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Y尾礦庫安全注意事項

Y尾礦庫安全注意事項

2024-07-13 閱讀 3920

尾礦庫與水庫有相似之處,庫內有水。因此關鍵問題是確保尾礦壩安全可靠,為此要注意下列事項:

(1)尾礦庫必須有防洪設施。尾礦庫內不僅存放有尾礦漿帶來的水,而且尾礦庫匯水面積內的水都會以地表逕流的渠道進入尾礦庫。在設計尾礦庫時,應按設計規范計算洪水量。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由于洪水季節地表逕流水量大,則應修筑截流溝渠,把一部分地表逕流在上游截出庫外。在一些老尾礦庫,沿尾礦庫的縱坡方向修建一些排水井,井井相連,并通過井下排水管或排水溝渠把多余的澄清水排往庫外。尾礦堆到一定高度時則從尾礦壩端向上游順次序封閉已經完成任務的排水井。在設計和施工這種排水設施時,應充分考慮排水管道系統承受堆積尾礦的壓力,以防排水系統被壓垮,以免造成整個排水系統報廢。

初期壩旁修筑防洪道,在尾礦庫的中后部設主備用的浮動泵站。

(2)保證子壩的穩定性。無論采用哪種筑壩方法,必須對堆筑子壩的尾礦的粒度組成按試驗成果嚴加控制。生產實踐證明,小于37微米的細粒級尾礦所占比例過高時,將會影響子壩的穩定性。

(3)尾礦壩要有一定的安全高度。尾礦庫在生產過程中,尾礦壩的高度要高出實際排放在庫內的尾礦堆積面1-2米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尾礦壩的安全。如果尾礦堆積面的高度與尾礦壩的壩頂高度相差無幾,這是危險因素,一場暴雨可能使尾礦溢出壩頂,尤其利用尾礦堆筑子壩階段更要確保安全高度。

(4)尾礦壩應該是透水壩。尾礦庫中的水不斷地經過壩體(壩墻)排走一部分,排水線以下的壩體均含水或被水潤濕,通常稱這一排水線為潤濕曲線。潤濕曲線愈低,壩愈穩定。如果潤濕曲結已升高到最高一層子壩的壩頂,說明尾礦水已淹沒到子壩的頂部,尾礦壩已是被水浸泡的砂堆,壩體隨時可能崩塌。為了確保壩體的安全,尾礦漿的排放應從壩頂均勻地向庫內上游方向排放,把尾礦水盡量往庫內壓,使壩的內坡離積存尾礦水的位置有相當的距離。尾礦庫的縱坡長度通常為50-120米為宜,對小型尾礦庫可相應變短,這段干坡(即表面無積水)的長度與潤濕曲線的高度成反比。

篇2: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貫徹執行國家經貿委第20號令,落實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二、尾礦庫的勘察、設計、安全預評價、施工及施工監理等工作,由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和中介技術服務機構承擔。

三、支持和鼓勵尾礦庫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尾礦庫安全運行,開展尾礦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一是和安全作業技能。

四、制定尾礦庫安全工作和長遠規劃,并組織實施,編制尾礦庫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檢查執行情況。

五、尾礦庫屬特殊工種作業,必須培訓后,做到持證上崗,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尾礦工負責對全部管線日常巡查和觀測,發現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六、尾礦庫庫容小于100立方米為五級庫。技術要求為:最小干灘長度40米,最小安全超高0.4米。

七、按照礦上的要求和標準定期加筑流井和筑壩,做到無漏漿、無跑渾,確保廢水澄清排放。若跑渾一次,當班人負責安全責任。

八、加強對春季解凍期和夏季汛洪期的管理,制定應急措施,確保無沖刷、無隱患、無決壩事故的發生。

篇3:尾礦庫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1、為了加強尾礦庫安全管理,做好防汛工作,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

(1)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離方案等各項制度,組建防洪搶險隊伍;

(2)疏浚庫內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及下游排洪河(渠)道;詳細檢查排洪系統及壩體的安全情況,要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排洪口底坎高程,將排洪口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堵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3)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4)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上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5)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要求不符時,應在汛期前進行調洪演算。

2、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垮壩事故。重大安全隱患,應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3、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內容包括:設計防洪標準、尾礦沉積灘的干灘長度和尾礦壩的安全超高等。

4、檢查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現行尾礦設施設計規范的要求。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高于或等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洪水參數進行檢查;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低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應重新進行洪水計算及調洪演算。

5、尾礦庫水位標高的檢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毫米。

6、尾礦庫干灘長度的測定,視壩長及水邊線彎曲情況,選干灘長度較短處布置1—3個斷面。測量斷面應垂直于壩軸線布置,在幾個量測結果中,選最小者作為該尾礦庫的沉積灘干灘長度。

7、檢查尾礦庫沉積干灘的平均坡度,尾礦庫沉積干灘平均坡度與設計平均坡度的偏差應不大于10%。

8、根據檢測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出的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最高洪水位的最小于灘長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不小于70米。

9、根據檢測出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在最高洪水位時壩的安全超高是否滿足最小安全超高要求:不小于0.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