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防止人身傷害管理制度
為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風電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風電場各崗位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入場的職工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必須學習規程的有關部分,并經過考試合格。才能進入生產現場。
2、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帶要系好。
3、電氣操作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4、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不得接近故障點,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5、巡視高壓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攔。雷雨天需要檢查室外高壓設備時,必須穿絕緣鞋,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針。
6、裝卸高壓熔斷器(保險)必須戴護目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上。
7、電氣設備停電后,即使是事故停電,在未拉開有關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8、工作時必須穿符合工作要求的工作服。
篇2:人身傷亡事故防止措施實施細則
為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防止人身傷亡事故,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國家電網安監〔2005〕83號)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03〕168號)的要求,特制定本實施細則。本實施細則適用于華中電網。
1加強作業現場危險點分析和做好各項安全措施
1.1認真開展作業現場勘察,分析查找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嚴格實施。
1.2實行安全措施交底和作業環境、作業任務、安全措施確認制度。開始作業前,工作負責人必須向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措施交底并簽字確認,確保所有作業人員任務清楚、危險點清楚、作業程序清楚及預防措施清楚(“四清楚”);必須對作業環境、作業任務、安全措施和安全措施交底進行確認,未經確認嚴禁作業。
1.3強化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檢查、監護及監督,確保作業過程中措施到位、人員到位、執行到位、監督到位(“四到位”)。
1.4作業過程中作業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按“兩票”管理有關規定經許可后及時補充或調整安全防范措施。
1.5規范和完善作業現場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標識、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提示標志。對作業現場內可能發生人身傷害的地點和因素必須采取可靠的隔離及防護措施,并有針對性地設置安全警示標志。交叉作業應制訂合理的交叉作業程序和完善的交叉作業安全防護措施并嚴格實施。
1.6嚴格執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嚴禁擴大工作范圍和擅自解鎖操作。
1.7實行標準化作業,作業現場設備、材料、工器具的擺放應實行定置化。
1.8工作終結時,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清理作業場所,作業負責人必須對作業現場的狀況進行檢查確認,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1.9積極采用先進安全防護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不斷提高對作業人員的安全保護能力。
220kV及以上線路桿塔應設置高空作業人員上下桿塔的防墜落安全保護裝置。
2加強作業人員培訓
2.1健全和完善安全教育、培訓及考核機制并嚴格執行。
2.2定期組織安全規程、業務技能及安全知識的培訓,使所有作業人員熟練掌握其崗位有關的安全知識、業務技能和安全規程規范要求,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水平。
2.3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思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切實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所傷害、保護他人不被傷害)。
2.4加強對作業人員安全防護、自救互救知識培訓及事故應急演練,以提高全體作業人員安全防護、自救互救和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2.5加強安全教育培訓的責任追究。嚴禁安全教育培訓弄虛作假、走過場、流于形式等現象發生。
3加強對外包工程人員管理
3.1工程發包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及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規定進行工程分包,嚴格控制工程分包范圍,嚴禁違規分包工程。工程分包后嚴禁再次分包或轉包。
3.2發包單位在工程分包時,必須嚴格審查分包單位的施工資質和安全資質,不得使用未經施工資質、安全資質審查或資質審查不合格的分包單位。
3.3發包單位對其工程分包單位的安全施工負有監督、管理、指導責任,對其勞務分包單位的安全施工負直接管理責任。嚴禁以“包”代管和以“罰”代管。
3.4發包單位在工程分包時,必須與其工程分包單位簽訂工程分包合同,工程分包合同中必須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權利及義務。
3.5發包單位必須督促分包單位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考試。分包單位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對其作業人員進行身體檢查,體檢不合格不得上崗作業。患有職業禁忌癥、老弱病殘及未成年者不得錄用。
3.6分包單位對其所承擔的施工項目必須編制安全施工措施并報監理單位審批和發包單位備案。對特殊作業、危險作業和重要施工項目,發包單位應指導工程分包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措施,施工時發包單位應派員現場監督、指導。
3.7分包單位必須遵守發包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規定,服從發包單位的管理、監督和指導。
3.8分包單位必須按國家規定為作業人員配備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發包單位應對其進行監督。
3.9發包單位對不服從安全管理、野蠻作業、管理混亂的分包單位,應及時終止其合同,并責令限期退出作業現場。
3.10需要進行勞務分包或招用臨時用工時,勞務用工單位必須與勞務輸出單位或勞務本人簽訂勞務分包協議或用工合同,協議或合同必須明確雙方的安全職責、權力和義務。
3.11勞務用工單位必須將勞務人員納入本單位管理范圍,對其進行與職工同等的安全教育、體檢及安全管理,并同等發放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及勞動保護用品。
3.12勞務用工單位不得強迫勞務人員進行冒險作業、違章作業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作業,勞務人員有權拒絕此類作業。
4加強安全工器具管理
4.1健全和完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規定(試行)》(國家電網安監〔2005〕516號)的各項要求,嚴格規范安全工器具采購、檢測、使用、維護、保管、報廢等環節中人的行為。
4.2嚴格按照國家和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規定配置安全工器具,所選用的安全工器具必須符合國家、國家電網公司及行業有關安全技術標準及規程規范要求,并經省、部級以上質檢機構檢測合格。
4.3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安全工器具進行定期檢驗,檢驗必須委托具有資質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檢驗機構進行,經檢驗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必須在合適部位貼上檢驗合格標簽。
4.4安全工器具必須統一編號、定置存放、專人保管,其存放必須滿足國家和行業標準及產品說明書要求,安全工器具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嚴禁使用不合格安全工器具。
4.5安全工器具使用人員必須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按規定使用。
4.6安全工器具的主要部件更換或檢修后,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試驗檢測,經檢驗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7建立完善的安全工器具管理臺帳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對安全工器具的領用、檢測、維護、存放、報廢等各個環節實施嚴格的跟蹤管理。
4.8合格安全工器具與不合格、缺陷安全工器具必須分開存放,損壞或達到報廢時限的安全工器具必須及時進行報廢處理。
篇3:防止人身傷亡事故重點管理規定
一、一般規定
1、搞好安全培訓,做到層層培訓,特別要加強一線人員培訓。安全規程培訓考試,采用口試和閉卷考試相結合的方法,認真培訓,嚴格考核,不準流于形式。
2、實行安全合格證,憑證上崗工作制。各單位都要成立安全考核領導小組,對每個參加現場作業人員(含臨時工、合同工)進行安全規程和應知應會安全知識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3、部局安全通報等,要發到生產班組,并認真組織學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定期地進行案例抽查。
4、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工作負責人要進行整頓培訓,提高"兩票"質量,人員不足的要配齊。運檢合一的供電單位,要明確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
5、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級領導要認真執行安全生產到位標準,到現場檢查不走過場,做到思想到位,行動到位,措施到位。
6、要強化安監部門的權威性,使之有職有權,有權制止一切違章,有權進行獎罰。
7、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單位要一律將責任追究到人。對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的單位,要加大追究第一責任者和主管生產領導責任的力度。
8、各單位在資金、獎金分配上要向生產一線傾斜,使生產人員的綜合待遇高于二線,保證生產人員穩定。
9、電業職工不準搞第二職業,凡事從事第二職業的,要動員其退職或停薪留職。
10、多經人員要從主業中劃出,各單位生產領導要把全部精力放到抓安全生產、抓技術上;不準參與多種經營;行政一把手,要用主要精力抓安全生產。
11、各供電企業一、二次變電所要在定崗定編基礎上,在崗人員全力以赴抓安全生產,不準高多種經營。變電所不承擔拔離人員的工資、獎金,企業多余人員由供電局或電業局安排。
12、各單位所屬多經人員和錄用的臨時工,在從事電業生產時所發生的事故,一律統計為該單位的事故。
13、各單位的基層單位,未經批準,不準私自承包工程或干私活。
14、現場工作人員要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著裝要合格。
二、防止人身觸電事故的規定
1、根據"安規"的規定,組織、制定發電廠、變電所、送配電線路和配電變壓器臺停電作業的標準化安全措施,每個工作人員必須正確掌握,嚴肅認真執行。
2、嚴格執行"安規"的規定,一切電氣作業必須停電、驗電、掛地線,尤其強調驗電,即使是已停電的線路,也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先行驗電。接地線和接地端必須合格,嚴禁用纏繞法裝設地線,嚴禁攀登設備、構架驗電或裝拆地線。
3、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設備的網(柜)門必須加鎖,而且好用,其裝置前后設備標志名稱、編號清楚,嚴禁單人打開網(柜)門裝拆地線或其他工作。
4、嚴格執行工作許可制度。
(1)電氣作業必須根據"安規"第二章第二節規定,按工作票履行許可手續后方能開始工作。
(2)運檢合一的班(所)必須指定工作許可人并認真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工作負責人、許可人不得由一人兼任。
5、嚴格執行工作監護制度。
(1)必須嚴格執行"安規"第二章第三節的規定,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后,在現場向工作班全體成員宣讀工作票,講解交待安全措施和帶電部位,必須做到自始至終在現場對工作人員進行監護,及時糾正違反安全的動作。在特殊的情況下,必須離開現場時,要指派能勝任的人員代替監護,交待安全注意事項并通知全體工作人員。
(2)在電氣設備上工作必須執行監護制,沒有監護,工作人員可以拒絕工作,監護人必須認真的監護,不得做其他工作。
(3)非電氣人員進入電氣運行場地工作時,按規定經運行單位許可或履行工作票手續,并由運行單位派合格的人員進行監護,按規程要求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
(4)送電線路桿(塔)的標志要清楚,同桿(塔)架設的雙回線要用紅、綠兩種顏色區分,線路作業時,作業人員應佩帶與作業線路相同顏色的袖標;在同桿(塔)加設的多回線路或臨近平行線路,若其中一回線路停電作業時,每基桿(塔)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要做到不間斷的監護。
(5)設專人監護時,監護人不準做其他工作。
6、室內配電裝置工作,除按規定布置安全措施外,對可能脫落的電源側刀閘,應加裝絕緣隔板,其他形式的電源側刀閘或觸頭應加裝絕緣套或其它絕緣裝置。
7、送配電線路停電檢修時,要斷開所有電源,工作地點兩端必須驗電裝設接地線,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歧線也要驗電掛地線。為防止突然來電或感應電壓,各工作組須裝臨時小接地線;在接近平行,交叉跨越地段作業或感應電壓嚴重的變電所作業,作業人員也應就近裝設臨時接地線,工作結束后立即拆除。
8、單一用戶的配電線路作業,應由變電所側進行線路停、送電、并通知用戶。
9、在配電變壓器臺上作業時,高低壓側必須有明顯的斷開點,驗電和裝設接點線,并設專人監護,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操作跌落式開關時應戴絕緣手套和使用絕緣桿在地面操作,禁止登臺操作。
10、配電柱上油開關必須在地面操作。高低壓線路在沒有驗電和采取防止來電措施時,不應鉆越和跨越導線。
11、配電線路必須有明顯斷開點,配電線路柱上油開關前應加裝刀閘(容量應滿足要求)暫時不具備條件時,停電的柱上油開關,應設專人看守,操作機構應加鎖。
12、對配電高、低雙電源進行徹底清查,不必要的要立即撤掉;保留的要建立清冊,加裝明顯標志。要有防誤投裝置。
13、加強對檢修與施工臨時電源的管理,要有牢固安全的低壓電源箱,嚴禁亂接、亂拉,保證安全作業,電氣設備外殼接地裝置必須合格,手持電動工具要加裝觸電保安器。
14、絕緣工具應按規定進行檢查和絕緣試驗。
15、電氣設備進行高壓試驗時,應設臨時圍欄的安全標志,并設專人監護,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16、運檢合一的變電所檢修設備時,必須運行、檢修分開,不能混崗工作。
17、帶電作業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取得批準的人員進行,在作業中嚴格執行帶電作業規定并設專人監護,嚴格保持安全距離。
18、負責對農電、用戶變電所設備檢修、試驗時,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用戶自備電源應登記造冊,并需裝雙極刀閘,配電檢修人員應掌握用戶自備電源接地線情況,防止作業時返電。
19、非電力線路(如通訊線路等)與電力線路平行或交叉跨越的檢修工作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采取可靠的防止感電的措施。
20、在鍋爐汽鼓、凝汽器、油箱、油槽及其他金屬容器內進行焊接工作,應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第485條,做好防止觸電的各項措施。
三、防止高空墜落和起重、機械傷害的規定
1、認真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一篇第六、八章,施工前技術負責人應認真編制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經單位專責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向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后組織施工人員進行討論。未經技術交底或未交安全措施的項目不得施工。未參加交底的人員,應進行補交。施工期較長的項目,應按工序進行多次交底。
2、作業組長或代理組長,必須組織全組人員認真按交底要求進行施工,不得擅自變更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如因實際情況有必要改變時,應事先取得交底人的同意。
3、高空作業必須有可靠的防止墜落措施,方可進行工作。單人高空作業,應有安全監護人。兩人及以上同時進行高空作業,有作業組長或代理組長負責安全工作,并應親臨現場,親自指揮。作業組長離開現場時,必須指定臨時安全負責人。
4、登高前必須檢查桿根、腳釘、架、桿、和登高工具,新立電桿沒有夯實前不準登桿。
5、施工現場拆、架線路時,必須采取防止倒桿、扭桿、斷桿措施,路口應設專人監護,監護人手持旗幟看守,必要時工作地點周圍設臨時遮欄。
6、高空作業現場,必須有嚴密、可靠、完善的安全防護設施。上下同時進行垂直交叉作業時,層間應有嚴密的安全隔板措施,安全防護設施應經工地(分場)和安全專業部門聯合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施工。
7、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和體檢合格。臨時雇用人員禁止參加高空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按"安規"要求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8、登高作業必須走規定的通道、嚴禁違章攀爬。禁止站在不穩定的構件上作業或走動,禁止坐在孔洞邊緣休息。
9、施工用的腳手架必須由起重工按"安規"要求標準搭設。使用前經檢查驗收合格。
10、鍋爐大件吊裝過程中應逐步完善安全通道,大件吊裝結束后,至少應形成一側完整的通道。
11、起重、運輸、吊裝作業應嚴格執行"工種崗位責任制"主工種于配合工種應有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主工種負責全面的組織工作,起重工、電焊工等配合工種應負責做好本專業的具體工作。嚴禁任何人從事非本工種作業。
12、起重、吊裝作業人員,只能由指定的有實踐經驗的起重工擔任。卷揚機、起重機只能由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操縱。
13、起重操作人員應按指揮人員的哨音和旗語或手勢進行操作。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14、吊件必須按"安規"要求捆綁牢固。起吊前應對吊件、起重系統、吊件經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在吊裝范圍內嚴禁有人停留或通過,并應設專人監護。
15、吊件的就位、找正、固定工作應按經過批準的措施進行。臨時固定必須有技術措施,確保安全,吊件未固定好前,嚴禁松鉤。
16、送變電工程使用的扒桿,必須經過強度計算。扒桿的敷設和拖拉繩的布置,必須按技術方案或措施進行。使用前必須做負荷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7、對獨立承擔起重、吊裝作業的外包工程隊,必須審查其施工資格和安全措施并監督其認真執行。
18、重大的起重、運輸、吊裝作業(如主廠房框架、鍋爐、汽輪發電機組、主變壓器等)施工前必須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經單位總工或工地專工批準后執行。
19、安全帶、安全繩及起重工器具必須定期進行檢查試驗合格、做好記錄,不合格的不準使用。
20、用斤不落起吊重物時,應選擇好掛斤不落的位置及是否能承受住吊物的重量,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懸吊重物和斤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