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安全穩定分析措施
一、電網穩定分析
1、N-1靜態安全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元件過載情況、各樞紐點電壓情況、電網的薄弱環節等。
2、靜態功角穩定分析(靜態功角穩定實用算法的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加減線路或斷面功率的過程和處理方式是否與實際一致,電壓水平是否符合實際。
3、時域穩定分析。采用時域穩定分析方法進行功角、電壓、頻率穩定分析時要注意:
(1)計算條件應反映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
(2)故障類型應滿足穩定導則的要求,故障地點應涵蓋可能出現的最嚴重故障地點;
(3)要注意被觀察物理量(機組、母線及線路的角度、電壓等)選取的代表性;
(4)應分析直流輸電系統、各種自動裝置、機組保護的動作情況及合理性;
(5)要注意區分穩定問題的性質和失穩模式,如區分電壓穩定(負荷中心電壓的持續降低)與功角穩定(聯絡線電壓的周期性變化或持續降低);
(6)應關注發電機同調性和系統振蕩中心;
(7)應注意系統阻尼情況,評估進行詳細動態穩定分析的必要性;
(8)應關注事故后電壓、頻率的恢復情況;
(9)影響系統功角、電壓、頻率穩定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系統穩定性的措施等。
4、動態穩定頻域分析。在采用頻域分析進行動態穩定分析時要注意:
(1)計算條件應反映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
(2)重點分析區域間振蕩模式、邊遠電源送出系統相關的振蕩模式和其他弱阻尼振蕩模式的振蕩頻率、阻尼比和強相關機組;
(3)要注意所關注的振蕩模式的主要相關機組工況、機組及其勵磁系統(含PSS)模型參數的合理性和正確性;
(4)影響系統動態穩定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系統動態穩定性的措施等。
5、短路電流計算。計算中要注意初始潮流是否考慮了可能的最大開機方式和最完整網架結構,電壓水平是否為正常偏高值;計算不對稱短路時應注意零序網絡的完整性,包括線路、主變、高抗等原件的零序參數和線路零序互感參數,主變零序參數應考慮變壓器繞組聯接方式及中性點接地方式,高抗零序參數應考慮高抗的中性點小電抗。
6、綜合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系統穩定問題的性質、影響系統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找出系統穩定的薄弱環節,研究提高系統穩定性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及控制要求,研究改善電網結構等提高系統整體安全穩定性的措施。
二、落實電網穩定的措施
1、針對計算分析發現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問題,對電網結構的要求,提出完善電網結構、優化有功無功電源布局和儲備、解開電磁環網等措施,實現電網的合理分層分區,減少系統穩定對安全自動裝置的依賴,降低電網嚴重事故的幾率。
2、根據安全穩定計算結果和相關設備的能力,提出有關線路/斷面的控制極限,編制運行控制方案(包括控制條件說明)。
3、按照《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DL755-20**)規定的第二、三級安全穩定標準,根據安全穩定計算結果和相關設備的能力,制定電網的穩定控制措施。第二級安全穩定標準對應的措施包括聯鎖切機、聯鎖切負荷、快關汽門等措施;第三級安全穩定標準安全穩定標準對應的措施包括失步解列、快速解列、低頻減載、低壓減載、高頻切機等措施。
4、對于短路電流超標的情況,必須采取措施將其降至開關遮斷電流以下。
規劃階段可采取的措施有:選用開斷電流較大的開關設備,電網合理分層分區,電源合理接入,采用高阻抗變壓器,變壓器中性點加裝小電抗,采用短路電流限制器等新技術等。
運行階段可采取的措施有:解開電磁環網運行,斷開部分線路,母線分列運行,線路出串運行,限制機組開機方式等。
在選用上述措施時,應綜合考慮措施的可實施性以及對系統穩定性、設備安全性、電網供送電能力、供電可靠性、方式安排靈活性等因素。
5、確定交流系統控制極限值時,應考慮計算采用的運行方式、模型參數等與實際存在差別而引入的計算誤差,在計算極限值基礎上扣除5%~8%得出控制極限值。直流系統不考慮計算誤差。
在計算采用的運行方式、模型參數可能誤差較大(如進行中長期計算等)的情況下,應按上述范圍的上限取值。
在運行方式較為確定(如短期運行方式計算等)的情況下,可按上述范圍的下限取值,在電廠送出能力計算中,若相關模型參數較為準確,則可適當降低計算誤差取值。
6、在安排聯絡線送電計劃時,還應適當考慮電網可能出現的正常潮流波動,防止正常潮流波動導致電網越控制極限運行。
篇2:電網繼電保護安全穩定裝置通信通道管理規定
1總則
1.1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是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信號準確可靠傳輸、裝置正常工作的技術手段,各級通信管理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信通道的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
1.2本規定做為部頒和省頒通信規程的補充,針對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特殊性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各級通信管理部門在執行部頒和省頒通信規程規定的同時,必須嚴格遵照本規定對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進行管理和維護。
1.3本規定所指的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是指利用通信傳輸系統(微波、光纖、電力線載波及通信電纜)傳送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信號的通道,不包括繼電保護專用的高頻保護通道、光纖保護通道等。
2通道管理與分工
2.1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作為省公司統管電路,由調度局(以下簡稱省調)代表省公司對其進行管理,省電通自動化公司(以下簡稱省電通公司)作為省電力通信網日常運行的指揮部門,協助調度局進行管理。
2.2維護界面的劃分:通信專業內部維護界面的劃分按有關通信專業規程執行,通信專業與繼電保護等專業維護界面的劃分如下:
2.2.1對于經過通信配線架與通信設備相連接的情況,以通信配線架為維護界面,即通信配線架至通信設備部分(包括配線架)由通信專業管理維護,通信配線架至繼電保護及穩定裝置設備間的通信電纜及以外的部分由相關專業管理維護;
2.2.2對于沒有經過通信配線架而直接與通信設備相連接的情況,以通信設備引出電纜接線端子為維護界面,裝在通信設備內的復用繼電保護和安全穩定裝置的接口設備及引出電纜端子內側(連接通信設備側)的運行維護由通信專業負責,引出電纜端子外側(連接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設備側)以外的所有環節的運行維護由相應的專業負責;
2.2.3對與保護合相運行并裝在戶外的分頻濾波器、高頻差接網絡、結合濾波器、高頻電纜公用部分的運行維護檢測由通信專業負責,對裝在保護屏內的高頻差接網絡等由繼電保護專業負責維護。
2.2.4對于在同一條光纜中既有保護專用纖芯,又有通信用纖芯的情況,保護專用光纖通道以保護屏的光纜接頭為維護界面。保護屏光纜接頭外側,包括尾纖在內至光纖配線架或光纜線路接續盒部分,由通信專業負責維護;保護屏光纜接頭內側,包括光纜接頭及屏體內的所有部分由保護專業負責維護。對于此類光纜線路的維護按照部頒及省頒通信規程規定執行。
2.3凡需在通信傳輸系統開設繼電保護或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單位,必須在設計階段向調度局提出書面申請,申請中要明確所使用通道的電氣性能及技術指標要求(詳見附錄一)。調度局通信部門將根據通信網絡情況進行審批,對于同意開設的通道,由調度局自動化通信處下發電路安排通知,省電通公司按通知制定電路方案并組織實施。
2.4新建的繼電保護或安全穩定裝置通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須由省電通公司組織、相關局廠配合對通道進行性能調測,合格后交付用戶使用,調測結果由省電通公司存檔備查。
3通道的日常管理維護
3.1省電通公司作為省電力通信網日常運行的指揮部門,要建立健全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檔案資料,通信調度要掌握通道的連接及相關設備情況。
2各級通信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維護和管理,要建立健全所轄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檔案資料,并在相關設備上設明顯標志,值班員必須熟悉通道的具體連接。
4通道的計劃檢修
1對于涉及中斷500KV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計劃檢修,必須履行如下審批程序:
4.1.1各級維護單位經本部門通信調度提前一個月向省電通公司通信調度(以下簡稱省通調)提出書面申請。
4.1.2省通調接到申請后,三日內就此編制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確電路中斷原因、中斷時間、確保通道按時恢復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并報調度局自動化通信處辦理有關專業的匯簽手續(見附錄二)。
4.1.3匯簽后,由調度處向東電提出申請,得到東電批復后,由調度處電力調度值班員對省通調下達工作命令。
4.1.4省通調接令后組織相關單位嚴格按批復方案實施,通道恢復正常并經相關專業驗證后,省通調向省電力調度值班員報告,由省電力調度向網調匯報。
4.2對于涉及中斷220KV及以下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計劃檢修,必須履行如下審批程序:
4.2.1各級維護單位若對通信設備檢修需中斷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時,必須經本部門通信調度提前一個月向省通調提出書面申請。
4.2.2省通調接到申請后,三日內就此編制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確電路中斷原因、中斷時間、確保通道按時恢復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并報調度局自動化通信處辦理有關專業的匯簽手續(見附錄)。
4.2.3匯簽后由省電力調度值班員下令,省通調接令后組織相關單位嚴格按批復方案實施,通道恢復正常后,省通調向省電力調度值班員報告,由省電力調度通知用戶恢復相關裝置功能。
4.3未經調度局匯簽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中斷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
5通道的異常處理
1各維護單位如發現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出現異常,應立即向省通調報告,并對異常現象、處理過程詳細記錄。
2通調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相關單位處理,并向省電力調度值班員匯報,同時要做好記錄。
5.3通道異常時,各單位要積極配合,全力以赴,及時排除故障恢復通信。對于在現場不能恢復正常通信的情況應本著先搶通、后恢復的原則,可采取臨時措施將通道溝通,并盡快將有關情況向省通調匯報(可利用電話匯報,但雙方要進行記錄),省通調立即編制通道中斷臨檢方案按4中有關程序進行審批,并組織實施批復后的方案,直至通道恢復正常。
5.4各運行維護單位對故障電路處理完畢后,兩日內將電路故障原因、處理過程和恢復時間等以書面形式向省通調報告,省通調接到報告后應及時向調度局自動化通信處匯報。
6考核
6.1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故障評價分為事故和障礙兩種,其中事故和障礙的定義按部頒及省頒通信規程規定執行。
2全省全年不得發生事故。
3繼電保護及安全穩定裝置通道的統計評價,每月以《通信月報》下發,各有關單位應按照《通信月報》的有關規定,按月逐級上報統計情況。
7附則
1本規定自1999年6月5日起執行。
2本規定解釋權屬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