業前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同安監科、通風科取得聯系,屆時派安全員、瓦檢員到作業地點,對作業安全及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進行監督檢查。

2、作業前必須在地面將所用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其它附件仔細檢查一遍,并經試用無誤后方準帶入井下使用。

3、作業所用氧氣瓶、乙炔瓶、火種、電焊機入井前必須到安全調度進行登記。

4、氧氣瓶、乙炔瓶下井時應分類運輸,在車皮內放置牢靠。

5、氧氣瓶、乙炔瓶在作業地點以上應間隔5米放置,應安專人看護。

6、使用氧氣、乙炔、電焊機作業時,瓦檢員必須檢測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且巷道頂部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7、在作業過程中,必須在作業地點及上下風側10米內各懸掛一個便攜式瓦檢儀,隨時觀察作業地點瓦斯濃度。

8、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必須對作業地點進行灑水,并確保作業地點20米范圍內無易燃物品,且作業地點至少備有兩臺8kg干粉滅火器和0.5立方米的滅火沙。

9、作業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工作完畢后當班將氧氣瓶、乙炔瓶升井。

10、電焊機電源引自采區變電所,拆接電源時,必須將所接電源開關上一級開關停電,并在停電開關上懸掛“線路有人工作,禁止送電”標志牌。停電后,經驗電、放電、掛接地線后方可開始工作,并做好安全監護工作,接線時必須先接負荷側,后接電源側,拆線時必須先拆電源側,后拆負荷側,接線必須接觸良好。

11、停送電必須指定專人負責聯系,并由專人停送。

12、作業時,面刮板輸送機和采煤機不得運行,將開關打在零位并停電、閉鎖、掛牌、派專人看管。

七、組織措施:

1、安監部、機電科、通風科派專人跟班。

2、作業前應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工具、器具。

3、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職工作,并熟知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作業前必須組織作業人員認真學習作業安全措施,并考試。

5、作業時,跟班隊干負責現場作業安全及措施執行,班長負責協調作業。

6、作業時,跟班隊干、班長、安全員、瓦檢員必須同時在場,并嚴格把關,確保作業安全。

7、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后方可作業,本措施未寫入部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施工現場氣割電焊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廣州市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